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华版)》 所属活动: 第001期 晋鲁豫线上过级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以第二类事物为中心制定周计划

开场:

大家好,我是山西黄河分舵李冬,很高兴参加本次晋鲁豫联合举办线上的拆书过级活动,本人刚开始过TF1-1,非常感谢各位观察员的指导。

首先我也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

(1)主张工作者:曾经做过大学讲师、外科主任医师、现在北大肿瘤做访问学者,而结束后我要从事什么工作我还没有找到确切答案;工作变动的原因有自身原因也有环境因素,但是将近一年的空白时间让我明白了一点,那就是我不是像我想象的那样不爱工作,不想受约束,相反,适当的约束能让我更有目标、更有活力,所以我会在访学结束后继续寻找,找到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岗位。

(2)不太合格的妻子和妈妈:原来的工作很忙,压力很大,花在家庭上的时间比较少,传统意义上有些不太合格。但是我的家人他们给予我的爱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大最坚实的后盾,我想我今后一定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改写这个标签。

(3)拆书帮的一员。上两个标签都是可变标签,这个标签我希望终身不变。

既然说到拆书帮,我首先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拆书和拆书帮。

(1)拆书:

拆书:不是破坏书,不是拆分结构框架,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书中的知识关联自己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

具体方法:RIA便签法:

R:读原文拆页:在你有所触动的地方停下来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过去)

A2:规划未来(将来)

这是一套完备的方法论,具体做法和要点在拆书训练营中会有讲解和训练;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书中知识与自身的实际经验相关联,同时规划未来具体运用,从而让学习者做到内化书中知识,把书本拆为己用。

拆书帮: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的社群,宗旨“反求诸己,陪伴赋能”。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拆书帮在不同城市有自己的分舵(也就是拆书俱乐部),使命是培养更多拆书家。拆书家是拥有拆书技能的人,同时也是学习促进者,不仅在自己可以通过拆书收获良多,还能够帮助他人共同进步。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图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拆页:第五章 个人管理四步骤

以第二类事务为中心的日程安排需要以下四项关键步骤:

确认角色 第一步就是要写出你自己的关键角色。如果你还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那么可以把自己想到的先记下来。作为一个个体,你有属于自己的各种角色。你可以先写下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丈夫或妻子、父亲或母亲、儿子或女儿、大家族 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叔舅、姨婶、或者表堂兄弟姐妹等等。然后再写下自己在工作中的角色,列举自己想要持续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一些事情,还可以将自己在教会或者社区事务中的角色也写出来。

你不必想得太复杂,好像在确立终身志向一样,只要考虑自己下一周的角色和任务,记下这七天时间里需要专注的领域即可。

选择目标 第二步就是思考下一个周计划中每一任务栏下你最想做的一两件要事,作为你选定的目标。

这些目标中一定要有几个第二类事务,最好让这些短期目标与使命宣言中的长期目标相关联。即使你还没有撰写个人使命宣言,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判断每个角色中哪些事情是比较重要的,并为每个角色确立一或两个目标。

安排进度 第三步是为每一项目标安排具体的实施时间。如果你的目标是起草自己的个人使命宣言,那就不妨在星期天安排两个小时专门做这件事情。通常星期天(或根据自己的信仰、生活方式 、工作安排选择其他某个适当的时间)是进行个人思考和制订个人成长计划(包括周计划)的理想时间,因为这时候你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反省,寻求灵感,并根据各项原则和价值观来审视自己的生活。

如果你给自己定的目标之一是通过锻炼,增强体质,那么就可以安排一周三到四天,每天一小时的锻炼,当然也可以安排一周七天,每天锻炼一个小时,以确保达到既定目标。有些目标可能必须在工作时间完成,有些要等到孩子们都在家的星期六才能实现。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说周计划比日计划好了吧?

