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小强升职记》 所属活动: 拆书帮东莞乐享分舵第152期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两招养成号习惯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张华,首先用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己:1手绘设计师;2国家认证视觉笔记师;3正在成长中的拆书家。

【学习目标】

今天分享的图书是《小强升职记》,大家在跟随我完成今天的RIA现场学习后,可以通过自我驱动力与团队驱动力这两个方面,来帮助自己培养好习惯。

【现场分组】为了方便学习和讨论,我进行一下现场分组,从左手边开始两两一组,共3组。

【FAB法介绍图书】

[F特征] (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小强升职记》是一本时间管理类图书,出版以来持续热销, 7年内印刷24次,作者邹鑫也为微软、腾讯、交通银行等大型企业及众多高校进行时间管理培训,被认为是中国最有实战经验的时间管理专家。

[A优势] (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这本时间管理的故事书,在豆瓣评分8.4分,是时间管理的入门经典书籍。与其他的同类书籍相比,本书没有枯燥的理论和说教,而是以主人公“小强”和师父“老付”之间的对话与互动来阐述的,六章内容都是在职场故事中呈现出时间管理的方法,语言生动幽默,我们阅读时就像看一本小说一样轻松有趣。

[B利益] (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利益,用于引发兴趣)

[B1本书的好处]

我们看完这本书,就会知道小强是如何在平凡的工作中,如何通过时间管理的方法,让自己从职场小白成长为职场高手的,我们也会不知不觉对号入座去学习和使用书中的时间管理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事半功倍更加高效。

[B2片段的好处]

我们都希望自己养成好习惯拥有自律人生,比如坚持读书、坚持锻炼、定期复盘、作息规律等等。。。但真正坚持下来的有几个?今天的拆书片段,教会我们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好习惯。我们按照书中的方法,可以学会培养习惯时不仅能够让自己心中充满动力,还能在行动时与他人抱团成长彼此赋能,这样可以从两个不同的维度来促成培养好习惯。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学习目标1】我们先来看拆页一“培养习惯首先找到驱动力”,我们学会从5个方面进行思考,找到自己的内心驱动力,让自己开启习惯时动力满满。

【片段1】《小强升职记》P166-167
【主 题】培养习惯首先找到驱动力
【原 文】
“我的第一个朋友叫战隼,他和我一样是在IT公司做项目管理,用业余时间写一个探索如何提升个人学习能力的博客,他养成的习惯是‘每天阅读一本书’,进行了378天,看完429本书,写了379本书的简评....”..

“这人太牛了!”小强激动地打断老付。

“想知道他为什么能做到吗?”老付问。

“想知道,想知道!”

“他做的第一件事是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养成这个习惯? ’并且写下来,而不是去打印什么表格。”

“原来这样啊,那他的答案是什么?”

“你还真是八卦......不过我也一样,呵呵,所以我发邮件问他同样的问题,给你看他的回复。

我为什么要每天阅读一本书。

1. 强烈的好奇:看看保持这个习惯一年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因为我看到李欣频、梁文道、本田直之都有这个习惯。

2. 消灭买了没看的书:电子书和纸质书加一块,按照现在的读书进度,估计一辈子都读不完,有很多精彩的书,放在那里,总是想有时间再看,几年过去,一直都没有时间。所以我决定坚持阅读,不留遗憾。

3.实践读书方法:所有人都说书要精读、要慢一点,我只是部分同意这个观点。对于经典的好书是需要精读,要知道以前的“学富五车”,换到现代才是几本书的信息量。时代已经不一样了,书的含量和数量也不同了,没有必要每本书都精读,必须要学会在短时间内判断一本书的价值,然后快速阅读,吸收一本书的精华。这样你才会有吸纳知识的优势。”老付搜索到那封邮件给小强看。

“从他的故事里你体悟到什么?”老付突然问。

“让我想想....是表格没有用吗?”或许因为太激动了,小强脑袋里一片空白。

“我的感悟是驱动力>约束力,养成习惯就是打开一扇从里面锁住的门,用约束力在外面猛砸有时也管用,但不如用驱动力从里面打开那样优雅、有效,记住:力量来自于你的内心。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这个片段告诉我们,一个好习惯的培养,驱动力的作用是大于约束力的,在行动开始之前,想清楚“我为什么要养成这个习惯?”可以帮我们找到内心的驱动力。

(WHY)

在培养习惯的时候,我们订好计划就开始做,直接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好吗?为什还要先找驱动力呢?

