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跃迁》 所属活动: 北海筹备分舵第15期过级活动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联机学习

开场:

【介绍和分组】欢迎大家来到拆书现场,我将开启二级拆书家之旅!我叫梅花,是一名初高中的英语老师。为了方便讨论和分享,我们先分组,以中间为中轴线,两边各位一组。

【学习目标】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伙伴,都热爱学习。但有的时候我们也很迷惑,努力和收获不成正比,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是一种通病。对于这种“病”,我们需要一副良”药“:掌握一种真正有效的办法叫做(联机学习)。期待我们学习了本次RIA现场后,掌握并运用”联机学习“”的办法升级我们的学习能力。

【FAB 书籍介绍】:

【F】我选的书叫做《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作者是古典,中国职业生涯教育专家,是继三百万册畅销书《拆掉思维里的墙》又一本经典之作。本书最重要的特点是:揭秘高手如何借势破局、学习思考、利用规律撬动个人跨越式成长,展现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A】但是,注意了哦,这不是一本心灵鸡汤的书,也不是成功学的书籍。而是作者通过访谈大量真实的,鲜活的中国职业发展和商业发展的高手案例,用数学、社会学和物理学的底层模型,解释高手如何通过技术和科技的杠杆,撬动个人跨越式成长。像俞敏洪X罗振宇X万维钢X其他著名作家联合推荐,本文故事生动,非常有趣。

【B】那学习这本书籍有设么好处呢?(第一B1):对于学习这件事情,你有没有过类似的情况,想提升自己,也想读书,可是忙碌一天之后觉得没有精力,没有时间,于是放弃了,那么这本书可以告诉你为什么。(第二B2)我们很努力地读书,也用过很多学习的办法,但最后都收效甚微。相信今晚的学习可以解决你的困惑,并获得学习能力升级的新办法。

观察的技能点:

1)学习目标包含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是动作,现场学习者设计清晰体现了该学习目标;

2)在FAB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聚焦于图书和学习主题的F、A、B;

3)选用的图书是实用类或是理论类。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好,那就开始吧!现在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完成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谢谢。

(今晚我拆的书叫《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第三章)

联机学习者:成为知识的路由器

提高认知效率是一条勇猛精进之路,它能让一个人很快学有所成,获得值得的回报,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但是真的高手却不止步于此,他们会看透知识背后的更底层价值——借助规律,放大投入,达成跃迁。

“学五渣”的美国大学申请术

先讲一个传奇故事。一个国内的穷学生(我们叫他“学五渣”),想要报考国外一个大牛导师的研究生,因为这样能拿到全额奖学金。但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平时也不太努力,GPA(平均成绩点数)不高,在国内读的大学也不算好,赢不过那些托福、GRE拿高分的人。经人指点后,他决定试试“套瓷”的方式。

申请国外大学不仅仅看成绩,也看你整体的学术思维,以及和老师的关系,因为未来老师需要靠你干活。国内学生对于所谓全额奖学金的理解有偏差——一个美国人对你无欲无求,出钱出力给你读书?不太可能。全额奖学金其实是全额助学金:助教费或助研费。美国正式的科研人员薪资很高,每年有5万~ 8万美元,而中国学生听话,要的钱又不多,值得多入手几个。

言归正传,这个学五渣想了一招:他发现这位国外大牛刚出版了一本学术书籍,想找点儿套瓷素材,哪怕提几个问题呢?无奈拿回来一看,密密麻麻,完全看不懂。

第一天,他灵机一动,去找自己化学系的主任:“主任,我最近想做点儿学术研究,在看这本书,其中有几个问题不懂,您能给我讲讲吗?”

