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方婷玉。三个标签的自我介绍:
1.阅苏分舵会员发展,
2.实习心理咨询师,
3.立志成为陪伴有价值的妈妈。
欢迎课后跟大家有更多交流。这里是二级拆书家的练级现场,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开启今天的学习.
【分组】待会我们会有小组讨论和分享环节,这里先给大家分个组,今天现场8人,我 们按照左边4位,右边4位分成两组。
场景法介绍图书:2分钟
事件场景:在座有哪些已经为人父母的伙伴,请举手示意一下, 好的,在座都是父母。有这样一个喊孩子起床的场景,元气满满的一天开始了,早上你轻柔得喊着宝贝起床,宝贝快起床了,孩子没反应。随着时间的流逝,你又喊宝贝该起了,再不起床要迟到了哦,喊到第5遍,孩子还是没起床。你的声音和语言越来越尖锐起来,“怎么回事,晚上不睡早上不起,要不要上学了,得喊你多少遍?”孩子一脸的不高兴,不吃早饭行了吧,气冲冲地上学去了。你也很生气,不起床还不能说,早饭不吃饿死你好了,一通指责一肚子怨气。
提问:这是家庭中比较常见的亲子冲突,生活和工作中有各式各样的需求冲突,大家通常都是怎么处理的?处理的结果怎么样?如果一直在深受困扰,有没有想过学习一些新方法改善呢?
影响: 戈登博士曾说过,“如何解决冲突可能是人际关系中最为关键的因素”。 如果发生的每个冲突都能春风化雨般得到解决,这样的家庭绝对欢声笑语,彼此滋养;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就只能处在一个冷漠和疏离的氛围中。
解决:对那些在传统中以“非赢即输”的强权方式来解决孩子冲突的父母,其实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可供我们选择,这种方法就是“没有输家”的冲突解决方法——在这种方法中,没有任何一方会输,《PET父母效能训练》被誉为离心最近的养育哲学,P.E.T.父母效能训练是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博士创建的父母培训课程,P.E.T.经过54年,影响了全世界50个国家的数百万家庭。提倡“我们应当学习如何做父母”,并且关注自我的成长。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现场学习后,在面对与孩子的需求不一致时,我们能运用确认需求、找出最佳方案、执行方案、复盘结果四个步骤来解决,用双赢的眼光看到需求,一起解决冲突,让关系更亲密深厚。
请大家进行量表自测1分钟
首先邀请大家来做一个小测试。 当与孩子发生需求冲突的时候,你通常会如何应对呢?没有孩子的伙伴,也可以想象最近跟你发生需求冲突的人。请阅读这份表格中的5条,按照1-6分的程度标准给自己打分,然后算出总分。1分代表有点同意,6分代表完全同意。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测一下。测试完毕后请举手示意我一下。
1.面对冲突我认为非赢即输 1 2 3 4 5 6
2.我不在乎他的想法,我坚持的事情一定要达到 1 2 3 4 5 6
3.面临冲突时,总是我来决定冲突的解决方案 1 2 3 4 5 6
4.如果他不喜欢我的解决方案,我会利用说服来试图影响他接受我的方案。 1 2 3 4 5 6
5.我总是会使用权利(惩罚)进行威胁,让他屈服。 1 2 3 4 5 6
总分
解释自测的量表题的意义,这5道自测题是帮助大家了解自己处理冲突的方式。
总分在5-15分之间的小伙伴举手我看一下,好的,说明你在处理冲突时是考虑对方的需求多过自己,比较容易妥协,今天的分享,能够让你关注到自己的需求。
在15-20分之间的小伙伴举手我看一下,好的,说明你在处理冲突时考虑自己需求多一点,今天的分享,能够让你解决事情的同时,也考虑到对方感受。
在20-30分之间的小伙伴举手我看一下,好的,说明你在处理冲突时只考虑自己,比较自我,给人感觉非常霸道,今天的分享能够让你学会双赢,不用一定要压人一头,也可以有影响力。
通常解决冲突的两种方法不是赢就是输,一个人赢建立在另一个人输的基础上。不论选择哪一方,都会有人觉得受伤或委屈。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分享,超越了零和游戏,让双方都能从冲突中找到一条出路,没有输家的冲突解决四步法。
简妮:再见,我去学校了。
家长:宝贝,外面在下雨,你还没穿雨衣呢。
简妮:我不需要雨衣。
家长:我看雨下得很大,我担心你会感冒。
简妮:嗯,我不想穿我的雨衣。
家长:听起来你是一点都不想穿那件雨衣。
简妮:是的,我讨厌它。
家长:你真的很讨厌你的雨衣。
简妮:是的,它真的很难看。 学校里没有人穿那样的雨衣。
家长:你不想穿得与众不同。
简妮:我当然不想。 每个人都穿着很酷的雨衣。
家长:我明白了。 嗯,我们遇到了一个矛盾。 你不想穿你的雨衣,因为它很难看,但是我肯定不想让你感冒,然后落下功课。
你能想出一个让我们两个都接受的解决方案吗? 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才能皆大欢喜?
