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刻意练习》 所属活动: 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开场:

【学习目标】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之后,学习者能够按照“刻意练习五步法”(澄清),列举出(行为)属于你自己的(界定)练习计划。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爱运动、爱读书、爱分享的晋级拆书家郭建。

图书介绍

【场景】喜欢打羽毛球的朋友是不是有这样的感受?从发球开始,一天天的边练习、边琢磨,一段时间后你能放松地享受比赛了。但依然还有反手、移动等弱点。如果你从心里接受了当前水平,从此也就这样了。可你要想成为某队的冠军或主力等,却发现自己的弱点总被对手抓住,逼你失误,失败受挫。

【提问】其实你练习的时间也不少,可为什么总不见有大的进步呢?

【影响】有了更高的目标,却进步缓慢,与目标总是相差甚远,确实是一件让人郁闷、又深受打击的事。

【解决】今天这本《刻意练习》就可以帮你打开解决这类问题的大门,尤其今天的拆页更是对症下药。只要你认真聆听,领会其中要领,制订好自己的刻意练习计划,并依照步骤练习,相信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获得质的飞跃。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下面请大家用2分钟来阅读手中的原文拆页,读完请举手示意。

《刻意练习》

王牌训练计划

海军设计的这个计划,在许多方面都有刻意练习的元素。特别是,它给学生飞行员机会,在不同的局面下尝试不同的战法,并由教官对其表现提供反馈,然后将他们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战中去。

海军挑选了最优秀的飞行员担任教官。这些人会假扮成敌方北越的飞行员,与学生飞行员展开空战。教官们被集体称为“红军”,驾驶着类似于米格战机的飞机,而且使用北越飞行员已经学会了的同样的苏联战术。因此,出于实战的目的,他们全都是顶级飞行员,只有一个例外:不使用真正的导弹和子弹,而是在战机上装备照相机,以记录每一次空中遭遇。模拟的空战还用雷达进行追踪与记录。

进入王牌飞行员学校的学生,是美国海军中仅次于他们教官的最优秀战斗机飞行员,被集体称为“蓝军”。他们驾驶着美国海军的战斗机,同样没有装备导弹或子弹。每天,他们会爬进战斗机的机舱,加速、升空,加入与“红军”的战斗。在这些战斗中,飞行员要把他们的战斗机(以及他们自己)推到失败的边缘,以便了解飞机能够做些什么,以及需要做些什么以摆脱那种困境。他们在不同的战斗局面中尝试不同的战术,学会如何最好地应对敌方飞行员的攻击。

担任教官的红军飞行员,是海军中最优秀的飞行员,一般会赢得这些模拟的空战,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官的优势会逐渐增大,因为每隔几个星期,就会有整整一个班的新学生加入王牌飞行员学校学习,而教官们则会在那里一连待好几个月,累积了越来越丰富的模拟空战经验,并且练习到了这种地步:他们可以看到学生飞行员们可能向他们发射的几乎所有“武器”。特别是每个新班级的学生加入模拟空战的头几天,学生代表的“蓝军”通常会遭到惨痛的失败。

不过,那没关系,因为一旦飞行员降落到地面,马上就会召开“战斗报告会”。在这些会议期间,教官会毫不留情地考问学生:你在空中的时候注意到了什么?你采取了什么行动?为什么选择采取那些行动?你犯了些什么错误?可以怎样改变?在必要的时候,教官会取出记录双方遭遇战的影像,以及从雷达部队那里获取的数据,准确地指出空战的详细情况。在会中和会后,教官会围绕学生能够怎样改变战术、朝哪个方向改进,以及在不同的战局中考虑些什么等问题,向他们提出建议。第二天,教官和学生会把前一天总结的经验教训应用到实战中去,重新投入战斗。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飞行员学会了问自己一些问题,因为这比听到教官的考问令人更舒服,而且,他们每天在飞行时,都会认真汲取上一次模拟空战中的经验与教训。渐渐地,他们将学到的东西内化于心,以便在真正做出反应之前无须思考太多。慢慢地,他们发现自己在与“红军”的空战对垒中取得了进步。当课程结束时,“蓝军”飞行员变得比那些从未进入王牌飞行员学校学习的飞行员经验丰富得多,返回部队之后,担任起飞行中队的教官,并且在他们的飞行中队中,把自己学到的东西传授给其他飞行员。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看到大部分小伙伴已经读完了,请把注意力回到我这里

【what】拆页讲述的“王牌训练计划”这一案例,刻意练习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刻意练习是一种最强大、最实用、最有效的练习方法。

【why】直到今天不但美军中仍然开设着这样的训练课程,而且各行各业都在借用刻意练习的方法。下面我们通过几组案例加以分辨:

1.书中案例:佩尔给自己制订了11年获得空手道黑带的目标(注:黑带是很了不起的段位),他参加培训班,每星期练习五六个小时,但他觉着自己的进步太缓慢了。

这是刻意练习吗?不是,他没有找经验丰富的专业教练做指导,没有将完美的动作内化于心,也没有来自教练和自己监测的主被动反馈

2.杰克被马拉松热所影响,也为自己制订了1年能够完赛马拉松的目标,然后就开始5公里、10公里、20公里的跑步训练。而没有对自己跑姿、步频、体能分配等弱项做专门的训练计划。

这是刻意练习吗?不是,他只有一个模糊的整体目标,而没有针对某些需要提升的技能做专门的训练计划;

3.书中案例:业余钢琴爱好者10几岁就开始上钢琴课,30年过去了,她还是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弹奏那些同样的歌曲,看起来已经累积了数十万小时的练习,但他并没有比30年前弹的更好。

