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伙伴好,我是郑玲,拆书昵称阅悦。一名未来教育的践行者,DISC社群的联合创始人,二级拆书家。欢迎大家来到我的TF3-2拆书现场。
今天的拆书学习会有讨论的环节,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进行智慧的碰撞,我们首先进行分组,从我左手边的李老师开始,相邻的2人为一组。
【学习目标】
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主题是“我向信息”沟通法。大家在跟随我完成本次拆书学习后,可以掌握“我向信息”沟通法的三个步骤——说行为、谈感受、聊影响。在亲子沟通时使用它,让亲子之间不再有争吵,让孩子和你不再有抵触。
【事件场景】
先分享一个我和女儿之间发生的小故事。上周末,我去南京有事,出门前和女儿约好,她会在家提前做好晚饭,我们一起吃完饭去看晚八点的那场电影。结果,我晚上六点半到家,看到的是冷锅冷灶和一堆生的菜。于是,我的火气“蹭”地一下就上来了,朝她吼道:“你一整天在家都干了什么,说好的在我到家前把晚饭做好的呢?你怎么这么懒?你就不能体谅一下父母吗?”
【提问】
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不知道在坐的你们会怎样来处理?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孩子的自尊先把他臭骂一通?还是自己忍着、憋着,宁可憋出内伤也舍不得骂孩子一声?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么做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影响】
我想说的是,无论采取以上哪种处理方法与孩子沟通,都只会让你的亲子关系越来越冷漠,甚至会让父母和孩子成为同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
【解决】
《父母效能训练手册》这本书被称为全球最权威的父母培训圣经。书中向父母传授了与孩子有效沟通的一些技巧,父母学会后可以让你的家庭减少“战争”,让你的孩子从此和你更贴心。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拆页选自这本书的第七章——让“我信息”发挥作用,父母学会使用“我向信息”来沟通,孩子就会更愿意听。
【A1量表自测】
听了我刚才的介绍,你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我也不知道我用的是不是“我向信息”呀?接下来为了让大家能够更清晰的了解自己和孩子沟通时有没有用“我向信息”,先请大家花一分钟时间来完成一份简单的测试。
以下5道题目,请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 “6”代表“完全符合”。
请大家花1分钟时间,仔细阅读列表中的每一句话。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凭第一直觉为自己打分,最后计算好总分。
完成的伙伴,可以示意我一下。
好,我看到大家都做完了。
【解释自测题】
这些自测题,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在和孩子沟通时用的是不是“我向信息”。总分为30分,请大家对照一下自己的得分:
总分在25分以上的伙伴请举手。谢谢!说明你和孩子沟通时,用的是“我向信息”。
总分在15-25分的伙伴请举手。谢谢!说明你和孩子沟通时较多使用的是“我向信息”,但还可以加强一下。
如果你的分数在15分以下,说明你可以提升的空间很大。
无论你最终的得分是多少分,你都来对了。因为通过今晚的学习,你可以掌握如何更好的使用“我向信息”沟通法,回去后就用起来,可以让你的孩子和你越来越贴心。
那么,什么是“我向信息”,如何来正确表达“我向信息”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进入今晚的拆书之旅。
现在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我刚才分发的拆页。读完的伙伴,可以举手向我示意一下。
