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心智突围》 所属活动: 86期燕郊星火分舵拆书过级活动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成长型心智模式 vs 僵固型心智模式 (心智突围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常程。三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燕郊星火分舵的品宣长老,一名二级拆书家,同时我也是一名韩企产品培训师。首先感谢大家利用周末的时间,来参加我的线下拆书晋级活动。本次晋级级别TF 3-1,拆页片段选自《心智突围》一书。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学习某项技能,或拓展某项能力时,(where)能够从行为上(澄清)辨别(行动)两种不同的心智模式,即成长型心智模式和僵固型心智模式(界定)。

【学习者场景法介绍图书】

事件场景:

你是否会有这样的无力感?明明早上暗下决心要开始新的一天,到了晚上却发现还在重复昨日的做法;明明前一秒热情洋溢,下一秒却半途而废;明明渴望走出毫无生气的泥潭,但却不知道人生的方向到底在哪。

提问:

你真的了解自己吗?是不是总是喜欢拖延、抱怨、自我怀疑?设定好的目标永远留在空想中,想要追求的生活的也从不清晰过?

影响:

这些问题几乎都源于心智系统的失灵,如果不能及时摆脱心智系统的操控,你将平庸一生,止步不前。

解决1:

只有心智上的成长进化,才能让我们了解自己,从而进一步改变自己。今天带来的《心智突围》这本书从定位,认知、心境三个维度不断自我进化,让你摆脱被心智操纵的人生,成为真正的生活掌控者。

解决2:

今天分享给大家的拆页片段,是基于人生定位这一维度,从终身成长的底层逻辑出发,帮助你从自己行动上,辨别僵固型心智模式和成长型心智模式。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拆页片段。读完后请示意我一下。

R 阅读原文片段 选自《心智突围》P105)

要转变心智模式,尤为关键的是要对不同的心智模式有深刻的理解。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表格来了解这两种不同的心智模式在面对同一件事情时的反应。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各位伙伴都已经阅读完了,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下今天的拆页片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拆页片段,作者根据挑战,挫折,努力,批评,他人的成功经验等方面的不同反应,帮助学习者对成长型心智模式和僵固型心智模式有一定的理解。

【案例与概念相互参照】

这里再举几个例子,加深一下大家的理解。

1.为了学习拆书技能

小A想报名参加线上拆书训练营,但是担心自己学不会,迟迟没有报名。

小B虽然也担心自己学不会,但是愿意接受挑战,报名了线上拆书训练营。

问答环节:

问:大家通过例子中的小A,小B的行为,判断一下他们属于哪一种心智模式?

小A和小B的行为,是成长型心智模式?还是僵固型心智模式呢?

答:小A的行为是 —— 僵固型心智模式(回避挑战)

小B的行为是 —— 成长型心智模式(拥抱挑战)

2.这里还是小A,小B两个人。小A,小B都参加了线上拆书训练营。

小A写拆页作业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小A中途放弃了。

小B写拆页作业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小B不断找办法克服,最后顺利结业。

问答环节:

问:大家再通过例子中的小A,小B的行为,判断一下他们属于哪一种心智模式?

小A和小B的行为,是成长型心智模式?还是僵固型心智模式呢?

答:小A的行为是—— 僵固型心智模式 (遇到阻碍,中途放弃)

小B的行为是—— 成长型心智模式 (在挫折面前坚持不懈)

【Why】

成长型心智模式的驱动下,人会更愿意接触新事物,拥抱新变化,用更积极、更主动、更热情的反应看待问题,从而不断超越自我,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反之僵固型心智模式的驱动下,人的视角会更加狭隘,待人待物更消极,更被动,更冷漠,用防御性的反应看待问题,因此止步不前,让自我发展受限。

【HOW】

如何辨别自己的行为是成长型心智模式和僵固型心智模式呢?

