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沟通的方法》 所属活动: 15分钟,打造完美意见接收者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15分钟,打造完美意见接收者

开场:

大家好,我是来自金华,人在常州的哈哈。用三个标签来介绍自己:

1. 姓名标签。真名黄倩,花名哈哈。经常说人如其名,所以,我希望是哈哈,开心永驻。

2. 好奇心保持者。自我认知是,到目前为止,我对一切合法的事物仍保持着好奇心。

3. 常州龙城分舵新晋拆书家。目标三级,正在努力。同时也告诉大家,身在曹营心在汉,在拆书帮我是属于龙城的。

今天很开心给大家做TF1-1拆书分享,分享的内容是“意见接收三步法”。希望能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很多朋友会问什么是拆书,拆书帮又是什么?

拆书:是一种学习的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并规划具体的运用。

其中又分为了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获得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拆书帮就是拆书法学习爱好者的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我们所在的分舵就是常州龙城分舵。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致力于培养拆书家,释放拆书家的能量,相互陪伴,助人达己。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脱不花《沟通的方法》。

作者,脱不花。一个19岁创业,没上过大学,却是一家终身教育公司的CEO。推出罗辑思维,时间的朋友等知识服务品牌,罗胖(罗振宇)的创业战友。

这是一本全面覆盖职场沟通场景,给你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的一本书。我主要分享其中一个方法——意见接收三步法。

下面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手中的片段。请读完的伙伴举手向我示意。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当然,我们还可以转换角色,来看如何接收别人提的意见。

首先,要知道对方在给你提意见前调动了很多心力资源,所以,你要表现出对他情绪的接纳,去理解、感谢他。

其次,一定要给对方反馈。对方的意见你理解了没有?准备照着做吗?不准备完全照着做的话,你应该调用“肯定反射”指出自己准备做哪部分。当你特别认真地接收并落实对方的意见时,你们就在无形中结成了共同体。

最后,在接收信息时要主动“留痕”,即通过邮件或者交谈纪要,把对方提的意见记录下来,事后发送给对方。这个过程不仅体现了你对对方意见的重视,也是在跟对方确认,看他是不是你理解的意思。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时间到,如若还有伙伴没有看完,我会在接下来的分享中继续为大家解读。

WHY:

生活当中,面对给他人提供的看法和意见时,我们总是侃侃而谈,毕竟这是我们“吹牛”的高光时刻。转换角色,当他人向我们提意见时,有多少人是真正有“虚心求教”的态度?闭门造车的人真的能扛得住不愿意接受别人意见的风险吗?

WHAT:

那在对方表达意见的时候,我们如何表达才能表现出对对方的心力付出的感谢和重视,文段给了我们具体的操作方法——意见接收三步法。

具体是哪三步呢?

HOW:

第一步:情绪接纳。对于意见提出者而言,他的意见必定是花费了时间和精力的,是一种无回报式的“帮助”。因此在接收意见时,在情绪上要表现出对他的接纳、认可与感谢。

第二步:给予反馈。让对方从行动上感受到自己理解并在落实意见中,如果只准备接收部分意见,那就针对采纳的部分给予行动上的正向反馈。

第三步:发送记录。针对对方的意见,自己做记录的同时也要在事后懂得把记录发给对方。即确认了信息接收的准确度,又表达了对其意见的重视度。

以上就是意见接收的三步法。

WHERE:

那么,这个方法在什么时候最管用呢?就是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和意见提供方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时候。比如说,有希望我们学习成绩更加优秀的同学;有希望我们生活上面过得更加滋润和丰富的朋友;或者说工作过程中,希望我们有更好工作业绩的同事等诸如这样类似有共同目标的时候,“意见接收三步法”是比较适用的。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享一个亲身案例。

7.15,因持续性的工作压力和生活中琐碎事情的堆积,我产生了焦虑的情绪和失眠的问题。

于是找了从事心理咨询师的朋友苏苏做情绪疏通,希望能获得更专业的意见帮助。开始时苏苏花了近半小时听我吐槽,吐槽哪些呢?比如说,发现员工偷懒,自己原地爆炸的事情;比如说,和同事沟通工作,对方如何不留余地只考虑自己需求,然后自己又力改变的事情等等等等。

在我一口气释放完我的所有负能量之后,苏苏也明确的指出了我在情绪管理上和工作“权威”上的问题。可能正是因为我们彼此太熟了,她太了解我了,说出的问题有种直击内心,一剑刺中要害的感觉。使我产生了恐慌,第一反应竟然是逃避。然后草草的结束了沟通,虽然沟通结束了,但是我自己又陷入了另一个羞愧的情绪旋涡中,不仅之前的问题没解决,反而又多了一个问题。

冷静下来之后,根据“意见接收三步法”重新复盘了这个过程,发现自己一开始就采用了关闭沟通的模式,哪怕对方有提客观的意见,但自己在最初在情绪上都没有给到对方认可,也没有摆正心态,更别说是反馈和记录部分了。

学习了这个片段之后,根据“意见接收三步法”我将在本周日向朱老师寻求对目前工作瓶颈发展的意见。

第一步:情绪准备。在见面前一天通过电话沟通确认见面的时间及地点,告知对方目前自己的大致困惑点,让对方对沟通内容有初步的心理准备。并且,在约定时间前2小时告诉对方自己的出发地,路程所需的时间。同时,调整好自己以坦诚大方的状态做问题呈现。

第二步:给予反馈。在沟通现场,尽可能以客观、不带情绪的角度呈现近期遇到的如人员变动、项目推进困难等具体事例问题点,并且针对朱老师提的不同意见方案,自己也要思考说明自己执行对应方案时的操作设想,给到朱老师我对其意见的实际理解判断。

第三步:发送记录。沟通完成之后,对朱老师提的意见和沟通过程中产生的操作设想做统一记录。并把操作设想做可执行化具体动作步骤梳理,发送给朱老师做确认。

以上,我们学习了“意见接收三步法”,分别为情绪接纳、给予反馈、发送记录。通过这15分钟,和大家分享了以不伤害他人感情的方式接收意见,也希望今天的分享对大家成为完美意见接受者有所裨益。以上就是我的TF1-1的分享,感谢大家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