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施云健。我的三个标签:升级打怪拆书家、项目咨询顾问、终身学习者。
【分组】
为了方便大家稍后讨论和演练,我们先分下组,左边三位、右边三位,各为一组。
【技能点】学习目标包含学习者要完成行为的具体内容和完成程度,现场学习设计清晰,体现了该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我们今天学习《跃迁》中的两个片段,分别是:“知识晶体”和“联机学习”。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我们首先能够学会使用(行为)知识晶体萃取的四步法(澄清),打造个人的知识晶体;然后再学会使用(行为)联机学习的四步法(澄清)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掌握这套高效的学习方法后,未来让你也能成为别人羡慕的某个领域的高手(界定)。
【技能点】选择图书是实用类或理论类图书。
【技能点】每个拆页未超过2页图书内页,至少有一个拆页不包含how的内容。
【技能点】学习者场景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聚焦于图书和学习主题的事件、提问、影响和解决4个步骤。
【事件场景】
以下场景您是否比较熟悉?参加一场读书会,大家交流同一本书的读书感受,有的大神可以侃侃而谈,把整本书的重点,脉络清晰的描述出来,而自己也翻完整本书,但一开口说出话,总感觉前言不搭后语?还有,公司同时进了一批校招生新员工,几年过程中,有的人可以胜任不同岗位,甚至后来成为公司中流砥柱的部门负责人,而有的人还在原来的基层岗位默默无闻。
【提问】
为什么读同一本书收获迥然不同?或者,当初在公司是同一条起跑线,几年后成长速度截然不一样? 除了外部不可控的原因外,我们自身的原因是什么呢?
【影响】
自身原因可能有自控力不足、不够努力等。还有一种更可怕的原因,不是不努力学习,而是不会学习,简而言之就是没有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这样会造成我们在学习、工作等方面都比别人慢半拍,长此以往可能会让自己陷入焦虑之中,信心也备受打击。
【解决】
如何能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效学习方法呢?古典老师在《跃迁》这本书中,通过总结很多成功人士的成长路径,给我们总结出一套快速成长的学习方法。今天我们学习书中的两个片段:“知识晶体”和“联机学习”。让我们学会从萃取个人知识晶体,到联机学习快速积累,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片段来源】: 《跃迁》 P126
【主题】:知识晶体
一张银行卡,你存进去再多,如果不知道提取密码,就没法提现;知识也是一样。知识晶体就是知识的提取密码。大部分人学了很多,却因为不知道这个概念,没法提现,非常可惜。反过来说,有很多人学习上投入不大,只是特别擅长整理和结晶,也就是能从众多散乱的知识里拿出不错的产品。知识晶体是整个学习中最关键的一环。
我们都知道,石墨和钻石都由相同的碳原子组成,只不过钻石的碳原子之间形成了非常稳定的六面体晶体结构,这也是钻石是已知自然界最坚硬的物质的原因。钻石的硬度,来源于它的结构。
另一个例子是沙子和混凝土,散沙根本抓不住,一使劲儿就散了。但是混入了水泥和石块,这些东西之间形成结晶,散乱的沙子就能够建起高楼。
知识也是一样,知识量和知识点之间的架构非常重要。如果知识点之间能够形成稳定的架构知识就形成一种“知识晶体”,知识从散装变成了晶体,就变得不容易磨损,强度很大,也容易整体提取。
【技能点】在未包含how拆页的I环节,拆书家给出了与学习目标相关的具体行动建议或具体步骤。
【技能点】I讲解引导时,拆书家举出了案例,并通过概念与匹配例子之间的对比,引出知识点逻辑、步骤等。或者I讲解引导时,拆书家主动给出貌似相近或相反的概念,并辨析了易混淆概念之间细微差异,从而让学习者更清晰知识点的适用边界。(达到其一即可打钩)
【概念与匹配案例对比,引出逻辑、步骤】(概念与案例之间的折返)
互动提问:原文片段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什么?
学习者:
是的,拆页中提到一个重要概念知识晶体,什么是知识晶体呢?文中这样描述:如果知识点之间能够形成稳定的架构知识就形成一种“知识晶体”。概念有些抽象,为帮助大家对概念更清晰理解,我举三个案例来说明下:
1、目标管理要做到可实现的,而不能好高骛远。
提问:请问这是知识晶体吗?
