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学会提问》 所属活动: 20.12.08 青岛五月风分舵市区码头练武场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如何进行优质提问

开场:

拆书帮的伙伴们大家晚上好,我是青岛分舵拆书家张小喆。

三个标签:慢成长的拆书家,百天计划实践者 ,教育工作者。

今天是我的tf3-3的现场拆书活动,拆书的主题是如何进行优质提问。

【学习目标(总)】〈按需设置:行为、澄清、界定〉

今天学习的总目标是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学习之后,学习者不仅能够学会使用(行为)优质提问4步法(澄清)对自己或他人进行优质提问(界定),并且能够使用(行为)优质提问的3v创造法(澄清),打破提问的局限性,进行创造性的提问(界定)。

【分组】

依据刚才的分组,前桌的伙伴一组,后桌的伙伴一组。

【图书介绍】〈学习者场景介绍法〉

(场景:尽可能学习者会遇到的场景,细致描述场景)

在生活工作中,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景?不太相熟的人相聚,绞尽脑汁的想着话题,和对方尽可能去聊天;工作上,同事之间的交流就像是例行公事的谈话,本想着为了后续的工作可以更好的配合深入了解一下,又总是在尬聊。

(提问:引发学习者的思考)

遇到这类事情,你是如何处理那?

试着通过一个好的问题打开对话?甚至防止冷场提前准备了提问集?

是不是没有想到你可以找到关于提问的开关,进行优质提问?

是不是没有想过你可以打开提问的新思路进行创造性地提问?

(影响:说明影响很大和后果很严重)

是的,人总是被问题所支配着。提问方式决定了行为模式。我们在采取有意识的行为之前都会先问问题,然后再做决定。当你在用原有的方式提问时,得到类似的答案,采取类似的行为,而无论再怎么提问,再怎么行动,你的生活工作还是在原地打转。

(解决:介绍书的思路和主题的好处)

在《学会提问实践篇》一书中,作者粟津恭一郎基于常年经验形成的理解,教你可应对各种工作生活场景的优质提问技巧。不仅仅是提问技巧的提升,更是提问质量的提升。

通过今天的拆页学习,你能够走出不会提问的困境,掌握优质的提问技巧,还能打破提问的局限性,进行创造性提问。今天的拆页学习可以帮助你更好的解决提问相关的问题,甚至比你想象的还要好。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拆页一

【学习目标1】下面进入拆页一的学习,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学习后,学习者能够使用优质提问4步法,进行优质提问,使自己或他人有所发现,进而促成新的思考或行动。

【阅读拆页原文】P6

对于“什么是优质提问”这一问题,我的回答是能让被问者不假思索就乐意回答,并能为其带来新发现的提问,就是优质提问。

说起来,“提问”的原义是什么呢?通常,该词的定义是“质询疑问或理由”(出自《广辞苑》)。上课时问老师问题、向别人问路、记者采访时的询问,都与此义相符。

这种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提问固然很重要,但提问的力量远不止如此。在强调一遍,优质提问能给被问者带来新发现,促成新的思考或行动。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

〈与学习者互动〉

拆书家:原文中提问的定义的是什么?

学习者:质询疑问或理由

拆书家:优质提问的定义是什么?

学习者:乐意回答,有所发现

(what)〈强化概念讲解-对比概念与案例:举出了案例,并通过概念与匹配例子之间的对比,引出知识点逻辑、步骤等。

(重述概念)

刚才伙伴们已经回答了优质提问的要素,就是在提问的过程中被问者不加思索乐意回答,并且能够为其带来新发现的提问,最终可以促成新的思考或行动。

你要知道提问终究只是契机罢了,完成发现的还是被提问人自己。

(强化概念讲解和互动)

1-乐于回答和有所发现皆具备

拆书家:许久不见的朋友,问问对方的近况,聊聊过往的生活,彼此之间的提问总是让人有着想聊下去的感觉,这是优质提问吗?

学习者:不是的。
拆书家:首先在这样的场景下,彼此都是没有目的性的闲聊,聊聊过往,聊聊成功体验,都是比较轻松的话题,是乐于回答的,但很难让彼此有所发现。

2-提问的宽度和广度

拆书家:你在和他人的交谈中你不断的提问为什么,让对方有所思考,发现他的问题的根源,这算优质提问吗?

学习者:不是的。

拆书家:这属于优质提问。比如丰田5问就是连续问5次为什么,不断的就给出的答案问为什么,直到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这是属于接连抛出问题深入挖掘的提问方式。

当然,这也是源于提问本身即可有深度也可以有广度的。需要广度的时候,when,where,who,what,why,how,5w1h来增加让对方有所发现的可能性。需要深度的时候,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关键词接连提问。

3-优质提问的切入角度

拆书家:你收集了很多自认为是优质提问的句子,每次和他人沟通时都会用这样的句子进行提问,这样能一直做到优质提问吗?

