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TF1-1拆书预备表
【自我介绍】1分钟
大家好,周搏通是我的昵称,很高兴参加本次拆书训练,我的三个标签:
1.软件实施工程师:帮助企业客户落地使用管理系统,是一种“拆为己用”的工作。
2.阅读爱好者:从小喜欢阅读,探索未知是一大乐趣。
3.小镇青年:从小的劳动让我更皮实,抗打耐摔;同时培养我静待开花的耐心。
我最近呢正在学习数字化运营。有这方面学习资源的同学可以推荐给我哦,
期待在拆书帮一起成长。
【拆书帮介绍】 2分钟
“拆书帮”是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是一个全国性的公益性的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为拆书家考级认证。提供一整套拆书的理念、工具和成长环境。用师徒制方式,过三级九关才可以成为拆书家,保证有扎实的基本功。2013年成立至今,已经有近10年了,组织架构为:总部+分舵,各地的线下俱乐部叫拆书帮分舵,实行严格的会员制,现在分舵已经覆盖全国大部分省份。
下面介绍一下“拆书”,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运用的学习方法论,把知识拆解为具体可控的行动步奏,结合自身现状,落地运用。拆书法最大特点是简单易用没门槛,只需三个步奏。可以独自拆书用“RIA便签法”,三色便签一支笔就可以;也可以组团拆书,用“RIA现场学习法”,不同的观点和角度互相激发,边学边演练,效果更好。详情参考帮书《这样读书就够了》
通过接下来的这个拆解片段,直观地感受拆书帮的RIA拆书法。
【R】阅读原书拆页 2分钟
[主题]:如何做好一份会议记录
[片段来源]:《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微信读书P345,中篇-学以致用
如何做一份好的会议记录
在工作中经常要做会议记录,如何在会议上把每个细节都一目了然地记录在案,而且又能突出重点信息? 《整理的艺术3》里有个不错的方法。知识介绍把会议过程像流水账一样记录,例如谁来了讲了什么,其实并没有意义,职场里做好会议记录只需要三点就够了:
1.要清楚记录会议的结论;
2.要清楚记录得出结论之前的讨论要点;
3.要清楚记录会议的“下一步安排或建议"。
如果把会议进程和要点记录结合起来,就会得到漂亮的会议记录。
这种记录的好处就在于,理解了会议的核心--“为了决定某件事而进行讨论"。
如果因为种种原因不方便写会议记录时,也应该在会后马上做记录,因为那时信息还是热气腾腾的,还有鲜明的记忆,会比第二天再去回想遗忘得少很多。
扩展思考
说到马上记录这个事情,我很有体会,不仅仅是因为延期记录会有遗忘的问题,马上记录也会发现一些自己没有在会议上搞明白或疏忽的内容,这个时候趁着大家的记忆都在,马上沟通、马上确认、马上反馈,能给别人热情专业的印象,也有利于工作的安排。
【分享I便签】 2.5分钟
【What】(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这个片段讲了抓住三个要点,就可以又快又准地完成会议记录。
【Why】(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好处,不这么做有什么坏处)
用这个结构化的方法,容易准确抓住主题以及重要细节,而且简单易用;
如果不用这个方法:流水账的记录方法,繁琐而重点不突出,而且不容易记录。
【How】(具体怎么做呢)
“为了决定某件事而进行讨论" 为核心,除了基本信息外,重点记录三个方面:
1.结论:要清楚记录会议的结论;
2.要点:要清楚记录得出结论之前的讨论要点;各方的见解,分歧点
3.决议:要清楚记录会议的“下一步安排或建议",任务,相关人,时间节点
【where】
适用于:需要形成结论的多人沟通记录,如公司会议,讨论会,读书会。
不适用于:一个人的思考记录,闲聊,以及不值得记录的会议。
【A1】(激活过去经验) 2分钟
【故事】:上次去南京参加两天的厂家年会,会议记录主要以自己的角度记录,以流水账的方式,记很了主讲人的发言,甚至拍了ppt内容,过度追求全面,生怕漏了内容,结果内容记得了30页笔记本,但没有条理性,很少结构化地思考,后期整理困难,会议结束回来给公司汇报时,说了过多细节,漏了好几个业务重点。后来不得不花一晚上时间重新整理。
【反思】
1做得好的地方:认真记录,详细,有照片。
2需要改进的地方:
· 结论部分改进,把结论放在前面,简练客观准确。
· 要点部分改进:抓重点,与本次主题相关的各方的观点,数据支撑,关键词。
决议部分改进:最后的落地政策,指标和下一步行动(按SMART原则),责任人,时间节点
【A2】 (规划未来应用)1.5分钟
目标:本月记录一次会议,并且做到一分钟传达清楚。
行动:
1 会前:设计一份A5活页会议模板,今天打印出来备用,会前30分钟了解议题,参与人。
2 会中:按三步骤的要求,主动捕捉要点,关键词,重点的地方可以拍照或录音, 避免流水账。
3 会后:总结结论,关键点,明确任务,责任人,时间节点。汇报时要解释得清楚 做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奖励:做到了,周末约老朋友喝茶,看一集讲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