学习者:不是的
拆书家解释:这不是知识晶体,它是单个知识点,知识晶体是多个知识点组成的。如果换种说法就可以成为知识晶体,如:目标管理的SMART原则:S(Specific)具体的、M(Measurable)可衡量的、A(Attainable)可实现的、R(Relevant)相关联的、T(Time-bound)有时限的。这个知识晶体就是由多个知识点组成。
2、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不同问题:如何执行计划、如何检查计划、如何制定计划、如何处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如何解决投诉的问题。
提问:请问这是知识晶体吗?
学习者:不是的
拆书家解释:这不是知识晶体,它虽然有多个知识点组成,但知识点之间关系混乱,而且还不是一个主题,前面四个知识点说的计划管理问题,最后的知识点是如何解决投诉问题,和前面知识点毫无关联。知识晶体是在明确主题范围内,多个知识点能够形成稳定的架构,也就是要有逻辑关系组成。如果换种说法就可以成为知识晶体,如:计划实施管理的PDCA四个阶段循环:P (Plan) 计划、D (Do) 执行、C (Check) 检查、A (Act)处理。这个知识晶体内的知识点之间是递进的逻辑关系。
3、如何解决问题,我们通常有以下一些方法:明确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问:请问这是知识晶体吗?
学习者:不是的
拆书家解释:这不是知识晶体,虽然它具备了有主题、多个知识点组成、多个知识点之间有逻辑(递进)关系等要求,但是,最后还要将多个知识点提炼萃取成知识晶体这个重要步骤。如果换种说法就可以成为知识晶体,如:解决问题的三步法:明确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三步法,就是提炼萃取后形成的知识晶体。
通过以上三个案例的说明,不仅可以让我们对于知识晶体有更清晰的认识,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提炼出知识晶体萃取的核心步骤,即:知识晶体萃取的四步法:
1、 选定主题:明确需要进行知识加工萃取的主题范围。
2、 罗列要点:在选定的主题范围内,罗列主要的知识点。
3、 理顺逻辑:理顺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参照上面案例,主要逻辑关系有两种:并列(如SMART原则)、递进(如PDCA四个阶段)。
4、 萃取晶体:通过提炼总结方式,从多个知识点中萃取出概念性的知识晶体,参照上面案例,提炼萃取方式主要有两种:数字法(如解决问题的三步法)、字母法(如SMART原则、RIA便签法)。
【个人案例】
朋友向我请教如果跳槽,选择好工作的标准是什么?我结合 “知识晶体萃取的四步法”,对照运用如下:
1、 选定主题:根据朋友咨询的问题,我选定主题范围,选择好工作的标准。
2、 罗列要点:我罗列出选择好工作要考虑的要素:如,自己感兴趣的、自己擅长的、要体现价值。
3、 理顺逻辑:通过观察以上三个标准之间的关系,它们彼此的关系是并列。
4、 萃取晶体:可尝试用数字法对知识点进行提炼萃取,即:选择好工作的三大标准:感兴趣、擅长、体现价值。
【适用边界】
适用方面:不仅使用于自己也适用于帮助他人,在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需要便捷存储、调取使用知识时,可使用萃取知识晶体的方法。
不适用方面:对于消遣时刻看看小说,就不用再绞尽脑汁萃取知识晶体了,小说就是为了感受情节,让自己适当放松下,沉浸在情节中吧。
【技能点】使用A2技能点环节指令清晰,涵盖了三级催化应用的技巧:1)学习者根据指令,设计出一个包含人物角色、有起因经过结果、有对话故事;2)学习者根据指令,写出自己未来的一个具体的要做的应用(比如:某个特定任务、和人分享、事后复盘或找人陪练)。
接下来,请各位编写一个关于萃取知识晶体的小剧本故事,这个故事是发生在未来一个月内的某个场景,这个场景是关于如何帮助他人,将某方面散乱的知识点萃取成知识晶体,请结合运用“知识晶体萃取的四步法”。剧本编写要求:要设计出一个包含人物角色、有起因经过结果、有对话的故事。
给大家5分钟时间,之后我们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她的剧本故事。
好的,时间到,下面有请李涛小伙伴,上来给大家分享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李涛分享:
背景:未来一个月内,李涛(B)考虑帮助保险同事(A),运用“知识晶体萃取四步法”,学习保险业务快速成交的方法。
A:如何学习促成陌生人快速成交呢?
B:可以运用“知识晶体萃取四步法”。
A:主要有哪四步呢?
