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父母的语言》 所属活动: 北海筹备分舵第17期过级活动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运用科学的方式进行阅读

开场:

【介绍和分组】欢迎大家来到拆书现场,今晚我过TF2-3. 我叫梅花,是一名初高中的英语老师。为了方便讨论和分享,我们先分组,以中间为中轴线,每两个各位一组。

【学习目标】在快速进步的年代,我们越来越重视亲子教育,于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甚至从胎教开始。而培养的方式有很多,阅读是一种方式之一。但是如何阅读才是有效而科学的呢?通过今晚的学习,我们将会运用丰富语言的3T原则,融入阅读中,让阅读的效用发挥出来。

观察的技能点:学习目标包含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是动作,现场学习者设计清晰体现了该学习目标。

【图书介绍】:

【F 特征】我选的书叫做《父母的语言》,作者一位美国人,达娜·萨斯金德 (Dana Suskind),芝加哥大学妇科及儿科教授,芝加哥大学医学院“3000万词汇倡议”机构的创始人和主任。本书最大的价值是:作者经过30年科学研究,发现了一容易被人忽略而重大的规则:早期的语言环境对孩子的学习至关重要,在美国学术界和教育界引起巨大反响。

【A 优势】《父母的语言》这本书有很多作者出版,绝大部分都是从原理的角度去阐述语言的重要性,缺少实战案例。而萨斯金德教授这本书,是她通过讲述自己的经历,并综述几十位心理专家、教育专家研究多年的成果,科学的结论很简单,并通过大量的情景对话提供办法,非常容易读懂,读过的父母受益匪浅,极力推荐。

【B 益处】那学习这本书籍有什么好处呢?有两个方面:

(第一B1):如果一个人的学习成绩不好,你认为的因素会是什么呢?基因,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还是人的脑袋和思维方式呢?然而,本书将会告诉你一个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早期语言环境才是影响孩子最终学习能力的关键。

(第二B2):越来越多的科学原理证明:人的大脑具有可塑造性,而且一出生就可以进行。那该如何科学地塑造大脑呢?丰富语言环境的3T原则,将会为你解答疑惑。

观察的技能点:1)在FAB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聚焦于图书和学习主题的F、A、B;2)选用的图书是实用类或是理论类。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好,现在请大家用3分钟的时间阅读原文。完成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谢谢。

阅读中的3T原则:分享阅读

(《父母的语言》第五章)

爸爸(或妈妈)的腿上摊着一本故事书,刚好打开的是第一页。通常来说,这表示家长马上要给孩子讲故事了。但3T原则的介入,使这一寻常的阅读过程发生了一点儿变化。父母一边给孩子读故事,一边敏锐地观察孩子,为的是看看哪一部分的情节最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然后再因此做出相对的调整。换句话说,“共情关注”是分享阅读过程中的关键。因此,孩子能够轻松愉快地从故事中学到知识,而不用强迫自己去关注不感兴趣的情节。

“充分交流”是分享阅读的第二步。它对于孩子智力开发的益处其实很好理解。孩子一天天地长大,父母跟孩子交流的内容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比如同样是讲故事,目的就不是让孩子学习故事中的词汇那样简单了。那时,父母可以跟孩子讨论故事的内容,想象一下情节的发展,讨论这些情节会对角色的命运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样一来,孩子会觉得故事变得更有意思。尽管故事书里出现的是一些简单、生活化的词汇,但它们偶尔也会使用一些较难的、不常见的词汇,比如“蹦蹦跳跳”“淘气”“魔法”,等等。一旦出现这些生词,父母跟孩子讨论故事的时候就要反复地重复它们,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加深对它们的印象。

“熊宝宝正在桌子的边上。”

“它的麦片粥正在冒热气,好烫啊。现在让它喝,你觉得可以吗?”

“也许它应该等粥凉了再喝。”

“天哪!金发姑娘坐上了熊宝宝的椅子!椅子被她压成了一堆碎片。简直是一团糟!”

孩子稍大一点,父母跟他“充分交流”的同时,还可以进行“轮流谈话”。比如父母可以给孩子抛出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像故事所引发的思考、对于故事的感受,等等。由于不能直接从书本上找到现成的答案,孩子必须不断地反思和推敲,才能得出自己的答案。此外,他们还得依靠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在幻想的世界中天马行空,这样也有助于答案的找寻。其实,这个过程正是使用“脱离语境的语言”的良机。

“如果金发姑娘坐在熊宝宝的椅子上会发生什么呢?”

“她该不该去坐那个椅子啊?为什么呢?”

“熊宝宝一家回来后,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熊宝宝看到椅子坏了,它会怎么办呢?”

