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晚上好,先做个自我介绍:我有两个名字,中文名-张丹丹,英文名dandan Zhang, 口误,这是过去时,现在请大家叫我Dido,这个听起来更加地国际化. 我有三个标签:第一个标签,我是一个6岁男孩的妈妈; 第二个标签,我是一家外资企业的精益六西格玛推行官,第三个标签,刚完成了6月份的RIA训练营并顺利结业,现在是新晋拆书家,希望借助拆书提升我的学习力,为我的前两个标签持续赋能。
加入拆书帮已两月有余,跟你谈谈我对拆书和拆书帮的理解。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拆书?拆书它可不是字面意思,把书拆成一张一张来阅读。在现实生活中,看到拆字,哪里出现最多,墙上。如果你看到一面墙上大大的写着一个红色的“拆”字,外面还画了一个圈,请问你会怎么想,答案肯定是,这里要被拆掉了;那我又告诉你,写着拆字的这面墙是你家的,请问你会怎么想?一大笔拆迁款!补偿!新房子!为啥两次同样告诉你墙上有拆字,你的想法会截然不同呢,原因是第二次说的这事跟你有关系了。拆书也是这样,重要的不是快速找出书中的重点,这跟你没太大关系,重要的是拆书能不能解决你当下遇到的一个问题,提升你的能力,为你所用,为你创造价值。
所以拆书它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通过知识关联学习者过往的经验,规划未来具体的运用场景。拆书法分为供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供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主要通过运用RIA便签学习法,让人读一本书达到同等主题的培训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由拆书家将一本书加工成一场现场培训,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拆为己有。
那什么是拆书帮?我们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组成的社群,表现为各地拆书帮分舵。
刚刚介绍完了什么是拆书和拆书帮,接下来正式进入我们的拆书分享环节:
今天的折页主题是XYZ 法则 – 如何表达对同事的不满,出自赵周及资深拆书家的《提问力》一书。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来阅读手里的折页内容,OK后,向我点头示意。
What: 这个片段介绍了,跟同事起了冲突,如何运用XYZ表达法来沟通。
Why: 在职场中,我们多多少少会跟同事起冲突,对其有意见,那通常你是如何做的呢?你是向他一通咆哮,抱怨,尽情发泄自己的不满和愤怒;还是咬牙隐忍,只在心里腹诽。这两种沟通效果如何呢,显然不怎么样。
我们常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同样,想达到有效的沟通模式,最好的做法是“XYZ表达法”。
How: 那我们如何使用XYZ来表达:
第一步:描述对方的行为X。描述给你带来问题的具体行为X. 避免匆忙给出评价性的指责。
第二步:列出导致的后果Y。列出这些行为导致的详细的、可见的后果(Y)。简单明白地告诉对方,其行为给你带来的问题。
第三步:描述自己的感受Z。重要的是,不仅要使对方了解哪些行为妨碍了你,而且要解释对方的行为带给你的挫折、愤怒或不安全等感受。
Where: 适用于同事或家人之间,领导对下属之间有不满时,不适用于下级对上级,或发起人所不满的问题已触犯了道德底线或法律法规。
6月初我们计划在7月7号,应运营团队的要求,为他们做一个质量方面的防错培训,小组正好4个人,于是分工,各自承担一个主题来准备相关资料。可就在培训的前两周,我跟团队一起Review各自的完成情况时,发现4个人中,竟然有3个人还未开始。我当时非常地生气,立马就以指责的口吻向他们发难,“明明早已做好了分工安排,为什么没有及时完成?这也太不认真负责了!过程中即使有问题为什么不让我第一时间知道?….之类的话。原以为他们会为此感到抱歉,并做出下一步的追赶计划,结果他们纷纷向我抱怨,谈困难,缺时间…..当时气氛也非常地紧张,最后会议临近结束了,我虽不满却迫于无奈做出了妥协,将培训时间推迟到7月底进行。
反思:在学完XYZ法则后,直拍大腿,我当时用这三步法来表达我的不满就好了。当我获知他们3个人还没有开始准备资料时,第的第一个错误表达:先是对大家一通指责和攻击,而没有去描述他们未及时完成培训资料的行为;第二个错误,没有去罗列这一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我们将不能兑现对运营团队的承诺,培训将不能如期进行,而是让双方进入到了攻防模式;第三个错误表达:最后我没有来表达对这一结果,我的感受,我其实是很生气的,而是无奈做出了妥协让步。
目标: 在8月5号之前,针对同事不能及时向我提交培训后的改善报告,运用一次XYZ表达法来完成谈话。
行动:
在进行谈话前,按XYZ法准备如下谈话内容
从4月份开始,我们会每月提醒大家及时提交改善报告,直至现在,你们还没有确定改善主题,按时提交你们的改善报告,导致第二季度,你所在部门的改善项目完成率不达标,要亮红灯。我很是着急。
可控: 写进我的待办清单中,如果完成就给自己一颗提问力达人的星星贴纸作为精神奖励,粘贴在书桌前。
好,我今天TF1-1的分享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大家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