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l 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二级拆书家谭亭亭,欢迎大家来到我的TF3-2练级场。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自己:首先,我是一位宝妈,家有8岁女儿一枚,平时会关注一些育儿方面的知识,很期待与大家一起探讨;第二,我是一名高校教师,目前在湖州一所高校就职,在工作中发现,育儿与学生教育有很多共通之处;第三,我是一位拆书爱好者,运用书中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我非常享受的事情。
【分组】请在座的伙伴们分成两组,左手边为一组,右手边为另一组。
【场景法介绍】
【事件】前几天在一家英语机构的门口碰到一对母女,女儿说,我不想学英语了,妈妈愣了一下,然后把女儿拉在一旁问:你为什么不想学了?女儿说:不喜欢学。看得出来妈妈很生气,但还是控制住脾气耐心的劝说:你看哈,首先呢,当初之所以让你学英语,主要是觉得这边比较重视口语,可以补你在学校学习的短板,而且现在看来效果也不错;第二呢,当时我们报名的时候你也是同意的,现在你又突然说不学了,这让我很被动……家长耐心讲了半天,最后女儿愤愤的说:好好好,我学,我学还不行嘛!
【提问】不知伙伴们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遇到这样的情况会不会觉得自己的良苦用心不被理解呀?你是怎么处理类似情况的?
【影响】当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如果一味采取说教或告知的方式教育孩子,表面上看是害怕孩子走弯路,但实际上,直接告知、教导的方式可能会引起孩子反叛、抗拒,不利于亲子关系;即使孩子愿意接受父母的意见,久而久之,也会让孩子丧失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心,不敢面对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将责任推到父母身上。
【解决】今天带来的这本《正面管教》被多个国家誉为育儿宝典,由著名教育学专家简·尼尔森所作。里面讲到的“启发式提问”可以启发我们用更好的方法解决今天的问题。
【学习目标】
跟随今天的RIA现场学习,再遇到伙伴们需要直接给对方提供建议的时候,伙伴们可以学会运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对方主动讨论自己遇到的问题以及他的选择可能带来的后果,并引导他们自己找到解决方案。
【自测量表】
在正式进入本次的讲解之前,邀请大家看一份自测题,以下自测题有5个题目,请首先阅读题目,并判断题目中的情况是否与你的情况相符,其中:1=完全不符;2=基本不符;3=偶尔不符;4=偶尔符合;5=基本符合;6=完全符合。
问题3中的封闭式问题是指事先设计好了可能的答案,供孩子选择的问题,比如你是不是……?孩子只能回答是与不是
【自测表-量表解释】
请问,以上题目中,得分在25分以上的请举手?(1人)10分以下的请举手?(0人)
25分以上,证明你有较强的提问能力,平时善于运用提问引导对方思考。
10分以下,说明你的提问能力还有待发掘,今天的拆页非常适合你。
下面大家有1分钟的时间看一下拆页,看完后可以抬头示意我。
l R[what、why、story]
我最喜欢的一个例子是,我女儿有一次告诉我,她打算在一次聚会时一醉方休。我倒吸了一口气,说:“跟我说说看,你为什么要那么做?”她说:“很多孩子都那么做,而且看上去他们喝醉了都很开心。”我克制住想要对她说教的冲动,问道:“你现在不喝酒,你的朋友们是怎么说你的?”她想了想,说:“他们总是说多么倾佩我,多么为我骄傲。”我接着说:“你认为你喝醉了酒,他们会怎么想或怎么说?”我能看出她在思考,之后她说:“我敢肯定他们会感到失望。”我跟着又问一句:“那你觉得你会怎么想你自己呢?”这个问题显然让她更费思量。她停顿了一下,说道:“我大概会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她随即又加上一句,“我想我不会那样做的。”
l I
【互动】我看到伙伴们都已经阅读完了,现在请伙伴们思考一下片段中的母亲是通过说教还是启发式提问跟女儿对话?
【学习者】启发式提问
如果案例中的母亲直接告诉孩子醉酒带来的危害,并禁止女儿酗酒,结果会是什么?
【学习者1】会偷偷摸摸去做;
【学习者2】以后有类似的事情再也不告诉妈妈了)
【拆书家回应】嗯,是的,会至少带来两个危害:一是女儿还是会去做,但是会偷偷摸摸做;二是女儿以后不再跟妈妈沟通类似的事情了
哪种方式更容易解决问题?
