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分组】
大家好,我是文伊,一个爱学习的读书人。非常高兴在祖国妈妈72周年华诞,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和大家一起拆书学习。为了方便大家讨论,我们现在分组,左边一组,右边一组。
【学习目标】
今天,通过学习这个片段,父母能够在自己被孩子打扰或惹生气的时候,可以通过发送“我信息"三要素的方式去沟通,让孩子自己调整不被接纳的行为。
【图书介绍】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今天我们学习的片段来自《P.E.T父母效能训练》。 特征F 这本书专门向父母传授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他的作者托马斯.戈登博士被称为“沟通之父”,曾连续三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A 优势A
据统计,这本书以33种语言在全球出版,英文版销量高达500多万册。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近500万父母参加此培训课程。豆瓣评分9.1。P.E.T被彼尔.盖茨的父母称为是他们的育儿宝典,他们说,从里面学到的建议,是人生最佳建议之一。
利益B1
这本书教给了家长们一些跟孩子们沟通的秘诀:怎么说孩子才愿意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如何教孩子面对他们的问题并自己解决,如何使用“合作双赢"的办法来解决冲突。
利益B2
当然没有孩子的小伙伴也没有关系,他的这些方法也可以用在家人、朋友身上。我今天选了书中一个很实用的沟通技巧的片段,让你在受到他人的行为影响时,能够顺畅表达出来,达到改变对方行为的效果,并且不伤害双方的关系。这种方法不仅用在亲子沟通之间,在成人之间处理亲友关系、同事关系等,也是完全适用的。
现在,请大家用1-2分钟的时间来阅读原文,读完的伙伴请举手示意我一下。
【原文片段】
“我-信息“的构成要素
如果父母传递出包含以下三部分的”我-信息“,孩子就会更有可能改变他们的不被接纳的行为:
(1)对不可接纳行为的一个描述;
(2)父母的感受;
(3)这个行为对父母造成的实际而具体的影响。
即:行为+感受+影响
好,我看大家都阅读完了!阅读速度挺快的,给大家掌声鼓励一下,下面我来和大家分享我对这段话的理解。 【WHAT】这个片段告诉我们, 当孩子的行为妨碍我们工作或学习时,我们可以通过发送“我-信息”,向孩子表达我们的感受,使孩子主动调整不被接纳的行为。
【WHY】技能点:不这么做的坏处
一般情况下,我们遇到让自己不舒服的事情了,下意识的反应是去指责别人。 比如孩子考试成绩不好了,我们会说“你怎么这么搞的,考这么差!”孩子在幼儿园被小朋友欺负了,我们说:“你怎么这么老实,就只有挨欺负的份儿!怎么就不知道打回去!” 比如,有一次,我在和同事讨论工作,儿子找我好几次:“妈妈,我喜欢这把枪,我用我的积分换取,你就买给我嘛!”
刚开始我跟他说:
“你先等妈妈谈完事情和工作,好吗?”
“不行!你能不能快点!”
“你没看见妈妈正和明丽老师谈工作吗?你耐心等等不行吗!真烦!”
我开始指责了。
你看,全都是以你开头的句子,发泄了情绪但是无法传达自己心中的感受,对方听到了只会感觉到自己被责备,就会引起反抗情绪。这是不这么做不好的地方。如果你用“我信息”去表达,就会避免发生冲突也矛盾。
【HOW】那要怎么样去表达呢?用包含以下三要素的“我-信息”表达。
1、行为:描述对方不可接纳的行为。如:对方做了什么事儿,说了什么话,注意不评判,不贴标签。可以用句式表达:“我看到/听到......”
2、感受:对方的行为让自己产生的真实感受。可以用句式表达:我感到生气/难过......
3、影响:对方的行为对我们产生的具体困扰是什么。孩子需要知道原因,才能让他改变自己的行为,也就是知错能改。可以用句式表达:这是......已经影响到...... 在学习完P.E.T.的“我-信息”之后,面对上面和儿子的对话,我可以这样沟通:儿子,我看到你已经两次找妈妈说要买枪,以至于我不能专心和XX老师谈工作,谈事情了(行为)。我现在难过,生气了(感受).这已经影响到我不能好好跟XX老师讨论工作了,这是不礼貌的,如果我没办法谈好工作,也会导致我没能和你好好看看你喜欢的枪(影响)。 当我这么跟儿子表达沟通时,儿子说,这真是不礼貌的吗?(我点头肯定说:是的)儿子说:那等你谈好工作,我在来找你吧。(看,孩子自己在调整自己的行为了,是不是很神奇呢?)
总结一下,这三个要素:行为,感受和影响。
【WHERE】这个方法不仅可以用在亲子沟通之间,同样可以用在家人、同事、朋友等成人之间。
【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
那么,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在过去的一周内,你有没有因为他人的行为而陷入明显的负面情绪之中呢?比如:孩子本该半小时完成的作业,结果他拖拖拉拉写了俩小时都还没有写完,你气的恨不得把他抓起来暴打一顿,又或者上班挤地铁的时候,被人狠狠的踩了一脚,你气的差点跳起来跟他干一架。再或者说,某天你下班回家,看到厨房里清锅冷灶的,老公竟然在沙发上葛优瘫,刷手机,你顿时怒火上身,恨不得要跟他离婚。你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请大家在小组内互相分享。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回想起来的经历需要是一件具体的事情,请在分享时说清楚故事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给大家3-5分钟的讨论时间,然后请一位伙伴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哇!我看到大家在激烈讨论,现在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
学习者咕咚猫分享:有一天,我和男朋友准备在家做烤肉,我们一起去买了很多菜,各种食材都有,回来后他说比较累,就睡觉了,我就一个人切菜洗菜,我动作比较慢,折腾了一个多小时,因为厨房小,就把装了海鲜的菜盆放在地上。男朋友起来后,看到这个情景,没说啥,就说:你怎么动作怎么慢?一两个小时都弄不完,我都快要饿死了!你还把菜盆搁地上,你要干什么?那么脏......我当时就非常生气,特别火大:你已经睡了一两个小时了,你不帮忙,还在那里骂我......
【A1+】(反思加工)
在这个欢乐的笑语中,谢谢咕咚猫伙伴的精彩分享,掌声鼓励。大家已经回想起了好几个适合使用“我信息”的场景,假如时光可以倒流,现在你有机会重新再来一遍,你会怎么样运用“我信息”:行为+感受+影响这三个要素,去跟对方沟通呢。大家相互讨论一下,时间3分钟,等会请1名伙伴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咕咚猫分享: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在男朋友指责我之后,我可运用“我-信息”的表述是:
我看到你在沙发上已经休息了一两个小时,并没有帮我做任何的家务,但是你起床之后,却在指责我动作慢,以及把菜盆子搁在地上,这让我感到很生气,让我觉得我辛苦的去收拾这些东西是没有意义的,影响到我们很美好的吃这顿饭的心情。
(掌声鼓励一下,谢谢咕咚猫用“我信息”进行了一次完美的表达!)
【总结】: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当他人的行为妨碍我们工作或学习时,我们可以通过发送“我-信息”三要素(行为,感受和影响),向对方表达我们的真实感受,使对方主动调整不被接纳的行为,让沟通更顺畅,关系更和谐。
好,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与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