学习者:不是的。

拆书家:首先,不存在对任何人都好用的优质提问,每个人乐于回答的问题是不同的,比如价值观相关的问题,有的人是乐于回答的,而有的人却认为话题过于沉重;其次,收集到这些优质提问的问题是从你的角度出发的,是以你为轴心的提问,最后才用到他人身上,优质提问始终是以他人为轴心的提问方式。

4-优质提问的适应边界

拆书家:优质提问提问既然这么有用,我可以用到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了?

学习者:不是的。

拆书家:可以用到很多方面,但是有前提。优质提问的使用在于双方的关系是积极,而且是基于提问双方都认可的目的。比如,矛盾激化的父母和孩子沟通中,父母认为我是为了你好,而孩子往往不是这么认为的,在场景之下,双方的关系消极,且没有达成共同目的。

(why)好的问题胜过答案。如果没有好的问题,将会面临什么那?一次精心准备的谈话,问题却难以回答,或者只是简单的聊天,没有真正的有所发现,这不仅不会助力于问题的解决,也无益于人际关系的加深,甚至你的问题让让对方很受伤,导致关系恶化、破裂。

(how)

如何在与他人沟通时进行优质提问那?

1、明确沟通的目的。沟通的双方就此次交谈的目的达成共识,而并非是单方面的目的,若对自己提问时也需要明确目的。

2、了解基本事实,忠于事实,并记录客观事实关键词。若双方对事实已经有了解直接记录关键词即可。

3、就记录的关键词进行提问。用疑问词+客观事实关键词提问方式进行提问,

when(什么时间),where(在哪里),who(谁),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where(在哪里),5w1h

4-循环第2,3步,直到对方或自己有了新的思考或行动计划。

(案例)

上周和苏菲面谈时,入会面谈进行了5个小时,我们聊到了有价值的社群,培训,茶艺,场景式识人,金字塔和小太阳的模型,对结果的期待,非盈利组织的传承等等,后来我回去整洁满满的三页笔记,这期间在苏菲的提醒下我才意识到我在不断的使用优质提问的方法。

对于初次见面,我是会些局促的,下意识的拿出本子来记笔记。

苏菲:那我们按照面谈的流程来?

我:不用不用,聊到哪都行。流程只是为了跑题了再回来。

苏菲在及我介绍中提到他们也在做有价值的社群,这一瞬间我感觉自己有挖到宝了。

那你对有价值的社群是怎么定义的?为什么想要做有价值的社群那?

苏菲说是对于价值观的认同,更多的赋能彼此,得到成长。

听到这,我立马对自己提问了,拆书帮的在哪?如果我们想要做价值,那如何做运营?

重价值,轻运营,自组织,无边界。青岛分舵的理念和可以传承的东西就在那个当下我意识到了。

回顾这次谈话

首先,我们明确了这次的目的,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完成这次面谈,

其次,在谈话的过程中不断的抓住关键词用5w1h进行提问,用到的疑问词主要有how,why,what。很重要一点,我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带着好奇心在挖宝。

(where)可以适应于会议,谈判、采访,聚会等场景,用于上司,下属、客户、亲属、朋友等关系。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催化应用】编剧本〉

拆书帮提问设计:

刚刚学习了优质提问的4个步骤,现在请大家用编写一个故事,场景最好是在未来可能遇到的。

比如:母女就学习问题的谈话、和同事就工作配合的沟通、人生的重大决定等等。

故事包含:背景、人物、情节变化(起因、经过、结果)人物对话,动作。在这个故事当中, 我们要应用到刚刚学过的优质提问4步法。

现在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 请在组内讨论编写, 可以把摘要写在纸上, 稍后我们请小伙伴来讲讲他的剧本故事。

【过渡】刚刚的学习过程当中,我们学会了优质提问的基本步骤,在大家使用优质提问4步法的过程中,发现无论是我自己的案例还是小伙伴分享的剧本,疑问词的使用都是有所偏重的,这就导致了我们的提问会存在局限性,那么接下来我们进入优质提问创造法的学习当中,使我们的提问不仅优质而且充满创造力。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拆页二

【学习目标2】在拆页2的学习当中,跟随我完成本次RIA学习后,学习者能够使用优质提问3v创造法,打破提问的局限性,进行创造性提问。

【A1激活经验】〈量表自测〉

【I解释自测题】

解释一下,刚刚让大家自测量表题的意义。

满分30分你得了多少分呢?

