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谁说你不能演讲》 所属活动: 21.09.02 青岛五月风分舵 青岛码头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有画面,有逻辑,巧发言

开场:

【开场】

大家好,我是汐曦,我是一名海洋工作者、是个人成长践行者,也是未来的三级拆书家。今天我要进行TF2-4的过级,主题是:如何提高公开表达的画面感和逻辑性。我们将一起学习两个拆页,预计55分钟左右。

【分组】

今天参加现场学习的有9位伙伴,为了方便讨论,我们分一下组。子豪、曹沛、张巍、核桃四位老师一组,由子豪老师做组长,秦沛、陆璐、秀飞、小喆、健君五位老师一组,由健君老师做组长。

【FAB图书介绍】

【F 特征】

今天我拆解的图书是《谁说你不能演讲》。作者程龙,曾经是头马国际演讲会中国区区长。他将自己在头马的成长故事改编成书,将演讲的干货技巧娓娓道来。

【A 优势】

这是一本演讲类畅销书,豆瓣评分8.2分,古典、秋叶、彭小六等大V联合推荐。和其他演讲类图书相比,这本书用讲故事的方式,轻松愉快地讲述演讲的技巧。读起来轻松有趣,方法接地气、好实践。

【B 利益】

B1:你会演讲吗?公开发言,你是不是望着人群注视的目光就腿脚发软、大脑空白?朋友聚餐,你是不是只会说大家吃好喝好我们干杯?这些不会演讲的痛,在这本书中都能得到治愈。跟着本书,你可以学会克服紧张情绪,学习演讲逻辑、肢体语言等演讲技巧,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

B2:(拆页一)你会讲故事吗?你的故事,是不是让闻者犯困、听者摸手机?年会上,你热情洋溢讲愿景,却像流水账一样平铺直叙没滋味?讲故事、有方法,第一个拆页,可以让你学会如何让故事有画面感。

B2:(拆页二)你会发言吗?你的发言,能让听众抓到重点吗?大会上,你慷慨激昂讲目标,却发现员工们一脸茫然不知所云?会发言、有逻辑,第二个拆页,可以让你学会如何清晰表达自己!

【学习目标-总】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公开发言时,使用五感法描述事物、让故事有画面感,使用PREP结构搭建框架、让发言有逻辑,从而提高表达的趣味性、逻辑性和清晰度。

【学习目标-1】

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个拆页。

在跟随我完成第一个拆页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讲故事时,使用五感法,描绘看到、听到、闻到、尝到、触到的细节,让故事有画面感。

下面,先请大家用1分钟阅读一下拆页,读完的伙伴请举手示意我。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让你的故事有画面感

当你讲的话能够在观众脑海中产生画面感时,留给观众的印象就会更加深刻,比如我刚刚讲到的,从前有座上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你是不是产生画面感了?其实啊,产生画面感的主要原因就是调动了我们的5大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下面举个例子来说明下如何通过5大感觉描述天气很冷。

视觉:窗户上结满了霜花,昨晚泼在院子里的水结成了厚厚的冰;

听觉:窗外的西北风呼啸着吹,窗户都被吹得发出了阵阵响声;

嗅觉:走在路上,闻到的是刺骨的寒气;

味觉:轻轻地吸一口气,就好像吃了一口冰激凌;

触觉:在外面骑自行车的时候,还没几分钟,两只手就失去了知觉。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What】

看完拆页的描述,你有没有觉得好像真的有点儿冷?天气很冷这件事,换一个讲法,效果完全不同。这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拆解的方法,用五感法有声有色地讲故事。

【I-Why】——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

(一般做法)好多人说话、讲故事干巴巴的,像流水账一样;或者有时候不知道说什么,一句话完事儿。(一般做法的坏处)流水账听众可能左耳进右耳出、听着想睡觉,只讲一句话可能又有点儿敷衍、尴尬。(五感法的好处)如果使用五感法,你就有的说、还能说得有意思,很容易让观众身临其境,你想传达的观点和信息就更容易让观众接收、记住,更有说服力。

【预防异议】

(学习者)有的伙伴可能说,我平时既不讲故事,也没观众、好像也不说服别人,这个方法没用吧。(拆书家)事实上,这里说的讲故事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如果你在讲述一件事,其实就是在讲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你是希望获得理解、认同甚至是说服别人的。所以,五感法讲故事是很实用的。

【反例】

比如说,我想给你们推荐个好吃的。

现在秋天到了,比较干燥,适合吃梨,能清肺润燥,有种梨叫丰水梨,特别好吃,推荐大家试试。

伙伴们听完这段推荐有什么感觉?大部分都没什么特别的感觉是不是?推荐的有点干巴巴。

【I-How】

那应该怎么做呢?让我们来看一下拆页中的五感法。

五感法顾名思义是运用五种感官,使用时分五步:

1、描绘视觉画面——看到的形状、颜色等。

2、描绘听觉声音——听到的音量、音色等。

3、描绘嗅觉味道——闻到的味道等。

4、描绘味觉口感——尝到的酸甜苦辣咸等。

5、描绘触觉感受——摸到的、感受到的粗糙度、温度等。

在每一种感官的描述中都添加修饰、关注细节,五感法就完成了。描述时,五种感官的顺序是可以调整的。

【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加工成正例】

我们再来看看刚刚推荐梨子的例子,用五感法加工一下,是这样的:

现在秋天到了,比较干燥,适合吃梨,能清肺润燥,有种梨叫丰水梨,特别好吃,(视觉)整个梨子圆圆胖胖的,黄澄澄的外表,一看就是秋天的颜色!(触觉)表皮摸着有点粗糙,拿刀子削掉表皮,就露出白玉一样的果肉,(嗅觉)清新的梨子味儿扑面而来!(听觉)一口咬上去,咔嚓一声脆响,汁水横流,(味觉)清爽酸甜的味道一下充满口腔!诶呀,太好吃了!推荐大家试试!

怎么样,有没有哪位伙伴要流口水了?这段描述中我就依次使用了五感来给大家推荐丰水梨,比如黄澄澄、粗糙、梨子味儿、咔嚓一声、清爽酸甜等等,这样的推荐是不是更能打动你?

【I-Where】

所以,当你讲故事、包括讲述某件事时,特别是希望获得他人的理解、认同甚至说服别人时,可以使用五感法,让你的话更有画面感、更能打动人心。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

最近,你有和朋友分享你吃过的美食、去过的好地方吗?你有教育孩子做这个、不做那个吗?你有给客户推销过产品吗?请想一想,你最近遇到过哪种讲故事的场景、特别是不太成功的那种?是什么时间、你怎么讲的?请大家回忆一下并在小组内简单分享,注意是分享场景,2分钟后我们请一位伙伴来做分享。

(思考讨论)

请核桃分享一下,1分钟时间,好吗?

学习者案例记录:

场景:上周末,做了一道菜,特别好吃,于是周一上班时和同事分享这道菜。

做法:我周末做了一道油面筋塞肉,抖音上很火,油面筋里塞上肉,红烧一下,绝了。

结果:大家的反应是知道了,这个可能确实挺好吃的,就没有然后了。

【A1+】反思加工

刚刚大家都回忆了自己讲故事的经历。请思考,如果再遇到同样的场景,结合我们今天学习的五感法,你会怎么讲这个故事?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3分钟后我们请一位伙伴来分享。

(思考讨论)

我们还是请核桃来分享一下,时间2分钟,每种感官描述一两句,好吗?

学习者案例记录:

视觉:这道菜烧得时候放了很多红烧酱油,烧出来的色泽非常诱人,偏红色,有点像红烧肉的颜色;

听觉:一口咬上去,噗嗤一声爆汁的声音,有点像牛肉丸儿;

嗅觉:出锅前,撒一把辣椒,瞬间激发出又香又辣的味道;

味觉:吃起来有点儿咸鲜味,第一口尝起来是肉的味道,再嚼一嚼,又有水果的清甜味儿,因为调肉馅儿的时候放了梨;

触觉:唇齿碰上去,Q弹有层次。

——学习者现场命名:红烧爆浆香辣双拼蛋白棒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学习目标-2】

刚刚我们学习了描述内容的五感法。不过,一段好的表达,不仅要内容丰富,还得思路清晰、有逻辑(两个拆页的逻辑关系——并列关系)。接下来,一起来学习第二个拆页。

在跟随我完成第二个拆页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公开发言时,使用PREP结构,分四步搭建框架、阐述观点,让表达逻辑清晰、让听众印象深刻。

下面,先请大家用1分钟阅读一下拆页,读完的伙伴请举手示意我。

【R原文片段2】

PREP结构

也就是Point(观点), Reason(原因), Example(举例),Point(观点升华)。

给你讲个爱情故事。几年前,当时的女友问了我一个问题:“你爱我吗?”我毫不犹豫地回答:“爱!”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们分手了,我全然不知所措。直到有一天,我学到了即兴演讲中的PREP结构,才恍然大悟。后来我新的女友也来问我:“你爱我吗?”当时我凝视着她的双眼,深情地说:“亲爱的,我爱你(Point),因为跟你在一起时总会让我感觉到家的温暖(Reason)。每次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都会闻着你饭菜的香味恢复体力;每次跟你一起看感人的电影,都会被你大把大把的泪水感动到热泪盈眶;每次跟你一起外出旅行,都会与你一起沉醉于山水之间。我铭记着我们在一起的每时每刻、铭记着我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Example)。亲爱的,我不仅爱你,还会爱你一辈子。嫁给我,好吗(Point)? ”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What】