“如果熊宝宝一家发现了金发姑娘,他们会对她说些什么呢?”

“轮流谈话”是分享阅读过程中的又一重要特征。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时而用手指着感兴趣的图画,时而拍拍小手,时而翻翻书页,时而向父母提问或者回应父母的问题。诸如此类的情景正是亲子之间“轮流谈话”的好机会。

所谓分享阅读,并不是不让父母给孩子读故事。而是在读书的过程中,父母和孩子还可以有更多的互动,这才是分享阅读的意义。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观察到大家都读完了,我带着大家一起梳理这个片段传递给我们的信息。

1、【What】本片段主要讲解了,在阅读时候融入3T原则(3T原则:即共情关注(tune in),充分交流(talk more),轮流谈话(take turns),让阅读变得有效果和有意义。

2、【Why】阅读之于孩子的重要性,已经是常识了。但是父母的阅读方式和阅读的量(数量和质量),对孩子的人生方向有着重大的影响,3T原则是非常科学而重要的构造语言环境的工具,为孩子们创造想象力的环境并学会解决问题。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在科学阅读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将会在学习之路面临艰巨的任务。

3、【How】那如何在阅读中发挥3T原则的威力呢?共有三步:

第一步:观察留意,以求共情关注。1、观察孩子感兴趣的地方;2、并根据Ta感兴趣的点把Ta的情绪和感觉描绘出来。

如:对于3岁之前的小孩:当你在给孩子读绘本的时候,孩子突然摸旁边的床单,这时候应该跟Ta说:“宝贝,这叫做床单,蓝色的,来摸一下”。

第二步:放飞想象,充分交流。1、首先不要拘泥于文字所表达的内容或是所看到的现象,2、然后创造点想象的空间,让Ta回答。

如:大点的孩子:4-6岁:散步时突然下雨了,这时候可以说:“下雨是天气的一种现象,天气还有刮风,下雪,太阳等等。这时候可以问Ta:下雨天会有什么好处呢?还可以延伸:“如果你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刮风下雨打雷,你会怎么做呢?”

第三步:你来我往,轮流谈话。1、首先是以开放性的问题进行轮流谈话,2、然后启发Ta学会解决问题。

如:如:大点的孩子:4-6岁:Ta在客厅玩耍时候不小心打破了桌子上的水壶,孩子一般都很害怕,静静地看着,等待大人作出处罚。这时候也是轮流交流的时机:“这个水壶是我非常喜欢的,你打破它我很伤心。不过,没有关系,妈妈小时候也有犯过这个错误,改过来就可以了,那妈妈问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呢?如何做才能不破坏家具呢?

【备注】3T原则中的最后两步:放飞想象,充分交流和你来我往,轮流谈话。融合一起用的效果更好,也可以用其中第一步,依据引导的孩子和情景来定,步骤是并列关系。

【案例展示】分享最近我经历的一个案例:

【A1情景】我目前是跟妯娌生活一起,她最小的儿子将近2岁了。有一天,小孩刚吃完水果,手里是脏脏的,在我们看电视的时候,屏幕上突然出现了红色的草莓,他就走过去摸了电视,我妯娌马上制止了他,说:“弄脏电视,房东要妈妈赔钱的”,然后就把小孩抱开放在另一边了。

【A2运用】我马上走了过去,牵着小孩走到电视的前面,跟他说:“宝贝,这叫做电视,电视可以展示很多有趣的东西出来,你刚刚看到红色东西叫草莓(共情关注);你看,现在出来的这个人,他是XX小朋友的爸爸,他身上穿着黑色的衣服,你喜欢什么颜色呢?(充分交流);然后带着他走到阳台晒衣服的地方,问:“这是什么颜色?这个呢?”,那你可以用这些颜色制作什么东西出来呢?小孩马上回答:“彩虹”。宝贝:“宝贝,你的创造力很丰富”(轮流谈话)。

4、【Where】3T原则主要适用于低龄儿童语言塑造大脑层面:0-6岁;此外,3T不仅仅适用于语言层面,还可以适用于各个领域:如数学概念、读写能力、创造力和意志力培养等等。

5、【异议处理】

(1)我们每天的工作都很忙碌,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做3T的步骤,怎么办呢?

