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好好学习》 所属活动: 21.09.14 青岛五月风分舵 市区码头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如何进行反思

开场:

【开场】

大家好,我是汐曦,我是一名海洋工作者、是个人成长践行者,也是未来的三家拆书家。今天我要进行TF3-1的过级,预计需要18分钟左右。今天的主题是:如何进行反思。

【分组】

今天参加现场学习的有5位伙伴,为了方便讨论,我们分一下组。小喆、妍婷、曹沛三位老师一组,健君、转圈圈两位老师一组,分别由妍婷、健君做组长。

【学习者场景法图书介绍】

【场景】

各位伙伴,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早上闹铃响起三四遍,你猛然一惊从床上跳起,匆忙洗漱、早餐没吃、拎包就跑,一路挤地铁、堵车到单位,卡着最后一秒钟打卡上班。终于坐下了,你想都怪自己起太晚,明天一定要早点儿!结果第二天,同样的状况再次上演。你内心无比崩溃,陷入深深的自责……

【提问】

你有类似的经历吗?就好像第一次在哪里跌倒后,下定决心吸取教训、绝不再犯,结果下一次还是在同样的地方跌倒?你可能也思考过是哪里出了问题,想要改变却没成功。你有没有想过,可能是自己思考的方法不太科学,所以才没有真正吸取到经验教训、没有起到效果?

【影响】

每次都在同样的地方跌倒,做不好的事情总是做不好,很可能让你产生焦虑和自我怀疑,严重影响自信心和幸福感,同事、领导可能也会觉得你不靠谱,影响职场发展。

【解决】

如果你有类似的困扰,《好好学习》这本书可以帮助你。这是一本个人知识管理精进图书,作者成甲在书中提出了提升学习能力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帮你更好地进行知识管理、提升效率、促进个人成长。今天要学习的拆页就告诉我们,如何通过反思从已经发生的事情中获取经验。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事情发生后、对结果不满意时,使用(行为)反思三步法(澄清)提出新的观点或方案(界定)。

下面,先请大家用1分钟阅读一下拆页,读完的伙伴请举手示意我。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反思,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可是我们的教育中对这一能力的训练却非常欠缺。我们知道,如果想要成为一个肌肉男,那么就要坚持不断地进行力量训练。与此类似,如果想训练思想的肌肉,让自己看问题深刻而准确,要坚持的基础训练之一便是反思。然而,由于我们的教育经历中缺少“反思”这一重要能力的训练,我们大多数人常常把总结当成了反思。

反思不是总结,至少两者的侧重点非常不同。总结是对结果的好坏进行分析;而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

【I-What】

这个拆页的核心词是反思。反思,是我们追根究底的过程,探究为什么会产生当前的结果,探究怎样调整原本的观点或处理方案能够让我们得到更好的结果。

I-Why】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很多人都认同反思的重要性,反思能够训练我们的思想,让我们从过往的经历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以便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取得更好的结果。但真正会反思的人并不多,很多人的反应是,某件事成功了,就高兴自得,我准备真充分;某件事失败了,就后悔懊恼,我下次一定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反思,对未来也起不到指导作用。

【强化概念讲解——概念与案例折返】

我们举几个例子,大家看看例子中的小李是不是在反思。

(案例1)

小李和隔壁部门主管小刘因为项目合作在一次沟通中产生了矛盾。一想到两个人不欢而散,小李就很生气,再想到事情也没解决,这次沟通太失败了。

请问,以上是反思吗?

(概念折返1)

不是。为什么?反思的第一个要点是客观描述整个事件。知道事情的结果是什么、是怎样发生的,是反思的基础。“这次沟通太失败了”只说了结果,怎么发生的呢?没讲。所以不是反思。

(案例2)

小李平静下来,认真、仔细地回想了沟通的结果和整个过程,觉得小刘这人真是不会好好说话,不过人还是好的,自己脾气也有点急了,这点不好。

到这里结束,是反思吗?