这个拆页非常简洁,为我们提供了能够清晰表达观点的PREP结构。

【I-Why】

你是不是经常羡慕别人讲话特别有条理、特别清晰,结果一到自己就大脑空白、不知道说啥?特别是突然被点到发言,很多人会紧张、发懵,于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导致自己说了很多,但意思没表达明白,听众抓不到重点、抓错重点。如果使用PREP结构,开头就亮出观点,然后有理有据解释说明,最后再强调观点,就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让听众印象深刻。

【意译案例】

我们这里都是爱学习的伙伴,也都了解拆书帮,举一个和拆书有关的例子。

年初,我刚开始拆书的时候,有朋友不理解,问我:“你拆书干什么,原来不也看书吗?”我说:“拆书和看书不一样,拆书有用啊!”朋友无语,完全不觉得有什么用……我们再也没谈过这个话题。后来,我学到了这个PREP结构,又有朋友问我:“你拆书干什么,原来不也看书吗?”我很认真地说:“拆书和看书不一样,很有用(观点),拆书需要更多的思考,改变了我看书时的思维方式(理由)。每次看到新的知识点,我会主动思考新在哪里、和自己原来的认知有什么不同(举例1);每次看到书上的问题,我会积极回顾自己的过去、我是不是某一次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举例2);每次看到好的方法,我会忍不住规划一下我要怎么用起来(举例3)。拆书和看书是不同的体验!拆书真的很实用,让你不仅仅是知道,更能做到!要不要一起来拆书(强调升华)?”

【I-How】——细化行动步骤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我是怎么使用PREP结构的,一共有四步:

1、阐述观点。①一句话概括观点,②开门见山、表明立场。

——我的观点:拆书和看书不一样,很有用。

2、说明原因。说出观点的理由,或者你的观点有什么意义。

——我的原因:拆书需要更多的思考,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

3、列举例子。举出例子充分证明自己的理由,①抛出具体、有细节的例子,②例子最好有3个,更有力、说服力更强。

——我的3个具体例子:遇到新知时、发现问题时、有好方法时。

4、强调升华。最后强调观点,总结升华。

——我的结论:中医是生活的智慧,一起来学习吧。

【预防异议】

(学习者)有的伙伴可能会说,PREP的开头结尾都要说观点,是不是有点儿重复?能简化吗?(拆书家)最好不要,特别是在职场或生活中的重要场合!事实上,开头结尾讲观点的作用是有区别的,开头讲观点,让听众立刻明白你的立场、你的主题,保证听众在你随后的解说中不会跑偏;结尾讲观点,再次强调,加深听众记忆。

【I-Where】

PREP结构不仅可以用在即兴发言、即兴演讲中,还可以用在工作汇报、亲子教育、沟通交流等场景,也适用于写作等书面表达。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现场演练】

刚刚我为大家拆解了PREP结构,接下来我们现场演练一下。请大家认真听演练场景:

你刚刚加入一个新团队,周末这天,你和团队伙伴们一起出去团建。白天爬山、踏青,晚饭后,你们都累了,于是围在一起打算玩一个游戏,每个人都要夸夸自己,说说自己的一个优点。你觉得这是个机会,想好好向新伙伴们展示一下自己。

现在,你就是想要展示自己的团队新成员,请用我们刚刚学习的PREP结构设计出你的说辞,向团队伙伴们夸夸自己。

请注意,夸得好不好不是最重要的,重点是要应用、掌握PREP这种方法。

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5分钟后,我们请1-2位伙伴来分享一下。

(思考讨论)

请健君老师为我们分享一下好吗?时间2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阐述观点:我是一个执着的人。

说明理由:我做事特别能坚持。

列举例子:①今年伏天,我连续跑步40天,不论是否刮风下雨;②我体重曾经近190斤,用6个月时间减到现在这样,并且已经保持了一年多;③我坚持拆书过级,即将通过二级,还会坚持拆下去,成为三级。

强调升华:我要继续保持执着的精神!我又给自己定了个目标,连续跑步3650天!十年!