化学系主任接过书,心里微微一颤,这小子可以啊,国际大牛最新著作。系主任那是经过大风大浪的,微微沉吟,轻描淡写:“好,我现在有课,你明天下午来吧。”

当晚回家,主任书房孤独的小台灯亮了一夜。

第二天见面,主任简单地讲了讲书的大意。为了表现出水平,说:“当然了,这本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说……”学五渣全部认真记下来。干吗?准备原封不动地翻译成英文,发出去啊!不过翻译也得要理解啊,他搞到凌晨三点,总算翻译完,发送,睡觉。

亲爱的××教授,我是一名来自中国的普通的化学系学生。我在阅读您的大作,觉得非常专业又有趣……(马屁,省略几百字)。下面我冒昧地提出自己一些非常不成熟的见解……(当然,都是照搬化学系主任的原话。)

第三天早上,学五渣收到了回复邮件。看来海外学术大牛也吃了一惊,大三学生有这个思想深度不容易。他以为自己是当代哈代遇到了拉马努金,立马回信,附上自己的一些观点。

又是一顿狂翻书、狂理解,总算差不多明白大牛在说什么,于是下午又去找化学系主任。主任正坐在办公室里抽烟,看到他又夹着这本书来,心头微微得意——不明白我说的是啥吧。

学五渣坐定,掏出书放在桌上,一脸讨好,说:“主任啊,我看了您的指点,收益很大。我想了下,有一些自己的观点不知道对不对…”于是,你能想到的,他又把学术大牛的话说了一遍...主任家书房孤独的小台灯又亮了一夜。

【结局】就这样来来回回好几次,直到他顺利申请上了这位海外大牛的研究生,同时也谢绝了国内导师的邀请。

也许有人会担心,这样的三脚猫功夫,真的可以胜任未来的学术研究吗?

可以的,这位学五渣无意中使用了最有效的学习方式——联机学习,成为知识的路由器。在来回翻译信件,不断地把双方的语言翻译成自己的话传播出去的过程中,他不知不觉地在这个细分领域有了深远的洞见。这些洞见配合专业知识,让他短期内实现了巨大飞跃。

学五渣在中美导师的思想交锋中获得自我跃迁,这个案例一个最大的亮点,不是自己找答案,而是联机学习,“用答案换答案”。相比于过去“学习——思考”的单机学习,这是一种镶嵌在社会网络之中的学习方式:

1. 先打磨第一个知识模块;

2. 抛出去,换回别人的知识模块;

3. 重复前两步,积累足够多的知识模块;

4. 整合出自己的体系,实现知识跃迁。

这种学习方式之所以让人一开始不舒服,是因为它超越了我们原来的学习方式。过去自己学自己悟,才是真本事。信息爆炸时代,“调用”和“整合”他人的答案,显然更加重要。

过去一定要自己完全学通了,大彻大悟了才出来教别人。100分教5分的人,老师站着讲,学生“跪”着听;信息时代,往往是一个15分的人教5分的人,大家商量着来,偶尔学生还能教老师几招。

在传授稳定的、系统化的知识层面,前者更优;但是在学习最新的,还未有人整理过的知识方面,后者显然更快。

技能观察点:【R】拆页,包含how的指令;且内容没有超过2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大家已经阅读差不多了,谢谢你们的时间。对于这个片段,我有如下几个理解:

1、【What】本片段提出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联机学习,简而言之,就是用答案换答案,用思想换思想。

2、【Why】“联机学习”的方式是一种思想风暴的碰撞,能擦出多维的网状见解,实现知识的跃迁,是这个时代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

现在我们先回想下,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怎么解决?苦想,问网络,看书还是问某人?这种模型就叫做线性的“单机学习”,因为这些学习方式简单,但是被动和效率不高,最终导致我们会放弃学习。

【反面案例】就拿我最近一个案例来说,我上周研究一个课题,学习力,这块会涉及到大脑的知识,可是我对大脑知识知道很少,于是我买了很多书籍,如四本《东尼.博赞》、《大脑的故事》、《大脑的幸福密码》等等,刚开始我很自信我的自学能力的,可惜最后我只打开了一本书,只读了第一章就停在那里,我没有再学习它的欲望。

【后果】伙伴们,我的这种方式叫做单机学习。可是我们面对的是21世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单机学习会让学到的知识快速折旧,如大一学习的知识,到了大四就已经用不上了,会显出一种可怕的现象:读书没有用,所以很多人都会在这种陷入这种痛苦的漩涡中,无法前进。