【学习者】启发式提问
哪种方式更容易锻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者】启发式提问
【拆书家回应】
非常棒,伙伴们都注意到了,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如果用“你可以、你应该……”说教模式,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叛和抗拒,而启发式提问通过用“what、who、where、how”等问题开启对话,更容易引发孩子思考,让孩子积极参与讨论问题,更有助于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how】
如何让启发式提问达到更好的效果呢?我们结合案例来看一下:
一,案例中的母亲,在提问的过程中有没有预设答案?
【学习者】没有!女儿的回答完全是自己的想法。
是的,这一点很重要,有时我跟女儿讨论作业计划时,如果预设了答案:马上写,当孩子回答明天开始写时,我就会试图告诉她拖拉是不好的习惯,这时女儿就会反感!
二,案例中如果双方有一方带有情绪,启发式提问会有效么?
【学习者】不会!
比如案例中如果女儿是有情绪的,她可能就会觉得妈妈是在针对她而选择不合作。
三,如果提问者并非发自内心的对对方的回答感兴趣,启发式提问还会有效么?
【学习者】不会!
大家可以想象这位母亲在跟女儿沟通的时候一定是身体前倾,微笑,眼睛看着女儿在进行沟通,因为这样,能让对方感受到被接纳,从而真正专注于解决问题。
在符合以上三大原则(不预设答案、情绪平和、发自真心)的情况下,怎样做到有效的启发式提问呢?我们回到最初场景中那个案例,那位妈妈怎样通过启发式问题让不想继续学英语的女儿主动参与讨论并解决问题呢?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
1. 表同情。帮助对方平复情绪,可以运用反射式提问。(当对方有情绪的时候可以使用)
妈妈:奥?听起来你有些沮丧?
女儿:是的,我觉得学英语太难了!
2. 讲事实,问原因。引导对方讲出引发事件的客观事实。是什么事情让你有了现在的想法呢?
妈妈:可以跟我说一下发生了什么吗?(是什么原因让你觉得英语学习很难呢?)
女儿:我就是觉得难,每次对话练习的时候老师都要让我们按照模板来练习,我用自己的话说每次都是错。
3. 问目的。引导对方说出真实的目的。你这样做想要达成什么目的呢?
妈妈:你觉得老师让你们用模板练习的原因是什么?
女儿:可能是模板中会有一些好的用法,练习多了就可以自然的用了吧
妈妈:你想用自己的话表达什么?
女儿:我是想告诉老师除了他提供的模板,还有其他的表达方法
妈妈:如果你按照老师的模板练习,你会得到什么?
女儿:我会学习到一种新的方法,自己说的时候就会多一种更美的语言!
妈妈:如果不按照老师的模板练习,会怎么样呢?
女儿:我就学不到新的知识了,进步就不会很大吧!
4. 问方法。考虑到事情产生的原因和想要达成的目的,引导对方找到达到目的的最佳方法。
妈妈:那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你既能学习到模板中好的地方,又能表达你自己想表达的呢?
女儿:我可以课上的时候先用模板练习,然后在课下再把模板和我的方式去跟别人交流,看看每种表达方式适合的语境会不会有区别!
【预防异议】有的伙伴可能会问,启发式提问是不是必须要进行这四个步骤?当然不是,这些方法可跳过、可调整、也可视情况增加,比如只有当对方有情绪的时候,第一步才是必要的;其他步骤有时可能需要几个问题才能达到效果,这时要做适当的增加。另外,启发式提问是帮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的一种方法,而不是解决问题的终极武器,通常,得不到理想的结果是常态。
【适用边界】启发式提问是一个非常好用的沟通工具,不仅可以用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孩子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夫妻之间、同事之间也可以运用启发式提问进行深度沟通,鼓励对方积极参与讨论,对于了解对方真实需求,并在此基础上与对方达成合作大有裨益。
【A3促动】
【给出具体场景】
刚才我们学习了启发式提问,以及启发式提问的原则和方法,下面我们就来学以致用。接下来我会描述一个场景,请大家仔细听。
小林是四年级的学生,开学前一天晚上,小林突然想起来还有一篇作文没有完成。于是小林非常着急,愤愤地说,反正也完不成了,我就网上下载一篇交上去得了。
【清晰描述指令】作为小林的妈妈,面对这种情况,请思考如何运用启发式问题引导小林认识到事情发生的后果,并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请大家思考1分钟,然后在小组内尝试进行角色扮演,一人扮演小林,一人扮演妈妈,用启发式提问的方式引导小林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学习者演练】
(小林-小马)现在都这么晚了,肯定完不成作文了,写得不好也是被批评,完不成也是被批评,还不如从网上下载一篇直接交上去,说不定老师还发现不了。
(妈妈-婷玉)那如果下载一篇交上去,老师会怎么想?
