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华版)》 所属活动: 保定直隶分舵八月第三次过级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高效能人士的的七个习惯》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喵小白。我的三个标签:二级拆书家、亲子阅读推广人、终身学习者。

【分组】

为了方便大家稍后小组讨论,我们先分下组,左边两位,右边两位,各为一组。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

【学习目标】

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与他人沟通时,大家能够使用(行为)“移情聆听法”去理解(澄清)他人 ,并能够用感受的词语来说出对方的感受(界定)。

【事件场景】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历。今年年初我老公创业开门窗建材店,有一天我老公向我倾诉最近一段生意不是很景气,害怕挣不到下半年的房租……,我听着有点不耐烦了,直接说,你就是懒癌上身,想的多,行动的少,你应该多去小区宣传搞活动,提高知名度……我还没说完后,老公直接回我,你懂什么,不跟你说了,说了你也不会明白的。结果这次谈话搞得我俩都不开心。

【提问】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会有过类似的经历呢?就是别人想跟你分享他的烦心事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效果怎么样?是不是像这样做:你一上来就会好为人师把自己的经验灌输给他,又或者自以为是地安慰他,让他一下子没有了想和你继续分享的想法。那么,当别人想向我们倾诉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在认真地倾听,有没有用感受的词语来说出对方的感受?

影响】我们在听别人讲话时,总是用到我们价值观和经历来评判对方,这样会影响到我们与他人的沟通效果和朋友对你的信任,对解决问题也没有帮助,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到我们的人际关系。

【解决】那我们应怎样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呢?著名的管理大师史芬蒂· 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中第五个习惯 知彼解己,这个习惯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还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沟通方法,那就是“移情聆听法”,在沟通时,我们要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受,并能够用感受的词语来说出对方的感受。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片段来源】: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主题】:移情聆听

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是这么自以为是。我们的聆听通常有层次之分。一是充耳不闻,压根不听别人说话;二是装模作样,“是的”、“嗯”、“没错”;三是选择性地接收,只听一部分,通常学龄期儿童的喋喋不休会让我们采取这种方法;四是聚精会神,努力听到每个字。但是,很少有人会达到第五层次,即高层次的移情聆听。

主动型和回应型聆听是一种技巧,本质是以自我为中心,就算行为没有显露出来,动机已经不言而喻,会让说话的人有受辱的感觉。回应型聆听技巧的目的不过是要做出回应,操控对方。

移情聆听是指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要求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

移情不是同情,后者是一种认同和判断形式,更适合用来表达感情和做出回应,却容易养成对方的依赖性。移情聆听本质不是要你赞同对方,而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地理解对方。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移情聆听”指一个人理解另一个人说话的真实意图以及所带的感情,并将他的理解反馈给说话人。其中的习惯五: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它教我们在与人沟通时,如何通过“知彼解己”来精准的获取信息,理解对方,获取信任,让对方明白“我们懂他”,从而让对方敞开心扉,顺利的沟通,

WHY:除了物质,人最大的生存需求源自心理,即被人理解、肯定、认可和欣赏。移情聆听是真正的以了解别人为 目的去聆听,是一种满足对方心理需求的聆听。如果我们不懂得移情聆听,在沟通的过程中,对方可能觉得你根本不理解他,没有得到你的认同,沟通会陷入僵局。运用移情聆听的方式沟通,能让对方感受到理解,有很强的认同感。

【概念对比强化】

所以,在沟通过程中,移情聆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概念,给大家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闺蜜不断的向你诉苦,说老公都是30多岁有孩子的人了,感觉老公还是像个孩子,不做家务,爱玩游戏……

1、如果你只是回答:嗯……哦,请问这是移情聆听吗?(提问)

这是在装模作样的听,最低层次的听,不是移情聆听,因为这样的回答只是表明你在听对方说话。

2、如果你说:“你这个老公的确让人很恼火。”,请问这是移情聆听吗?(提问)

这也不是移情聆听。因为这是代表你对她“现状”的认同和判断形式,并没有体察到她为什么这样说。

3、如果你也跟着一起抱怨道:“我的老公也是这个鬼样子。”请问这是移情聆听吗?(提问)

