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学习的格局》 所属活动: 北海筹备分舵第13期过级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自主学习的秘密:只需三大步,让孩子学有目标

开场:

大家好,我叫陈春梅,我的笔名是梅花,我是一名初高中的英语老师,很高兴在这里认识大家。过去我服务过上千名学生,如果你或你家的小孩想要学好英语,但却找不到学习英语的办法和意义,那我正好可以帮助到你。因为我是一位爱分享和爱传播知识的学习者,期待我们日后能够有机会一起探讨。

今天我来这里的目的是启动我的拆书之旅,期待大家的指点和启发。

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何为拆书帮?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第一、是拆书。

所谓的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对象是成人学习,目的是提升能力、解决问题,把知识拆为己用。它重点强理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 再细一点分类,就是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 个人学习叫做RIA便签法;组织学习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第二、拆书帮。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 接来我们就进入RIA便签的学习和运用。我选的片段是来自于【书籍】《学习的格局》,作者黄静洁 P33-34,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

“驱动力之谜” : 孩子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底层原因

我在TED全球大会(TED Global )上聆听了一场被广泛传播的演讲,叫“驱动力之谜”。演讲人是著名未来学家和趋势专家丹尼尔.平克( Daniel H. Pink),他也是畅销书《全新思维》的作者。这段18分钟的演讲以精炼的逻辑和科学的实证告诉了我们人类行为科学的一个新发现,那就是: 20 世纪那种简单劳作的物质奖励体系已经不适合21世纪的白领职业了。因为今天几乎所有复杂的工作都需要融合新的技能,尤其需要用创新的态度和创造力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什么是21世纪的奖励体系呢?平克给出的答案是:自主感、可控感和意义感。

自主学习的秘密:只需三大步,让孩子学有目标

步骤一:把学习目标还给孩子,给予学习自主感

我小儿子在进入初二后,有一段时间迷上了游戏。还交了一群打游皮的小伙伴。 这个问题让我很头疼。因为它很敏感,既涉及孩子的交友问题,又与学习向题相交叉。于是,我琢磨着找个切入点与他讨论。想了好几天,我决定从他强烈希望在2020 年报考音乐学院附中这个既定目标切入。

那天晚上,我很随意地问他:“Sean, 你告诉过我,音乐学院的老师说,你跟那里的同学相比,在专业上还是有很大差距的。那后来你有多安排时间练琴吗?你觉得自己每天练琴的时间够吗?”我避开游戏问题,把谈话的焦点放在了他自己定下的目标上,同时引导他去思考备考时间和达到目标之间的因果关系。进入初二,孩子的课余时间被学习和丰富的课外活动分割得“千干净净”,如果再打游戏,考音乐学院附中的目标就很难实现了。孩子听了我的问题,开始支支吾吾起来。我知道他已经开始思考了,于是我没有马上点破他该做什么,而是把决定权留给他自己去做。第二天晚上,我发现他主动从电脑上删掉了游戏,自已在房间里开始练琴,而且那个晚上他练了很久。

你看,当孩子发现目标是自己的,而不是妈妈强塞给他的,他就会有意愿为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并修正自己的行为。做妈妈的在一边多观察、暗使劲,把希望孩子不打游戏的目标与孩子向往的目标关联起来,让孩子生发出一种自己的事自己做主的自主感,这是孩子执行目标的最大动力基础。

步骤二:发现“最近发展区”,给予学习可控感

如果我们希望让孩子真正做目标的主人,那就必须让孩子觉得自己制定的目标是能够完成和做到的,这就是这个目标具有可控感。

教育心理学上有一个重要概念,叫作“最近发展区”(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用来形容老师讲课的难度要匹配孩子当前的认知水平,也就是我们说的“跳一跳就能够到” 的高度。在这个学习地带里,孩子能正常发挥自己的各项能力,而这个最佳学习地带的起点是孩子能独立完成的水平难度,终点是在老师或别人的帮助下孩子可以努力完成的水平难度。

