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我们根据现场的人员,分为2组,两人一组。
学习目标:在参加完此次学习后,大家在面对多项事务选择时,能够以长半衰期、高收益为标准,运用“三列”法则(澄清)对事务先后顺序进行排序(行为),从而合理的管理自己的时间与事务。
大家好,我是八道,三个标签,段子手、准培训师、拆书家,连起来就是一个喜欢讲段子努力成长为培训师的拆书家。
【事件场景】各位小伙伴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每天忙的不可开交,却没有做成几件自己想做的事。发誓要减肥却涨了3斤,立志要学英语,单词没背几个,就连咱们拆书这项大事,好多伙伴也是走走停停坚持不下来。
【提问】看着身边那些自律打卡的伙伴,取得了各种成绩,你是又羡又恨,到底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怎么你就无法高效管理时间呢?
【影响】只顾娱乐的人到最后只留下徒伤悲的懊悔,不顾先后的人每天疲于奔命,没啥长进;提高时间效率的人似乎节约了时间,忙到最后仍是没啥大的收获。
【解决】其实我们缺乏的不仅仅是时间的掌控力,更多时候是面临诸多选择,不知道哪件事值得做,所以只能盲从于多巴胺的诱惑,去做简单刺激的娱乐。那么如何评判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花多少精力去做呢?在《精进》这本书,给我们指明合理利用时间的方法和技巧,通过筛选事务的价值和半衰期,来达到合理管理时间、管理自己的目的。
在开始学习之前,请大家做一下量表自测题,测试一下我们现在的时间管理水平,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第一印象,圈出适合你的得分,然后做个统计。请大家做一下。做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一下。
请按1-5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非常符合。然后把自己的分数做个统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打分。
1、每天我都会列事项清单,并根据价值的重要程度和持久度进行分类选择。 1/2/3/4/5
2、在做选择时,我先关注事务的重要性和价值,而不是胡乱选择 1/2/3/4/5
3、遇到繁重的事务,我会按照重要性合理分类,而不是焦虑逃避。 1/2/3/4/5
4、我更倾向于读书、学习、健身类活动,而不是刷手机、逛街等即时享乐类活动。 1/2/3/4/5
5、打开手机或者电脑时,我大多是有目的是使用,而不是盲目的刷新闻、视频。 1/2/3/4/5
解释自测题:
21分及以上:请问一下有21分及以上的?21分以上的伙伴,说明你你在平时的工作中能够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和工作。这里可以给你揭秘为什么你做的这么好。
15-21分:有没有15-21分的?如果你是15-21分,说明你已经有了一定的事务的管理能力。就知道哪些是值得去做,哪些事儿不应该去做。但是还是自律性差一点,你可以在这个片段中找到进一步提高的方法。
15分以下:当然我看到了,大家大多数都在15分以下,那这一类伙伴,你在这种事务管理能力上,稍微差一点点,恭喜你可以通过此次学习,找到如何去更正、迭代或者改变自己在事务管理上的一些问题。会渐渐的懂得哪些事情更值得去做,而且在面临多项事务的时候。可以高效的、有先后次序的去排列选择。
下面请大家阅读手中的拆页。时间是2分钟,阅读完后,请举手示意一下。
【选择what片段】
在分析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时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评估:一是这件事在当下将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的,我称之为“收益值”;二是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我称之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其影响会持续较久。
半衰期最早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指放射性元素中半数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半衰期越短,衰变得越快;半衰期越长,衰变得越慢。不同元素的半衰期差别非常大,短的不到0.01秒,长的可达几亿年。后来,许多其他学科也沿用了半衰期的概念。医学中,药物的半衰期是指药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元素的半衰期属于该元素的固有属性,不受环境影响,而药物的浓度半衰期则会因个体体质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只关注到一件事情在发生时带给我们的即刻的好处,而忽略了这一好处是否可以持续下去,产生长期的效果。就拿玩游戏来说,玩游戏带来的愉悦感是其他绝大多数事情无法比拟的,但一旦停下来,这种愉悦感就迅速消退了,于是有些人为了再次寻求这种强烈的愉悦感,就会继续不断地玩下去。所以玩游戏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件。再拿观看综艺节目来说,很多综艺节目耗资巨大、设计巧妙、制作精良,又有多位大牌明星助阵,所以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让观者身临其境、大呼过瘾,可是一旦节目结束,就会感觉失落,第二天能记起来的也不多,所以观看综艺节目也可以看作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件。
已经有小伙伴阅读完啦,好,请把注意力回到我这里。
【互动提问】大家有没有发现片段中的核心词汇?
(大超、苏新)是收益和半衰期。
【互动提问】什么是收益?
(大超回答)是带给我们的好处、价值,是一种增长,可以是心智、情感、身体、物质等层面。书中强调了是单次行为带来的收益。
【互动提问】什么是半衰期?
(苏新回答)收益消失的时间,衰减的速度,也可以理解为收益影响的持久度。
【互动提问】那么你们觉得收益和半衰期哪个更重要?为什么呢?