(小林)如果发现不了,那还好,但如果发现了,老师会认为我是个不诚实的孩子,会觉得我以前的优秀论文都是抄来的吧
(妈妈)那你的感觉怎么样?
(小林)我会整天提心吊胆,不好受
(妈妈)你觉得如果作文写不完,你诚实的跟老师说,老师会怎么想?
(小林)老师可能会觉得我假期时间没有安排好,也可能会理解我,因为这次作业确实是很多,我刚才问好几个同学,他们都没做完。
(妈妈)那你自己感觉怎么样?
(小林)最多就是被批评一下嘛,事后补上就可以了,至少我可以坦坦荡荡
(妈妈)那有没有办法既避免老师的批评,又能让你主动承担起责任呢?
(小林)我可以给老师发个信息,跟他说明情况,并制定一个作业计划,告诉老师最晚的提交作业时间。我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段高质量的完成作业。
(妈妈)嗯,我觉得这个方法非常棒!
【A2催化应用】
感谢伙伴的分享,通过今天的现场演练,想必大家都已经了解了如何应用启发式提问。但学习是个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便今天进行了演练,日常生活中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仍难免习惯性的直接告知答案。请大家在今后一个周内关注一个类似场景,尝试运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对方自己找到解决方案,或者关注一个直接告知对方答案的场景,尝试复盘并思考如果用启发式提问再来一遍的话应当如何去做。
这个作为今天结束后的作业,请大家在一周内微信反馈给我。
【学习者反馈】
昨天我带的学生团队其中一个成员跟我发微信说:老师,我想退出这个团队,不想继续参加竞赛了。
我很吃惊,这个学生一直是团队里的非常积极的学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这样的想法,于是我试着用启发式提问来进行对话。
我:哦?你听起来有些情绪啊?
学生:是的,参加这个竞赛太累了,我不想参加了。
我:可以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情么?
学生:本来这个是团队的事情,但是其他几个同学都以不会为由,把所有的事情都推到我身上,我自己还有另外的竞赛要做,这样做下去,我受不了了,所以还是早点退出吧。
我:如果现在退出,结果是你想要的么?
学生:当然不是啊,马上就可以提交文本了,这样就不做了,多可惜,我们暑假的确付出了很多心血呢
我:如果不退出,继续参赛,有哪些因素是必须要解决的?
学生:得让其他成员各负其责,把自己的那部分任务做好,其实我也不是不想做,我在做的时候确实也学到了很多,而且本来参加竞赛的初衷就是能锻炼自己写文本、带团队的能力,但是现在我觉得自己写文本的能力是可以了,但是带团队,真的带不好,他们都把任务推给我了。
我:那我们想一下,关于让团队成员各负其责,怎么来解决呢?
学生:我跟其他团队也聊过,他们每周都会开一次会,队长对成员的工作做一个反馈,然后对下周的工作做一个分工,但是我之前太忙了,分工完了就没有开过会,所以现在他们也不清楚到底哪里做的好,哪里做的不好,可能就是这样,才不积极了吧。
我:不错啊,你想到了至少一个方法,可以先去试试看,这样是不是可以提高成员的积极性?
学生:嗯,我知道了老师,我应该想办法去提高带团队的能力,而不是临阵退缩!
【拆书家反馈】哇,伙伴真是太棒了,用启发式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面对自己的问题,并成功找到了解决方案,相信经过这样的沟通,学生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问题,首先会想到怎样积极的解决问题,而不是临阵退缩吧!真是一个出色的老师!
【结语】启发式提问是一种深度沟通方式,相信只要有意识使用,便可以让家长越来越来越放心,让领导越来越省心,让朋友越来越贴心,让我们一起收起答案,开始启发式提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