简妮(停顿):或许我今天可以借一下妈妈的旧雨衣。
家长:那件旧雨衣?
简妮:是的,它很酷。
家长:嗯,或者,打把伞怎么样?
简妮:不,打伞不方便,我更愿意穿雨衣。
家长:明白了。 那你认为妈妈会让你今天穿它吗?
简妮:我会问问她。 (几分钟后穿着妈妈的旧雨衣回来了,袖子太长,但是她把它卷了起来。) 妈妈说可以。
家长:你喜欢它?
简妮:当然,它很好。
家长:好吧,我确信它能使你淋不到雨。 所以,如果你对这个解决方案感到满意,那么我也就满意了。
简妮:嗯,我要走了。
家长:再见。 祝你今天在学校度过快乐的一天。
这里发生了什么呢? 很显然,简妮和她的父亲用一种双方都满意的方式解决了他们之间的冲突。 问题被很快速地解决了。 父亲
不需要浪费时间,变成一个苦口婆心的推销员,费尽力气推销他的解决方案。 这种方法不涉及任何权力——无论是父亲一方,还是女儿一方。 最后,两个人圆满地解决了问题,并彼此都感觉到温暖之情。 父亲可以说“祝你今天在学校度过快乐的一天”,并且是发自内心的祝愿。 简妮可以去上学,不必再担心穿着那件“难看”的雨衣让她尴尬。
What:冲突无处不在,走出非赢即输的游戏,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个片段,提供了一个双赢的方法,也就是PET提倡的没有输家的解决方法。通过发起平等对话,询问各自的需求,找出并执行能够同时满足双方需求的解决方案,并且进行结果的复盘。
Why:在和孩子相处中发生了冲突,你会如何解决,你是下面哪种父母呢?权威型父母会说:“没什么可谈的,这件事情就必须这样做,你说什么也没用。”大家有这样过吗?学员回答:有。父母赢,孩子输,因为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会心生不满,总被拒绝,不被关心,孩子会变得逐渐不喜欢父母,甚至开始躲避父母。久而久之,孩子没有执行解决方案的动力,不仅怨恨也变的无能。纵容型父母会说:“宝贝你说了算,只要你喜欢,你想怎么样都可以。”大家有这样过吗?学员回答:有过。父母输,孩子赢,这么做的结果,是教孩子仅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顾他人需求,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私,不合作。怎么让父母和孩子双方的需求都得到满足呢?成人间常常需要达成共识,寻求双赢,为什么不教孩子呢?让孩子学习尊重他人和明确双方的需求,并且为自己的决策负责,当孩子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和办法时,父母就无需再为他解决问题,孩子走向独立自主。
How: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 确认需求。首先要发起一个有待共同解决的问题,然后通过对话了解双方各自的需求。可用句式:“你/我是希望……”类似这样的语句,反复确认彼此的需求。这里需要注意,需求和解决方案要区分开,比如,我需要一辆车,这是一个需求还是解决方案?学员回答:需求。我们可以通过积极倾听或者问这对你有什么好处呢?来确认。如果答案是,我想上班时间减少,我想别人对我感觉良好,我想省钱旧车油耗太高,那这些答案才是需求,买车是解决方案。大家说是不是?学员回答:哦,原来是这样的,明白了。
2. 找出最佳方案。邀请对方一起讨论,在非评判的氛围中,鼓励孩子给出所有想到的解决方案,可用句式:“我们还有其他好主意吗”“你能想出一个让我们双方需求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吗?”确认满足双方需求的最佳方案。这里需要注意,方案收集完成,父母无法接受的某些方案,这时可以真实表达感受。可用句式:“这个方案无法满足我的需求哦””我愿意接受这个,你愿意试试吗?”最终讨论达成一致。
3. 执行方案。提出方案的一方把达成一致的方案执行,明确标准。可用句式:“我们现在怎样执行呢?”
