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方婷玉。三个标签的自我介绍:
1.阅苏分舵会员发展,
2.实习心理咨询师,
3.立志成为陪伴有价值的妈妈。
欢迎课后跟大家有更多交流。这里是二级拆书家的练级现场,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开启今天的学习.
【分组】待会我们会有小组讨论和分享环节,这里先给大家分个组,今天现场8人,我 们按照左边4位,右边4位分成两组。
【场景介绍法】
事件:
在座有哪些已经组建家庭的伙伴,请举手示意一下,(互动)好的。 接下来我会描述一个生活相处的场景,一位太太最近很是烦恼,她的先生一直有应酬,并且一天比一天回来晚,太太心里很不开心,回家没有人可说话。今天当先生刚进门,太太就大声质问起来:“你还知道回来啊?天天在外面玩到半夜醉醺醺回来,你还要家吗?这日子还能过吗?……” 先生说了一句不可理喻,摔门而出,久久不归。太太情绪崩溃,哭了起来。
提问:
遇到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处理?因为一个行为或者一句话,凭着直觉去质问对方?还是心平气和求证原因?大家常常是前者还是后者?
学习者回答:前者
影响:
在我们还未弄清对方的情况时就想当然的以为,做出预判,常常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很容易造成误解,给我们的人际关系造成困扰,事情也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对不多?
学习者回答:对
解决:那如何来解决类似问题,弄清行为背后的原因呢?《沟通的艺术》这本书讲到了一个方法——知觉检核,让我们用这个工具理解别人,有效表达自己,不预判对方,保持觉知,保持好奇。拆页来自《沟通的艺术》,作者是阿德勒和普罗科特,本书自出版以来,广受读者好评,至今已经再版15次,畅销40年,被誉为美国最权威的沟通教材。我们时刻需要与人沟通,基本的沟通能力成了必备的生存能力,这本书是你的不二选择。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学习后,在遇到不清楚对方行为背后的原因时,我们能够使用(行为)“知觉检核”(澄清)进行沟通表达,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避免不必要的误会(界定)。
知觉检核是帮助你正确了解别人的一项工具,它并不假设你的第一印象是正确的。因为它的目的是互相了解,所以这个迈向沟通的检核需要彼此协力合作,除了得到更精准的知觉外,这个检核借着维护对方的面子来减少对方的防卫。知觉检核采用更谦恭的途径表达或暗示:“我知道没有其他线索的帮助,我不够格对你下判断。”而非直接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What】
什么叫知觉检核呢?知觉具体来说,是我们对事物整体的认识,比如,现在这天,早上穿着短裤出来,风一吹过,冷是感觉,我应该穿长裤是知觉。检核的意思是检查核实。检查、核验自己对某个事实、某个人的认知是否正确,这就是知觉检核。生活中我们会有很多知觉错误的时候,比如以己度人,光环效应,知觉检核这个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有一个正确的知觉。
【Why&不这么做的坏处】
生活中,每个人都因为自己的角度不同,有着认识上的差异,这会给沟通带来很多挑战。而别人并非总是按着我们的方式思考和感觉的,不能想当然地以为别人会怎么想,这个时候,我们不去直接询问或者与别人核对。就会滑向错误的固有认知,而不自拔。回到拆页我们来看下,关于“知觉检核”拆页里有哪些要点呢?请大家说说。
1.不假设你的第一印象是正确的2.需要彼此协力合作3.维护对方的面子来减少对方的防卫4.采用更谦恭的途径表达或暗示5.非直接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大家找得很好,下面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这个概念,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