B夫人给我们讲述了一件事情,是关于她的儿子布莱恩特,即使在她觉得自己送出了一条很好的“我--信息”之后,仍然没有改变他的不可接受行为。6岁的布莱恩特用他父亲的旧网球拍打了他小弟弟的头。妈妈送出了一条“我--信息”,但是布莱恩特仍然我行我素,继续对他的小弟弟发动攻击。
在课堂上对这个事件进行角色扮演的时候,其他父母都明显地听出B夫人对于未能准确地表达她的感受而感到内疚。
B夫人:布莱恩特,我不喜欢你打萨米。
“我很惊讶,B夫人,”老师说,“对于你最小的儿子被一把坚硬的网球拍打了这件事,你的反应居然这么微弱。”
“哦,我怕得要死,怕他的小脑袋被打裂;我确信我看到他的头流血了。”
“嗯,那么,”老师说,“让我们把这些强烈的情感放在‘我--信息’里,让这条信息能够符合你真实情感的强度。”
在被鼓励和允许诚实地表达她的真实情感后,B夫人随后用强烈的语气说:“布莱恩特,当你打宝宝的头时,我吓得要死!我毫无疑问痛恨看到他被伤得这么严重。当我看到一个大孩子伤害一个比他小得多的孩子时,我真的非常生气。哦,我真害怕他的小脑袋会流血。”
B夫人和班里的其他父母一致认为这次她送出了一条“诚实”得多、准确得多的信息。
好,看到大家都已经看完了。
【WHAT】
这个拆页为我们讲述了“我向信息”沟通法的三个步骤。分别是:说行为、谈感受、聊影响。
【WHY】(不这么做的坏处)
父母如果用的不是“我向信息”而是“你向信息”,又或者在“我向信息”的表述中没有包括具体的行为、感受和影响,孩子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他无法准确地接收到你向他传递的信息,也就不会做出你所期待的行为上的改变。你们之间会因为沟通不畅而产生争吵和不愉快。
【强化概念讲解】
我们先来具体了解一下什么是“你向信息”,什么又是“我向信息”?
“你向信息”,通常以“你”开头,指向对方的时候是带着自己的看法和对他的评价,容易变成责备或命令的口吻,被称为“沟通的杀手”。
“我向信息”,是从说话者的角度出发的,通常以“我”开头来简单的陈述事实,不带有任何指责和评判。
比如,下班回到家,看到客厅的地板上扔满了玩具,我这样说:“你真是太懒了,玩具玩好了总是不知道把它整理好。”
请问,这是“你向信息”还是“我向信息”?
学习者反馈:你向信息。
是的,这是你向信息。
如果我这样说:“看到玩具没有整理干净,我很生气,因为这会增加我的工作。”
请问,这里用的是“你向信息”还是“我向信息”?
学习者反馈:我向信息。
再举一个例子,女儿早上出门时说好晚上八点前回来的。结果,一直到晚上十一点多才回来,也没有打电话告知。我说:“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也不知道打个电话说一声,真是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请问,这是“你向信息”还是“我向信息”?
学习者反馈:你向信息。
是的,这是你向信息。我们从中听到了指责。
我这样说:“我看到你没有按时回家,也没有打电话说会晚回来,我很担心和着急,都没有办法安心地准时去睡觉。”
请问,这里用的是“你向信息”还是“我向信息”?
学习者反馈:我向信息。
对了,这里用的是我向信息。相对于前面那句话,这句话就很平和。
通过这两个小场景,大家已经体会到了“你向信息”通常带有自己的情绪和对他人的责怪,而“我向信息”只是在客观地描述事实,情绪是平和的。
【HOW】
那么,“我向信息”到底要怎样来正确表述呢?一起来看下它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说行为。从我的角度出发,说一说对方的行为。
第二步:谈感受。谈一谈对方的这个行为带给我的感受。
第三步:聊影响。聊一聊这个行为给我造成的具体影响。
回到开篇时提到的我和女儿的案例,当我到家看到女儿没有做饭时,可以这样来说:
第一步:说行为。我看到菜还是生的,晚饭还没有烧。
第二步:谈感受。我感觉到很失望,还有些生气。
第三步:聊影响。我工作了一天到家,这么晚了还要做饭很累,而且来不及陪你去看电影了。
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女儿她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我带来了不好的感受和影响,相信她下次就会做出相应的改变了。这就是我向信息沟通的具体应用。
在刚才我们看过的片段中, B夫人就是位“我向信息”沟通法的高手。我们一起来拆解一下她的具体步骤。
她说:“布莱恩特,当你打宝宝的头时”,这是“我向信息”沟通法的第几步?
