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精进》 所属活动: 20201210珞珈分舵周四线下练级场(徐东)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如何培养真正的兴趣

开场:

【自我介绍】

各位小伙伴,大家晚上好,很高兴与各位相聚在拆书帮,我是晴子,目前在一家通讯企业做营销管理。我的三个标签是:1.读书,也因此加入拆书帮,希望能学习将书拆为己用;2.运动,每周跑步;3.新手拆书家,刚刚开始打怪升级的路。

【分组】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交流,我们先简单地分下组,今天共有2名学习者,分1个组。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学会用培养兴趣三步法,在寻找兴趣时,能够不把兴趣作为做事的先决条件,通过深度投入,主动联结,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将无趣变得有趣。

先来介绍一下我今天拆解这本书。

【F特征,书中讲什么,用于激发好奇心】

这本《精进》作者是采铜,他是浙大的心理学博士,也是知乎大神,被公认为“知乎精神”的代表者之一。这本书是一本备受推崇的经典的自我成长类书,书中从影响人生的七个关键切面,解答了大多数人经常遇到的自我成长中的问题,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心智成长指南。

【A优势,用比较突出权威性】

这本书2016年推出便荣获豆瓣9.4分高分推荐,并长时间占据了亚马逊预售榜第一名,与同类型的书相比不同的是,书中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能让我们找到共鸣,促使看得人去思考,也帮助读者迅速掌握这些技巧,容易运用。

【B利益,强调与学习者的关系,引发兴趣】

疫情期间,你身边的牛人学习某项技能,半年后成为该领域的达人,你却没有收获。职业成长路上,有的人一路晋升,你却还在原地。如果你也想成为优秀的人,这本书可以给你一些启发。书中总结了7条精进成长路径,能让你找到解决问题的支点,去发现和实践更多成长和成才的路径。

【B2】

今天我就用书中的一个片段告诉大家当你想成为某个领域达人,或面对不感兴趣的事又不得不做时,如何运用培养兴趣三步法,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将无趣变得有趣。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原文片段:

接下来请大家利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以下原文片段。阅读完的伙伴可以眼神示意我。

不痛苦的坚持到底

越是急于寻找自己“真正的”兴趣,就越是寻觅不到,因为这个急于求成的心态常使我们浅尝辄止或者妄加评判,消耗了我们原本就不多的耐心,使我们离“真正的”兴趣越来越远。

改变这种局面是有一些方法可循的。

一是放弃对“兴趣”的执念,不把“兴趣”作为做事的先决条件。宁可傻一点、笨一点,去做一些并不特别喜欢但看上去又富有挑战的事,或者去做一些少有人做但又看上去很有意义的事,并且咬咬牙,多坚持一段时间,或许就能把死循环的闭环打破,开启新的良性循环。不以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并不是说不再追求兴趣或者忽视兴趣的重要性,而是调整一下顺序,不再是要求先有兴趣再努力做事,而是先努力做事再在努力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和热爱。

二是提升“浸润”的深度:尽量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所做的事情里面,不只用冰冷的理性,更用温暖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体验来激发兴趣。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以读书为例,把生活都乐趣融入到读书的乐趣中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林语堂先生再《读书的艺术》一文中很推崇李清照:“最理想的读书方法,最懂得读书之乐者,莫如中国第一女诗人李清照及其丈夫赵明诚。我们想象到他们夫妇典当衣服,买碑文水果,回来夫妻相对展玩咀嚼的情景,真使我们向往不已。你想他们两人一面剥水果,一面赏碑帖,或者一面品佳茗,一面校经籍,这是如何的清雅,如何了得的读书真味。”把读书的乐趣融入到生活的苦辣酸甜之中,融入到夫妻间的浓浓爱意之中,便是李清照夫妇的读书艺术。

三是增加互动,变单项的信息流动为双向的信息演绎,或者变纯粹的知识获取为技能上的操练。这方面,冯唐读史书是个很好的例子。

当代作家冯唐的小说语言带有鲜明的古文特色,这与他曾阅读大量史书有关。小学高年级时他就受一个老师影响开始读史书,初一时更是发下宏愿要把《二十四史》全部读完,要知道《二十四史》共计4000多万字,要读完几乎是不可能的,可最后他竟也读掉了三分之一。冯唐读史书一点都不觉得辛苦,反倒是兴味盎然,他的诀窍是把史书当作练习题集来读。什么意思呢?读的时候假想自己就是那一朝那一代的皇帝,只要书中一出现大臣在殿上上奏的内容就停下来,遮住书页,想想自己会做什么样的决定,然后再和书上的记述相对照。这种方法,让冯唐能更加主动地思考历史,更加深入地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得失,从而训练了自己的判断力和决策力。这种互动性的阅读把被动、单向的知识接收变成了主动的思考训练和技能训练,在趣味性和学习效果上都远远超过了普通的读书法。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讲解引导:

看到有小伙伴读完了,没看完也没关系,接下来我会到片段内容进行讲解。

【what】生活和工作中的许多事项,如果是你感兴趣的,你是否想成为该领域的达人呢?如果是你不感兴趣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你是否充满抱怨呢?