这是刻意练习吗?不是,因为她并没有走出舒适区,去接受新的挑战。

4.书中案例:考芙林早年游泳训练中,大部分时间都是躺在水圈上,幻想着自己摘金夺银的情形。

这是刻意练习吗?不是,这是没有集中注意力

5.阿布师父为整体提高驾驶技能,制订了明确的特定目标;并对油耗高这一短板做了针对性练习计划;她请专业陪练布置作业并点评指导;每天上下班不再瞄手机,专心致志开车;强迫自己走出原来舒适却耗油的驾驶习惯;几天后她也能汲取上一次的经验自己进行反馈修正;渐渐地已将各项节油技术特征内化于心

这是刻意练习吗?是的,因为阿布师父找专业教练确定特定目标走出舒适区专心致志、有主被动反馈将节油驾驶技术特征内化于心。以上所提炼概念完全符合刻意练习六大特征。

通过以上案例的介绍,大家是不是对刻意练习有了更深的理解了呢? 我从拆页案例中提炼出“刻意练习六步法”:

【How】

1.找位好导师:为了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找一位好导师。他们拥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包括:布置作业、确定特定目标和计划、内化演练动作、大量正确的反馈等;

2.确定特定目标:不是模糊的总体改进,而是将总体目标分解成特定提升的某个计划。通过察漏补缺一个个微小的改变,收获所期望的看得见的改变。

3.有意识专注:不是简单的遵照导师指示去做,而是紧跟要改变的特定目标,保持有意识的动态专注,随时做出适当的调整;

4.走出舒适区:持续不断地去尝试那些刚好超出当前能力范围的技能,每天一点一点的进步;

5.主被动反馈:练习开始阶段由导师提供大量反馈,供学生不断修正自己的动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掌握自我反馈,根据反馈出的正确动作做出相应调整;

6.内化于心:把某件事的正确方法深印在大脑,练习中可以实时监测并校正错误动作;就是脑子里实时装着一位导师,在线指导;

【where】刻意练习适用于不满足于现状,针对于每个想提升自己能力的人,领域如:音乐、舞蹈、象棋等。

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到“自动化”“可接受”的水平,那么,再多的“练习”也不会有什么进步。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举个例子】
老父亲是一位几十年的书法爱好者。在他的一次次鞭策下,我立志不安于现状,5年将硬笔行书练习成父亲认可的水平。后来运用“刻意练习六步法”,取得很大进步:

1.找位好导师:报书法协会会员水墨君的专业培训班,布置作业并反馈、制订针对性的练习计划,熟记字的正确写法并在大脑不断演练;

2.确定特定目标:制订明确的总体目标,并分解出笔画、偏旁、单字、诗词等不同特定计划去练习;

3.有意识专注:针对个别技能点,根据自己的水平变化,保持有意识的专注练习;

4.走出舒适区:持续尝试那些偶尔能写正确的笔画或偏旁,小进步,汇成大改变;

5.主被动反馈:开始时按照老师的点评不断改进,渐渐地也可以在大脑中对自己做指导了;

6.内化于心:把每个字的正确写法和老师的运笔一起记下,练习和平时都用大脑去演练。

这样两年的时间确实进步很大。

【拆书家提问设计】(发指令之前先问大家:你想想在接下来的一周里面,在什么场景里,什么情况下可能用到刻意练习?)

我们接下来编一个故事,未来一周里,你可能遇到的。想一下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原因?有谁参与?注意:一定要用上“刻意练习六步法”。5分钟以后,我请大家来分享一下你的故事。再次强调:

1.一定是未来几天可能发生的故事,有具体时间、地点、内容;

2.故事中要有角色扮演,有对话;

3.故事中要用到今天学习的六步法;

请大家拿出来发到你手里的故事模板,根据你想出来的故事脉络,把对应的关键词写上。

【A2】Jenny的剧本

时间:下周六

地点:山姆幼儿园

人物:思无舵主;晋级拆书家Jenny:

事件:舵主前来询问拆书家Jenny,对于晋级2级拆书家这个目标,打算怎样练习?

【Jenny讲述】

舵主问:Jenny,之前咱们制订了年底晋级2级拆书家的目标,你打算怎么练习呢?

我说:我打算这个月过TF2-3,下个月过完2-4,我先练习相关的技能点。

舵主问:那说说吧,从TF2-3技能点难度加大了。

我说:

1.找位好导师:找师父和刚过关的师兄们咨询,指点选拆页和技能点;然后写逐字稿让师父们帮助审阅;

2.确定特定目标:今年年底前成为二级拆书家,并分别针对2-3和2-4的技能点做出相应计划和练习;

3.有意识专注:跟随不同级别的不同技能点保持专注的练习,并随时做出适当的调整;

4.走出舒适区:晋级中手册技能点的不断升级,正是刚好按走出舒适区设计的;

5.主被动反馈:开始师父们会给到反馈,然后我也会给到自己反馈;

6.内化于心:把每个技能点理解并熟记于心,时刻调整我的方向。

舵主说:好,我会及时给到你反馈意见。

【点评】好,非常感谢Jenny的剧本分享,我们把掌声送给她。通过刚才的分享,我相信小伙伴们对“刻意练习六步法”的概念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同时也能列举出自己的练习计划。

【结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刻意练习六步法”,只要我们坚信并应用刻意练习,你一定会收获巨大进步,甚至成为那个领域的专家。

刻意练习就是针对每一个有梦想的人。针对所有那些想掌控自己的人生、塑造自己的潜力、不向命运低头、不甘心于现状的人。只要我们大胆去闯、去试,相信总能找到一条路径通向梦想!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