1. 回顾:回顾那段时间的工作、生活、学习,描述工作、生活、学习的细节。

2. 反思:反思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

3. 区分:参照上面表格,判断自己当时行为是成长型心智模式,还是僵固型心智模式。

为了大家更好辨别僵固型心智模式和成长型心智模式,我举一个我最近发生事情:

为了提高我的写作技能,报名参加一门线上写作课。

1.回顾:

6月份的线上写作课,因为工作原因,外地出差比较多,担心影响上课的效果被我拖延到7月份,7月份的写作课,因为要准备驾校考试,没精力学习,又被我拖延到了8月份,这不,马上要到8月份了。

2.反思:

为什么每一次拖延,自己都能找到借口吗?真的是因为没时间,没精力的原因吗?

其实不是,因为线上课程,学习时间灵活,可以反复听,早起一点,或者晚睡一点就会克服。

虽有其它考试,还要要忙于工作,但是只要充分利用好业余刷手机视频的时间,还是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

主要担心自己学习学不会,不敢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不敢接受新的挑战,总是在找各种理由回避。

3.区分:

参照表格,在挑战面前,我的潜意识行为是在回避挑战,是一种僵固型的心智模式。

【Where】

该片段适用于学习者意图学习某项技能,或者拓展自身某种能力的场景下,不适用于满足现状,不求进取的人。

预防异议:

可能有人会问:“我是一名热衷于终身学习的实践者,那我就拥有成长型心智模式?”

其实不是的,成长型心智模式并不是通过你怎么想来确定的,而是通过具体的行动来鉴别和表现的。比如,你想着自己是一名拥有成长心智模式的人,但是行动上不敢接触新鲜事物,害怕失败,不敢犯错,事实上你就是僵固型心智模式。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催化讲解】

现在我们了解了我们自我成长路上的两种心智模式,接下来,我们做一个练习。想一想自己未来的一周或一个月的时间内,在提升自己某一项技能或者某一种能力的场景下,在面对别人的成功时,在自己遇到失败,挫折时,还是自己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可能表现出来的动作和心理状态,辨别自己的行动是成长型心智模式还是僵固型心智模式。

现在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想一下,未来1周或一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场景。

学习者案例实录:

我最近报名了一门考试,在准备的期间,就可能会出现这种场景。学习努力时,就想着拥抱挑战,往前走的状态,学习松懈时,就会有放弃,偷懒的状态,僵固型的心智模式。

好的,感谢学爸对场景的精彩分享。

下面,我们请每位自己编写一个小剧本,几百字即可,要有时间、人物、地点、起因、经过(可能发生的动作或者心理状态要着重描写)和结果。剧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进行编排,可以是探究内心的心理剧。

剧本中要用到我们今天学习的辨别成长型心智模式和僵固型心智模式的三步法,辨别自己的行为。

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把剧本大纲写在纸上,五分钟后我会请一位伙伴分享一下他的剧本。

学习者案例实录:(李敏是学爸的媳妇,李敏的场景剧本)

剧本背景:

未来一天的上午,我和媳妇一起出门,在讨论谁出门开车的这个问题上,产生的一系列对话。

角色扮演:

学爸:媳妇,你开车吧?

李敏:我不开车

学爸:啊?为啥?你不是说,你要开车的吗?

李敏:我不会开车

学爸:你不是上次还和我说,你要练车的吗?

李敏:我上次自己的时候,差一点撞了车,撞了人,所以我不会开车,不擅长开车。(回顾)

学爸:你是说,你上次的事情对你产生的影响。为什么你产生这样的心理呢?就是因为差一点撞上了人吗?

李敏:我感觉我学不会开车。

学爸:我最近学习了一个方法,辨别人的心智模式的,有成长型心智模式和僵固型心智模式。你可以自己判断一下,我觉得你

可能陷入了僵固型模式的控制。(引导反思)成长的心智模式是拥抱挑战,在困难挫折面前,坚持不懈的这种。僵固型心智模式是回避挑战,在困难挫折面前,容易放弃的这种,我觉得你是陷入了一种僵固型的心智模式。(区分)

李敏:我真的很担心再撞到其它别人车,我不想再开车(反思),按照你说的那样,我可能是僵固型的心智模式。(区分)

【结语】

感谢两位小伙伴的精彩剧本表演,成长型心智模式不是我们学习了今天拆页片段,一瞬就能达成的,要不断反思总结,不断练习。

希望伙伴们在人生中建立一种习惯性的成长型心智模式,走在自我进化的路上。感谢伙伴们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