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全脑演讲》 所属活动: 合理安排事务次序&用听众喜欢的方式影响他们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用听众喜欢的方式影响他们

开场:

我们根据现场的人员,分为2组,两人一组。【请问大家都拿有郭建的拆页了吗?请问观察家拿到我的准备表了吗?】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运用(行为)右脑联想力的比喻和类比两种表达形式(澄清),使得所讲内容听众喜欢听,又容易听懂。(界定)

(观察点:学习目标中包含学习者要完成行为的具体内容和完成程度,现场学习设计清晰,体现了该学习目标)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爱运动、爱读书、爱演讲的二级拆书家郭建。

【介绍图书】

【场景】大家都参加过家长会吧?孩子上初中时成绩一直不错,班主任老师安排我去家长会上做分享。我认真做了准备,到了那天我讲了家庭教育、高效沟通、青春期叛逆、家长应该以身作则等等一通大道理……再看台下的家长们,看手机、打哈欠、小声说话,根本对我的发言不感兴趣,真是深受打击。大家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当众表达的尴尬场面呢?

【提问】回想一下,我们准备的内容有逻辑、有理论,可观众为什么就是不感兴趣呢?是不是应该加入一些具有生动画面感的内容呢?

【影响】我们常常疑惑和自责,为什么自己明明做了结构、观点等方面的准备,却总是吸引不了观众,达不到满意的效果。自信心一次次遭受打击,甚至形成了心理阴影。

【解决】我们怎样才能改善这种糟糕状况呢?相信你会从今天这本《全脑演讲》中找到答案。这本书可以让你学习到左右脑的思维特点……

全脑演讲的六大能力……

我们通过充分发挥右脑演讲思维联想力,可以使你的当众表达更具画面感,让观众听起来更有兴趣。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下面请大家用1-2分钟来阅读手中的原文拆页,读完请举手示意。

《全脑演讲》

这就是右脑演讲思维的第一种能力——联想力。它是指演讲者能够用形象生动的画面表达抽象、理性的左脑文字,让听众不光听到演讲,还能“看”到演讲。习惯左脑思维的人容易关注演讲的事实和逻辑,而忽略有趣的表达形式。但要想让听众感兴趣,我们需要启动右脑的发散思维,通过不同的联想,在听众大脑中创造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

(观察点:拆页内容未超过2页图书内页;R为why或者what的内容,或原书一个完整案例)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看到有小伙伴读完了,请把注意力回到我里。

从拆页中我们知道,左脑擅长表达抽象、理性、事实和逻辑,大多数人叙事习惯左脑为主的传统记忆方法。

如果能够讲出生动形象有画面的内容,就容易使观众即感兴趣又喜欢听。这就需要演讲者首先在自己的脑海中要先形成画面,即启动右脑演讲思维的第一种能力--联想力。那怎样才能启动右脑的联想力,它又是个什么样子呢?接下来我就和大家一起分享。

【例1】大家都背过单词,很多时候我们靠不断重复阅读,使声音通过耳膜刺激大脑来把单词强记下来,比如Business商务谈判。回忆这个单词时,我们大脑中可能也会出现组成这个单词的一个个字母。那这算不算右脑联想力呢?是的,不算,这是使用的典型左脑记忆方法,机械记忆。这种机械记忆无法使文字在我们的脑海中形成清晰的图画。

那运用右脑联想力怎么记忆呢:

E就是发(鹅)的音对吧

SS就象两条小蛇啦

bus是公交车

in就是在什么地方

所以business就是:一只鹅和两条蛇在公交车上谈生意。

这样我们就启动了右脑联想力,立刻在脑海中就生成了一个非常清晰的画面,这个单词我只记了一遍,十几年都没有忘记。

{案例与概念相互参照的I}

【例2】从2015年,罗振宇每年都会做一个长达四小时的跨年演讲。2016年他讲了三大事件:机器人AlphaGo击败围棋冠军李世石;英国全民公投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

关于以上三个重要新闻事件的介绍:

一般人只会有事实、有逻辑地陈述一遍,这是传统的左脑叙事习惯,这样恐怕很难引发听众兴趣。

罗振宇用“号称2016年的三大黑天鹅事件”通过形象的比喻开场,一下子就启动了听众的联想力,调动起听众的好奇心,让听众至今难忘。

【例3】再比如要和大家讲:“如何支配每天的时间才更合理”这一话题。

一般我们会讲事实、讲道理,进行强有力的论证,仍然会很自然的采用传统的左脑叙事习惯,但与如下这种表达方式比较起来,效果会不会相差甚远呢?

{如果有一家银行每天早上都要向你的账户中存入86400元,但你必须在当天花完,因为第二天你会再收到86400元。如此循环往复,那么你会如何处理这笔钱的呢?}

{其实每个人每天都有86400元钱。那就是每天都有24小时,每小时是60分钟,每分钟是60秒,加在一起就是你每天拥有86400秒。第二天你们还会拥有同样的86400秒。请问,你是如何处理这些时间的呢?

这里用类比法找到金钱和时间“可支出”的共性,启发听众大脑中出现哗…哗…钞票流失的动态画面,听众会油然而生时间的宝贵、有限和紧迫感,真应该好好计划啊!

