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休息法》 所属活动: 拆书帮东莞乐享分舵第151期活动(线上)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动态冥想法

开场:

各位老师、各位伙伴们,大家晚上好!我是今晚的拆书家,叫曾彬彬,我今天拆书过级的是1-2。这是我的三个标签是:一是企业人力管理,有多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二是生涯规划师,可以为大家提供这方面的免费服务;三是学习爱好者,希望和各位拆书帮的老师们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今天我要介绍的这本书是《高效休息法:世界精英这样放松大脑》。最开始通过樊登读书会认识到这本书。他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完整版,一个是精简版,带有音频体验内容。因为时间关系,音频等下次有机会再和大家分享。

先介绍下本书的作者,来自日本的久贺谷亮是耶鲁大学医学院博士,美国医学会认证医师,有超过25的临床医生经验。我一开始拿到这本书,觉得高效休息法有点玄乎。作为一名医生,作者在书中详细介绍了让大脑休息的各种临床和科学研究结果,操作性强,且有很高的科学信服力。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心事重重时 动态冥想

对此类情况有效!

  • 提高集中力和注意力
  • 达到心流状态(Flow State)

摆脱让大脑疲劳的“自动驾驶状态”

当今时代,是多重任务并行的时代。谁都是在做着某件事的同时还在做着别的事情。日常的所为越是处于“自动驾驶状态”,脑海中越容易浮现杂念。这种状态一旦常态化,注意力和集中力就难免下降。让我们来尝试一下谷歌公司的员工研修SY课程时的动态想。

POINT

  • “从走出玄关的时候开始”“过了车站的刷卡机后开始”等,提前决定好进行动态冥想的时间有助于养成习惯。
  • 也非常推荐专注于每日饮食的“饮食冥想”。

1、步行冥想

  • 自己决定步行速度,但建议刚开始时走慢一点
  • 有意识地留意手脚肌肉、关节的动作,以及与地面接触的感觉
  • 给自己的动作贴上标签,例如“右和左”“上和下”等

2、以站姿进行动态冥想

  • 站着井将双脚打开至与肩同宽,向两侧伸出双臂并缓慢抬高
  • 专注于手腕肌肉的变化、血液下流的感觉,并感受重力
  • 双臂抬高后,再缓慢放下(重复的动作)

3、以坐姿进行动态冥想

  • 感受坐在座椅上的状态,由后向前慢转动肩膀
  • 专注于肌肉和关节等的细微动作及感觉

4、其他方法

  • 专注于日常的动作(穿衣服和刷牙等)
  • 开车时,专注于臀部与座椅接触的感觉、手接触方向盘的感党、控制方向盘以及踩刹车时肌肉和关节的动作等(注意安全驾驶)
  • 专注于做广播体操时身体的动作及感等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在这个片段中,作者介绍了“动态冥想法”的具体方法。动态冥想是人在行动过程中,专注于自己身体的动作细节,将意识集中在当下,从而阻碍大脑进入自动驾驶的状态,达到集中与放松共存的状态。

因为我们经常说冥想,有人可能第一时间就反应出来,是不是安安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或是坐在地上,然后专注我们的呼吸。这是一种狭义的冥想法,叫做静态冥想法,是更专注于自己的呼吸,而动态冥想法更专注身体的动作本身。

我刚说到动态冥想法会阻碍大脑进入自动驾驶状态。那什么是大脑的自动驾驶状态呢?

根据作者以及科学家的一些研究分析,脑部扫描显示,当人的思绪在游走时,突然走神或不在状态时,大脑会切换到“自动驾驶”模式,让我们即使在“放空”状态下也能快速、准确地执行任务,就好像开车过程中即使我们没有留意路上发生的每个细节,也可以顺利将车开回家一样。

举个今天的例子。我今天加班到比较晚,预计好时间刚好八点半回到家参加拆书活动。因为这条路我非常熟悉,我一路上的心思就全在今晚我的拆书等下要怎么讲,没有留意马路上发生的事情。结果到一个红绿灯时,一惊,我到底走到哪里去了。其实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常见的“自动驾驶状态”有很多,比如“自动”走路、“自动”吃饭、“自动”刷牙、……

