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 所属活动: 10.02线下练级场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反问四步法

开场:

大家好,我是本期拆书家Jenny,用三个标签来介绍我自己,一是名老师,喜欢以孩子为伴,以家长为友;二是户外、徒步爱好者,喜欢背包旅行;三也是拆书帮廊坊分舵会员发展长老,活动结束后如果想加入拆书帮可以联系我。下面咱们现场小伙伴分成两组,分组两人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摘自《关键对话》第6章—控制想法

玛利亚的经历

玛利亚是一位文案创意人员,她现在感到很烦恼。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她与同事路易刚刚开完创意审核会议,在会议上两人应当共同演示一起构思的创意。令人气愤的是,玛利亚会间出来休息了一下,路易趁这个机会自己完成了演示,把两人共同提出的策划说成是自己功劳。等老板询问玛利亚的意见时,她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

这件事让玛利亚感到屈辱又愤怒。首先,路易的做法很龌龊,把她的功劳据为己有。其次,整个会议成了路易一个人的表演秀,自己成了无足轻重的人。玛利亚觉得路易是在故意贬低自己的贡献,因为她在团队中是唯一的女性。

玛利亚简直烦透了那套“男性至上”的逻辑,她该怎么办呢?她不想表现得过度敏感,因此大多数时候她都沉默不语,埋头做自己的工作。不过,有时候她也会对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冷嘲热讽地唠叨几句,以此表明自己的立场。

“你想要那份打印文件是吧,没问题,要不要再给你来一份咖啡或一块蛋糕啊?”她翻着白眼扬长而去。

面对玛利亚的嘲讽,路易感到莫名其妙。他不知道对方为什么气恼,很快对这种自以为是的态度和对自己充满敌意的行为感到讨厌。结果可想而知,两人再次合作时谁都没有好脸色,这样怎么能做好工作呢?

行为方式回顾

要想放缓转瞬即逝的主观臆断过程,避免随之出现的过激行为,你应当沿着行为方式模型一级一级地向前反推。这个过程需要费点儿脑力,首先你应当停止当前的做法,然后分析自己为什么这么做。整个反推过程如下所示。

•【行为】关注你的行为表现,询问:

我是否表现出沉默或暴力应对的方式?

•【感受】确定行为表现背后的感受,询问:

是什么情绪导致我做出这种行为?

•【想法】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询问:

产生这种情绪的想法是什么?

•【见闻】寻找想法背后的事实,询问:

这种想法的形成有何依据?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下面我给大家讲一讲我对原文片段的理解。

WHAT:这个拆页讲述了通过反推事情过程来避免因片面主观臆断产生的过激行为,从而避免误会。行为方式回顾包括四个步骤:审视行为、描述感受、分析想法、重构事实。

WHY:

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负面的一般做法)通常情况下,我们遇到拆页中玛丽亚遭遇的情形,通常我们的做法要么是忍一时风平浪静,但心里默默记下一笔;要么选择反击,比如质问对方或者选择关系决裂。

(这样做的坏处)如果养成了主观臆断的习惯,闷头自己胡思乱想,一拍脑门就做了某些决定,这个决定很有可能出现错误,与同事、朋友的社交也会出现障碍,甚至被贴上   “不好相处”的标签。

(反面例子)我举一个例子

上周末,我委托同事安安来帮我接待客户。等我回来的时候,我发现我的客户并没有人在服务客户。第二天,我微信跟进客户的时候,我当时觉得质量很高的客户竟然全部拒绝了,我当时认为是安安没有服务好客户。于是,我质问安安:“我觉得这四个没问题,怎么全都跑了呢?”安安说:“不知道啊,我也觉得他们挺有戏的。”但是我心里确实是有些耿耿于怀,甚至那段时间对她有所冷漠。

HOW:(细化原文步骤)当我们遇到令你烦恼或愤怒的事情时,先不要主观臆断下结论,尝试用“行为方式回顾四问”来回归理性思考。

第一,问行为:问自己做了什么,是否表现出沉默或者暴力应对。比如玛利亚翻着白眼扬长而去就是暴力应对

第二,问感受:问自己现在什么感受,识别自己当下的情绪,比如愤怒、烦恼、伤心等等。比如拆页中这件事让玛利亚感到屈辱又愤怒。

第三,问想法:我现在是什么想法。拆页中玛利亚认为路易的做法很龌龊,把她的功劳据为己有。整个会议成了路易一个人的表演秀,自己成了无足轻重的人。玛利亚觉得路易是在故意贬低自己的贡献。

第四,问事实:反思:形成这种想法的事实依据是什么?有没有遗漏事实?有没有片面地主观臆断?拆页中玛利亚认为在会议上两人应当共同演示一起构思的创意,但是路易在玛利亚中场休息时自己完成了演示,玛利亚认为此举路易独自出风头,抢了功劳。事实是路易独自完成演示,但抢没抢功劳尚无事实依据。如果没有可信度高的依据,那我们还用愤怒吗?

(反例变正)

在这件事中,我的行为是直接询问安安“为什么客户全跑了?”(问行为),回过头来看还是略带暴力的,我觉得怀疑、焦虑(问感受),我情绪背后的想法是怀疑安安没有帮我好好做咨询(问想法),支撑我这个想法的事实是我赶回来的时候,客户们身边并没有人给做咨询,安安不在场,照理说应该服务到离开为止。(问事实)但是我没有亲眼看见安安没有服务客户,证据不足,所以我是没有理由瞒怨人家的,没有必要耿耿于怀。

Where:人际关系开始紧张时,为了克服多想或者主观臆断,都可以通过行为方式回顾四问。

【预防异议】有没有一些情况,你发现自己自己也想“行为方式回顾四问”,但是发现还很愤怒,冷静不下来。那我们可以再次回到第二步“描述感受”,先识别自己的情绪,然后先控制情绪,再尝试解决问题,这是一个需要经常练习才能达到熟练的技能。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为了帮助小伙伴更好的理解,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练习。大家可以设想一下这样一个情境,早上到公司上班,远远就能听见办公室里有嬉笑声和谈话声,你推门一进,声音没有了。如果是你,你当时会有什么内心戏?未来一周,你想起今天的拆书,你要停下来问自己“我现在的行为是暴力还是沉默?”“我的感受是什么?”“我生气的依据是什么?”,你会如何用刚才的法子让自己脱离主观判断?下面我给大家2-3分钟的时间讨论,一会儿我想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郭建

具体实施步骤:“我会觉得是不是在我说啊,即使不是在议论我,也是想背着我议论个什么事,而这个事情不想让我听见。未来一周,我要是遇到此类情况,采用今天的行为方式回顾四问的话,第一步问行为,是暴力还是沉默;第二步问感受,是生气,还是怎么样?要是生气,我先停下来,问事实依据,到底有没有证据证明他们议论的就是我,如果没有证据,那我是不是就没有必要生气了。

(如果有富余时间)大家基本上都完成了,有哪位学习者想分享一下自己的表格吗?

结语: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拆页,事实上我们之所以会陷入情绪的陷阱,和我们的主观臆断有很大关系,现实生活中,遇到人际冲突时,这些虚构的想法并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激化的矛盾。所以要想避免误会,你需要从行为开始反推,控制想法,分析自己为何这样做,如果没有事实依据的主观臆断,我们还值得苦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