有时候,我们们实在是对一件事情提不起兴趣,但又不得不做这件事,这往往让人身心备受煎熬。面对这种情况,原文片段给了我们一个小方法——不把兴趣作为做事的先决条件,先努力做事,在过程中获得乐趣和热爱,深入下去加深了解,培养出真正的兴趣。

【why】我们愿意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不愿做不感兴趣的事。但是感兴趣的事坚持几天,几个月就半途而废,不感兴趣的能不做则不做,非做不可的就逼着自己去做。

如果生活中你只要觉得不感兴趣的就不去做,那么我们就会充满抱怨,充满痛苦,有很多局限性,工作也不会有所精进。逼着自己去做,则内心是痛苦的,不开心。

【反面例子】

对于这个片段,我有个非常深刻的失败经验:

前年我竞聘组长,职位是做质量管理,我想竞聘职位,但是我不喜欢做质量这一块,很不情愿去做监督和检查类的事情。我没有放下兴趣的执念,不喜欢做这个职位。

当时的主管非常优秀,给了我很多培训和辅导,还从零开始做了一个项目在公司发表并且有奖金,即便这样我也没有觉得很开心。我只是很有责任心,强迫自己去把工作做好,并没有深度投入这个工作,做得很是痛苦。也没有想过去主动联结,互动去学习,后来我申请转岗,错过了一次晋升的机会。

当我看到书中这个片段《不痛苦的坚持到底》,给了我一些启发。为什么不试试把我们不感兴趣的事情培养成兴趣呢?

【how】

针对这种情况,片段中给出了3个行动步骤,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需要:

如何不单凭兴趣做事,甚至把刚开始不感兴趣的事通过深入研究培养成我们真正的兴趣呢?具体分为三步:

第一步:放下对“兴趣”执念。

不把“兴趣”作为做事的先决条件。

第二步:深度投入。

尽量让自己在所做的事情里面深耕,深入研究、全身心投入。例如拆书,我们花时间写稿子,来拆书练级,先投入做这些事情,然后从练级中汲取经验,从打怪升级中体验到乐趣。

第三步:主动联结。

把单向学习变成互动式学习,把自己带入角色中去,主动思考和技能训练,增加趣味性和效果。

【加工成正面例子】

前面提到我因为全凭兴趣做事、没有深度投入和反思,错过了一次成长的机会,如果运用培养兴趣三步法,我给自己的设定的工作目标是学习这个岗位需要的质量管理技能,好好把握职位机会晋升。第一步,放下对兴趣的执念,先做,理清工作职责。第二步深度投入,跟随优秀的主管学习,他培训的目标管理SMART原则 ,并报名公司的六西格码培训,多去学习和提升自己。第三步,主动联结,结合本职工作操练运用,反复总结积累经验。

职业路上踩过的坑,后续更要避免,学会把握职位机会。

【where】当你希望将感兴趣的事发扬光大,成为领域达人,或做着不感兴趣又不得不做的事而痛苦时,都可以使用这个方法来培养兴趣,试着把“无趣”变“有趣”。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拆书家提问设计:好,现在请小伙伴们回想一下,最近一个月,你有没有不感兴趣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比如带孩子,从一睁眼就开始孩子吃喝拉撒,晚上还要讲故事哄睡,简直一点自己的空间都没有,觉得好无趣;比如找工作,转岗要面临学习新技能,每天996,一堆任务要处理,根本没时间学习......等等类似情景,那些半途而废的事,错失的机会,做得不开心的事?(构建情境)

刚刚这些只是我举的一些范例,那么大家回想一下,近一个月你有没有遇到类似的事情,你是怎么做的?(激活经验)

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请把事情的始末在小组里面讨论一下。稍后请1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

学习者案例记录:

周老师分享A1:工作中有个事情我不喜欢做,我的工作是培训,1个总部的管理人员的培训,再1个门店的销售人员培训,门店事务运营等,特别细,这2个事情我都要做。所以每次我就特别逃避,收银,理货,采购等这些门店的培训,太繁杂了。我当时的做法就是,我不做,把这些授权给另外一个老师做,结果效果不是很好。因为我不上心嘛,这两年这方面没什么进步。

【A1+】(反思加工):

拆书家提问设计:

刚刚大家讨论了之前的经历,现在请结合今天的方法反思一下,如果时间可以倒流,重新回到之前的场景中,你怎么用“培养兴趣的三步法”改写历史呢(修正错误)?把时间、地点、解决什么问题、具体做法,请写在你的便签纸上,然后在小组内讨论,时间为3分钟。稍后,我们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周老师分享A1+:对于我特别讨厌的门店培训,如果重来一次我准备这样做:

第1步,放下自己讨厌的这个情绪,当我接到门店培训这个工作时,先接受这个事情,先去做。

第2步,深度投入。经常去门店考察, 结合实际把课件做细一些,虽然辛苦,不情愿,但是先深入再说。

第3步,把门店培训和我喜欢的管理培训相结合,找到一些联结的点,发现其中的乐趣,慢慢越做越开心。

结束语

谢谢周老师的分享,我们今天学习了培养兴趣的三步法。放下执念,深度投入,主动联结,希望大家能在下周,在未来运用这个方法,或修正之前的事件,将无趣变得有趣,享受工作与生活的乐趣!

今天的拆解就到这里,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