B:这四步要点是:1、选定主题是如何快速向陌生人成交技巧;2、罗列要点主要有锁定客户目标、关系破冰、沟通交流、达成共识,3、梳理逻辑,这几点的彼此关系是递进;4、萃取晶体,萃取的知识晶体是“快速成交四步法”。
好的,感谢李涛小伙伴的精彩分享,通过他的分享让我们感受到“知识晶体萃取四步法”给我们工作上带来的的帮助,以上就是我第一个片段的拆书内容。
【技能点】两个拆页是有逻辑关系的,比如递进关系。
【片段过度】
通过第一个片段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将散落的知识点萃取打磨成知识晶体,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只掌握为数不多的知识晶体,显然是满足不了我们需要。为了进一步了解高效的学习方法,接下来我们将学习第二个片段“联机学习”,学会萃取自己的知识晶体后,再通过联机学习,快速获取更多的知识晶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两个片段是递进的逻辑关系。
【技能点】使用A1技能点环节的量表题清晰设置了多个选项,学习者通过自测可以了解在某一种情况下自己的表现。
先请大家用1分钟时间来做一下自测题,看一下过去的自己,在面对联机学习方式的时候心态如何。
1表示很不符合,6表示非常符合,测完后,大家把分数加起来,看看得分多少。
【解释自测题】
25分以上,请问是哪些?
25分以上的小伙伴,说明你们的学习方法可能还停留在单机学习的阶段,可以尝试感受下,使用联机学习的方法,给你带来快速成长的乐趣。
10-25分,请问是哪些?
10-25分小伙伴,说明你们有联机学习的意识,时不时的会采用联机学习方式,但频率还不够多,还可以再不断加强使用联机学习频率。
10分以下,请问是哪些?
10分以下的小伙伴,非常棒!说明你们在学习的时候,已经意识到使用联机学习的重要性,希望你们继续加以保持。
当然这个测试值只是暂时的,如果我们对联机学习方法有更多的了解,并且能感受这个方法对自己的帮助,相信会逐步养成联机学习的习惯。
阅读原文拆页:
要知道,李小龙刚到美国的时候,19岁,练习过几年咏春拳,但也不是最杰出的。而他24岁受邀作为嘉宾出席加州长堤国际空手道锦标赛,在唐人街打败其他中国武术高手时,已然有一代高手风范,其间只用了5年。是什么让他在短时间内,在武术思想和造诣上有那么快的发展?除天赋以外,他是怎么学习,从而快速成为高手的呢?
李小龙也许是中国武术界第一个联机学习者。当时的武术界相对封闭,一人拜入某个流派,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未经允许学别家的功夫就是欺师灭祖,更别说公开传授了。李小龙没有这种门派之见,大二开始他就租了个停车场开始教授咏春拳。这吸引了大量的功夫高手,他最早收的两名学生,一个练习柔道,一个练习空手道。李小龙不仅教授功夫,还教授课堂上刚学到的哲学和心理学,搭建起自己的武术哲学体系。整合了传统中国武术和西方哲学心理学的这套功夫后,李小龙将其命名为截拳道。这是他传授给世界的第一个知识模块。
李小龙的截拳道是开放的,宗旨是“以无法为有法,以无极为有极",没有门派之别。他经常从弟子那里学习他们的武术,迅速整合入截拳道又分享给更多弟子,他自己的功夫逐渐集大成。
万维钢曾经这样点评:“只有在竞争不充分的领域,才有流派。''李小龙就是一个无门无派的人:《精武门》里酷炫的双节棍,是他从美籍菲律宾武术家伊诺山度那里学的;《龙争虎斗》里标志性的高踢腿,是他从跆拳道高手李峻九那里学到的,他也分享给对方隐秘出拳的秘诀;他的体格趋近完美,那是用西方健身系统训练的功劳;他的步法灵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拳王阿里的蝴蝶步。
【技能点】有体现出I环节的互动,且拆书家能精准掌控。
【简短互动】
1、 李小龙刚到美国时候不是最杰出的,后来受邀参加国际空手道锦标赛,在唐人街打败其他中国武术高手,已然有一代高手风
范,请问这个过程他用了几年时间?是5年、还是8年?
学习者: 5年
2、 李小龙之所以这么短时间内成为武术高手,他使用的是单机学习还是联机学习?
学习者: 联机学习
3、 李小龙的方法是,先打磨自己的知识晶体,在此基础上通过交流,又吸收整合其它诸多门派的武林功夫,是这样吗?