这是因为,培养习惯是一个长期的事情,当一个人自带驱动力时,才会主动去做一件事情;如果没有驱动力,那就缺乏行动的自主性,想要长期坚持一个习惯,将是困难和痛苦的。

比如我想养成健身的习惯,当我备好运动装办好健身卡去健身,开始热情十足一个月后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两个月后即使有空都不太想去了。所以,想要培养一个好习惯时,心吵有想法但行动跟不上,这往往是因为内心驱动力不足。

有了驱动力,。

(HOW)

那么,一个习惯的养成,驱动力应该怎样找呢?请认真地问一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养成这个习惯?”把这个问题写下来,并从以下4个方面来回答:

1我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每个人对自己都是有期待的,原文片段中主人公小强,他没有养成每天阅读一本书的习惯之前,就买了很多书,这说他心中对读书有着很深的情怀,希望自己是一个爱书的人,那么他培养读书的习惯就很适合自己的期待。比如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随心所欲地运用画笔画出心中的想法,那么我想要培养手绘的习惯,就容易养成。如果我都不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手绘高手,我觉得手绘简直太无聊了,看到别人画得好我也不觉得羡慕,那么自然难以养成经常手绘的习惯了。所以,要明确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且不断地强化这一身份,当这个身份一旦和某个习惯联系起来, 这个习惯就有了无限的动力。

2看到这个习惯的正面意义

同样的一个行为习惯,在不同的人眼中,会呈现出不同的意义,原文片段中主人公小强,他想实践一下自己快速阅读的读书方法,那么每天读一本书的习惯,对他来说不就辛苦也不是枯燥,而是快速吸收书的精华,让自己具被吸纳知识的优势。如果我们看到正面的意义,就很乐意去完成;如果我们看到负面的意义,恐怕就不愿意去做了。比如跑步锻炼这个习惯,我曾经问过红莲,为什么可以坚持跑步锻炼这个习惯?红莲说每次跑步很开心呀,看到太阳升起感觉到微风拂面简直太享受了。接着红莲问我,为什么我不喜欢跑步,我说一想到跑步,我就觉得好辛苦好累呀,跑完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难受,所以我坚持不下来跑步。同一个习惯,我们却感受到不一样的意义,那我们的行为结果一定不一样。后来我试着在跑步时去想积极意义,多去体会微风拂面去关注太阳的升起,的确是感觉那次跑步心情愉快了很多,所以,我们要看到这个习惯对我而言有何意义,并去体会和感受正面意义。

3我培养这个习惯的目标是什么?

比如原文片段中主人公小强,他很想知道自己,保持每天阅读一本书的习惯一年之后会有什么事发生?我想培养跑步的习惯,那我坚持这个习惯一年替有什么变化?我会像红莲一样报名参加一次半马比赛吗?我们树立一个阶段性的小目标,那就是我努力的方向,那么每次跑步想到自己是在向这个方向努力离目标越来越近了,心态上也会积极主动很多

4我培养这个习惯周围有哪些榜样?

长期保持一个习惯的人,我们周围一定不止一两个人,可以多找出几个榜样,人们是容易受到榜样的影响的,说起跑步,我知道除了红莲以外,还有懿慧也坚持晨跑,还有我的偶像樊登老师,还在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他们都是有着跑步的习惯,经常看这些榜样的力量,那我们内心也很容易被这些正能量所影响到,我与我的偶像们保持同频的可能性就更大,跑步锻炼这个习惯也更容易培养。

(细化步骤)

(WHERE)

这个方法适合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呢?我们生活中有一些习惯是很容易养成的,比如驾驶习惯我们开车转弯时要记得打转向灯,在家外出前要记得关好水电和燃气,这些习惯我们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做到,不需要来找驱动力。而另外有一些习惯我们想做到却难以坚持的,比如想要健身想要练口语等等,这样的习惯比较有挑战性,属于需要我们跳一跳脚才能够坚持下来的习惯,就需要我们通过以上4方面来帮助自己找到驱动力了。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问:同样是培养跑步这个习惯,我靠约束力也可以养成,那还需要那么费力地去想以上4方面内容去找驱动力吗?其实,有一些习惯是可以靠外在约束力来完成的,但是过程却很痛苦。比如大学新生入学有一个月的军训,教官十分严格,规定每天早上全体跑操2000米,跑不完的话不准吃早饭。这种约束也管用,但这一个月的跑步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心里想的是赶紧结束吧就不用这么辛苦了,因为没有内驱力,就不像真正热爱跑步的运动达人那样,跑得那么开心和有动力。(预防异议)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A1学习者拆为己用:
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在过往的生活工作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经历或体验:你看到早上有很多人早起跑步是个好习惯,你看到书上介绍的定期断舍离是个好习惯,你自己也想培养这个习惯,可是你却因为自己缺乏驱动力而没做到的呢?请大家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周琴“在锻炼方面,跑步和跳绳,是我想要养成但是没有养成的习惯。”