(概念折返2)

也不是。为什么?反思的第二个要点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反思,要起到训练思想的作用,要让我们看问题更深刻准确,所以不仅要找原因、还要分析原因。这里小李已经开始分析沟通这件事儿了,但流于表面,只是提出了两个原因,没有分辨是不是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没有深入分析,所以也不是反思。

(案例3)

小李认真思考了沟通这件事的全部始末,分析发现自己沟通时表达不恰当,没有表现出积极合作的态度,让小刘误会自己不配合。自己应该再和小刘沟通一下,表明态度,解释一下为什么自己想要这么做而不是那么做,争取达成一致。

请问,这是反思吗?

(概念折返3)

是的。反思的第三个要点是提出针对性的新观点、新对策。这里小李不仅找到了沟通失败的原因,还对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案,这是对沟通这件事的反思。

【I-How】

通过例子,大家清楚了反思的三个要点是客观地回顾整件事情,找到并分析产生结果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新观点或新方案。

根据以上要点,在反思时可以采取这样的步骤:

1、描述事情始末。首先要客观描述整件事情(过程、结果等),知道结果是什么、是怎么发生的。

2、探究根本原因。找出导致结果的全部原因,即原本持有的观点或采取的方案,分辨每个原因是表面的原因借口、还是真正的原因。

3、提出针对方案。基于对根本原因的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新观点或新方案。

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问题,你就可以实践新方案,将反思的成果应用起来。

【举例】

我最近两周工作比较忙,上周三、周四明明一整天也没闲着,但下班的时候我却觉得似乎没做多少事情,有点困扰。于是我周四晚上就用反思四步法自我检阅了一下。

第一步,描述事情始末:上班时间,做的事情有——找领导汇报工作、签文件,在办公室写材料、处理数据,和同事沟通等。因为项目并行,也经常在项目间来回切换。结果是下班后觉得没做多少事、困扰。

第二步,探究根本原因:原因一是没有做好规划,觉得只有两三件事自己脑子记得就行,但实际做起来没有条理、效率低。原因二是因为感冒有点精力不足。分析一下,感冒只是外因、是表象,真正的原因还是没有写好计划和安排。

第三步,提出针对方案:针对根本原因,我决定每天早上写一个GTD清单,将当天的任务具体详细地写出来,规划好时间。

这样,我就完成了这次反思。第二天我就实践了我的新方案,果然效率提高了,下班也不再困扰。

【I-Where】

通过描述事情始末、探究根本原因和提出针对方案三个步骤,我们可以对生活中的各种事件进行反思。小到一道练习题,大到一次人生选择,只要你对某件事的结果并不满意、想要改进,就可以使用这个方法。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学习者拆为己用】

【A2编剧本】

刚刚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进行反思。现在,请你自己编写一个小剧本,设计出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变化(起因、经过、结果)和当时双方的对话、动作等,其中部分对话要使用反思的概念和方法。你可以简单写下摘要或关键词,时间5分钟。5分钟后,我们请一位伙伴分享自己的剧本。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小剧本

时间:某次过节后(春节、中秋)

地点:办公室

人物:领导:人力负责人,下属:负责人员数据管理的人事专员

起因:项目要求满岗运营(达到95%),过节期间未能达成,被集团通报。

经过:领导找下属谈话,引导下属反思这件事。

结果:下属经过反思,明确了导致任务未完成的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新方案。

对话(及动作等)

领导:这次过节我们被集团通报了,什么情况?

下属:集团要求满岗运营,但节日期间我们项目上人数少了,满岗数据没能达到要求。

领导:满岗指标没有达成是什么原因?为什么没有核对人数?

下属:有我个人的原因,过节期间家里事情多;另一个原因是过节休假的员工比较多,项目人员调配有点混乱。主要是我没把控好人数、和项目做好对接,当天也没有及时跟踪、核对数据。

领导:针对这样的原因,你打算怎么做,来保证项目能满岗运营?

下属:一是提前确认。为了保证第二天的满岗率,提前一天核对、调配各项目人员,保证第二天的数据能达标;二是及时跟进。每天晚上对当天的情况进行简单总结。

谢谢妍婷的分享。她的剧本中用到了反思的三个步骤:描述事情始末、探究根本原因以及提出针对方案。

【结束语】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今天为大家拆解了反思的三个步骤,希望大家今后需要反思时,能够运用这三个步骤,真正从发生的事情中获得经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