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陪孩子终身成长》 所属活动: 2021年9月25日:蜀汉分舵晋级活动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修复关系,促成改变

开场:

大家晚上好,谢谢来参与我TF1-2的晋级。我们根据现场的人员,分为2组,3人一个组。请问大家都拿到拆页了吗?请问观察家准备好了吗?好的,接下来我正式就开始今天的晋级。

我是爱学习、爱成长的宝妈林静,感恩有机会跟大家一起学习和分享。

今天要分享的内容选自樊登去年出的新书《陪孩子终身成长》,这本书的核心理念我比较认同,教育孩子,家长最可以使劲儿的地方,其实是自己。通过我们自己的改变,让孩子对学习对改变对爱有信心,这就是所谓的“陪伴孩子终身成长”。我选择的片段摘自于其中关于我们如何改变与父母关系模式的篇章。因为我们无论怎样做足教育孩子的准备,当你和父母之间的关系问题没有解决时,你很难健康地去爱,也没有足够的能量去给孩子赋能。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所以我们今天的主题就是《修复关系,促成改变》,下面请大家阅读手中的拆页,时间是两分钟。阅读完毕后,请举手示意一下。好,请开始。

【原文内容】

成年人有各种各样的苦恼,有拖延症、焦虑症、强迫症,改变不了是因为我们改变的方法错了。我们通常用的改变方法就是自责、自责、自责。不断自责的结果就是不改变,因为你在自责的过程中已经把能量消耗殆尽了。而且,在自责的过程中,你的自尊水平在不断地下降,对自己越来越不认可,越来越觉得自己差,觉得自己对自己没有控制力。自尊水平不断下降到最后,就是认定自己确实不行,就是没有自律性。当以上这些过程走完,你就会开始出现拖延症、焦虑症、强迫症。

要想正确地改变,有三个步骤。第一步叫作“觉知”。觉知就是通过阅读和学习“对孩子好一点儿”,突然觉知到:原来潜意识是存在的,我想起来了,我小时候,父母就是这样对我的,我延续了这个模式:原来我总和别人辩论、吵架,是因为我曾经也是被这样对待的。第二步是不自责,学会接纳。虽然我有这么多的缺点,但我接纳这样的自己:虽然我爸妈这样对待过我,但是我接纳自己成长中的一切:虽然他们没有用正确的方式对待我,但我还是对他们心存感谢。但是,如果你不是接纳,而是觉得父母应该向你道歉,你的这种反弹的情绪出来了,你就不会改变,因为你找不到可以掌控自己人生的感觉,也没有找到自己是自由的、有选择性的、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的感觉。第三步是改变。当我们做任何改变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不管是创业、工作,还是对待家庭,都可以用到以上三步。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到大家都已经读完了,接下来我带着大家一起来解读一下。

【What】这个片段讲解的是如何通过三个步骤来修复与父母的关系,以实现真正的转变。
【Why】因为我们很多行为背后,都与童年的经历有关,尤其是跟父母之间的经历。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原生家庭这个概念。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那我们要改变,具体该怎么做呢?

【How】

第一步,自我对话。就是片段提到的“觉知”。当我们意识当自己发生不当行为时,要向自己发问,我的行为,其真相是什么?比如,我批评别人是不是为了掩盖自己的过失?我看不惯别人是不是因为我也有同样的问题?我嫉妒别人是不是因为我的深层自卑?那这些问题的成因又是什么?我的童年,我的父母是怎样的?

第二步,安抚自己。就是片段里的“接纳”。当我们意识到行为背后是原生家庭带来的问题时。我们需要放过自己,放过父母。首先,我们要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可控的成长环境,有无可奈何之处。其次,我们要感恩,感恩父母在其文化水平、社会环境、生活际遇的情况下,以其力所能及的方式给予到我们的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怨天尤人的负面情绪消耗我们的精力,拖垮改变的动力的。

