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上海申活分舵第六期训练营 第2次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理解别人 学习目标: 理解别人

开场: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通过理解他人,建立情感基础,在对方对情感账户中存款,以增进彼此关系。
我不是老师,这本书才是老师。如果过程当中遇到任何问题,我们一起回到书中,来请教它。那么,我就先介绍一下我们这位老师。
[F]特征:这本《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是史蒂芬·柯维博士,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书的内容和书名一样清晰;
[A]优势:福布斯评选最有影响力的十本书籍之一,在美国的影响力仅次于《圣经》;
[B]利益:您有没有最渴望完成的目标?您是否想战胜最艰巨的挑战?这本书中介绍了相关的原则或自然法则,告诉大家如何应用并形成习惯,最终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IMG_3175.JPGIMG_3176.JP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理解他人是了解并真心接纳对方,是一切感情的基础;

[Why]可以增进彼此的关系;    

[How]1、尊重对方的价值取向;

2、优先考虑对方需求;

3、给予对方帮助和支持。

*边界:不适用情况——仅仅是宣泄;

*负面影响:如果不尊重对方取向,对方不能被我认同的时候,很多情况下我也不被对方认同,容易引起不信任、甚至是冲突;不优先考虑对方需求,对方可能会认为先前表现出来的尊重不够真诚;如果总是不给予对方帮助和支持,我们的价值就无法得到体现,给对方留下只会耍嘴皮子、光说不练的印象。

*举例:当对方说,“只父母不喜欢,再好的媳妇我都不要”,我当时觉得,这种说法和“兄弟如手足、老婆如衣服”没什么区别,感觉这样非常轻视自己的爱人,所以直接就点出对方很不尊重配偶,这样不对……然后就不欢而散。其实我首先找共同点,就是尊重和赞赏他的孝心。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下列几种情况,大家是否有同感: 

  • 同事因为一件事非常伤心,找我倾诉,但我并不觉得这件事值得他这么伤心。比如小狗没了、弄丢了五十块钱等…… 

  • 每次我洗菜的时候,婆婆总是提醒我水开得小一点,好像看不惯我吃他们家用他们家似的……

  • 每次我跟闺蜜逛街的时候,我先生总是问我去哪里了,跟谁在一起,烦都烦死了,好像我真的和经纪人在一起似的……

类似的,有没有一件事,对方认为很重要,我却不以为然,而且我当时的表现让对方感觉并不舒服。大家回想一个事例,并思考,我们当时这样表现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习者Q学徒分享:我在上海,有个远在武汉的闺蜜,给我打电话说困惑,但我没感觉;我自己说自己的事她也感觉。有时候她会问:“你还在听吗?”

——点评:对方不了解,我也不了解对方,所以我们缺乏共同点。很好的案例。

——学习者牛牛分享:我和我父母。因为常年在上海工作,但我每周会打2~3次电话。但都是很例行公事的,没有深入的沟通。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点评:非常好的案例。因为距离比较远,但我们的维系靠电话,但相互之间都没有深入的沟通。比如说,我们自己能和父母主动沟通些什么呢?


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如果再给我们一次机会,我们可以如何在对方的情感账户中存款呢?(尊重取向、考虑需求、给予支持)

——牛牛分享:尽量站在对方的角度交流一些细节。下一次聊一聊我自己的开心的不开心的,多了之后,双方就应该有情感账户了。

点评:很棒。刚才他分享的包含:尊重、需求(希望有人说说话)、支持(用聊天这种行动去支持)。这非常好。


时间关系,还有想交流的我们课后再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