学习者: 是的
是的,正如大家所回答的一样,李小龙从刚到美国时的默默无闻,通过使用联机学习的方法,整合各大门派的武林功夫,并通过不断输出和高手过招,仅用5年时间就俨然成为一代高手。相比以往,自己学、自己悟的单机学习方式,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用答案换答案”的联机学习方式,显然是学习方式的质的飞跃。
【行动步骤】
有小伙伴会问,联机学习方法这么好,如何才能做到联机学习呢?结合原文拆页,我们提炼总结出,联机学习的四步法。
1、 萃取打磨:在明确主题范围内,提炼萃取自己的知识晶体。拆页中,刚到美国的李小龙在武术方面虽有基础,但是离高手还是有不少差距,需要不断萃取打磨自己的武术知识晶体.
2、 交换输入:积极创造条件,换回别人的知识晶体。拆页中,李小龙开设武术学校,招收外国弟子为徒弟,从他们身上学习柔道、空手道。
3、 吸收融合:将交换回的知识晶体,吸收整合融合到自身。拆页中,李小龙把学到的柔道、空手道,吸收融合到自己的拳术中。
4、 输出运用:不断输出运用知识晶体,总结完善形成自己知识体系。拆页中,李小龙在吸收融合其他门派特长之后,又教给自己弟子或参加武术比赛,通过不断输出,总结提升自己拳术。
【个人案例】
我从事的是文旅项目的管理咨询服务,文旅行业项目管理从广义角度讲,包含细分领域较多,如:主题公园、温泉、滑雪场、高尔夫、特色小镇、酒店等项目管理等,我本身在主题公园行业有8年项目管理经验,但只凭单一的主题公园项目管理经验,无法胜任文旅行业各类项目的管理咨询业务。如何快速学习其它领域的项目管理,形成自己的文旅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结合“联机学习的四步法”,我对照运用如下:
1、 萃取打磨:选定范围是文旅行业项目管理,萃取打磨个人的知识晶体,即:主题公园的项目管理。
2、 交换输入:积极和文旅行业内各领域开展项目交流,经常参加文旅行业各种展会论坛,学习交换其它领域项目管理的知识晶体。
3、 吸收融合:换回知识晶体后,吸收整合,融合为自己的项目管理的知识晶体。
4、 输出运用:通过持续的项目咨询服务,不断输出运用总结完善,形成自己的文旅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适用边界】
适用方面:不仅适用于自己也适用于帮助他人,在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快速积累丰富知识晶体,可使用联机学习的方法。
不适用方面:联机学习是“以答案换答案”,前提是在明确主题范围内,如果是主题不相关的领域,联机学习的方法就不适用。比如:试想下,如果当初李小龙用他的武术知识晶体和服装设计师、美食烹饪师等交换,一方面对方对武术或许不感兴趣,不会和你交换;另一方面就算可以交换,换回的服装设计的知识晶体或者美食烹饪的知识晶体,也无法让李小龙在短时间内成为武林高手。
【技能点】在未包含how拆页的A3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拆书家主持的微心动学习环节,讨论了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案。其中,微行动学习环节包含了5个步骤:1)拆书家引导学习者提出,并明确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2)拆书家引导学习者分组讨论问题本质;3)拆书家引导学习者明确出问题本质;4)拆书家引导学习者分组讨论问题解决方案;5)请每组学习者代表讲解自己组的讨论成果。
【技能点】对学习者的分享和提问,有体现通过向学习者提问来进行回应式反馈。
接下来,我们进入“微行动学习”的实战环节,这是大家一起活学活用,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
【1.引导学习者明确问题】
第二个拆页我们学习了联机学习,请大家思考下,联机学习四步法(1.萃取打磨、2.交换输入、3.吸收融合、4.输出运用)中的四个步骤,你觉得哪个步骤对你而言更难操作,遇到过什么相关困扰的问题呢?给大家3分钟时间讨论下,之后请各组代表分享你们讨论结果。
学习者A:我们组认为第二步交换输入更难,相应的场景问题是:作为财商教育行业新人,如何能更快链接人脉交换获得知识晶体?
学习者B:我们组认为第三步吸收融合更难,相应的场景问题是:作为保险行业人员,日常会有很多培训机会,获得大量知识但不知道如何吸收融合?
接下来,问下大家,你们更想解决哪个问题?我们来投下票。
综合表决意见,大家认为:第三步吸收融合更难,更愿意讨论的问题是:作为保险行业人员,日常会有很多培训机会,获得大量知识但不知道如何吸收融合?
