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2021年大连知行分舵 第十三场线下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用“赢得合作”的方法让孩子愿意和家长合作一起解决问题

开场: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通过学习了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来赢得孩子的合作(行为)。赢得合作的标准为,孩子愿意和家长合作一起解决问题(界定)。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冬日暖阳”。欢迎大家来到我的TF2-1的过级分享。

我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

第一个标签是教辅图书编辑:15年英语教辅图书编辑。自从毕业以来一直从事教辅图书的编辑和校对工作。

第二个标签是爱读书。由于长时间做的是文字工作,不太擅长沟通。我就是传说中的工作中做到90分,但是汇报时只说60分的人,因此想通过读书而改变和提升自己。

第三个标签是在路上的拆书家。偶然的机会遇到拆书帮,这里有一群热爱读书的人,并且愿意“助已达人”,因此我也决定加入,做更好的自己。

技能点:给学习者分组

【分组】为了方便一会儿的讨论,我来分一下组,我左手边一组,右手边一组,一会儿按小组进行讨论。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赢得”孩子 【p26-27页】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

且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下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你决定要赢得孩子的合作就足以为你带来积极的感觉。经过头两个步骤之后,你也已赢得了孩子。等你进入第三步时,孩子就已经能听得进你的话了哪怕是你以前说了多少遍,孩子都听不进去的话)。第四步肯定会有效果,因为你已经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的气氛。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用FAB法介绍图书:

【F特征】 今天的拆页选自《正面管教》,它的作者是【美】简•尼尔森。她是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并且是 “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本书自1981年第一版出版以来,在美国销量超过400万册,同时被翻译成16种语言,在美国以外的国家销量超过200万册。本书介绍了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地管教孩子的方法。

【A优势】 本书已经成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在豆瓣评分高达8.7分。和同类图书相比,本书是育儿类书集中非常畅销的一本。不仅理论扎实,而且实超性强,书中的方法可以拿来即用,用之即有效。

【B1本书的好处】 本书针对困扰大家众多的育儿问题,作者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浅显易懂。更重要的是它能使我们“知其所以然”地明白书中所介绍的正面管教的方法。

【B2本片断的好处】今天的拆页是关于“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掌握了这个方法,就可以在与孩子发生矛盾时,引领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并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接下来,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阅读一下我刚发给大家的拆页。看完的小伙伴请向我举手示意。

我看大家都读完了,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走进这个片断,共同学习一下:

【what】 这个片段告诉我们如何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你是想“赢了”孩子,还是“赢得”孩子呢?赢了孩子很简单,用家长的权威就可以了。“我是妈妈,你就得听我的。”而赢得孩子是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他的感受,体会他的体会,当他接受你时,再引导孩子应该如何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在出现问题时,和谐地处理问题,从而解决家长与孩子之间出现的矛盾。

【why not】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地管教孩子的方法,让孩子在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培养孩子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正是围绕着和善而坚定,前三个步骤是关于“和善”的方面,第四个步骤是围绕“坚定”。

如果我们这样做,不管孩子的感受或是不理解孩子的感受,就无法赢得孩子的心。他就更不愿去表达内心的想法,这样,导致的结果很可能是孩子的屈服或没有限制。如果经常这样,最终有可能孩子会形成反叛或盲目顺从这样的性格。

【how】

原文拆页中,作者给出了“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这个方法的步骤如下:

1.理解感受。家长要换位思考,首先站在孩子的角度,表达理解孩子出现的问题。比如孩子跟你哭诉他被打了。你可以说:“某某打你了,你是不是很疼呀!”

2.表达同情。对孩子出现的问题表示同情,但不是认同或是宽恕孩子的行为。如果表达自己的类似经历,效果会更好。可以说:“我很理解你,妈妈小时候也被人打过,打的可疼了呢”。

3.告知感受。如果前两个步骤进展顺利,孩子就愿意听家长说了。这时把家长对此问题的真实看法说出来。可以说:“我当时也很生气。”

4.解决问题。可以先问孩子想到的解决方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这时家长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直到孩子接受为止。可以先问孩子:“你打算以后怎么办呢?”“你想怎么解决呢?”