3、【How】那如何破这个局呢?那就是联机学习,现在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来了,连接学习的步骤,我重新给它下了个定义为“模换(魔幻)四步曲”

第一步:造模。先打造第一个知识模块,这个模块可以是你的一个想法,你想研究的课题,你的某个问题等等。

第二步:抛模。把你造好的模抛出去,让别人检验它,换取别人的建议和看法。

第三步:复模。根据别人的建议和看法再重新造模,然后再抛出去,目的是想让这个模型越来越完善。

第四步:构模。类似于雕琢一块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此循环,构建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转正面例子】通过学习了“联机学习”的办法,我现在尝试用“模换(魔幻)四步曲”重新研究脑科学这个课题。如下是我的步骤:

第一步:造模。

通过买回来的书,初步构造出我需要研究脑科学知识的内容。比如大脑的结构、作用和大脑如何工作。

第二步:抛模。

我想起小学的一位同学,他是某某医院的神经外科主任,对于大脑的知识会很专业,联系他请教这些问题。

第三步:复模。

我会重新整理小学同学传递给我的脑科学知识,完善变成一个新模。我还有一个重要的资源,就是我先生有一位高中同学是医学博士导师,我们曾经有几次见面的缘分,我会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把新模抛出去,换取更多思维的碰撞。

第四步:构模。

通过几轮的循环联机学习,我对脑科学会有一定的认知,我把学习到的知识整合构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然后分享出去。

4、【Where】适用于学习内容是最新的、无法理解的,或是还未有人整理过的知识。不适用于法律法规这种类型,就是相对稳定、系统化的知识。

观察的技能点: 【I】的讲解,拆书家提到了不那么做的坏处,找出人们通常的做法,并举出了具体反面例子,而且使用了片段中包含的技能把反面例子加工成正面例子。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显像提问]:

【A1】伙伴们,通过“联机学习”,我们有了更好的理解。现在请回顾下你们平时遇到的某个课题或是某个问题时,你们的学习方式是哪一个?--什么都不做、苦想、网络寻找、查书籍或是其他?为了你们更加方便检索,请根据表格信息,用一分钟时间完成并组内分享,1分钟后我请一位伙伴分享他的案例(共2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柴言的发言】最近想学习社工的效率,我的学习方式就是买了一些书籍和上网查找一些知识,然后自己学习。(填写的表格如下)

非常感谢柴言伙伴的分享和大家的积极参与。

观察技能:【A1】显像提问清晰,其中包含具体的情景。刚才有学习者分享了自己根据这个场景联系出的过往情景或是具体经验。

【A1+】[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

伙伴们,不管你们之前的学习方式怎么样子,先不要评判,这就是成长的过程。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你将如何用联机学习“模换(魔幻)四步曲”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呢?请用5分钟的时间完善你的步骤(可参考如下四步曲)。之后我会请一位小伙伴来跟我们分享一下自己的案例(2分钟)。

第一步:造模。

第二步:抛模。

第三步:复模。

第四步:构模。

[学习者案例记录]:【拆言伙伴用联机学运用完善“社工的学习”】

第一步:造模。想学习社工专业知识内容,这个内容对我来说比较新。

第二步:抛模。所以我就找专业的老师进行学习,听她讲课,换取老师的思想。

第三步:复模。学完老师的知识之后,我会重新再完善这个模,然后再抛出去,寻找更多的见解和思维的碰撞。

第四步:构模。循环几回,我会整理思考合成我自己的知识体系。

观察技能点:【A1+】反思加工指令清晰。刚才有学习者根据指令,联系出了假如再遇到同样情况时,自己的具体做法。

非常感谢XX精彩的分享,经过学习之后,他能够熟练地掌握“联机学习”的办法,期待这种办法能够为你们带去更高的学习效率。今天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总观察点:

1)总时长没有少于15分钟,没有超过20分钟;

2)每个环节的时长分配符合本训练概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