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分组】
大家好,我是哈哈,今天我用3个爱好标签介绍自己,爱玩乐高,爱看柯南,爱听故事。为了更好的讨论和分享,我们先来分个组,从我的左手边开始,顺时针方向,两两为一组。
【学习目标】
今天我的TF2-1分享内容是破冰。我们的学习目标是:通过这次学习之后,在面对需要消除距离感的对象时,可以运用破冰三要素来高效地交换双方的信息及资源,并获得下次邀约的机会。
【FAB图书介绍】
今天,我拆的书籍文段选自《沟通的方法》。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
F:作者,脱不花,一位19岁创业,没上过大学,却是一家终身教育公司的CEO,推出了罗辑思维、时间的朋友等知识服务品牌,是一名职业沟通者。
A:这是一本得到APP立志要出齐的“职场四大名著”之一。很多人认为沟通是强势主动一方“搞定”弱势被动一方的有限游戏。但是这本书会告诉你,沟通是场无限游戏。
B1:本书一共拆解了18个沟通场景,提供了几百个具体案例和方法,充满了各种具体情境下可以快速调用的小工具。
B2:其中,本书提到了沟通修炼第一步——破冰。如果你刚好有想要拉近距离关系的新伙伴时,那么今天的内容就可以让你以高效的方式交换双方的信息及资源,并且成功获得下次邀约机会。
接下来,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阅读手中的片段,请读完的小伙伴举手向我示意。现在开始。
1min后,时间到,如果还有小伙伴没有读完也没有关系,我会在接下来的分享中继续为您解读。
【What】
破冰的目的是为了赢得对方的信任。怎样赢得对方信任?就是让对方觉得对我有掌控感。
【Why】
道理很简单:因为掌控感带来安全感,对方觉得你很安全、没有威胁,那他就会愿意信任你,觉得对你有掌控感。
【不这么做的坏处】
毕竟,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从陌生人到点头之交,到挚友,甚至是亲密关系。关系每近一层,距离就越缩一分。但如果我们把破冰理解为是两个陌生人之间次数仅为“1”的动作行为,那我们很容易就陷入为了抢占对方注意力的“拼命表现自我式”破冰,但这样做确实可以引起对方的注意,却没法让他卸下防御,甚至可能还会让他反感的后退一步。
【例子】
入职初期,有次坐电梯,中途电梯门开的时候,副总进来了。面对领导,有种天生的敬畏感,感觉轿厢内的空气都安静了,脚也不敢动,手也不知道往哪放。脑袋里还在想要领导是不是不认识?要不要打招呼?怎么打招呼等等。好不容易鼓起勇气,也就说了“陈总好”。结果一个星期后,有次审批单需要找副总签字,刚到领导办公室还没等自报家门,副总开口第一句就是“你是谁?你是哪个子公司的?”。瞬间感觉尴尬到脚指头都能扣地的那种。
【How】
结合破冰三要素,如果回到过去,我将这么做:
1. 精准卡位。
告诉他,我是谁,我和你的共同关系。这是为了初步建立掌控感。
比如,我当时可以这么说,“陈总好,我叫黄倩,目前刚入职公司1个月,主要在婺畔项目上。”
2. 展现关切。
展现你对对方的关切。这就需要提前了解对方的大致情况。这是为了深化掌控感。
比如,“陈总,上次员工会议的时候,听到了您在下半年对婺畔项目的工作安排,让我的工作思路清晰了不少,因为刚来不久,整体情况还在熟悉中,您的讲话让我一下子抓住了工作重点,也更有了干劲。”
2. 分享自己。
把自己的一部分交给对方。可以分为三个量级:最轻——交换电话号码或微信;较重:我为你落实一件事;最重:共享一个秘密。这是为了夯实定位、砸实印象。
比如,在分开前,加微信,“陈总,今天时间有限,您看方便加您个微信,参照您之前的工作安排,我把目前的工作进度跟您文字的形式汇报下。”
【Where】
以上,对于这个破冰三要素法什么时候适用呢?只要当你觉得和对方沟通存在距离感,并且想要加深彼此间的关系时都可以。
【A1显像提问】
请大家回想一下,有没有过类似的场景:
刚入职的时候,工作间隙起身去休息室泡茶水,本想趁这个时候偷个懒,结果碰到了过来冲咖啡的老板。精神瞬间紧张了,因为不知道老板会不会问工作情况,会不会说自己哪里工作没到位,脑子懵懵的,就想着赶紧逃离现场,当时的你会怎么说?
请结合刚刚的分享,在小组内分享一个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破冰案例。3分钟后,我会邀请一位伙伴进行分享。注意只需要分享当时的做法,不需要分享改进的做法。现在开始。
好的,时间到,接下来的3分钟时间里请丁老师分享一下自己的小故事。
丁老师:出去做培训的时候一般都是PPT上面放头像,几排字,简单介绍下自己,就像大部分的培训师这样。但是培训结束之后,学员好像就不知道你叫什么,做什么的,不是很清楚了,包括培训完之后有些知识点也不清楚了,也不知道在怎么跟你说。
好的,感谢丁老师的分享。
【催化反思】
首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破冰三要素:1.精准卡位;2.展现关切;3.分享自己。
那在学习了这3要素之后,假如现在,我们又回到了当初,结合这三要素,你觉得你会怎样升级刚刚的破冰环节呢?接下来的3分钟时间里,请在小组内分享。现在开始。
好的,时间到,接下来2分钟的时间,继续请丁老师分享你的改进方法。现在开始。
回到当初,
第一步,精准卡位。因为客户也是常州本地人居多,也是汽车制造行业。我会这么介绍,“我是XX,我是常州本地人。比如说,我曾经也在汽车零部件制造工厂里面工作过”。
第二步,展现关切。我会说,“因为我在这个行业做过,我知道你们这些技术人员,质量人员工作也比较辛苦,天天对着电脑画图,所以今天我们的培训以动手为主,尽量不用电脑。其次,我们大部分的作业基本在课堂上完成,减轻大家的作业负担”。
第三步,分享自己。我会说,“我们现场可以加个群,有作业可以直接po群里,这个群我们会保留半年时间,在学习完成后有任何问题,不明白或者不确认的可以在群里直接call我,大家可以在群里直接交流,大家如果有哪个知识点不明白都可以沟通,接下来我们就开始正常的课程”。
好的,感谢丁老师的分享。以上就是我的TF2-1分享,希望今天的分享可以对大家在面对需要消除距离感的对象时,高效地交换双方的信息及资源上有所帮助,感谢大家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