想象下,如果我们让一个5岁的孩子自己读完英 文版的《哈利.波特》;或者让一个只学过一年中文的美国孩子去读《红楼梦》.这个目标显然不在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内。假如父母制定了这样的目标,不但效果不好,可能还会浪费孩子的许多精力和时间。

除了在学习程度上需要给予孩子可控感,我们还需要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现阶段的特长和兴趣来制定目标。换句话说,就是把目标聚焦在孩子的兴趣、优点或长处上,让他多多体验完成目标所带来的成就感,由此提高孩子对完成一件事或一个门功课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而这份自信也会增强孩子做其他事时的掌控感。比如,孩子对机器人特别感兴趣,可是英语不太好.你就可以引导他先制定一个学习机器 人的目标,而不是逼着他天天补习英语。因为只有当孩子把自己感兴趣的事做好了,他的情绪才会正向,有了正向的情绪后,孩子自然会为自已不擅长的事去努力一把,这就是为何自信的孩子更敢于接受挑战,而且越战越勇。

步骤三:提升目标对孩子的良好作用,给予学习意义感

意义感是一个特别重要但又经常被家长忽略的自我驱动因素,如果孩子能从一件事情中找到自我的意义和价值感,那么家长就不需要每天像老和尚敲木鱼般督促孩子好好学习了。

     2019年热播的电视剧《小欢喜》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剧中那位“学霸”高才生英子的目标是当一位天文学家,无论英子未来的人生和职业是什么,这份理想是英子在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和人生意义。可是她妈妈却完全弄错了方向,把孩子想当天文学家的目标当作“玩物丧志”的游成给切除了,把本来已经达标的成绩当作英子读书的终极目标,让孩子失去了重要的学习意义感。最后,英子的问题不是出在学习本身,而是出在对自己的人生、对学习的目标失去了意义感上。

因此,我的建议是先呵护孩子的内在感受,给于孩子学习的自主感、可控感和意义感,这样他们反而更容易关注家长的建议,接受和感恩我们给子他们的帮助和支持。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本片段传递给我们如下几个信息:

1、本片段分析了孩子不爱学习是由于没有目标感的原因,并提供了主动学习的办法。

2、很多时候,孩子的目标是外界强加的,并不是自己设定的或是自己想要的,所以会给孩子造成很多抗拒的因素,导致不爱学习,成绩上不去。如果孩子能够自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那么他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去学习并完成目标,这就叫做自主学习。

3、那么,自主学习的秘密是什么呢?

①自设目标,让学习有自主感。也就是说,这个目标的设定是孩子自己想要做,而不是父母或是别人强迫或是给予的,这是执行目标的最大动力。如,一名高中生想学习的是地质学专业,而父母认为金融学很有前途和赚钱,于是强加给学生非要考这个专业。

②评估目标可控感。目标的设定不是越大越好,而是应该根据自己当前的水平设定出来。如,要求初一的学生做中考卷子,这个目标的设定就超出了可控的范围,困难的挫折感会让人沮丧和放弃。所以目标设定的时候,综合评估自己的能力,以跳跳就可以够得着为标准,这样子实现目标的动力会很足。

③让目标有意义感。意义感是一个孩子自律成长的良药,跟成绩、跟分数、跟排名没有多大关系,而是孩子内心中觉得做那件事情的价值和自豪感。反而,这是一个非常有力量的目标,孩子会自主地为了这个目标而主动学习。如,我有一位学生曾经跟我说,很喜欢烹煮,他寻找很多这方面的知识和找到了自己的偶像,他每一次烹煮,都可以想象得出品尝美食的幸福画面,他特别开心和自豪。可以他的父母觉得厨师没有出息,影响学习,就总是不断地打压他,以至于严控他煮食物,导致这位学生对学习上任何的事情都觉得没有意义。

