开场: 大家好,我是朱艳,朱是朱元璋的朱,艳是鲜艳的艳,我是朱艳。 我是一名人力资源从业者,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广泛的知识面,除了接受培训我还通过读书来补充营养,可是往往读书时热血沸腾,过后没有应用很快又忘记了。当知道拆书帮后,了解了拆书方法,对这种读书方法产生了浓厚兴趣。我已经用30个便签,读完了1本《正面管教》,用这种方法读完一本书真的是吸收了。我期望通过拆书,能让我吸收到更多的知识。
1、“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拆书”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已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2、“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持续关注需要,我们的冲突就易于得到让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关注需要时,我们表达自己的需要,同时,清楚地明白他人的需要,避免使用任何错在对方的暗示性语言。不管我们的性别、国籍和宗教信仰是什么,受教育程度如何,所有人都有相同的需要。人与人不同在于满足需要的方法。我发现,将我们的需要与可能满足需要的方法区分开有助于化解冲突。将需要和方法分开的一个指导方针就是:记住,“需要”不涉及某个采取特定行动的具体的人。与之相反的是,有效的“方法”——或我们通常所指的欲望、请求、渴望,以及“解决方案”——则确实针对某些采取特定行动的具体的人。
当发生冲突时,我们要表达自己的需要,也要清楚他人的需要,避免用错在对方的语言。将“需要”与“可能满足需要的方法”区分开有助于化解冲突。“需要”,不涉及具体的人;“方法”,是针对特定行动具体的人。
妻子对老公说脏话很反感,每当听到老公说话带脏字的时候,她总会说“脏话好难听,文明点行不行”(妻子用“方法”和老公对话,没有说出自己的需要)。可老公的脏话还是说,妻子不停的指责,老公觉得妻子很唠叨很烦,妻子再说时(当事情一再发生时,妻子还是没有清楚老公的需要),老公说“要你管,烦不烦”。
当明白“需要”与“方法”的区分后,妻子用自己的需要和老公对话:“老公,你说脏话时我感到很难受,我知道你在家把我们当自己人,想放松自己,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可是脏话是负面的语言,孩子听到了会照着学,我们家应当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地方,你以后可不可以避免这种语言啊?”。老公需要妻子跟他正面的沟通,而不是指责他,当妻子说出了她的需要和感受时,并且老公的需要得到了满足,老公接受了妻子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