走路时,不用大脑思考要怎么走,因为腿已经代替了大脑的思考,自己自动运行了。

还有吃饭,我们经常说食之无味,就是这种状态,把饭都吃完了,到底什么味道、哪个好吃,一点都说不上来。只是无意识地把饭全吃完了。

自动驾驶在我们人类发展历史中,帮助我们很多,尤其是处理日常事务性的工作,比如开车、走路等,就不用占用大脑太多的内存。

经常出现“自动驾驶状态”,会影响我们的注意力和集中力,没办法长时间集中在一个点,从而无法高效地完成高难度的工作。

经常训练“动态冥想法”,可以提高专注力,更容易产生心流。

“动态冥想法”常用的步行冥想法,具体的操作步骤有三步:

第一步:关注动作。用乌龟一样的速度,慢慢地步行,慢慢地走,感受到腿部肌肉的活动、关节的活动、手的活动、脚踩地面的感觉,感受这些动作连起来的样子。

第二步:贴上标签。将身体的动作贴上简单明显的标签,比如“抬起”、“放下”、“左手”、“右手”、“左脚”、“右脚”等。在动作的同时心中默念标签的名字。

第三步:回到当下。如果发现大脑进入自动驾驶状态了,先接受这很正常,觉察到走神了,调整呼吸,慢慢地回到当下。再慢慢地将注意力拉回到身体的每个动作上来。

以上三个步骤,适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行为,只要不具备危险性(比如在高速公路上开车),都可以用这三个步骤来体验。其他常用的场景比如:跑步、穿衣服、洗脸、刷牙、吃饭、打球、做操等,睡觉的过程也可以尝试的。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好,我们现在进入小组讨论。今天总共有8个人参与,现在分成2个小组,恒心、周琴、木门和春霞你们4人一个小组,文璇、湛成、雯姐和楚瑜你们4人一个小组。

现在请每人想一个你在生活中经历过或见过的大脑处于“自动驾驶状态”的例子,在小组内分享,时间5分钟。稍后我会请1位小伙伴来分享。

好的,我们时间差不多了。我们的小伙伴都结束讨论回来了吗?好,回来了,清点下人数。ok,好,都到齐了。咱们继续讨论。

刚刚木门做了一个经典的自动驾驶动作,接下来有请我们的木门老师来分享,说说看你刚才都做了啥。

木门:刚才小组发言剩下一分钟,然后我准备发言讲我自己的理解和发言,刚好那时我进入了一个专注的状态了,然后刚好时间到了,跳出一个弹框,提示最后一分钟,我的手就下意识地、习惯性地去点它,就是想把它关掉。然后一关,咦,我怎么出来了?然后一脸懵逼,我才反应过来,刚才我点的是回到主页面按键。这就是现场贡献的一个自动驾驶案例。

谢谢木门,讲得非常好!我刚进入了各个小组的小会议室,听到大家的讨论也非常地经典。

fay在倒计时的最后一分钟,我准备发言讲我自己理解的案例了。

非常好!感谢木门的分享。给了我们很多新的启发。

接下来,针对大家刚想到的自动驾驶的状态,刚我们也分享了动态冥想的方法。请大家拿出便签纸,写下自己今天所学内容的应用规划:当你大脑出现“自动驾驶状态”时,如何应用动态冥想的方法?我们写时注意有三个要求:第一要求有具体的做法,不能泛泛而谈,最好要有动词,动宾结构;第二是有明确的时限,比如在什么时间内要完成,也不能空承诺;第三是要有可衡量或可观测的预期结果。

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我们来做这个工作。现在开始。

好,现在邀请红莲来分享你刚写的A2便签内容。

红莲:

我的目标:在吃饭时用上动态冥想法,感受饭菜的香味。

行动计划:

第一步:关注动作。吃饭时,先用眼睛看着菜的样式和色泽,想象不同菜肴的味道;用鼻子深深吸一口气,感受菜的香气;轻轻夹起来,感受菜的轻重;再慢慢地放到嘴巴,感受牙齿嚼着菜的味道,感受喉咙吞下去的瞬间。

第二步:贴上便签。给菜肴贴上不同的标签,比如绿色的新兰花、黄色的小米、红色的萝卜等等。

第三步:回到当下。当思绪不在饭菜时,先停止咀嚼,看一眼饭菜,再慢慢地把嘴巴里的饭菜吃完,然后深深吸一口气,再重新开始第一步的动作。

非常好,感谢红莲的分享!因为今天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不一一分享大家写的行动计划,回头课后大家有时间,我们可以来进一步做分享。今天我关于动态冥想的介绍,就到此为止,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各位伙伴们的参加和指点,谢谢大家,我们下一次再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