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了不起的我》 所属活动: 拆书帮烟台筹备分舵第40次常规会议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控制两分法

开场:

【招呼分组】

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人刘慢慢,一个遵循慢成长理念的全职妈妈,也立志要成为莱州的第一个三级拆书家。在开始今天的拆书之前,咱们先按大家的座次分为左右两组,方便后续的学习和讨论。

【学习目标】

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一个可以帮助我们把目标转化为行动的思维方式——控制的两分法,在完成本场学习之后,大家能够快速分辨出自己的某一个行动规划中个人可控和不可控的部分,并针对可以控制的部分制定出行动计划推进目标落地。

FAB法介绍图书

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片段来自于这本书---《了不起的我》。

【F】特征:这本书的作者是浙江大学的心理学博士,拥有14年心理咨询经验的陈海贤老师,作者将心理学基础理论和海量的案例整合应用,形成了本书中旨在帮助人们不断实现改变和自我突破的新理论——自我发展心理学。

【A】优势:这本书对心理学小白特别友好,没有晦涩难懂的理论,书中的案例普通却真实,很容易让读者有代入感,同时还给到了我们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自我发展工具,实操性很强。(优势1)

同名音频课程在得到APP上架至今,订阅人数近17万,播放量超过500万次,课程评分居高不下,可以说获得了学习者的高度认可。(优势2)

【B1】本书利益:我们不断学习和改变,都是希望自己可以拥有更好的人生,想读书,想换工作,想锻炼......但是改变往往很难长久坚持。

本书中作者从行为改变,思维进化,关系发展,走出瓶颈期以及绘制人生地图5个方面,讲述了我们终其一生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和系统的解决办法,帮助我们逐级的实现自我突破。

【B2】片段利益:你有没有过很想做一件事情,却在行动的时候因为各种困难或者挑战而让自己特别焦虑呢?今天我们所学的控制的两分法,可以帮助我们在将目标落地的过程中,既能专注精进,又可以保持心态的平和,下面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请大家用两分钟左右的时间读一下这个片段,重点部分我已经用下划线做了标注,读完的朋友请示意我一下。

片段来源:《了不起的我》

P118-119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发现大部分人的烦恼都在于妄图控制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却不对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行使控制权。

生活中有太多我们控制不了的事情。我们控制不了自己的过去、生活的环境,控制不了原生家庭。

我们控制不了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控制不了别人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更控制不了别人是否会喜欢我们。

我们还控制不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所有人都会死,而且我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

只要不承认某些东西是我们控制不了的,我们的脑子里就一直会有一个“它应该是这样”的图景。某种意义上,前面介绍的应该思维就是我们对控制不了的事情的执着。

什么是我们能控制的部分呢?

如果你想锻炼身体,你可以控制自己是否早起、晚上是否去小区散步,还可以控制自己的饮食。就算不能控制自己每天都锻炼身体,每周至少可以保证锻炼一天。

可是我们并不愿意控制这些,因为这些事情看起来太微小了,不能马上改变结局,我们宁可由着性子去想那些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

所以,控制的两分法的第一步,是思考担心的事情里,哪些是自己能控制的,哪些是控制不了的,并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能控制的部分。

认识到很多事情是自己控制不了的,是一种心智上的成熟。

随着心智的发展,我们会逐渐认识到,这个世界不是围绕我们的想法运行的。只有认识到自己没法控制很多事情,我们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能控制的事情上去。

但是,很多事情不是非此即彼的。有些事既有能控制的部分,又有不能控制的部分,该怎么办呢?比如,给同事留个好印象这件事。同事怎么想虽然不能控制,可是一个人勤快一些,多帮一些忙,给同事留下好印象的机会似乎会多一些。

对于没办法完全控制的事情,可以使用控制的两分法的第二步:把能控制的部分找出来,并作成计划,努力把它做好。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大家都读的差不多了,下面我来简单讲解一下。

【WHAT】控制的两分法是一个可以帮助我们将目标转化为行动的思维方式。

【WHY】

想必大家都有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吧,比如我最初的拆书目标就是三级之前,每两周准备过一个小级别,可是过完一级之后,2-1的拆书却拖延了将近4个月。