拆书家回应/反馈:
感谢周琴的分享。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A1+:

假如时光倒流再遇到同样情况时,你会如何用今天学习的方法,问一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养成这个习惯”,并且挖掘一下自己的驱动力,你觉得这个习惯有可能养成吗?你将如何做呢?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周琴“用寻找驱动力的方法有可能养成,首先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希望自己是一个健康的人;我还要看到这个习惯对我的意义,意义就是提高我的抵抗力;我的目标时自己做到坚持跑步跳绳这样的运动;寻找榜样方面,我会议红莲、恒心为榜样,还有其他的朋友作为榜样。”

拆书家回应/反馈:
周琴的分享非常棒,用掌声感谢周琴的分享。

周琴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案例,而且运用今天讲到的4个步骤来思考,如何做到坚持锻炼的习惯。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学习目标2】

刚才讲的拆页是培养习惯首先找到驱动力,这个驱动力是来自于我们身的力量。其实,培养一个好习惯,除了自身力量以外,借助团队的力量也可以帮助我们。下面请看第二个拆页“培养习惯不是一个人的事”。通过这个片段,我们将学会在培养一个习惯时,通过“4个步骤”,达到与大家抱团成长的效果。

【片段2】《小强升职记》P169-172

【主 题】培养习惯不是一个人的事

【原 文】

第三个朋友叫马超,他创办了一个线下俱乐部,里面聚集了很多有正能量的伙伴,因为工作的关系,他需要阅读一些英文资料,但词汇量是个门槛,于是他尝试了若干方法,使用了若干软件,都没有养成背单词的习惯,后来他突然萌生一个想法:为什么不在俱乐部里看看有没有培养同样习惯的?

有了想法之后他就找到了一款特别有意思的背单词软件:不背单词。名字有点奇怪,但是它特别适合很多人一起玩背单词的游戏。规则很简单:大家每天用‘不背单词’背单词,然后在QQ群里每天打卡:今天背了40个单词,已经持续89天。没想到这一下子把大家引爆了,第一批就有15个人加入,如果有人没有打卡,大家就纷纷给他打气,甚至还专门打电话鼓励,如果有人达到了自己设置的里程碑,就一起出去庆祝,真的High!在实体社群的氛围中,马超背单词已经235天了,你觉得怎么样?”

“我原以为培养习惯是一件不停抽打自己,用超人的意志力才能完成的事情,原来也可以这么有趣!”小强由衷感慨。

“没错,所谓成长,就是做那些让你不舒服,但还不至于痛苦的事情。好!那么作业来咯!你能参考我朋友们的方法,做一个自己的习惯培养计划吗?”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这个片段告诉我们,培养习惯不是一个人的事,一群人一起做效果会更好。我们把想要培养同样习惯的人组织到一起,制定一个共同的规则,在这个规则下大家彼此赋能,会让坚持这个习惯变得更有动力更有趣。

(WHY)

我们最近常常听到过一个词叫抱团成长,就是大家一起抱团更容易成长,一个人做一件事是孤单的,可一群人一起做就很热闹很有趣,也会更加有力量。在一个团队里面,行动力强的人他往往最先行动,可以带动其他人,这样大家互相鼓舞共同进步,即使是行动力差一点的人,也会变得更加热情和乐于行动了。这样,大家在团队力量的驱动下,更容易养成一个好习惯。

如果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一直是自己一个人行动,这种自己一个人的坚持,很容易有动摇的时候,比如我坚持早起跑步跑到第五天,腿好酸啊,在出门前头脑中有个声音在说,今天好累,休息两天再跑吧!这时候万一对自己放松一点,就回去继续睡懒觉去了。如果是大家组队就不一样了,在一个培养跑步习惯的团队里,一群人相约每天跑步而且群里打卡进行记录,那你很容易被大家带动起来,看他其他人在坚持,你自然也不想掉队。尤其是一想到自己行动跟不上的话会有人在群里会呼叫你,一想到自己放弃的话就无法体会到大家庆祝胜利的快乐,这时我们会重新燃起动力,带着信心把跑步的习惯坚持下来了。