这里分享一个我的真实小案例:【绝对的反例】

【时间】 上周末晚上,我准备洗衣服,就让孩子自己在客厅玩会积木。等我洗完衣服回到客厅一看,沙发上、地上弄的到处都是,我就跟他说:“怎么弄的到处都是,赶紧收起来,别玩了。”他很不高兴地说他还没玩完呢,我说别玩了,赶紧收起来。他不仅不收起来,还生气地看着我。

那么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回到当时的情境,我就应该这样和孩子表达:

1. 理解感受。我应该以一种友善的语气和孩子说:“妈妈让你把玩具收起来,但是你还想再玩一会是不是?

2. 表达同情——并且告诉孩子自己也有类似经历

孩子应该会看我,我接着说:“妈妈小时候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妈妈还想和小朋友玩一会,可是姥姥喊妈妈该回家吃饭了。”

3. 告知感受。“妈妈知道你也想再玩会儿。”

4.解决问题。由于孩子太小,想不到解决办法。我说“那妈妈再陪你玩五分钟,五分钟过了,咱们就收起来好不好。”孩子应该会接受的。

适用边界【where】

赢得合作这四个步骤,可用在亲子之间或是孩子与老师发生矛盾时使用,也可用于家人或同事之间产生矛盾时。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提问设计(显像问题):

请大家回想一下,在你以往经历中,有没有遇到过别人不合作的情况?比如:你让孩子不要看电视了,洗漱一下准备睡觉,结果20分钟过去了,他还在看电视?周末你想出去逛街看电影,你老公就想在家打游戏?公司领导分配好了工作,需要大家分工协作,你想这样干,你的同事非要跟你唱反调,无论你提哪种方案,他都表示反对。等等...

当你遇到上述类似情况的这时候,那时的你是怎么回应的呢?

请大家回想一下当时的失败的场景,给大家1-2分钟的时间将关键词写到便签上,然后小组内分享。稍后我请一位小伙伴进行现场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请联想为大家分享一下。上学期的时候,孩子坐在第二排,他前面有一个小男生,那个小男生可能是比较高,所以座位就比较窄,总是往后挤,就给孩子挤没地方了,然后孩子就用笔去推人家,意思是告诉他别挤了。但是这个小男孩不高兴了,拿了个铅笔,回头就把孩子的手给扎了,给扎破皮了。然后孩子回来跟妈妈说,前面那个同学把他手扎破了。然后妈妈说,没事,上点药,过两天就好了。孩子很不高兴,抱怨妈妈不关心他,也不问问原因,然后孩子自己就回屋了。

好的,谢谢小伙伴的分享。

[A1+]反思加工提问设计(回到过去):

大家都分享了自己过往的经历,我们发现,当对方不合作时,我们要么无计可施,默默忍受,要么态度强硬,最终以不愉快收场。

如果我们坐上时光穿梭机,穿越回到过去的情境,大家根据今天所学的“赢得”合作的四步方法,你会怎样回应呢?

给每人1-2分钟时间,写下关键词,在小组内讨论,时间比较充足,希望每位小伙伴都积极参与。然后再请1-2位小伙伴现场分享。

下面我们请一位小伙伴用1分钟左右分享一下,“想想看,如果回到过去”您会怎么应用“赢得”合作四步法?

我们还是请联想,接着为大家分享一下:

按照今天学习的四步,

第一步:理解一下孩子的感受。宝贝,妈妈看到你的手被扎了,一定很疼吧。这时孩子心里会好受一点。

第二步,表达同情。妈妈小的时候,也是因为一些事情,和自己的小伙伴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也吵过架,妈妈也受过伤。

第三步,表达感受。妈妈感到你的手一定很疼,心里也很难过吧。

第四步,解决问题。问孩子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吗?孩子会说以后不用笔推同学了,会告诉同学别往后挤了。

非常感谢小伙伴的分享,案例成功地应用了今天学到的内容,我想这就是今天拆页分享最大的价值所在。

最后再总结一下今天分享的内容,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分别是:理解感受、表达同情、告知感受和解决问题,希望大家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应用到生活中,真正的拆为己用。育人先育己,父母当修为。我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陪伴和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