第三步,做些尝试。就是去“改变”。当前两步都完成以后,改变其实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解决完情绪问题,就能聚焦方法问题,开始真正行动起来了。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曾觉得妈妈总是花钱买些不必要的东西。突然有天我发现自己,打着热爱生活美学的旗号不停买买买,陷入了消费主义的陷阱。多么似曾相识……接触三步法后,我进行了行为的修正。第一步,反思自己的行为成因,就是继承了父母的理财意识淡漠。第二步,我安抚自己不要再责怪自己,要把追悔变成前进的动力。并且我还可以因为走过的弯路而高度重视理财,对孩子尽早开启财商教育。第三步,想通以后,我就像轻装上阵,立刻心无旁骛地投入学习理财,让家庭的财务结构逐步健康起来。

【Where】

虽然我们是在樊登的亲子书籍学到的这三个步骤,但这个方法不仅限于亲子教育问题,可以适用于一切我们因原生家庭产生难以纠正的缺点的情况,包括我们在工作关系、朋友关系、亲密关系中遇到的问题。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我们一起拆解完了这个片段,了解到如何通过三个步骤修正原生家庭带来的旧有模式,促成自我改变,接下来就进入到应用环节。

那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我们父母的行为或语言,有没有我们不接受、不认可,但是我们身上却同样存在着的?咱们两个小组讨论因为咱们是线上,不方便分组讨论,我们就作为一个大组一起讨论。大家也可以把自己挖据出来的问题打字在聊天区。

时间是三分钟,稍后我会在邀请一位伙伴来进行具体的分享。

【康蔚平分享】

我意识到现在性格比较慢,是因为小时候在家庭关系中,父母做事情比较急,但是经常出问题。所以自己偏向于把事情想清楚以后再做。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后,我也咨询过身边的朋友,我有时候的思考比正常人思考时间还要久,可能都有些畏惧行动了。所以我尝试进行改变,跟有行动力的人一起,提高自己的行动,同时在行动中反思与总结。逐渐自己也减少了很多行动的恐惧。

【栗子姐分享】跟父母一样有脾气急躁的问题

【郑恺分享】自己曾对别人批评难以接受

A2

谢谢大家的分享,我们已经试着找出一些问题。那么接下来,大家思考一下,在未来哪些场景还可能用上这三步来解决问题呢?请大家写下你们的A2便签,写的时候请大家注意,我们制定目标计划的时候要遵循smart原则,具体的、可量化的、可实现的、相关关联的、有时限的。写好的朋友可以把便签发我。

希望大家能在未来的工作生活当中运用到今天讲到的通过修复与父母关系,改变自己的三个步骤“自我对话,安抚自己,做些尝试”。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内容,谢谢各位的配合和聆听。

【林露A2便签】

1、自我对话,这段时间我跟室友闹矛盾,每次都是我忍让迁就别人,结果自己很不舒服,就像妈妈每次跟别人闹矛盾那样,都是委屈自己。小时候都是跟妈妈待着,感觉受他影响挺大的。

2、安抚自己,不能过高的要求自己的父母,他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经验不足,而且自己都这么大了,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3、尝试改变,国庆节回来之后,我打算跟室友面对面好好聊聊,大家都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然后一起解决问题。

【郑凯A2便签】

之前我在工作中总是着急忙慌地处理一件事情,又处理下一件事情,在与同事合作的过程中也总是传递出一种焦急的情绪,给同事带来一些情绪压力。

运用修正关系,改变自我三步骤:

1、自我对话(觉知)

我为什么这么着急忙慌地做事情呢?因为我妈以前经常带着儿时的我去她公司上班,我就经常见她非常忙碌地工作,所以我长大以后工作地时候,也不自觉地觉得工作就是要飞快地处理事情。

2、自我安慰(接纳)

我也许可以不那么着急,工作成果是最重要的,有时候欲速则不达。工作可以快速,但是心情可以不用着急。

3、做些什么(改变)

我可以练练冥想,对自己的焦急情绪多些觉知,这样就能安抚住自己的焦急情绪,让自己慢下来,这样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也许更好,也更可能完成更有挑战的工作任务。

【康蔚平A2便签】

计划在未来一个月在自信上面进行改变:1、自我回忆过去小时候做的好的和做的不好的方面,把这些事情记下来,2、面对过去发生的事情中,尤其说一直都做的不好的方面,承认自己这方面的确不擅长,3、我将根据这些问题,选一个对现在生活造成严重困扰的事情,进行突破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