4、综上所述,自主感、可控感和意义感是自主学习的秘密。可以帮助不爱学习的孩子找到风向盘,激发动力。可以让父母重新思考孩子不爱学习的真正病灶。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去年8月份,我大姐初二儿子从外地转学回来家乡读书,就带着他过来找我,说放假已经有一个多月了,书从来没有看过,很沉迷于游戏,特别是期末考试的英语成绩不好,希望我能跟他聊聊。

我的做法是:

(1)一上来我马上就询问他各个学科的成绩,他的地理和历史考得很不错,56分(60分),不过他的数学83分,语文86分,英语79分(100),听完成绩的汇报,我马上就给他危机感,说你这个成绩考上XX高中是不可能的,这所高中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特别是你的英语,因为是主科,怎么考这么少的分,如果不赶上,这所高中就不会有希望了。孩子马上低下头,脸色沉闷,很想逃离我的感觉。

(2)难得有机会跟他传递一些英语学习办法,于是我完全忽略掉侄子的反映和表情,立刻去拿纸和笔,让他写来我告诉他的英语学习办法......出于对长辈的尊重,我的侄子硬着头皮写完了,写完之后马上就跟他妈妈说想回家,寒假有一大推的作业想尽快完成。

(3)过了一周时间,我打电话给他妈妈了解他的学习情况,他妈妈说还是老样子,谁都说不动,没有心思在学习上。

从我这个案例中,我的反思是:

①我没有归还目标自主感给他。一上来我马上强制性给了XX高中给他。其实在我们的市里,还有很多高中是很优秀的,也许我说的这所高中并不是他心之所向。

②在于英语科目,我忽略了他的掌控感。在我给英语学习办法建议的时候,我并没有评估他的英语的弱项,针对性地给他建议。而是强塞一些办法给他,这些办法中,也许有些办法他已经知道,有些办法他并没有理解,超出了他可控的范围,以至于他后期没有行动。

③整个谈话中,我没有问他的梦想,没有从内驱力激发他,看似我非常着急的关心,实则是满满的指责。以至于他不知道自己学习的意义感,而意义感是非常重要的自主学习的动力,我们往往很容易忽略掉。

上周我跟我姐姐了解过他的学习情况并不乐观,依然是找不到动力学习,不够自律。所以接下来我想用学习到了自主感、可控感和意义感的步骤来培养我学生或是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于是设定了如下目标和执行步骤。

【A2】:

【目标】本周六早上10:30分,电话沟通,用自主感、可控感和意义感的步骤引导侄子自主学习。

【计划】电话接通后:

(1)跟你沟通这么多次,小姨从来都没有问过你喜欢哪一所高中,能跟小姨说说吗?(不管他喜欢哪一所高中,不要评判,肯定他,把目标的设定和学习的自主感交给他)。

(2)你选的这所高中是我小时候也心之所向,据说这所高中的学习氛围很人性化,这样子你就有机会做你感兴趣的事情。这所高中,它需要的分数是XXX,以你现在的学习水平,评估下差距,你有计划填补这些差距吗?(耐心倾听他对自己水平的评估,主要是引导他明白自己现有的水平,针对性地把弱的科目重视起来,让他对学习具有掌控感)。我有两点建议,你愿意听听吗?①你的历史和政治学得这么好,说明你的学习办法是正确的,你可以思考下,这些优秀科目是如何学习的,把这个学习能力迁移到其他弱的科目,这是一种非常棒的解决问题的能力。②然后再提供一些英语方面的学习办法给他。

(3)小姨听你妈妈说,你对辩论赛很感兴趣。小姨大学的时候也参加过辩论赛,为了某种命题不断地准备资料和思路,让人开拓了思维和眼界,也可以吸取别人不同维度的观点和表达自己的观点,让更多的人知道一件事情是多方面维度的,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而你喜欢的辩论赛,大学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高中就是通向大学的桥梁。你能跟小姨分享为什么喜欢辩论赛吗?(倾听他感兴趣的理由,并支持他的梦想,让他有目标的意义感。这样子会更有动力考取好的高中,因为我们都知道,好的高中是好大学的好桥梁)

我的分享完毕,谢谢大家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