你这是在表达你的观点,依旧不是移情聆听。

4、如果你说: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我的经验是……。直接给她建议呢,这是移情聆听吗?(提问)

这也不是移情聆听,因为这是把自己的经验灌输给对方,对方可能最不喜欢这种聆听。

以上这些都不是移情聆听。

如果你说:“你老公都是有娃的人了,自己还像个没长大的孩子,不做家务,爱玩游戏(重复对方的话),而你觉得老公没有责任心,没有给孩子树立榜样(解释对方的话),让你觉得非常烦恼(感性表达对方的感受),你是这样想的吗?”

这样就是移情聆听了,移情聆听的要点是站在对方角度(角色、情境)在思考,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地理解对方,并能够用感受的词语来说出对方的感受。

【行动步骤】

如何来进行有效的沟通呢?结合原文,我们提炼总结出移情聆听三步法。

第一步是复述对方的语句:注意,只需要复述对方的话就好,不要带着自己情绪去疑问去感叹等等。重复的目的是,让说话者感受到我们是在专心的听他说话。

第二步解释对方的语句: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对方说的话,可以用询问的语气来跟对方确认,对方是否与你的想法一致?

第三步感性表达对方的感受:感性表达,点破对方感受,比如我们可以说:你现在是不是很伤心/焦虑/愤怒……?(在这里加一句:什么时候算是可以?判断提示语是:对方表达出“对,我就是这种感受”。算是移情聆听结束,如果没有,请回到第二步和第三步继续解释第二步和第三步。直到对方点头表达出“我就是这种感受”)

【解决问题】

回到前面我自己的经历,如果我之前知道移情聆听法的话,也许,我跟老公的聊天就不会闹得不愉快。老公向我倾诉时,我可以说:老公,你是说最近一段时间生意不好,会影响到下半年交房租,是吗?(复述对方的话);你是怕影响咱们家的生活水平,是吗(解释对方的话);你现在比较担心,你是这样想的吗?(感性表达对方的感受)

如果我能这样回应老公,我们之间的沟通会更顺畅,关系也会更和谐。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移情聆听”是要以理解他人为目的,理解他人说话的真实意图以及所带的感情,并将我们的理解反馈给他人。

【预防异议1】移情聆听适合任何场合吗?

不是。使用移情聆听,聆听是有时间和场合需要的。当话题非常重要、敏感或者涉及隐私的时候,请使用移情聆听,比如你的同事需要职业建议,或者如果你和你爱的人在沟通上出现问题。这些对话需要时间,不能一最而就。使用移情聆听的一个好的时机就是情绪高涨的时候。如果只是随意的谈话或者日常闲聊,就不需要使用这个方法。

WHERE:

移情聆听可以用于跟家人、朋友、同事、合作伙伴的沟通。当我们发现对方有比较严重的情绪时,运用移情聆听来进行沟通,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感同身受,沟通效果一定会更好。而一般性的沟通询问,随意的谈话闲聊就不适用这个方法。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 编写剧本】相信大家已经对移情聆听有了清晰的了解,为了更好的掌握这个知识点,接下请每位小伙伴编写一个小剧本,想象一下,未来一个月内,我们可能会遇到哪些场景可以用到移情聆听法呢,请大家设计一个剧本小故事,小故事中要用到我们今天所学移情聆听三步法,来理解对方,并将我们的理解反馈给对方。

编写要求:要设计出人物、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可采用对话形式,对话经过建议可以写关键词。我给大家准备一个框架模板,来辅助大家编写,现在发给大家,人手一份。

大家都已经拿到模板,给大家5分钟时间,之后我们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他的剧本。

好的,时间到,下面有请姚远上来给大家分享下案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强有力的总结:

移情聆听就是充分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理解他的思维方式和感受,听懂对方言语背后真正想表达的东西。移情聆听包括三个步骤:复述对方的话、解释对方的话、感性表达对方的感受。希望大家能把移情聆听变成自己的习惯,将知识拆为已用,好的,今天我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