【反馈1】给出关联原文知识点的回应或反馈

健君老师的升华太厉害了!他的三个例子——40天伏天跑步、减肥、拆书——都很好地证明了他的理由——特别能坚持,也很好地说明了他的观点。

【回应1】给出关联原文知识点的回应或反馈

学习者提问:第四个步骤,原文给的是观点升华,你给到的是强调升华,好像有点儿区别,我们什么时候应该强调观点、什么时候升华观点?

拆书家回应:对,是有点区别的。简单举个例子,比如给员工布置任务,你希望员工聚焦在这项任务上,就可以强调观点;如果你想激励下属,再给一个更远的目标,这个时候就可以升华。强调还是升华和场景有关,和你表达的目的、要传达的信息有关。我们至少要做到强调,如果能做到升华就更好了。

【回应2】给出关联原文知识点的回应或反馈

学习者提问:第二步,说明理由,说明观点的意义,这个意义,是对说话人还是对听众的?

拆书家回应:还是和我们要传达的信息有关。比如你要给客户推销,你的意义就要针对客户。如果你是想要说服对方,就要讲对对方的意义;如果是要让他人理解自己、要展示自己,就将对自己的意义。

学习者补充:取决于应用场景。

【A2分步催化1】

在刚刚的演练中,大家都练习了使用PREP结构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需要表达的场景。请想象一下,接下来的一个周,你会遇到哪种需要表达的场景?可能是汇报工作、会议发言、推销产品、教育孩子等等,也可能是其他场景。请注意,只是想象场景,一个具体的场景,不需要用PREP结构进行表达。

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3分钟后,我们请一位伙伴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思考讨论)

学习者案例记录一:

场景:下周一在会议室和小A沟通她入职一个月以来的学习情况,表达对她的赞扬。

拆书家:核桃的场景非常具体,时间、地点、人物、具体要做什么都讲到了。

学习者案例记录二:

教育孩子的场景1:孩子皮肤黑,有点自卑,想和孩子谈一下让孩子不那么自卑、接受皮肤黑这件事。

教育孩子的场景2:孩子内向、有点自卑,想和孩子沟通一下让他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拆书家:刚刚核桃和小喆老师都分享了自己的场景,涉及工作和教育孩子的场景。

【A2分步催化2】

刚刚,大家都想象了自己可能会遇到的表达场景,也都非常的具体、很有画面感。现在,请你在刚刚想象的情境中,应用PREP结构的四个步骤完成你的发言。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5分钟后,我们请一位伙伴来分享一下。

(思考讨论)

学习者案例记录一:

具体情境:下周一在会议室和小A沟通她入职一个月以来的学习情况,表达对她的赞扬。

阐述观点:小A近一个月很棒。

说明理由:学习速度快、学习效果好,可能在试用期满前提前转正。

列举例子:①和同时入职的新人比,小A是学习最快的;②客户对小A写出的文案认可度高,文案几乎不用改、质量好。

强调升华:继续努力,不仅能提前转正,还能更好地适应之后的工作、有更好的发展。

【反馈2】

核桃在赞美小A的过程中,做的非常好的一点是,在阐述理由、意义的时候找到了对小A有意义的点;最后的强调升华中,对小A做出了激励。

学习者案例记录二:

具体情境:孩子皮肤黑,有点自卑,想和孩子谈一下让孩子不那么自卑、接受皮肤黑这件事。

阐述观点:皮肤黑不影响你好看,黑是可以改变的。

说明理由:①皮肤受遗传因素影响,人身上最白的是胳膊内侧;②皮肤颜色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改变;③也可以采取措施防止皮肤变黑。

列举例子:①迈克尔杰克逊换肤变白了,但影响了健康,不值得;②某某(女儿身边的人、原来比较黑现在比较白)因为喝牛奶(或做了某事)变白,可以向他学习;③注意打伞、遮挡等物理防晒,可以保护皮肤、预防晒黑。

强调升华:肤色只是人身上很小的一部分,当你在意它,它就会无限放大。实际上,当别人一看到你,相比肤色,更会注意到你表现出来的特质,比如你笑起来很好看。

【反馈3】

谢谢小喆老师的分享。有两点对我们使用PREP结构是有启发的:一是小喆老师在说理由的时候说了三点,举的三个例子对应到了三个理由,从不同的角度说明观点;二是举例时给出了反例,我们前面讲到的都是正例,其实也可以给出反例来传达信息。

谢谢大家的积极讨论和发言。

【强有力的结语】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谁说你不能演讲》的两个拆页,用五感法讲一个有画面感的故事、打动人心,用PREP结构搭建一个有逻辑的框架、清晰表达。知易行难,演讲技能的掌握不仅需要知道,更需要勤加练习。希望大家今后可以多多使用这两种方法,真正拆为己用,不再惧怕公开发言。祝大家早日成为演讲达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