(不这么做的坏处)

(HOW)

片段中的意思是,培养习惯时可以试着大家抱团成长,但是如何做到呢?我们可以细分为以下4个步骤:

1招募队友:可以主动问问周围的人,朋友、同学、同事、邻居等,或者发个朋友圈问一下等方式,有没有想要一起养成阅读习惯的?想要每天跑步锻炼的?找到同频的人想要培养相同习惯的,那么号召大家一起行动,来建立一个微信群,这样就组成了一个共同习惯群

2行动打卡:群主来可以制定一个打卡规则,或者大家一起制定一个规则 ,目的是大家每天记录自己的完成情况+累计天数。比如:今天阅读到第40页,已坚持阅读15天。在微信群接龙就非常方便,这样让自己每天的努力看得见,每次的成就被记录并且累计起来,越坚持记录越有成就感,这既是为自己赋能也是为整个团队赋能。

3带动他人:

在一个团队里,行动力有快有慢。对行动力慢的,我们要及时给到鼓励。比如今天即将过完了,看到还有没完成的伙伴,可以给他发信息、打电话等,即使是处于消极状态中的人,在鼓励的作用下,也可以振作精神激励斗志加快行动。

4创造仪式感:

当有人达成了自己的预设目标时,可以拉大家一起出去庆祝一下;大家坚持到21天时,可以来一次聚餐等等,这是非常有乐趣的一件事情。

我之前在参加一个演讲培训时,结识了培训班里很多爱学习的伙伴。因为现在在拆书帮参加拆书过级,需要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的感染力,但我的表达有待提高。之前听说坚持晨读美文可以锻炼口才培养语感,于是我就想每天早上读一段美文,可是经常被一些琐事所打断,一个月过去了也没晨读过几次。后来我想,为什么不在周围找一找,是否有人愿意一起坚持晨读的?有了这个想法,我找到微信里有一个能量晨读的打卡小程序,非常适合大家一起晨读打卡,规则很简单,大家每天在小程序里录下自己的晨读的内容,并且在微信群里接龙,接龙时直接备注上今天朗诵XX书XX页,已经持续XX天 。我问了几个之前一起学习过演讲课的同学,大家都表示很感兴趣,第一天就有10个人加入微信群,如果有人没有打卡,已经打卡的人就给他鼓励和打气,有的还发微信私信和打电话进行提醒和鼓励,如果有人已经读完了自己计划读的这本书,就一起出去庆祝一番,在这个我们一起晨诵的同学群中,我已经坚持125天了。

(意译案例)(细化步骤)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个拆页的主要内容“培养习惯不是一个人的事”告诉我们,在习惯养成过程中,大家抱团成长的4个步骤,1招募队友2行动打卡3带动他人4创造仪式感。

WHERE)

这个方法适合于同频的一群人,大家目标一致,都想养成一个共同的习惯。如果大家想要培养的习惯不一样,就不适合用这个方法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我们已经了解了如何通过“4个步骤”让大家在培养习惯时抱团成长,让大家彼此赋能互相鼓励和奖励,接下来我们按照这个方法,一起做一个角色演练。请大家

认真听一下演练的场景。

场景描述:
小强是公司的读书会负责人,他发现有一本《这样读书就够了》讲读书方法非常好,他希望自己先每天读一个章节,1个月可以把这本书读完,然后带领公司读书会的同中一起阅读。可是小强早上想看书起不来床,晚上想看书又很爱犯困,连3天都没坚持下来。

于是他来请教师父老付,希望老付可以给些建议。如果你是老付,运用这个拆页“培养习惯不是一个人的事”的4个步骤,你会给到小强什么建议呢?

我们分小组演练一下,一个人扮演小强,一个人扮演老付,开始小组演练,演练时间6分钟,6分钟后我们选出1组进行分享。看大家是如何使用这个方法的。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案例记录:

湛成:“老付你好,最近我很想看一本书《这样读书就够了》,我本来计划早上看,可是早上起不来。想要晚上看呢,晚上又没有动力看,怎么办呢?

小清:“你为什要养成这个习惯呢?”