【解释】其实,3T原则的运用,并不需要人们从忙碌的工作生活中抽出大量的时间。而是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如整理床铺、削苹果、扫地、煮饭等等大量的日常生活之中。

(2)我的孩子现在已经很大了,超过了这个年龄阶段了,学习3T没有用处。

【解释】我们可以预想一下,未来的某一天,你需要用到这方面的知识,那你现在是选择学习它,还是选择不学习它呢?所以,知识也是一种储备的过程。

观察的技能点:【I】环节,给出了比原书拆页更加细化的行动步骤,或者将书中的案例进行了意译。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上面就是片段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接下来就到了我们实操的环节了,请大家做好角色扮演的准备,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

【背景】欢欢是一名4岁的女孩,已经上幼儿园大班了,为了培养孩子的文化基础,妈妈计划每天给她读15分钟的阅读。如读绘本,故事书和一些童话故事。可是,欢欢的小动作非常多,总是坐不住,妈妈还没有读1分钟,她就开始拿笔画画、写数字、做手工,还随意地翻到另一页等等,气得妈妈总是大孔大叫,不欢而散。

【场景】昨天,妈妈给欢欢阅读一本绘本《世界上最有创意的蛋糕婚礼》,打开绘本第一页开始读:“从前有个国王想给他未来的皇后一个难忘的婚礼,就重金请全世界最厉害的设计师出主意。这位设计师很有创意,他先是了解清楚皇后的喜爱,知道皇后非常喜欢蛋糕......”。

--两句话还没有读完,欢欢就随手翻到了中间,看到蛋糕马上就说:“哇,这个蛋糕真的好漂亮,一定很好吃。妈妈,等我生日的时候可以给我买一个吗?”

--妈妈说:“我们读书是要从第一页读到最后,这样子才知道故事的来龙去脉,你这样子怎么能给你买蛋糕呢?给我坐好,静静地听”

--欢欢不情愿地坐着,妈妈继续念.....

【小组讨论】根据刚刚的分组,每两个人为一组,一位是欢欢,一位是妈妈。1)、现在,请运用刚刚学过了3T原则进行讨论,如何让这位妈妈分享阅读更加有效果?(时间:5分钟),步骤如下:2)、讨论完成之后,我会请一组伙伴上台展示自己的案例。(约3分钟)

(1)第一步:观察留意,以求共情关注。

(2)第二步:放飞想象,充分交流。

(3)第三步:你来我往,轮流谈话。

【讨论内容】

欢欢:妈妈,你看,这个生日蛋糕很漂亮,我想过生日的时候买这个蛋糕。

妈妈:你觉得这个蛋糕很漂亮,那你生日的时候想要什么蛋糕呢?

欢欢:我想要有公主,有水果的,还要很大很大的那种,如果能够跟图片的蛋糕一样就很好了。

妈妈:那蛋糕的形状,你想圆的还是方的呢?

欢欢:我要圆的。

妈妈:这是你喜欢的蛋糕,那你觉得皇后喜欢什么样子的蛋糕呢?

欢欢:en en……

妈妈:那我们看看书,看看皇后喜欢什么样子的蛋糕好吗?

欢欢:好的……

讨论的时间已经结束了,我发现很多组员都已经完成讨论。现在有请NANA 和YuanYuan两位小伙伴上台展示案例。

【案例展示】

欢欢:妈妈,你看,这个生日蛋糕很漂亮,我想过生日的时候买这个蛋糕。

妈妈:你想要书里的蛋糕是吗?那你一定觉得很好吃,你是想现在吃还是生日的时候再吃呢?

欢欢:现在也可以吃吗?

妈妈:现在天黑了,蛋糕店估计也关门了,我们生日的时候再吃。

妈妈:你觉得这个蛋糕很漂亮,那你生日的时候想要什么蛋糕呢?

欢欢:我想要有公主,有水果的,还要很大很大的那种,如果能够跟图片的蛋糕一样就更好了。

妈妈:那蛋糕的形状,你想圆的还是方的呢?

欢欢:我要圆的。

妈妈:这是你喜欢的蛋糕,那你觉得皇后喜欢什么样子的蛋糕呢?

欢欢:en en……还没有找到,我找找。

妈妈:那我们看看书,看看皇后喜欢什么样子的蛋糕好吗?

欢欢:好的……

【结束语】非常感谢小伙伴的分享,从案例中,你们已经会运用3T原则提高了这位妈妈的阅读效果。同时期待我们以后都能运用3T原则(共情关注;充分交流;轮流谈话)来丰富我们的语言环境,更加科学地塑造孩子们的大脑。

今天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观察的技能点:1)、【A3】环节,给出了比原书拆页更加细化的行动步骤,或者将书中的案例进行了意译。2)、使用【A3】技能点的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拆书家设定的案例场景,进行小组讨论、运用知识点并形成一个解决方案,或是运用知识点进行组内角色扮演。

总观察的技能点:

1)、总时长没有少于20分钟,没有超过25分钟;

2)、每个环节的时长分配符合本级训练概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