如果你的得分高于26分,说明你可以有策略的进行优质提问,在创造优质提问的过程中,你可以应对自如,在下面拆页的学习当中,可以更好的总结成功经验,提升自己提问质量。

如果得分介于8~26分,包含8分和26分,说明你有创造优质提问的意识,但对于具体的方法并没有完全掌握。在下面的拆页的学习当中,对你来说刚好可以帮你更好完善创造优质提问的方法。

如果得分低于8分,那恭喜你,今天来对了。

【R阅读拆页原文】用于创造优质提问的基本战略P124-125

大家不妨也尝试创造几个抛给自己的提问,如何?

大概很多人都会感到“尽管试着想了不少,却尽是些类似的提问”。

实际练习一下就会发现,提问中存在明显的个人“偏向”。

让提问者本人切实感受到这种“偏向”,尽管也是该练习的目的之一,但我希望大家思考的还有一点,那就是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提问的“倾向”“偏向”。

固然可以说,因为性格、工作环境、人生经历不同,所以想出的提问自然也会不同。

然而在我看来,从更本质的层面来说,原因在于每个人的“渴望得到的东西”“价值观”“常用语”不同,所以提问才会不同。着眼于这一点,是创造优质提问的基本战略。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创造优质提问并非是真的创造出一些问题,而是基于“渴望的东西”、“价值观”“常用语”用创造性的方式提问。

(why)同样的事情因为价值观、理想的不同,最终的处理方式、呈现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通过3v提问可以在平时不停发问的领域附近找打新的发现,打开新的世界。如果一直没有新的发现,就像盲点一样存在,始终看不到问题的全部面目,无法探求问题的本质,这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也会成为你工作生活的羁绊,有羁绊的人生无法真正痛快追求的。

(how)

1、对事件本身的了解,大量收集对方的3v词语,按照Vision理想(渴望得到的东西)、Value价值(认为重要的)、Vocabulary(常用语),并记录对方的常用疑问词。记录疑问词的目的在于为后续的组合提问提供新的角度。

2、把3v的词语进行分类,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分类,填入表格中,做词性分类的目的在于是后续提问有效率,避免重复提问。当然,如果很熟悉的时候,可以在第一步就做好分类。

3-疑问词5W1H与词语进行组合提问。

1)着眼于对方不常用的疑问词进行组合

2)使用两个以上的“3V”关键词,创造“新的组合”

(案例)

上周三,跟一个家长沟通时,我用到了创造优质提问的方式,

家长是一个初二女生的妈妈,家里还有一个上幼儿园的二宝。

张老师,你说我家闺女怎么办呀?今天又请假不去学校了,说是肚子疼,我说带他去医院看看,也不要去,去向大夫那针灸一下也不去,就自己能好,你说我不让她请假吧,说我不关心她,我看她那样吧,实在是不像是肚子疼的样,这孩子大了吧,也是好面子,咱也不能拆穿她不是,这长大了,一点也不如小时候听话了。

在办公桌前打电话,我又随手记录的习惯,我当时记下的词,假装,关心,好面子,长大,拆穿,又,

常用疑问词:how

Why+拆穿+假装的提问,让家长有所发现,因为有的时候孩子不去学习的时候家长也会佯装孩子不舒服给老师请假,最后,家长认识到自己做法有所欠缺,决定和孩子好好谈一下这个问题

(where)创造优质提问的方法同样适用于有零提问基础的人。

而使用这个方法本身需要在解决问题的场景,亲子沟通,绩效访谈等各种工作生活场景。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主持微行动〉微行动学习环节包含了5个步骤:1)拆书家引导学习者提出,并明确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2)拆书家引导学习者分组讨论问题本质;3)拆书家引导学习者明确出问题本质;4)拆书家引导学习者分组讨论问题解决方案;5)请每组学习者代表讲解自己组的讨论成果。

一、明确问题

(1-1小组讨论最难步骤)我们刚才学习了优质提问3v创造法的3个步骤:收集3v词语-对3v词语分类-用5w1h疑问词组合提问。接下来,请大家联系自己的过往经验,回想一下在日常沟通中,这四个步骤实施起来哪个最困难?为什么觉得这步难呢?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2分钟,稍后我们每个人都来说一下。

(1-2小组讨论结果呈现)

【第一小组】

学习者1:我感觉步骤一和步骤三都会比较难,步骤三难在你要创造上。但如果步骤一做不好的话,步骤三也很难实现。所以,我还是认为步骤一比较难

学习者2:我认为步骤一比较难。就像朴木老师说的,收集常用语是比较简单的,但是要抽丝剥茧的发现对方的价值观呀,渴望呀会比较难,

学习者3:步骤一比较难。提问的时候在现场,比较紧张,注意的事项不较多,没有办法一下就抓住,核心的问题。

【第二小组】

学习者4:步骤二比较难。对话过程中,收集之后还要分好类去提问,感觉有些摸不着头脑。

学习者5:步骤一比较难。在对方交流过程中,如果对方不先说,那我们怎么收集他的3v词语那?