因为我读书少选拆页太难,2级还有好多技能点学习,离得太远了,孩子太小了,万一辛苦跑过来结果没通过多打击人啊......种种困难让我焦虑,算了慢慢来吧。(反例

当我们将目标付诸行动时,可能会遇到很多挑战,而这些挑战能否完成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很容易让我们产生焦虑,不能有效推进行动(不这样做的坏处

而控制的两分法则可以帮助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到我们现在能做的事情上面,然后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去做。

【HOW】

它运用起来也很方便。

第一步,思考你所担心焦虑的事情中,哪些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哪些不可控,把精力集中到自己可以控制的方面。

比如说我要拆书,选拆页,学习技能点,写预备表这些是我可控的,我可以通过努力实现,至于离得远近,评审能否通过,我不能控制。

第二步,没办法完全控制的事情,把能控制的部分找出来,并作成计划,努力把它做好。

比如说我虽然不能控制评审是否给我过级,但我可以提前发出预备表请求指教,也可以跟已经过级的伙伴请教经验,这些都可以提高我的通过率。

这样做好计划之后,心里的转变就是我负责踏踏实实的拆书,不管结果怎样都是问心无愧的,拆书计划也顺利提上了日程(加工正例

【预防异议】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这个方法能帮助我们缓解焦虑去行动,可是我要做的这件事对我太重要了啊,如果不成功的话对我是极大的打击,我还是难以保持心态平和。

其实这也是我们惯有的思维方式,当我们过度关注一件事情的重要性时,就会忽略在这件事里面,我能控制的是什么。

可是回归理性的思考一下,这件事情对你特别重要,那你能做什么呢?是任由自己担心焦虑却无能为力,还是去专注一些自己可控的部分并努力把它做好呢?相信大家思考之后都会有明智的选择。

【WHERE】当我们因为事情的不可控感到焦虑的时候,控制的两分法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集中精力,缓解焦虑,保持心态的平和。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分步催化提问设计]

大家先来跟我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

在当下一个人人竖IP的时代,你也想打造自己的自媒体平台,账号注册好之后,却发现选题,文案创意,配图作图以及如何引流等等,好像面临的全是挑战,随之而来的就是焦虑,行动一再推迟。

或者在工作上,你想接受一个新的挑战来让自己更上一层楼,却担心自己个人能力或者团队配合方面出问题而犹豫不前。

请大家设想一下,在接下来一个月的生活或者工作学习当中,你是否也会有上面类似的场景发生呢?你很想去做一件事,却因为各种阻碍或者挑战让自己焦虑或者拖延。

咱们用2分钟小组讨论一下,然后请一位小伙伴用1分钟分享他的故事,只要说出这样的场景就可以,不用思考解决方法。

【学习者案例分享】

兴宝分享:最近让我焦虑的一件事情,公司派我去审核总部的一个职能部门,但是它的业务跟我是不对口的,我不了解他们的具体业务,所以很担心审核的过程能否顺利推进。

[A2催化应用提问设计]

大家都分享了自己会遇到的这种场景,那下面就请大家对照我们今天所学的控制的两分法来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吧。

第一步:思考担心的事情里,哪些是自己能控制的,哪些是控制不了的,并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能控制的部分。

第二步:对于没办法完全控制的事情,把能控制的部分找出来,并作成计划,努力把它做好。

还是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稍候咱们邀请一位小伙伴用一分钟的时间来分享她的行动计划。

【学习者案例分享】

兴宝分享:审核的这件事情,我可以控制的部分是可以提前熟悉他们部门的工作手册,熟悉审查内容,跟我的团队成员提前沟通做好准备。我不能控制的审核是否顺利,但是我可以提前做功课,把最有可能出问题的环节着重关注,尽最大的努力去保证审核顺利推进。

想的太多,做的太少可能是最容易导致焦虑的一个原因,今天我们学习的控制的两分法可以帮助我们专注在我们可以做的部分,至于最终的结果是天道酬勤还是事与愿违,我们都可以无愧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