清楚了什么是右脑联想力,那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提高右脑演讲思维的联想力呢?我总结了“充分发挥右脑联想力的两种方法”。

【概念how】

“要想观众反馈好,比喻类比不可少”。

第一种 比喻法:比喻就是通常的打比方。包括:本体、喻词、喻体。例如:

比如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你听过最好的比喻是什么?有一个热门答案是约翰掉了一颗门牙,他笑起来就像钢琴。
表达个人成长——比喻法:操作系统升级;我每年的年总结的题目用的就是这个比喻法:

第二种 类比法:类比和比喻很象,主要是找到两个事物的共同特征。

上中学时老师批评一个总找借口请假的同学说:你这是三天打鱼72天晒网!

【适用边界】

右脑联想力的两种方法都用在哪些地方呢,自己应用:演讲、同学聚会和生日宴会上的发言、总结汇报等;帮助他人:有朋友或学生来向你请教,你帮他们做指导等;

【预防异议】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问,既然右脑联想力这么好,那演讲时干脆通篇全用这个方法吧。

不是的,单纯的右脑演讲虽然形象生动,能很好地带动现场气氛,但很可能因为逻辑不够严谨而遭左脑思维的观众的质疑。

(观察点1.拆书家给出了具体行动建议或者具体步骤。这些行动建议或具体步骤,与原文有关且让学习者信服)

(观察点2.讲解引导时,拆书家举出了案例,并通过概念与匹配例子之间的对比,引出知识点逻辑、步骤等。或I讲解引导时,拆书家主动给出貌似相近或相反的概念/观点,并辨析了易混淆概念之间的细微差异,进而让学习者更清晰知识点的适用边界)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举个例子:

前两天,原单位同事小赵向我请教:如何准备一场打动观众演讲。

小赵:“郭老师好”

我:“小赵好,有什么事儿吗?”

小赵:“下周末,我被邀请做一次演讲发言,框架搭好了,就是觉着内容不够生动,担心观众融入不到情景中来。您在这方面有经验,帮我指导一下……”

我:“想要演讲生动,就是要启动联想力产生画面感,方法有两种”

小赵:“那两种呢?”

我:“首先是比喻法,就像诗歌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今天地铁太挤了,下车时都快被挤成相片了;是不是很有画面感?”

小赵:“第二种呢?”

我:“再有就是类比法,会为你的演讲增添不少画面感。

比如任何一个物品,都可以拿来与你的主题做类比……

比如我们拆书和这张桌子就可以做类比。我们在一起拆书,就象这张桌子一样。随着一场场拆书,不断的积累经验,个人能力也会大大提升,那么我们会变得越来越稳重,能承载,能担当,就象这张桌子一样深沉厚重。

小赵:“这两种方法真棒,谢谢郭老师”

我:“不客气”

【拆书家提问设计】

我们接下来编一个故事,一个你在未来几天或者一周的时间里面,可能会发生的一个故事。你要设想一下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什么?都有哪些人物参与?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他们在一起做了什么事儿?说了哪些话?

注意:一定要用到我们刚刚讲的比喻法和类比法。大家来编写,5分钟以后,我请大家来分享一下你的故事。

再次强调,请大家注意:

1.一定是未来几天可能发生的故事,有具体时间、地点、内容;

2.故事中要有角色扮演,有对话;

3.故事中要用到今天学习的比喻法和类比法;

大家听明白了吗?

请大家拿出来发到你手里的故事模板,根据你想出来的故事脉络,把对应的关键词写上。

【学习者剧本】

时间:下周末

地点:阅读咖啡馆

人物:拆书家:思无;学习者:Jenny

情景:线下拆书场结束后,拆书家思无为学习者Jenny答疑

事件:讲解I便签常见误区:附会旧知

现场表演:

Jenny问:思无老师,讲解I便签时有容易犯的错误吗?

思无讲:当然有啊,最常见误区就是附会旧知。

Jenny问:那什么是附会旧知呢?

思无讲:有些人刚翻完一本书,便说这本书与之前那些书相比其实没什么新意,不就是些老生常谈嘛。

Jenny问:确实有这种人,那怎么区分呢?

思无讲:这就好比老家人常说的,什么汉堡,不就是炸馒头嘛。反正都是圆的,面粉做的,全是放进油里炸一下,包括里面夹的
生菜、酱、肉都差不多嘛。

Jenny说:是啊,有点像啊。

思无讲:其实炸馒头和汉堡之间的区别是很大的,比如口感、品牌美誉度、可复制性等;这也就是我们读书中新知与旧知的区
别,所以我们讲解I便签时,绝不能用旧知去附会新知。

Jenny说:谢谢老师,我明白了。

【点评】

好,非常感谢思无和Jenny的剧本分享,也感谢二位小伙伴精彩的表演,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演讲中有了比喻法和类比法这些右脑联想力,确实象一幅幅画面出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

(观察点:A2环节指令清晰。根据指令,有学习者独自设计出一个包含人物角色、有起因经过结果、有对话的故事)

【结束语】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充分发挥右脑联想力的两种方法,小伙伴们说好不好用啊?当然,更希望大家能够在不断的坚持练习、练习、再练习,让它变成我们一项技能特长。用它来点亮我们的生活,助力我们的职场。

小伙伴们,如果你不知道做什么,就去学习;如果你不知道学什么,那就去学演讲;如果只学习一个技能就能给你带来一系列改变,那么这个技能一定是演讲!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