学习者反馈:第一步,说行为。
对了,这是第一步,说行为。
“我吓得要死!我毫无疑问痛恨看到他被伤得这么严重。当我看到一个大孩子伤害一个比他小得多的孩子时,我真的非常生气。”这里用的是第几步?
学习者反馈:第二步,谈感受。
是的,这是第二步,谈感受。
“我真害怕他的小脑袋会流血”。很显然,这就是第三步,聊影响。
【WHERE】
在亲子沟通中,运用“我向信息”沟通法,可以让孩子在良好的沟通氛围中成长。在夫妻、朋友或同事间,也可以运用此方法来更好的表达自己,让对方明白他的行为给你带来的影响从而做出改变。如果是遇到紧急情况关乎生命安全之类的,就不适合用“我向信息”沟通法,直接发出命令制止就可以。
【预防异议】
这时候,你可能要说,我家宝宝才2岁不到,还不能理解“我向信息”中表达的意思,怎么办呀?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无言的信号,也就是动作来传递。比如,餐桌上宝宝伸手抢走妈妈盘子里的食物,妈妈可以这样来做,取回她的食物并且给了宝宝一份她的食物。妈妈通过动作在告诉宝宝这样的信息,我要我的食物,我不喜欢你把它从我的盘子里拿走。
【A3 角色扮演】
我们在坐的每一位,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爸爸或妈妈正在和朋友谈事,孩子跑过来说,“妈妈,我要下楼玩。”几分钟后,又跑过来说:“妈妈,我要看电视。”又过了几分钟,他又来了,说:“妈妈,我要吃水果。”搞得你完全没办法专心地和朋友谈事。
如果我们来到这个场景,运用刚刚所学的“我向信息”沟通法的三个步骤——说行为、谈感受、聊影响。你会怎样来说和做呢?
现在,我们按照开始时候的分组,在组内进行讨论和角色扮演。一个人扮演爸爸或妈妈,另一个人来扮演孩子。组内演练的时间为5分钟,稍后我会邀请一组伙伴来表演一下。
刚刚看到大家的表演都特别的投入。现在我想邀请这组伙伴,来演给我们看看。因为现场的时间有限,这次我给到演员们的时间是3分钟。
【学习者现场演绎】
——李老师扮演爸爸,小夏扮演孩子。
小夏:爸爸,爸爸,我要下楼玩。
李老师:不允许。
小夏:我要看电视。
李老师:不允许。做作业去。
小夏:我要吃点心和水果。
李老师:刚吃完饭,不能吃。小咪,你不断跑过来提各种要求。我感觉到很生气。你这样做导致我没有办法好好和叔叔谈事情,你的作业也完成不了。还有半小时就要睡觉了,快去写作业吧。
特别感谢李老师和小夏老师的友情出演。大家一起掌声表示一下感谢。从你们的表演中我看出来了,你们已经掌握了“我向信息”沟通法的三个步骤。不过呢,过程中有关行为、感受和影响的表述还可以再提升一下。
比如,在具体用“我向信息”来描述的时候,可以这样来说:小咪,爸爸在和叔叔谈事情,你跑过来了三次,提出各种要求打断我,我感觉到很生气和烦躁,因为我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快速把事情和叔叔谈完,我们说好的五点一起下楼去公园玩都要来不及了……
爸爸这样和小咪来沟通,她是不是更加容易接受建议,做出行为上的改变了?
【A2 布置任务】
不过,听到的和看到的都不是你的,只有真正用起来,它才能内化成你自己的。
所以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请你有意识地运用“我向信息”沟通法,并把你们的对话记录下来。下周四之前,期待看到你们的反馈。
【强有力结语】
回顾一下,今天我们学习了“我向信息”沟通法。三个步骤分别是:说行为、谈感受、聊影响。
希望通过今晚的学习,大家在以后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可以多多运用“我向信息”,让你的孩子和你更贴心。在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赢合作、共成长”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一起加油!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拆书分享。谢谢伙伴们付出时间来参与,谢谢你们今晚的陪伴!
【学习者作业反馈】
第二天,李老师在和员工沟通时使用了“我向信息”沟通法,发来了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