 每日调整 使用这种以第二类事务为中心的周计划之后,你就会发现原来的日计划变成了每日调整,即根据突发事件、人际关系的意外发展及崭新机会对每天的要务安排进行适当调整。当你每天早晨审视自己一天的日程安排的时候,你会看到,由于内心的平衡,自己已经为角色和目标进行了合适的优先排序。这种日程安排是灵活的,是右脑运作的结果,是建立在自己对个人使命的认识的基础上的。

ݲ�{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y】

现实中,我们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纷杂万分。文章作者认为事务可以简单划分为四种类型:一、重要紧急;二、重要不紧急;三、不重要紧急;四、不重要不紧急。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被紧急的事情(第一、三类事物)牵着鼻子走,真正让自己成长的事物则多属于第二类事物(重要但不紧急的事物)。比如锻炼身体,比如坚持学习,我们都知道它重要,长远来看这些事情坚持下来对我们生活获益很大,但是它并不紧急,一两天的锻炼不会有明显效果,一两天不锻炼也不会有明显不同。作者明确指出在生活中要为第二类事物分配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样生活才能有高效能。但是在忙碌的现实生活中,因为这类事物不是迫在眉睫,所以经常会被紧急的事物挤掉时间占掉精力,甚至在做计划时也容易会被我们忽视,无法为它们分配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导致我们现代人经常会出现的一种情况:每日忙盲茫,却不知道自己在忙啥,年尾一回想,觉得自己的成长不多。那么我们怎样能够在做计划时以第二类事物为中心,把这类事情优先安排到我们的日程安排中呢?

【what】

这个拆页就是告诉我们怎样以第二类事物为中心来制定一份可实施的落地的周计划。

【how】

根据拆页的内容,我们可以按照以下4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确认角色,

写出下一周自己承担的关键角色。在这里不要想太多,只需要针对下周的事务即可。

第二步:选择目标,

为确认的角色选择一两件事情作为目标。注意:1、不要过多,选择1-2个目标就可以。2、目标中的事情一定要有第二类事务(重要但不紧急的),与你长期目标规划有关。

第三步:安排进度,

将具体事务安排到合适的时间,要具体到下哪一天或者哪几天的几点至几点。

第四步:每日调整

定好的周计划不可能一成不变,若有突发或意外等干扰情况时,要及时进行调整。

按照以上4个步骤,可以让我们能够在忙碌而琐碎的生活中不忘初心,不断进步。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6个月前因为工作有调整,我到北京访学,从原来的忙碌的临床医生身份再次转变为了一个学生,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城市和环境,拥有了十几年没有的较大段的空余时间。我以为这段时间我会做很多原来想做却没有时间做的重要的事情,比如旅游玩转北京、比如健身、比如学英语考雅思,比如精进拆书,比如写文章结题等等,但是过去了7个月了,我依然最多做的是些事务性工作,这些对我来说非常重要的事情没有完成几项,甚至有的还没有开始,例如拆书。我在事情多的时候也会做一些周计划、日工作安排,看似安排了不少紧急的事情,但这些日程安排并不是以第二类事物为中心来制定的,导致对我来说一些很重要的事并没有被很好地安排,自己常感到自己没啥长进。

反思:首先我并没有确认自己主要角色(仅下一周),更没有根据角色为自己制定目标,也就没有办法将自己的重要事务安排入日程。这就导致虽然脑子里想做的事情很多,想法很多而付诸实践的很少。这是我需要调整的地方。我应该一周一周的来,先确定下一周主要角色以及最重要的几项目标,给这些目标划出专门的时间,记录下来,随时调整。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分享一下我按照个人管理四步法进行的下周计划:(11.18-11.24,周四--周三)

1、确认角色:

(1)北大访问学者:

(2)学习者:

(3)北京旅居者:

2、选择目标:

(1)作为北大访问学者:

目标:完成所收集的数据分析,开始论文写作

本周四:完成数据分析;周五:讨论数据;下周一:论文大纲、方法;周二:结果;周三:讨论部分

(2)作为一名学习者:

目标一:拆书过级1-1(本周六19:00)

目标二:坚持学习英语(每天晚上21:00-22:00)

(3)作为北京旅居者:

目标一:本周计划参观军事博物馆(周六预约,周日上午参观)

目标二:坚持锻炼身体(每晚22:00-22:30)

3、安排进度:

具体见下表:

4、每日调整

每日睡前总结一下,有特殊情况要记录一下,并进行调整。

注意做好记录,周六晚上10:00开始周总结


具体表格

好的,以上就是我的分享,感谢各位观察者的时间,感谢小伙伴们的配合与关注 ,希望大家能制定出适合自己的以第二类事物为主的切实可行的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