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华版)》 所属活动: TF3-2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TF3-2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拆书家喵小白,三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准三级拆书家,绘本阅读指导师,终身学习践行者。今天拆解的【主题】如何高效授权,它来自《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这本书。今天我的拆页,大概需要耗时20分钟左右,感谢大家积极参与。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使用(行为)责任型授权的五个共识法(澄清)来给下属、孩子或他人进行授权,让对方有责任感和自主权得去完成授权的事情。

接下来我给大家用场景法介绍下我将要拆的书籍

【事件】大家先来听下面两个场景,看有没有你熟悉的?

最近孩子开学了,有的家长会说,只要孩子读好书,学习好就行,其他的事情不用孩子来管,什么都由自己来?你给下属布置一项工作,总是担心他完成不了,一步步的去指点对方,你对结果并不满意,最终还是自己去完成这项工作,搞得下属不开心,自己又很疲惫。

【提问】大家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呢?你一般会怎么做呢?是事必躬亲还是抱怨员工或孩子不得力呢?

【影响】这些做法都不是明智的选择,因为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会让自己身心俱疲;下属也会觉得领导不信任自己;孩子只会学习进而阻碍孩子全面发展。不利于公司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或孩子的成长以及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家庭氛围。

【解决】

那我们可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给我们分享了如何用责任型授权来解决以上问题,这种方法可以让双方都受益。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A1量表自测】 拆书家提问设计

那在一开始,我们先不着急阅读片段。在片段页的上方有一个自测表,我先给大家1分钟来做一个自测表。 请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1分表示完全不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6分表示非常符合),打分后将7题相加得到一个总数写下来.

【I】解释自测题

测试的目的主要是给大家一个观察自己的过程,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自测,让我们了解自己,并不是说结果不可改变。我看到大部人都写完了,算一下总分,

总分在40分以上的伙伴请举一下手。这位伙伴太厉害了,看来是授权高手,请继续保持。总分在21分~40分之间的伙伴呢,说明你在授权方面做得不错,同时呢还有提升空间,再接再厉。总分在21分以下的伙伴,说明你的授权意识比较弱,欠缺授权的意识,不过不用担心,将来你在授权方面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当然了,分数很低的伙伴,请你一定认真参与,把今天的折页知识一定要好好的学起来,并且运用起来。

接下来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阅读原文片段,看完后可以眼神或手势示意我一下~

R原文片段

授权是提高效率或效能的秘诀之一,可惜一般人多吝于授权,总觉得不如靠自己更省时省事。

其实把责任分配给其他成熟老练的员工,才有余力从事更高层次的活动。因此,授权代表成长,不但是个人,也是团体的成长。已故著名企业家潘尼(]C Penney)曾表示,他这一生中最明智的决定就是“放手”。在发现独木难支之后,他毅然决然授权让别人去做,结果造就了无数商店、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由此可见,授权也与公众领域的成功有关,这一点留待习惯四中加以讨论。此处专论授权与个人管理技巧的关系。

授权是事必躬亲与管理之间的最大分野。事必躬亲者凡事不假外求。不放心子女、宁可自己洗碗的父母,自绘蓝图的建筑师或自己打字的执行秘书,都属于这一类。

反之管理者注重建立制度,然后汇集群力共同完成工作。比如分派子女洗碗的父母,领导一群设计人员的建筑师,或监督其他秘书与行政人员的执行秘书。

假定事必躬亲者花1小时可产生1单位的成果(见图5-8),那么管理者经由有效的授权,每投入1小时便可产生10倍、50倍,甚至100倍的成果,其中诀窍不过是将杠杆支点向右移而已(见图5-9)。

授权基本上可以划分成两种类型:指令型授权和责任型授权。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强化概念讲解】

【互动】大家看完片段后,我问大家几个问题,这个片段讲了什么内容呢?

