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分组】1分钟
大家好,我是Amber,很高兴参加今天的TF2-1拆书过级。我的三个标签分别是:
电视媒体从业者、印象派油画热爱者、对美的追寻者。
晚点我们会做一些练习,由于今天人数较少,就请大家自成一组。
【学习目标】
通过跟随我今天的RIA学习,学习者在分享过去经验时,能够运用 “行为回顾模式”,找到消极情绪的背后原因。
【图书介绍】2分钟
【Feature特征】(以书为核心来满足好奇心)
今天的拆页选段源自《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这本书,它能帮助你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利用沟通技巧,解决生活中难以应对的各种难题。这本书对“关键对话”的定义是指双方观点不一致、双方情绪都很强烈、有很大的风险的对话。
【Advantage优势】(用比较建立安全感)
它是《纽约时报》《商业评论》畅销书,还受到很多例如史蒂芬·柯维和樊登等大咖的极力推荐。
【Benefit利益、好处】(强调学习者能学到什么以引发兴趣)
【B1】(学完本书可得利益)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些情况:
你满心欢喜提出自己设计的方案却被泼了一头冷水;充满激情要一起完成项目,下属却沉默不语;为爱人制造一场浪漫却得到冷冰冰的回应…于是你的心态爆炸,选择沉默冷战、尖刻批评或愤怒抵抗等等的回应方式,在彼此心里留下了不愉快甚至是难以挽回的阴影。而这本书剖析了人们在沟通上常见的盲点,让你用最迅速的方式掌握这些沟通技巧。
·
【B2】(学完此片段可得利益)
今天大家和我一起学习完拆页片段后,可以做到出现一件当下令人情绪负面的事情后,你能够迅速调整状态,找到自己情绪背后的真实原因,由消极应对转变为积极应对。
【R原文片段】2分钟
关于图书我先介绍到这里,下面给大家2分钟时间阅读一下拆页选段
【片段主题】:如何做控制自己想法的主人
行为方式回顾
要想放缓转瞬即逝的主观臆断过程,避免随之出现的激动行为,你应当沿着行为方式模型一级一级地向前反推。这个过程需要费点儿脑力,首先你应当停止当前的做法,然后分析自己为什么这么做。整个反推过程是这样的:
●[行为] 关注你的行为表现,询问:我是否表现出沉默或暴力应对的方式?
●[感受] 确定行为背后的感受,询问是什么情绪导致我做出这种行为?
●[想法] 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询问产生这种情绪的想法是什么?
●[见闻] 寻找想法背后的事实,询问这种想法的形成有何依据?
通过这个反推过程,你会让自己置身于思考和质疑活动中,进而改变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
【I便签】
好,大家目前都已经完成阅读拆页。这个片段在讲什么呢?
【What】(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它是在告诉我们如何通过分析和反推的过程,停止自己对事情主观臆想的判断。
【Why】(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好处,不这么做有什么坏处)
人人都希望事事遂心,这里说的心,就是遂自己的心。当出现与预期不同的结果时,我们的第一反应一定是否定的、拒绝的,如果不能掌控自己的想法或情绪,我们就会开始埋怨外界,努力为自己找每一个借口,结果心情越来越糟、事情无法被妥善解决,甚至破坏了原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可是也有一句话叫,如果改变不了世界,就去改变自己,既然遂心是遂自己的心,所以也只有自己向内找到原因,才能真正做到让内心顺遂,而不是任由负面想法控制你的行为,那这个时候对自己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How】(具体怎么做呢)
我们具体要如何进行反推呢,我用四个部位来阐释“眼、心、脑、手”
分为如下步骤:
1. 眼——关注行为:我是否表现出沉默或暴力应对的方式
2. 心——确定感受:是什么情绪导致我做出这种行为
3. 脑——分析想法:产生这种情绪的想法是什么
4. 手——寻找事实:这种想法的形成有何依据
为了让大家更深刻理解操作步骤,和大家分享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真实案例。
上周末的时候,本来我打算做拆书过级,可是因为工作就改变了计划。是这样,我们的美国同事落地北京,随之而来就增加了很多临时任务,比如,他们没法购买任何生活必备品(大家也知道外国人来到中国并没有微信或者支付宝这种快捷的支付方式)。于是我每天都要解决一些last minute的事情,好不容易到了上周六,以为我可以安心写拆页,结果一位同事找我开始尝试不同的支付平台,用了很久的时间。尽管当时在配合,可是我的情绪已经非常负面,甚至对他的感谢爱搭不理,心里抱怨同事的打扰。我感到崩溃的点在于:拆页没按时写完,没有守住自己的承诺;而周末还在想工作,大脑也无法得到休息。
【反思后】
其实当天晚上我就使用了这个“眼、心、脑、手”的四步过程进行反思,让自己逐渐回归平静,我怎么去分析的呢?
