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唐千惠,大家平时可以叫我千惠。我是一名大学生,现在在成中医附属医院实习,明年毕业。
我的第一个标签是积极主动,积极主动是《高效能人士的7 个习惯》中的第一个习惯,我想积极主动的去做好我的每一件事。
第二个是学习,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让我开拓了自己的眼界,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里。我想跳出我的舒适圈学习和成长。
第三个是踏实,拆书帮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踏实,而不是急于求成,寻求捷径的成功。我想跟随着拆书帮一起拆书,一起脚踏实地的走下去。
那么拆书是什么呢?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拆书帮分舵
在生气时,批评和指责他人都无法真正传达我们的心声。如果想充分表达愤怒,我们就不能归咎于他人,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与批评和指责他人相比,直接说出我们的感受更有可能使我们的愿望得到满足。
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是,1.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2.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3.体会自己的需要;4.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有时在第3步分和第4步之间,我们需要先倾听他人。在得到倾听和理解之后,他们也就可以静下心来体会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我们需要给自己充分的时间来学习和运用被暴力沟通。
相信大家都有愤怒的时候,可能我们听到的大部分说法,都是“消消气,不要跟他一般计较”。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去表达自己的愤怒。
可大多数人在表达自己的愤怒时,都是批评和指责他人。这样的方式其实会让我们和对方的关系更加不好。因为批评和指责他人的方式都是在把原因推向于对方,全是对方的错。如果我们想要和对方的关系变得更好,我们就要在愤怒的时候体会到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而不是一味的责备他人。
在我们表达愤怒时,我们可以用这5个步骤:
1.停:停止自己现在在做的事情,静下心来,深呼吸,平复自己的心情;
2.思:思考是什么我的想法让我生气了;3.感:感受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4.听:倾听对方的感受和需要;5.说: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把五个步骤总结一下就是停思感听说,这五个字。
这让我想起了我前段时间非常生气的一件事情。我到成都来实习,需要自己租房子。我是和我大学同学一起住的,我们是3个女生1个男生住在一套房子里的。平时都是在家里做饭,想的是平均分工。
那个男生说他不会做饭,所以我们就商量说那我们负责做饭,他负责洗碗。结果发现他碗都不干净,每次都是草草了事的态度,碗里有时都会有残渣。所以上个月我们就叫他买第二天的菜,他走的时候我们就跟他说你记得买点鸡蛋。结果,他就只买了鸡蛋回来。只买了鸡蛋回来就不说了,关键是他跑到了一个比菜市场还远的超市去买的礼品装的鸡蛋。10多个鸡蛋就花了近40元钱。我当时知道了后,我都要气炸了。
我就觉得他吃得比我们又多,做得还比我们少。我就直接跟他说:“我们每次去买菜都是买到我们都要提不动了才回来的,你倒好噢,轻轻松松。我们明天吃什么呀?我真的服了你了。”然后他没说话。
以后我如果再因为他生气的话。可以尝试用这5步法发达我的愤怒。
第一步,停,我首先停下自己现在在做的事情,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
第二步,思,我思考一下是我的什么想法让我生气了?因为我觉得室友之间就应该平均分配我们一共要做的事情,不是让谁会做谁就要谁做的多一些。室友之间应该相互体谅,相互尊重。我觉得他没有满足这一点,所以我会生气。
第三步,感,用心感受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我觉得我就需要一个能主动承担他自身责任,会体谅对方的室友。
第四步,听,我会尝试的去问一下他现在是什么样的感受和他的需要?
第五步,说,我将跟他说:“你比我们做得少,我很生气,因为我觉得室友之间就应该平均做我们一起要做的事情,而不是谁做得多,谁做得少。我希望以后你回来时能先问一下我们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而不是直接回房间打游戏,等着我们把饭做好你才出来。”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拆书内容,不足之处,希望大家能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