(大超回答):如果二选其一的话,我认为半衰期更重要。半衰期比较短的话,可能意义感没有那么强。对我只是享受了当时那个过程,可能后面来讲没给我带来什么长远收益。
【根据学员的回答运用点评和反馈技巧】长半衰期的重要程度更强一些,因为高收益如果不能持久保持,只是一瞬间的事,但是哪怕低收益,能够长半衰期式的积累,也会积少成多,从量变到质变飞跃。
从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都喜欢高收益、短半衰期的事,因为简单直接刺激,比如说打游戏、看视频享受类的活动,直接刺激大脑产生快乐的多巴胺。但是快感来的快,去的也快,并不能保持持久的收益价值。但是读书、锻炼这种单次收益较低的事务,由于半衰期长,持续投入,未来的价值是累计增长的。
【how】引导启发提炼步骤。
要保持长久的价值,简单的关注收益是不行的,更要关注半衰期。因此在诸多事务前,最好做一个综合价值排序。具体步骤为
1.列事项,列出你所要做的事务。
2.列评估,以半衰期为横轴、收益为纵轴对每件事的价值做评估,根据事务的半衰期长段和收益高低情况,分别填入表格中。
3.列顺序,按顺序排列事务先后。长半衰期和高收益为首选项目,长半衰期、低收益的为次选项目;短半衰期、高收益的为少选项目;短半衰期、端收益的为避免项目。
举个我在十一刚刚发生的例子,十一期间我计划做很多事。十一开始的时候,我是放纵阶段,荒废了3天,十一后期我觉得太颓废不能这样了,我就按照三列方法安排事项。
1、列事项,现场拆书、写作、修改逐字稿、看电影、刷朋友圈。
2、列评估,
3、列顺序,我按照总价值高低,进行了排序,拆书、写作、修改逐字稿、看电影、刷朋友圈。有效地防止了自己无聊刷朋友圈和短视频浪费时间,更多的时间放在了拆书写作中,感觉自己后面的时间收获满满。
【适用边界】
半衰期和收益的评价,主要运用于我们个人成长,学习积累,对于情感等感性的东西,不能简单的去量化,要遵从于自己的心。同时,评价识别一般用于我们可以主动选择的事项。对于被动且紧急的事,比如吃饭等问题,是不适合的。
【预防异议】
在此也可以解释了,是所有短半衰期的事务都不要做么?不是的,我们还是要有娱乐和生活调剂的,我们最关键的是识别它的意义所在,为自己所用,而不是沉迷于短半衰期的事务中无法自拔。
【A3】现场演练
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情景演练,运用下“列事项、列评估、列顺序”的三列识别法去安排事务的先后顺序。
场景设计,主人公小张,忙了一天下班,仅仅有2个小时的自由掌控时间。想认真撰写下拆书逐字稿,可是新剧《扫黑风暴》还没刷,到底该先做哪个呢?现在请小伙伴22一组,以角色扮演、用对话形式讨论下,(即一个扮演小张,一个扮演好友小明), 用我们今天学习的 三列识别法,排序哪个更值得先做。我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一会请两位小伙伴进行演绎。
角色扮演
小张:小明,我需要你的帮助,我下班只有2个小时,我又要写拆书逐字稿,又想刷扫黑风暴,你说我先干哪个?
小明:哎呀,小张,我看出你的纠结,我这正好有个决定事务先后顺序的方法。现在你有两件事要做,一是写逐字稿,二是刷剧。(列事项)
我们列下评估,把这2件事分别放入评估表中。
这俩哪个高收益,哪个长半衰期?(列评估)
小张:
小明:看电视是高收益,但属于当时乐呵的那种,是短半衰期;写逐字稿,虽然说现在,可能稍微的收益低,但是它给我们带来一个长半衰期的收益,我们从中获得了更多的价值。因此写逐字稿属于长半衰期低收益、看电视属于短半衰期、高收益。二者中写逐字稿价值更大一些。
所以我们先写逐字稿,后看电视剧。(列顺序)
小张:你说的很对。
【回应】感谢小伙伴的分享,演绎的相当到位,成功说服了小张先写逐字稿后看电视。还提到了很好的适用边界,就是当你心情不好状态不佳时,可以适当地用高收益的娱乐放松自己。
【A2】 现在给大家布置一项任务。
未来一周或者一个月的周末假期,你想做的事情肯定不少,请按照今天学习的三列识别法,(为减轻负担我们把排列事项限定在3个以内)以长半衰期、高价值为标准,对事务并进行排序,让自己这个假期过得更有意义。
(学习者分享)
大超:
我本周末有三件事务要做,列出来是(1、列事项),做视频、写逐字稿、听课。
那么我列评估应该是 (2、列评估)
因为我做视频一直在调整自己的这个IP和这个输出,有很大收获,且持续的长半衰期。写逐字稿是当时不见效,但属于持续增进的长半衰期。但是听课当时感觉心潮澎湃,但是听过了很容易忘记,属于短半衰期。
因此我周末的做事顺序是(列顺序),1、做视频;2、写逐字稿;3、听课。
【结束语】
今天我们学习了根据事务的价值和持久性,安排做事先后次序的“三列”识别法则。面对繁杂的事务,不能随性而动,要以半衰期和价值为标准,列事项,列表格,列顺序的方式,合理排列,才能实现我们工作收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