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刘云汉,很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完成2-1的拆书活动。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谈话对方犹豫不决、要弄清对方是否全身心投入的时候,学会问明确的封闭问题“是还是不是”。
今天我要拆的片段来自这本书《提问的艺术》。这是美国著名商业战略家、《哈佛商业评论》《纽约时报》的撰稿人安德鲁.索贝尔、以及世界顶级慈善事业咨询师杰罗德.帕纳斯共同著作的。这本书自2014年1月出版,现在已经是第10次印刷了,也是“拆书帮”推荐的读本。
在本书第4页,美国畅销书《基金之父》作者罗恩.罗宾荪是这样介绍本书的:“《提问的艺术》是一本适合人人都读的书。安德鲁和杰罗德在书中告诉我们如何以一种”最可能引出具有深刻见解答案的方式”提出”最好的问题”。另外,作者还提供了上百个你曾经渴望去问的问题。这本书能够让你的会谈比以前更有成效。”
学会了这本书,我们可以在事业、生活的各种场合,随时展开富有成效的对话、帮助解决很多沟通问题,与家人好友还可以深入对话,推动情感交流。
当你试着让某人在某件事上做出明确回答时,或者是促使他们下定决心时,有许多提问方式。有温和的请求的提问方式,如“你觉有得...如何”。但有时候,你不能给对方留有动摇的余地。
当你想获得直接而由衷的回答时,封闭式问题会很有成效:用恰当的方式有目的地提出一个封闭式问题,是还是不是,对于提问者来说,是力量和高要求的最好结合。
好,大家都看好了—内容不多,看上去容易理解:就是在沟通中,当你看到对方犹豫不决的时候,或者某个重要任务,需要搞清对方是否愿意全身投入的时候,用封闭式的提问方法“是还是不是?”引发对方思考、并下定决心,作出承诺。
如果不这样做呢?那么很可能我们各说各的理由,大家都有道理,于是不停地绕圈子,讨论了半天,也没有一个结果,沟通效率很差。
我今天是第二次选择这个片段了。为什么呢?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作为财务经理,往往坚持原则、得罪人多,平时沟通就比较温和,喜欢用商议的形式,以示尊重、合作,但是过于温和就容易被别人以各种理由“绕圈子”,上次拆书以后,我知道了问封闭式的问题其实也是帮助对方下决心,因此我有所变化、但还是没有能应用自如,被“绕圈子”得不到明确支持的情况时有发生,我还需要强化这种理念;二是推己及人,我想很多小伙伴或许有同样的问题,我希望帮助大家了解、掌握这种方法,提高沟通效率。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下面请大家也回忆一下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和同事,或者下属,甚至家人、亲戚,在交流的过程中有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你有一件事,需要得到他的支持。你主动过去找到他,谈了这件事怎么怎么重要,希望得到他的支持。然而他却是含糊其辞、讲了各种困难,就是不给你一个明确的答复,然后你们不停地在那里绕圈子……
请把这样的经历简单地写到纸片上,2分钟时间,写好的请举手示意。
学习者案例记录:(马文丽)我在接待客户、预约面谈孩子的留学方案时间的时候,很多家长在电话里面嗯嗯嗯的听我说,然后就说我们再考虑考虑,就是不明确来还是不来。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好,现在请大家想一想:如果还是在当时的情境下,让你换一个封闭式的问题来提问,你会怎么问,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呢?
请在小纸片的下面写出来。1分钟。写好的请举手示意。
(1分钟以后)。好,我看大家都完成了。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一下你们的案例。
学习者案例记录:(马文丽)以后,碰到客户在电话里面再这样的时候,我会说:我也知道您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对我们公司的服务也很认可,才来找我们的。您也希望当面了解情况会更加具体、贴近您孩子的情况。这个星期六我们方便,您来还是不来?
(6分钟后)好,今天我的TF2-1拆书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