4. 复盘结果。一定时间段,复盘一下这个方案是否还能满足彼此需求。可以问对方或自己:“你/我对这个方案都满意吗?”如果有一方不满意,就重新回到步骤1,重新讨论新的解决方案。
案例: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下拆页上的这个案例,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4个步骤——
爸爸提醒孩子没有穿雨衣,担心她感冒,而孩子说不想穿觉得太难看,这就是一个需求冲突了,对吗?学员回答:是的。
爸爸这时发起一个问题,“你不想穿你的雨衣,因为它很难看,但是我肯定不想让你感冒,然后落下功课”。 这就是第1步。 确定了双方的需求。紧接着,爸爸就发出了一个邀请,“你能想出一个让我们俩都接受的解决方案吗?” 然后孩子先提出借一下妈妈的旧雨衣。 爸爸也提出了打伞的建议。 孩子不同意打伞,更愿意穿雨衣。 爸爸提出了一个落实起来的困难点:妈妈会不会同意借用呢? 这是第2步,讨论方案。然后,孩子去问妈妈,并且得到了妈妈的同意,穿着雨衣回来了。这是第3步,执行方案。 最后爸爸问孩子,“你喜欢它?” 得到了确认之后说,爸爸说“我也确信它能使你淋不到雨”。 这就是第4步,复盘结果——确定双方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在确认需求、找出最佳方案、执行方案、复盘结果这4个步骤中,大家觉得最容易被忽略的是哪一步?学员回答:是的。 第1步,询问需求。 我们常常知道不要什么,却不知道要什么。
Where:第一次做“没有输家”的冲突解决四步法时 ,尽量跟孩子说一下相关概念。今天是用这个办法解决亲子冲突,其实也适合亲密关系,职场关系等情景。同时不是所有冲突都需要按着顺序完整四步法,可能提出一个方案,冲突即可解决。
A学习者拆为己用:学习者拆为己用:8-12分钟
【A3】给出一个预先设计好的案例场景,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演练,当众表达或角色扮演
接下来,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个案例场景,请大家运用今天学到的四步法,设计一下家长和孩子的对话。
案例场景:
你有一个8岁的儿子,马上快期中考试了,你希望他在放学回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能够增加1个小时的练习题时间,当你跟儿子说的时候,他表示老师布置的作业已经很多了, 不想额外增加学习时间,希望用来玩游戏。现在就发生了一个需求冲突,那么,怎么能够运用确认需求、找出最佳方案、执行方案、复盘结果没有输家的四步法来解决冲突呢?请大家用6分钟时间在小组内讨论。角色一是8岁的儿子。角色二可以是爸爸或者妈妈,待会我们请两个小伙伴来扮演一下。
(小组讨论中。。。)
好的,邀请吴琼和小马哥来给大家上台表演一下,你们各自角色是?好,小马扮演儿子,吴琼扮演妈妈。
【学习者分享】
1.确认需求
妈妈:孩子,马上要考试了,我买了一本练习书,你能不能把作业做完,再做一些练习册,我希望你这次考好。
儿子:啊,还要写课外作业啊?天啊,老师已经布置很多作业了,我不想写作业,想玩游戏呢。放松一下行不行?
2.找出最佳方案
妈妈:我理解你,快考试了,老师让你们刷题,很辛苦的做作业。同时,我们上次数学考的太差了,想要考好必须刷题的。
儿子:是的,你说的没错,我也知道啊。
妈妈:那你能找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呢?
儿子:写半小时再玩半小时
3.执行方案
妈妈:如果睡觉时间不耽误的话,我们可以先这样交替试试。
儿子:可以,这样劳逸结合,我觉得吸收也会更好
妈妈:那你自己用闹铃定下时间,我不来管你哦
儿子:好
4.复盘结果
妈妈:达到我多些练习册的目的。
儿子:达到我要玩游戏的要求,妈妈没有管我,很满意。
双方同意如果睡觉时间超时的话,再来调整方案。
拆书家:好的,掌声送给我们两位小伙伴,非常感谢两位的分享。接下来,我还有一个小任务给到大家。
【A2】给学习者布置一个回去之后要完成的具体任务
事后复盘:
今天大家可能在理智上认同了没有输家的解决冲突四步法,也记住了这四个步骤,但由于这还不是我们的习惯,你还是忍不住想要说了算,想证明你的方案是对的。所以,事后复盘的方法可以帮助你更有效地把这个拆页拆为己用。接下来的一周里,请你刻意地留心需求冲突发生的场景,把你们的对话记录下来,然后试着用没有输家的四步法解决冲突。
【皮皮的案例分享】
需求冲突发生的场景:早上用电瓶车送宝宝上学,让他多穿一件衣服有风,比较冷,可能会冻着。他怎么都不肯,说不冷不要穿。
1.了解需求
妈妈:宝宝,今天风比较大,来多穿一件衣服吧
孩子:不要,不冷的
妈妈:开电瓶车送你会冷的,还没有开,你才会觉得不冷的
孩子:我觉得不冷,我不要穿其他衣服了
妈妈:我先带你开一段路,你感觉一下冷不冷
孩子:好的,是很冷的,可是我今天想让同学看我这个奥特曼的衣服
妈妈:哦,妈妈懂了,你想穿这个衣服上学,不想外套盖住奥特曼的图案对吧?那我们可以试试都不输的解决办法呢。妈妈不想你冷的
2.邀请讨论
妈妈:那你先想想有什么好办法不
孩子:让爸爸开车送我上学
妈妈:不能,你爸还没起,学校那里也很堵,你会迟到的,要不披在外面,到学校再脱掉好不好
孩子:不行,这样在路上我就看不到了
妈妈:那你还要什么好主意吗?我肯定不会让你受风着凉的
孩子:要不我穿长裤,坐在电瓶车后面,你挡着我,就不冷了
妈妈:好的,这样也行。
3.执行方案
换长裤,坐后面上学
4.检验效果
双方目标达成,没有大喊大叫的指责
今天跟大家分享了一个没有输家的解决冲突四步法,大家一起回顾一下,学员回答:第一步确认需求、第二步找出最佳方案、第三步执行方案、第四步复盘结果。助力大家更好解决需求冲突,让爱流淌。今天的分享结束,谢谢大家,期待大家给我苹果和洋葱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