【2.引导分组讨论问题本质】
为什么这一步最难,它的本质原因是什么?请各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讨论,5分钟之后请各组代表来分享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综合各组代表发言,最难的本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习到的信息量太多且杂乱
2、不知道对信息如何分类
3、需要清晰参加培训学习的目的什么
【3.引导学习者明确问题本质】
刚才大家找到了三条本质原因,因为时间问题,我们只能深入讨论一条,我们再进行一轮表决,你认为最难的本质原因是哪一条?
综合表决意见,大家认为第三条本质原因最难:需要清晰参加培训学习的目的什么。
【4.引导分组讨论问题解决方案】
好的,我们找到了问题的本质原因,接下来,请各组讨论下,你觉得这个问题的解决目标是什么?(或者说,我们希望解决到什么程度就算满意了?)给大家3分钟时间讨论下,之后请各组代表分享你们讨论结果。
综合各组发言,我们最终明确这个问题的解决目标。
解决目标:需要清晰通过保险培训目的是学习如何促成成交?
接下来,各组针对问题的解决目标,请大家再讨论如何达到这个目标,提出解决方案。5分钟后,请各组代表来分享你们讨论的结果。
【5.每组代表讲解本组讨论成果】
明确解决目标后,综合各组的讨论结果,各组代表分享解决方案(如何达到这个目标):
1、需要学习保险知识及行业政策
2、需要学习沟通技巧知识
3、需要学习了解客户需求知识
4、需要学习客户关系维护知识
5、需要学会帮客户配置产品知识
【技能点】对学习者的分享和提问,有体现通过向学习者提问来进行回应式反馈。
【拆书家回应式反馈】
好的,我们再回顾下,针对小伙伴提到,联机学习学习四步法中的第三步吸收融合最难,相应的场景问题:作为保险行业人员,日常会有很多培训机会获得大量知识,但不知道如何吸收融合?再找到本质原因,大家把问题聚焦到,需要清晰通过保险培训目的是学习如何促成成交? 这是很有代表性的问题,不仅在保险行业,其实很多行业都有可能遇到类似问题。虽然在原文拆页中找不到答案,但是通过大家的脑力激荡,我们还是找到了很好的解决方案,我们今天微行动学习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积极参与讨论。
【技能点】使用A2技能点环节指令清晰,涵盖了三级催化应用的技巧:1)学习者根据指令,设计出一个包含人物角色、有起因经过结果、有对话故事;2)学习者根据指令,写出自己未来的一个具体的要做的应用(比如:某个特定任务、和人分享、事后复盘或找人陪练)。
为了把学到的知识能转化应用,接下来,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作业。请大家思考下,写出自己近期一周内,你会找谁分享下,怎样把“联机学习的四步法”要点分享给她,帮她解决什么问题?请大家写在纸上,3分钟后,请一位小伙伴,给大家分享下你写的内容。
好的,时间到,下面请李丹小伙伴给大家分享下你写的内容。
【学习者任务搜集】
李丹分享:
今天学到的“联机学习四步法”非常好,下周我会给拆书帮的一个朋友分享,解决她的困惑是如何举办好一场读书会。我会把“联机学习的四步法”这样分享给她。
1、打磨自己的知识晶体,如打磨萃取她学到的RIA拆书法;
2、交换输入,她可以找有举办过读书会经验的小伙伴,互相交流,教别人如何拆书,再学习别人如何举办读书会;
3、吸收融合,把别人办读书会好的经验吸收融合到自身;
4、输入运用,她可以多举办几次读书会,通过不断反馈、总结、完善,她的读书会相信会越办越好形成自己的特色风格。
好的,感谢李丹小伙伴的精彩分享,通过她的分享让我们感受到了“联机学习的四步法”不仅对我们自身,而且对身边朋友都有所帮助,以上就是我第二个片段的拆书内容。
最后总结下,我们今天学习了《跃迁》中“知识晶体”和“联机学习”两个拆页片段。这两个片段的共同主题是,如何学会高效的学习方法。“知识晶体”片段教会我们,面对学习中松散知识点,通过“知识晶体萃取的四步法”即:选定主题、罗列要点、理顺逻辑、萃取晶体,打造属于自己知识晶体。“联机学习”片段教会我们,拥有属于自己知识晶体后,通过“联机学习的四步法”即:萃取打磨、交换输入、吸收融合、输出运用,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希望这样的高效学习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这就是我今天全部的拆书内容,感谢大家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