【回答】讲了什么是授权,以及授权的两种类型:指令性授权和责任型授权

【互动】小伙伴们在工作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一类人,经常说:“哎,累死了!我就是个劳碌操心的命!”

【回答】有

【互动】从刚才这个拆页中,我们把这类人叫做什么?

【回答】事必躬亲者

【互动】对,说得太好了。这类人往往不太会什么呀?

【回答】授权。那授权的定义就是把别人能做的事情分配给别人去做,从而让自己更有余力去从事更高层的工作,而不是自己亲力亲为。

【互动】那是什么样的授权都能把投入的1小时产生10倍、50倍,甚至100倍的成果吗?

【回答】责任型授权。

【互动】很好。

【what】

这个片段告诉我们什么是授权。授权就是把责任分配给有能力的人来完成某项工作,从而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更重要的事情。另外,授权可以分为责任性和指令性授权。

我们来举个例子,我曾经遇到过一位这样的领导,不仅要求我每天下班前要向他汇报当天工作完成的情况,工作期间还时不时的问我,刚接手的工作做到哪儿了,今天的工作完成了几项,接下来打算怎么做,你应该按照我说的那样做。大家说这位领导属于哪一种类型呢?(等待小伙伴回答)属于指令型授权。

针对初二学生晚自习写作业情况,我让课代表把作业内容详细的写在黑板上,我告诉孩子们自行安排好晚自习写作业的顺序,不会的题可以先空着,或者举手请问老师或者课间与同学讨论。晚自习作业要保质保量的完成作业,完成各项作业之后才可以看相关的课外名著或读者杂志等等。我与孩子们经过一番讨论后,就作业完成的意义和目的,作业完成的标准和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达成共识后。

我对学生说,你是你作业的负责人,你的时间你做主,接下来怎么安排作业的顺序你自己说了算。实行了有一个礼拜,大多数学生们晚自习课比较认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还能看自己想看的书,学习的积极性也比之前提高了。大家觉得我这种属于什么授权方式呢?

(等待小伙伴回答)属于责任型授权。

大家觉得这两种授权方式哪一种会更高效呢?

(等待小伙伴回答)责任型授权会更高效。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责任授权的效率更高。

我们再来区分一下责任性授权和指令性授权。那责任性授权他关注的重点是最终的结果。他给人们自由,允许自行选择做事的具体方法,并且为最终的结果负责。这种责任性授权可以激发对方的热情和创造力。

而指令型授权就是让别人去做这个去那做那个,做完了告诉我,他剥夺了对方自由发挥和成长的空间,它让人容易消极懈怠。

所以,如果你想成为高效能人士,就要学会责任性授权

【How】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总结一下责任型授权要求双方就以下五个方面达成清晰、坦诚的共识,并做出承诺。

第一,确定预期结果:双方讨论以结果为中心,明确结果与日程安排;

第二,明确指导方针:确认评价标准,要有明确的限制性规定。事先告诉被授权方可能出现的难题与阻碍,让他们为最后的结果负责;

第三,告知可用资源:告知被授权方可用的人力、财力、技术和组织资源;

第四,划分责任归属:制定业绩标准,用这些标准来评判成果,说明何时提高业绩报告,何时进行评估;

第五,制定奖惩措施:明确告知评估后的结果(好/不好),告知结果带来的影响(物质奖励、精神奖励、职务调整及该项工作对其所在组织使命的影响)。

在授权时,做好以上这五件事情才能够顺利地进行责任型授权。

(举例子)我以前也想过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动手能力,采用指令性授权给她他过一些活,并且盯着他完成。比如说写完作业收拾书包。当他贪玩不收拾我也就自己收拾啦,后来就又变成我天天给孩子收拾书包了。平时我总是一方面在抱怨孩子什么事都不关心,什么都依赖我。另一方面替孩子包办了所有的事情,对他总是不放心。觉得有那个时间和他废话,自己早干完了。

今天我学到了如何成为一个高效能人士,就不要自己什么都大包大揽,需要相信别人,授权出去,共同分担协作,家庭生活也是如此。责任心授权关注重点是最终的结果。在委托他人做事,他给人们自由,允许自行选择做事的具体方法并非最终结果。

【预防异议】

小伙伴可能会有疑问,这个人能力不行,怎么给他授权呢?

