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津来,我的三个标签1.真实2.专注3.终身学习。想成为拆书家的原因:希望自己从一个围观者和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真正的参与者,推动者和最终受益人。
图书介绍与分组
《金字塔原理》是麦肯锡40年经典培训教材,能有效精进思考、分析和表达能力,是管理者和各行各业职场人的实用工具,也被众多世界知名企业和院校用来培训成员的逻辑思考方法。本次我截取了本书《解决问题的逻辑》模块里面内容来做具体拆解。解决问题的逻辑作为重要的方法论工具,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早学会早受益。
今天拆书环节里面有讨论互动环节,咱们先分为2个小组,后续讨论环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用连续分析方法界定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
界定问题的连续分析方法(统计学上成为序列分析),是一种有效解决问题的技巧,可以帮助你为以下按逻辑顺序排列的问题寻找答案:
1. 是否有/是否可能有问题(或机会)?
2. 问题在哪里?
3. 为什么存在(产生问题的根源、原因)?
4. 我们能做什么?
5. 我们应该做什么?
回答问题1和问题2是为了界定问题,问题3是寻找问题的原因,问题4和问题5是寻找解决问题(或者抓住机遇)的最佳方案。
I便签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what】连续分析法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逻辑,能帮助有效分析界定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
【why】当现状结果与预设的计划目标不一致的时候,这种偏差就会导致问题和矛盾出现。当问题发生后我们除了情绪上面的失落和挫败之外,我们可以坦然接受不满意的结果承认失败,但对于一些我们不能轻易去放弃的重要的事情呢,比如孩子学习,工作上面遇到的阻碍等,我们这时候是否想继续努力下亡羊补牢一下,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可以在通过努力去解决这一矛盾和问提,减少损失,修正偏差,以达到好的结果。
【how】行动步骤:
(1) 承认问题----调整情绪,恢复理智。“不瘦5斤不换头像”,不瘦也没有换头像,有没有问题?
(2) 找到问题----抓住问提点。管不住嘴,迈不开腿。
(3)找到原因-----分析产生的原因。拖延,执行力差,压力大抗拒等等。
(4)能做什么----尝试去解决。放弃算了?不吃了节食?找个私教监督?先订小目标瘦0.5kgs试试?
(5)应该做什么----确定解决方案。积极的方案是:每周一和周三晚上8点去健身房找私教锻炼一小时,且健身后就不再进食,每瘦0.5KG就送自己一本书作为奖励。
【where】适用边界:实际结果与计划目标不一致的情况大量存在于生活与工作的场景,努力之后没有取得满意的成绩,虎头蛇尾的项目,天天立flag天天倒,做到一半的计划遇到阻碍而想退却的时候等等。
A1便签
现在是我们的A1便签环节--激活过往经验。
说到过往的经验,我想到了自己多次放弃的马拉松计划。跑一次马拉松是我一直以来想做的事情,因为很酷很特别。但是每要为此做准备就会很痛苦,健身房跑个5公里坚持不过3天,然后就会因为腿酸膝盖疼而放弃,每次都是三分钟热度,从来没有实现过。今天的内容不禁让我开始反省,难道跑一次马拉松真的是我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吗?如果一定要去实现的话,是不是也是有方法的,比如开始找找自己跑步姿势是不是不对,跑5公里不行的话是不是先从每天跑2公里开始,跑不了全程是不是从跑半程开始,是不是找身边热爱跑步的朋友一起呢?突然好像又没有那么困难了。那么也请大家回顾下,自己最近的一次困扰自己,让自己感到沮丧或者挫败的事情是什么呢?面对那些看似已经无法完成,或者困难重重的事情,除了沮丧和挫败的情绪之外我们是如何来处理这种问题和矛盾的呢?
请大家花1分钟想一下,然后给到大家2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分享。
接下来我想请今天现场一位朋友花1分钟来分享一下他/她的故事。
【学习者经验分享】智慧妈妈:暑假需要开一个培训课程,但是因为时间原因助教老师要带小孩都不能来,课程没有助教。
A2便签
接下来是我们的A2环节--催化未来应用。
终于到我们最激动人心的环节啦,学以致用。我们今天学习了如何利用连续分析的方法来思考,界定并找到解决方案。现在我们来尝试下用这个方法,目前咱们有一个准备开始或者已经在进行中的计划,预想一下未来一周或者一个月后当结果与我们计划设想的不完全一致的时候,我们会如何去处理呢?写下自己的答案,在此特别提醒咱们的行动计划里面一定要有具体的时间,人物,具体步骤与做法,以及结果或目标一定要可以量化考核的哦。给到大家花2分钟思考并写下自己的A2便签,过程中记得使用我们的5个行动步骤。
同时稍后我们将邀请一位小伙伴用1分钟来给大家分享下他/她的A2便签。
【学习者应用分享】智慧妈妈:按照今天学习的5个步骤如下去解决:
首先第一步先承认问题,接受没有助教的现实情况。第二步,找到问题是出在暑假这个时间点上,助教都需要带小孩,时间冲突。第三步,问题存在是因为没有提前安排好,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第四步:具体的做法就是化整为零,一个课程有6个部分,一个助教老师能来一两次,那么多找几个这种去凑在一起去完成。第五步:按照这种思路去拼凑解决了这个问题。
感谢小伙伴们的精彩分享!
结束语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希望大家都有所收获,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