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沟通的方法》 所属活动: 如何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怎么样说服一个人

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拆书活动TF1-1主角戴海霞。首先,三个标签简单的介绍下我自己:

第一,我是来自明亚保险经纪的佛系销售一枚。我的愿景:希望身边的人不因为我做保险而改变对我的看法,也希望身边的人因为我做保险而改变对保险的看法~

第二,我是一名二宝的妈妈,带娃升级打怪的一路上,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和孩子做朋友,也要成为他们的榜样。

第三:终身的学习者。


我和拆书帮的结缘,其实就是来自于我三分钟热度的想学演讲技能,不过幸好,三分钟的热度也给了我十分的收获,我在化龙巷上搜索到了拆书帮,参加了当期的线下活动后,就特别有感触,作为一个以服务业的销售,拆书帮的很多拆书技能就是我拿来就可以用的。完全改变了我对以往读书会的一些认知,拆书的拆并不是拆散,而是转化和内化,拆书,也是强调我们把书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下面,我就来简单的介绍下赵周老师的RIA 便签拆书法:

R: 阅读原书的拆页,通常,我们看完一本书后,哪怕是精彩的部分,十天半个月我们可以记住,但是三年五年,我们可能连书名都忘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重点去学习拆书法的原因。

I: 是拆书家对于原文知识的讲解,阅读完原文以后,对于书中的知识点,萃取精华部分,加以自己理解并且转换成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A: 将原文拆为己用,可以结合自己自身的经验和知识,理解和反思,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输出,这也是拆书法的精髓。

所以拆书帮,就是这么一群基于拆书法爱好者们的社群,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或者分舵,是一个非盈利利性的读书组织,拆书帮的使命是帮助更多的爱好者成为拆书家。

所以我希望,在未来升级打怪的日子里,在拆书帮各位优秀的拆书家和长老们的陪伴下,让自己的表达能力,逻辑能力,以及辅导能力都能有所精进,成为一个优秀的拆书家。

今天,我所选择的主题是脱不花沟通训练营 Pg110-112 怎样说服一个人。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我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先阅读下我们手中的拆页。

R:
第十讲 击穿∶怎样说服一个人

我是脱不花,欢迎来到《沟通训练营》训练沟通。

这一讲我们来学习,怎样说服一个人。

在职场上,我们争取预算、推行方案、调整指标、销售产品,几平每天都需要说服别人。为了说服别人,有时候苦口婆心,有时候死缠烂打。总之,这事儿,不容易。

那应该怎么做,才算是一个正确的说服呢?

我先来排除一个干扰选项。很多人容易把说服当成是巧言令色。如果对方并不真的想干,你用花言巧语迷惑了他,他头脑一热给干了,这叫说服吗?

这不叫说服,叫忽悠。我特别反对忽悠。因为,你即使当场忽悠成功了,他回去一想"不是这么回事"。原本同意的事儿,反悔了,还从此提防你说的话。这样的话,你的损失更大。

那什么是说服呢?不是我拿着一个方案,摁着头让他接受。而是让他觉得,我俩是一伙的。我提议的这件事,本来就是他想做的,只是让他同意了我做,或者和他一起做而已。这件事他不仅情绪上同意,理性上也同意,这才叫成功的说服。来,我给你分解一下说服的要领——

说服=自己说话有分量+击穿对方心理阈值。

说话有分量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们先来说一说,怎样让自己说话有分量?

什么叫说话有分量?因为你是老板,你地位比我高,所以你说话有分量,这不叫说服。咱俩地位相同,甚至我是下属,我还能说话有分量,这才叫说服。那怎么让自己说话有分量呢?简单来说,就是强准备。用超强准备所形成的心理和信息的优势,来碾压对方。