学习者6:步骤一比较难。沟通的过程中说话特别快,你要去理解她核心的东西,需要有很深刻的生活体验,才能抓住他到底想要表达什么东西。

(1-3投票表决)

拆书家回应:

好,谢谢大家的回馈,大家都分享了自己的观点,5位伙伴认为第一步,收集3v关键词最难;1位伙伴认为第二步,关键词分类最难;下面我们来投票表决一下,下面我们将讨论那个步骤?

好的。所有的小伙伴选择了步骤一。

二、导致问题的本质原因

基于大家的表决结果,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形成最难步骤一的本质原因,2分钟后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第一小组】

我们认为最本质的原因有两条

第一:表达者交流时间段短,透明度不够,不真实。

第二:接受者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不够,第一,要理解他要做什么事情,第二,要用到汐曦老师刚才讲拆的有效倾听,表达,还要补抓肢体语言呀,还有做回应,第三,还要收集3v词语,太有挑战。这时候就跟电脑一样,有点转不来了。

【第二小组】

我们认为最本质的原因有两条

第一:表达者不能准确表达清晰,不能基于客观事实,可能只是自己的主观理解

第二:接受者的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对3v词语收集产生影响。比如现阶段我去理解亲子关系就不太能get核心的词语。

三、明确问题的本质

(3-1)【合并总结】相近原因,得出尽可能少的本质原因。

拆书家回应:

我简单重述一下,基于两个小组都是从两个角度来谈论的

从表达者的角度:①没有基于客观事实,②客观事实的透明度不够。

从接受者的角度:①提取关键词的能力不够②信息处理能力不足

(3-2)现在小组一共讨论出4条本质。小组内【讨论】,选出一个最本质的原因,2分钟后进行投票表决。

【分享结果】最本质原因

第一小组:接受者自身信息处理能力不足。

第二小组:接受者思考能力不足,发现思考问题的漏洞,提取关键词的能力不足,

(3-3)现在【投票】选出最本质原因。

结果:接受者自身处理信息能力不足

四、引导分组讨论解决问题

(4-1)小组内【讨论】,就本质原因找到1-3条解决问题的办法,5分钟后分享。

明确方法是可操作的行动。
五、请每小组代表讨论结果

(5-1)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结果】

第一小组:

1-加强能力,通过刻意练习,可以记笔记记下来

2-取决于自己认为提问能力是否重要,是否愿意练习

第二小组:

1-提问者帮助澄清,感受对方的情绪,

2-帮助对方捋清楚事情的脉络,帮助对方澄清自己的期待。

(5-2)【合并总结】相近方法,得到尽可能少的解决方法,3分钟。

(5-3)【形成并宣布】最终解决方案,1分钟。

最终解决方案:

1、刻意练习,提取关键词

2、帮助表达者理清楚情绪、事实、期待

总结:回应与反馈

经过刚才的讨论,我们集思广益,得到了在使用优质提问3v创造法是最难步骤的解决方法,大家都很棒。相信经过这次讨论学习,大家对于优质提问创造法及使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希望大家能够积极使用这种方法去提升提问的质量。

【A2催化应用】〈布置任务〉

即使你在理智上认同,并且也记住了这些步骤,但是由于这不是你的习惯,所以事后复盘的方式可以帮助你更有效地把这个拆为己用,接下来一周请你可以留意自己,并把这些行为记录下来,用今天所学到的方式进行分析。

【案例】

汐曦:

双十一要到了,前两天和朋友聊到购物的事情。

朋友说,哎双十一到底要不要买买买啊?感觉规则太复杂了,算来算去也挺费时间的,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省钱了,但是都说这时候便宜,我想囤些纸巾湿巾日用品啥的。

1、3V关键词

我注意到她用了以下这些词:规则复杂,费时间,省钱,都

常用疑问词:what(要不要、是不是)

2、分类

3、组合

How+省时间+省钱:有没有其他办法能够省时间、省钱

朋友想到,旗舰店店庆的时候也会便宜、没这么多规则;拼多多也很便宜,网站自己有补贴,也不费劲。

【结束语】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今天的学习:通过拆页一的学习,我们学习了优质提问4步法,对自己或他人提问,让其有所发现,进而促动新的思考和行动,通过拆页二的学习,我们学习了使用优质提问创造法,打破提问的局限性,发现提问的无限可能。

提问是一个不断修炼的过程,我经过了提问力主题阅读,提问力的研修课程,是一段很长的时间。

优质提问具有强大的力量,能改变自己和周围的人生轨迹,是他们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你的提问,可能使困惑于某个问题的人恍然大悟,从此走向光明的未来,这会使你的朋友或同事铭记一生。

最后,感谢大家参与今天我的线下tf3-3的拆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