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喜乐的拆书家,Fiona.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效表达的方法,帮助你解决沟通时词不达意的窘境。
在工作中, 当我们跟伙伴们唇枪舌剑讨论问题或者公众演讲时,你会不会有瞬间因为词不达意、表达不畅的哑火。让你觉得懊恼,明明自己就是清楚的,为什么说不出?丧失先机呢?让自己功亏一篑。今天我们来学习《简单的逻辑学》:找到语言清晰的方法,让语言与观念的匹配度越高,更有效阐述自我。
拆书家提问设计:对于平时自己的语言表达效果,请做个简单的测试评定。以下5个题目,请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分表示很不符合,6分表示非常符合)
1. 我在观念、思路清晰时,能找到合适的语言去向对方、听众表达我的意思。 1 2 3 4 5 6
2. 此时,我所找到的合适语言,能够忠实、明确呈现我的思路和观点。 1 2 3 4 5 6
3. 对方不会提问来澄清沟通中的不明确词语、意思。 1 2 3 4 5 6
4. 与我沟通的对方,表示能够清楚表达地理解我的意图、观点。 1 2 3 4 5 6
5. 沟通双方按照我所表达的意
明确的观念并不会自动地保证有效沟通。或许我很清楚自己要说什么,但是很可能一张口就词不达意,表述混乱。以下是一些帮助你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
1. 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你的听众会领悟你没有直接表达的意思:问题越复杂,这个原则越重要。
2. 说完整的句子:没有完整的陈述,词语想表达的意图就无法了解。
3. 不要将主观看法当作观事实。客观命题的真假判断是没有争议的,但主观命题有。
4. 避免使用双重否定:这会带来困扰,让语句表面上听起来是否定但实际上是肯定。
5. 根据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不要对外行人使用业内行话,沟通的关键是理解。
6. 避免使用模糊和多义的语言:模糊和多义的语言并不明确表达这个或那个特定的观念,而是游走于不同观念之间。尽可能使用清楚明晰的词语。
观念必须和语言紧密切合,人们才能顺畅交流。谁能告诉我此拆页中让你印象深刻的一到两个原则?好,下面我来做详细讲解。 1. 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你的听众会领悟你没有直接表达的意思。很多时候,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听众和我们一样了解问题的背景信息,可以牢牢把握所要讨论的问题。实际上,听众对这些信息一无所知。尤其是你别有深意的内涵。之前我的拆书中有个案例讨论,说了一个下属向人事投诉的案例。我以为伙伴们能了解到这是个很严重的事情,结果有位伙伴就是不了解,以为是普通的冲突,小组讨论做成反方向了。 2. 说完整的句子:是生活中口语易犯的错误。我有时性急是会说:“那个,拿过来”。没有完整的陈述,对方根本就不知道你要表达的是啥,没有产生指向联系的具体事务。生活中也许没问题,可重要的商务、工作情境中,表达就会不明确。 3. 不要把主观看法当作客观事实:客观命题的争议很少,可主观命题就会产生。如果我想让某个主观命题被大家接受,就必须为它做论证。比如,作为苹果粉,你认为苹果就是手机界高逼格的代表是个真理,可当你要去跟三星、华为公司员工沟通时,如果你把它当做客观事实来说,这就需要给出充分的论证,让对方接受。 4. 避免使用双重否定:双重否定是有加强的意思,可口语表达中会非常绕,易产生歧义。你如果跟对方说:“这里不是不欢迎你来”。人估计要翻白眼,直接喊你说人话,直接说“这里欢迎你来”。 5. 根据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沟通的关键是理解。对外行人使用业内行话,会给人两种不好印象:一是对人讲话态度傲慢;二是故作高深,让人雨里雾里。因为长期在外企,我在交流中也容易染上爱夹杂外文的习惯。一开始没觉得有啥问题,工作中就是这样用的,可面对非外企的伙伴们。他们给过我反馈:不要老显摆你英文好不好?再说,你那个词啥意思?你看,表达效果反而不好。 6. 避免使用模糊和多义的词语:这是制约有效沟通的两个典型因素。多义词,在表达中需要通过上下文判断确定是哪种含义,也不易理解。模糊往往词语的指代物不明确,不知道到底指什么。往往一个词语使用越普遍,他的含义就越模糊,听众就不会理解你所说的是什么。比如“爱”、“民主”、“公平”等词,它们本身的含义就太广泛了,没有确定所指。这也是政治人物的口号中,往往爱用这些普遍词的原因,例如Obama第一次竞选时用的“We can make change”。 |
【A3】促动引导
拆书家提问:今天大学同学聚会(5-6人),请向小伙伴们做1-2分钟的自我工作介绍:请运用所学的有效沟通方法(你印象最深刻的几大原则),来介绍你的工作:可以包括:你工作的公司、工作职能、范围或最近工作的项目、工作中让你快乐或自豪的部分等等。最后,我们会请小组上来给大家做个示范。
【A2】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 有效表达不太容易吧,为了让大家更好掌握,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记录未来三天工作生活中“有效沟通”不好的尝试,然后分析下自己表达不当的地方,今后会如何改善。
学习者案例记录: 1)随风:今天快递小哥联系我,问我在哪一个门拿快递,我第一反应是正门,结果去了才发现没有。快递小哥理解成另外一扇门是正门,结果我们走岔了。当时我理所当然的认为他会领会我的意思,并没有给一个清楚的指引:东门或者西门,并跟他确认。所以造成了表达上的不清晰。
2)Alicia: 昨天在跟跨部门的同事写邮件,让他更新新品测试结果。结果他告诉我上一封邮件已经回我了,我再一细看:测试结果分两个部分,我没有把话说得完整:其实我要的是第二个测试的结果,他之前只发了第一个测试结果。完整的表达和指代,在书面沟通中也不可少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