比如,大家都觉得"向上沟通"特别难,为什么?因为老板不仅仅是地位比你高,更重要的是,他掌握的信息比你多。所以,你说话没分量。那怎么解决呢?就是一针捅破天。

领导大局在握是没错,但这也意味着,他在具体事务上,了解得不会特别深。你可以抓住这个缝隙,把准备工作搞得特别透,给他一个无法拒绝的方案。

已经读完拆页的小伙伴请向我举手示意。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我相信大家都曾经会有过这样的感觉,被别人强摁着头接受过某件事情或者某个物品,譬如,我明明穿着自己不太好看和喜欢的衣服,店员销售就硬说非常好看让我买。又或者是我不想做的事情,可是单位领导非要让我做。 但是回头想想又非常不满意,因为根本就没有打心底里认同在这件事,所以这不是一个完美是要让他们心底里的认同,哪怕是理智上或者表面上我同意了,但是我在情绪上都是无法接受的,这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说服。

WHY

所以成功的说服会让被说服者内心愉悦,因为被说服者会感觉也是他想要的,对方是也是站在我的立场上为我去考虑问题的。 就像我是去买衣服,如果店员只是一味的夸我穿的好看,劝说我购买,而不注重我在意的风格或者细节,即便我最终抹不开面子买了单,我和她也不会再有下一个的买卖的然后了。

所以, 放弃巧言令色的忽悠,尽量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到被说服者对于此事的态度,或者疑惑,找到他内心深处的真正的需求和不安, 然后解决他,才是真正的说服。

Where

其实说服,在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会有遇见很多相似的场景

比如: 销售,要向他们的客户去推销产品。 家庭教育时,如何说服孩子先做作业再玩游戏等等。 或者要去说服领导或者客户同意自己的新方案的执行等等。

HOW

那我们如何去做呢?作为资深的销售,我们最常见的就是说服客户买单。总结了如下三个要点。

1) 强准备,即使人微,也不言轻。 说服的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每一个对方可能疑惑的点,都要在在说服前,准备好相对应的解决的方法,以便对方一有疑问马上可以得到解决。

2) 通过吹风,慢熬,击穿对方的心理阈值。很多时候,我们的说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时候都是需要很多铺垫,慢慢的让对方从拒绝到不排斥到认可。

3) 不断调整可变条件,创造一个新局面。如果经过长期的强准备的沟通,无果,那就要调整方向,给自己创造新的可能。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用我最近的一个小故事给给大家做一个解释:

上周的一天下午,我见了一个客户,因为需要找她签字做保全申请。在聊天的过程中,客户提及自己烨想买一些保险,但是买哪一些。 我从保障类的产品开始跟她讲一些理念,各个险种的功用和意义,因为客户是有配置过保障类产品的,所以前面的部分,客户是完全投入的,但是切换到养老年金时,客户的反应并没有如我预料般跟上我的节奏,感觉就是一脸懵,完全不知道我在说什么,让我感觉是自己一个人在唱戏。

回来,复盘时我反思下,

其实在出发前,我是完全没有做好准备的,虽然是老客户,但是客户家庭的具体情况没有做梳理。虽然已购的保险信息大概是有数的,但是对于客户的其他情况,因为间隔时间太长,我几乎都忘了。 也因为之前和客户联系并不多,没有机会经常跟她做一些理念的铺垫,导致我突然在聊天的过程中从保障类产品切换到养老年金的时,客户的反应并没有如预期,因为客户完全是第一次听我聊这一些,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 但是我当时也没有及时调整我自己的状态和方向,导致客户的听不懂,也提不起兴趣,但是我又不得不讲下去,一直到收尾。

所以在下周2,我再次面见客户的时候。我的目标就是要把养老年金的理念,以及养老社区的分析给到客户。

我是打算这么去做的:
强准备 -- 梳理下客户的家庭情况,以及之前我们所有聊天涉及到具体信息, 周日前准备好部分养老社区资料,大概的方案, 以及社保养老和商业养老的的一些基础知识。

吹风慢熬 - 定向的输出一些专项的产品和知识,以及对于目前的市场和投资环境的一些文章和分析,可能对方开始对这一块并不感冒,但是慢慢的定向输出,做好铺垫,就会有从排斥到接受的过程。

调整可变条件 -- 准备好Plan B,如果客户我前期所准备的养老年金并不那么感兴趣,那么,准备好孩子的教育年金的资料以备不时之需。

总结: 所以真正的说服,其实是要在前期做好充分准备,以及不断的输出,然后慢慢的等待时机才会有最终的完美的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