中秋节那天,我老公早下班,吃完饭后打算一起带杨睿去外面逛逛,本来说我洗好碗就去。我洗好了喊我老公可以走了,他在沙发上半躺着,一直不动玩着手机,好像没有听到我说话,我又喊了他一次,他说等一会吧,我一想肯定又在看小说,有时间都不知道陪孩子玩。火就腾的一下上来了,很是生气对他大喊道:“不看小说你浑身就不自在了是吧?小说比陪孩子重要是吧?那不去了”。听到我说不去了,意识到我生气了,连忙跟我说:“没看小说,老板在问生产进展,我在汇报,不然今天怎么能早回来。”听到他这么一说,我也有点懊悔,难得早回来,都不能好好说话,也没给孩子一个好榜样(反思)在没了解事情的缘由时,对他的行为草草下结论,也让他心里也不好受。如果这样问老公:“你是不是有事不能去了?”这是知觉检核吗?(不算吧),为什么?对,这句话已经有假设——对方有事不能去。如果老公回答:“不好意思啊,需要等一会,我现在有事……”这时候你说:“别说了,你总是这事那事的”这是知觉检核吗?也不是,为什么?(还是觉得对方有问题)这是一个拒绝沟通的状态对吧。因为没有抱着互相了解的心态来沟通,拆页中说知觉检核的目的是互相了解,需要彼此协力合作。如果我们抱着互相了解的心态,不做假设,这么说:“也没看挣多少钱回来?一本正经的,预计什么时候能走,给个明确时间,天都要黑了。”这个算是知觉检核吗?(不是,这是埋怨对方)也不是知觉检核对吧,因为对方觉得难堪,这个氛围已经不安全了。所以我们要运用知觉检核这个工具时,需要遵循的原则有三个:第一、不做预判,第二、保持好奇,第三、维护氛围。遵守这些原则才能够帮助我们弄清楚对方行为背后的原因。
【How】
从上面的例子中概括起来,知觉检核程序包含3个步骤:
第一,描述行为,描述你注意到的行为;不主观臆断,而是描述事实。回到中秋节那天,我当时说他,不看小说浑身就不自在,小说比陪孩子重要,还不如不去了看着赌气。其实可以这样描述老公的行为。“我们说好,洗完碗一起出去玩的,我看到你还躺在沙发上看手机,叫了一遍也不应。最后才说等一会吧”
第二,做出诠释,列出关于这个行为至少两种可能的诠释,让对方感受到你想了解他。可以这样说,“我不知道你是不是遇到事情需要用手机处理,或者是空闲时间想看些小说消遣一下,我觉得可能是这些原因”
第三,请求澄清,请求对方对行为诠释作出澄清,询问对方事情的真相是什么。请求他的进一步澄清,“所以我想了解一下,你不能马上出发是发生了什么呢?需要我帮助吗?
通过上述步骤,我们能够避免错误感知的陷阱,对别人有更加正确的了解,进而选择更加适合的沟通方式,增近关系。
【适用边界】
伙伴在使用这个工具时,最好心情是平和的,语气是不慌不乱的,注重非语言方面的表达。这种好奇的探索,一般适用于亲密亲子的场景。不是太熟识的人,可能双方都有着深深的防备,对于言语的信任弱。
A学习者拆为己用:学习者拆为己用:
A2: 编写剧本
刚才分享的是知觉检核这个工具,请大家在小组内编写一个,未来一个月内,可能发生的需要沟通确认的场景?人物可以是家人、朋友、同事等,运用知觉检核的三个步骤,选择一个情景编写小剧本,借此练习你的知觉检核能力,剧本要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对话等故事冲突,可以填写在拆页上的剧本表里,大家可以先思考,然后把摘要写上,之后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 5分钟后我会邀请小组派代表来讲讲她编写的人物对话。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随时问我。
好的,讨论结束,我们有请吴琼同学给大家分享这个小剧本。
总结:
最后我们来回顾一下,知觉检核这个工具的步骤:一描述行为,二做出诠释,三请求澄清。希望今天的分享可以助力大家收获更好的人际关系,倾听是最好的支持,反馈是最好的礼物,希望大家对今天的分享给予反馈,我给大家提供两张便签,请在我画了洋葱的便签纸上,写上我任何有待提高的地方,苹果那张便签纸上写上任何我做得好,值得肯定的地方。
好的,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和积极聆听。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