1. 眼——关注行为:我表现出嘴里说 “OK” 心里说 “他真烦” 的厌恶状态
2. 心——确定感受:同事的求助让我不能完成原计划引起的焦虑感
3. 脑——分析想法:比起厌烦同事,我更懊恼自己
4. 手——寻找事实:我没有安排好工作和生活的节奏
大家看,本来是一件我想要抱怨别人的事件,经过了反思和分析,我找到了事情背后的真实原因,让自己由指责他人的消极态度,很快转变为学习成长的积极心态。
【Where】(适用场景)
这个方法很适合用在与别人沟通时产生负面情绪,而你想走出沉默、抱怨、甚至是愤怒的消极状态。
A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过去的经验) 4分钟
【显像提问】
接下来请大家回想,在过去的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中,你是否碰到过在沟通中,因为执着于自己的主观臆想而让你陷在消极情绪中无法自拔、感到挫败,甚至出现过激行为的事呢?例如,你觉得对方让你做一件事就是为了让你出丑、给你难题;或者对方开会时说的一句话,让你觉得他是在有意针对你。
因为我们各自成组,我给大家30秒的时间来回想。
好,时间到,下面我们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他的故事。
【学习者分享】(失败案例)
分享学员:文靜
今天上午临时要陪父母去医院,而医院排队需要很久,于是在是否陪父母排队以及是否要回家写下午过级拆页上很纠结,最终仍然决定陪伴父母排队看病。中午一点赶回家,原有计划被打乱,造成情绪消极,处于爆炸状态下。直到下午过级前自己还没有进入到很好的情绪状态。
【A1+】(反思加工)
感谢小伙伴给我们提供的案例,好,既然学习了今天的四步反推分析法,我们就把方法实践在生活中。如果此时的你再去回看过去面对那件事的你,你会如何做?请大家结合过去自身的案例,用”眼、心、脑、手”来询问,找到引起你消极情绪背后隐藏的真实原因。
请大家在分享或者讨论的过程中都尽量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试想一下,如果你当时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想法,会产生怎样积极的结果呢?
我给大家1-2分钟的时间,可以参照PPT上的模板来完成反推询问。
【学习者分享】(反思加工的案例)
分享学员:文靜
对比自己上午发生的事情进行反思
行为:回家后很毛躁地用微波炉热饭,边看电脑边吃饭
感受:心里很焦虑,担心过级受到影响
想法:担心过级不通过无法达到自己的目标,没法原谅自己
分析完之后,在想法上做出了调整。既然早晨做出了决定就要去接纳,不要抱着下午非过级不可的心态,这样就可以缓解内心焦虑的感受,行为上不会那么毛躁,人也不会表现很着急,状态反而更好。
【结束语】
今天的拆页就到此结束。我们的身体和五官不止可以真实触摸到现实生活,更可以与它物我合一,用今天学到的 ”眼、心、手、脑”完成四步询问,说不定你会遇见不曾看到的真实自我。非常感谢大家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