(解答)作者在书中也提到这个问题,对于能力较弱的人,我们要信任他,要有时间和耐心,必要的时候要对他进行培训,让他拥有可以被授权的能力。授权的大原则是不变的,权限却因人而异。对于不够成熟的人,目标不能定的太高,指示要详尽,充分提供资源,监督考核的次数要频繁,奖惩要更直接。如果是孩子的话,我们想要授权孩子去做一件事,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对孩子进行培训。

【适用边界】

适用于想要通过责任授权达到预期效果的组织或者个人。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 促动参与】

场景:角色扮演:

请一人扮演妈妈,一人扮演孩子。请妈妈使用责任授权五共识(因为是现场练习,今天出不来事情的结果,大家使用前四个共识)与孩子展开对话,对孩子进行做家务(扫地、刷碗、收拾书桌等等)的授权。授权共识中涉及到的具体细节,角色扮演者可自由发挥。(演练时间:5分钟

角色扮演:

妈妈:宝贝,最近妈妈比较忙,需要你的帮助。和妈妈一起做家务

孩子:嗯,好的,妈妈。

妈妈:我们从今天开始,坚持一周的时间和妈妈做家务,使得家里很干净,物品归位。(确定预期)结果

孩子:嗯嗯,需要做哪些家务?

妈妈:每天要扫地,你的臭袜子要放在洗衣蓝里,不能乱放,看过的书要放回原位,整理好自己的书桌和书包。 (明确指导方针)

妈妈:你需要用到的工具有抹布、笤帚等,如果你遇到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请爸爸来帮忙

(告知可用资源)

孩子:

妈妈:家务很繁多,妈妈和你一起来分担,妈妈负责厨房、卧室和卫生间,你负责书房、客厅。(划分责任归属)

妈妈:我们先坚持一周的时间,如果能坚持下来妈妈给你奖励10元钱,作为你的玩具基金。(制定奖惩措施)

孩子:太好了,妈妈。

【A2 拆为己用】

今天我们学习了责任授权五共识法,我们采用事后复盘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家把今天的内容学以致用。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家把今天的内容学以致用。最后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回去我们可以想想未来一周或一个月里,工作或生活上,有哪件事是你可以授权他人去做的呢?请大家运用责任授权五共识法,你会怎么达成有效的授权?请写下你的应用目标和行动计划。注意行动计划要具体、可行、可衡量、有时限且要用上本节学到的责任型授权。也请小伙伴反馈一下责任型授权后的成果如何?接下来的2周内将你们内容发送到我们会员群里或发给我,我非常期待大家的作业哦。

(温馨提示)责任授权五共识法

1.确定预期结果;    2.明确指导方针;3.告知可用资源;4. 划分责任归属;5.制定奖惩措施。

谢舵作业反馈:

上周我们职业规划咨询工作室讨论后续工作,简历投递的业务后续授权一些学生来做:

1、确定预期结果:一个月内投递100个

2、明确指导方针:每天反馈石墨文档,投递结果以发布的文档为准,投递数量按100个执行。过程中遇到岗位问题随时和我沟通。

3、告知可用资源:我给学生提供岗位知识及简历信息和简历需求等人力和组织资源,建群置顶沟通。

4、划分责任归属:我负责协调资源和谈单,过程问题沟通。学生负责简历投递。

5、如果数量和时间达不到要求按比例扣除报酬;如简历投递面试成功,额外简历100元。

【结束语】一个人可能走的更快,一群人 才能走的更远!相信别人,学会授权,团队合作才是王道!感谢大家的聆听与配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