湛成:“因为我买了很多书,有的买回来都没有拆开,我很想解决怎么样读书这个问题。”

小清:“我也遇到过你这样的问题,我试用了一个方法挺不错的,读书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我们可以找一下志同道合的伙伴,大家组成一个群,可以起一个非常正能量的名字叫读书群;第二步就是行动打卡,行动实可以定一个规则,比如说每天读一个章节,并且8点前在群里面接龙打卡;第三步我们要带动他人,这一周我来进行督促统计,下一周就是其他伙伴来进行督促和统计,主要是互相带动;第四步创造仪式感,到某个时间节点或者是到21天的时候,我们出来小聚一下,联系一下感情讨论一下收获和改进的方式,目的就是让我们读书越来越轻松和愉快地把这个习惯养成。”

湛成:“听你一说我觉得确实是这样子的,尤其是第三点大家互相带动轮流督促非常好。因为如果总是一个人的督促我,我可能会有抵触情绪,但是轮流进行的话也会轮到我督促,我就会更加有驱动力。而且创作仪式感这个做法也很好。”

小清:“那我们试一下吧,就是要轻松喜悦发养成一个习惯。”

拆书家回应/反馈:

从两位的表演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虚心非常爱学习的小强的形象,也看到了一个知识非常渊博很耐心地指导徒弟的老付的形象。在湛成和小清的演绎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她们不仅将“养成习惯不是一个人的事”中4个步骤运用到培养读书的习惯当中,并且“老付师父”还非常的有智慧,在第一步招募队友是,不仅招募了队友还给这个群起了个名字叫做读书群,这一点对我们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启示,第二步第三步行动打卡带动他人, 老付还提到每天轮流一个人值班来看打卡的情况,这也是非常好的值得借鉴的地方,在第四步创作仪式感提到了在21天结束的时候可以一起来庆祝一下。我相信随着这种方法的应用,会让我们不断地有所收获有所提升的时候,我们坚持读完一本书,可能会有接下来越来越多个21天越来越多的书,在我们的读书群当中,被我们不断地学习下去。

非常感谢两位带来的精彩演绎,我们再一次掌声鼓励他们。

A2:分步催化1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那么接下来,我们用今天这个片段的4步骤,来给自己树立一个小目标。请大家想一下,在9月底之前,我希望与周围的人共同养成一个XXX习惯,我希望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呢?请大家写在便签上,稍后我们来做分享。这个习惯可以是你之前想要养成却没有养成的,也可以是现在想到的一个习惯,请写下这个习惯。
例如:在9月底之前,我希望与周围的人共同养成XXX习惯。

学习者案例:

红莲:9月份跟儿子一起完成一个英语配音;

智勇:9月份,养成跟家人一起跑步的习惯;

周琴:跟家人和一个长沙的朋友,养成跑步的习惯。

木门:想要养成朗读的习惯,加入朗读打卡。

湛成:跳绳或者是跑步的习惯。

小清:运用康奈尔笔记整理知识的习惯。

拆书家回应/反馈:

各位都有自己非常清晰的目标和想要养成的非常棒的习惯!

A2:分步催化2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为了把我们的行动落到实处,请大家在用一张便签,对于这个习惯,如果让我来运用刚才学到的 4个行动步骤来养成习惯,那我的四个步骤是什么呢?我将怎样去做呢?请写下来,稍后请小伙伴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

小清:我想要养成写康奈尔笔记的习惯,写下每天的反思。首先我会在读书群和认识的朋友当中招募一些队友,我也会告诉他们我养成这个习惯的动机是什么;然后思考具体的行动和规则,比如每天几点完成,安排打卡,确定模板;第三我会在群里面形成分享和赋能的带动,不是一个人在群里面去喊,而是形成互动性;最后就是创造仪式感,还没有想好。

红莲补充:仪式感可以把大家所以做出来的笔记,做成一朵花,大家都有很有成就感。

拆书家回应/反馈:

感谢红莲的补充以及小清姐给我们贡献的非常好的案例,看来,仪式感也不仅仅是我们要出去吃饭聚餐,也可以用这种视觉化发方式,做出可视化的效果,也是非常有创意非常有特色。非常感谢大家的分享。

强有力的结语: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自律人生,拥有一个个的好习惯,在我们不断养成好习惯的过程中,也是我们再塑一个又一个更优秀的自己的过程,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有所收获,在今后培养习惯时,通过找到驱动力的方法和与团队共同培养一个习惯共同赋能的方法,让自己养成越来越多的好习惯,拥有自律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