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小伙们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参与我的拆书过级2-4的学习活动,我是红莲。2021年的我使用标签是用心、用情、用力,两字就是“三用”。欢迎大家。那么在学习之前我们先分一下小组,以桌子左边的为一个小组,右边为一个小组。
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个小视频“乌鸦喝水”小故事。
这个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很熟悉,视频总结为智慧胜于力量。我想补充一下的是乌鸦能通过一点一点的努力做到了那个想要喝水的自己。请小伙伴们带着思考开启我们今天的学习。今天的学习有两个片段。
第一个片段的目标是
【目标1】:通过学习这个拆页:学习者能够面对自己期待不合理的时候,能通过画出一条“成长线”向更好的自己靠近。
第二个片段的目标是
【目标2】:通过学习这个拆页:当出现对他人期待过高的时候,放弃自我理想的标准,而是用从0开始计算的标准来表达对他人的感谢。
【目标关系阐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那每个人都能发现他人自身的价值吗?不,不一定(比如我收到男朋友送的口红了,与你分享我的开心,你却说A货吧,弄得我酸溜溜的,分享我的开心是基于我对朋友的信任,你却一开始没想过给我好受】,相信来学习的绝大部分都是我们分舵的小伙伴,那么肯定都是认同我们拆书帮的愿景、使命与价值感,愿世界更好一点,是能促进学习者。如果是学习爱好者,相信来参加学习肯定也是认同我们的价值观,希望自己变得更好了,同时也有能力促进他人更好,与他人建立更好的关系,让世界变得更好一些!所以我们今天会有两片拆页结合的学习。所以今天学习的这两个拆页,它们是一种递进的关系。
【目标】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面对自己期待不合理的时候,能通过画出一条“成长线”向更好的自己靠近。并且能发现他人的价值,表达对他人的感谢,建立他人关系更好一点。
· F:今天我要拆的书是《被讨厌的勇力》,这本书的作者是岸见一朗和古贺史建两位。两位作者提炼了阿德勒,(心理学家三大巨头之一,是自我启发之父)心理学的干货,这是一本深入浅出的好书,剖析了生活中种种烦恼的根源,一一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告诉你如何过好这一生。
A: 《被讨厌的勇气》在豆瓣评分为8.8之高,在亚马逊2014年度销售冠军,,连续300天雄踞销售榜首,销售了350万册。与同类书籍相比,它通过“哲人”与“青年”的对话形式展现。有“如师在侧,如友在临”的体验,对话形式使得我们阅读的时候感到非常亲切,常常让人拍大腿的感觉:“哗,原来是这样呀“。
· B1:《被讨厌的勇气》展现给读者的可以把自我从过去、人际关系和未来,这些束缚中解脱出来后获得无比的自由,这本书说人人都可以获得幸福的能力,只是缺少获得幸福的勇气。读完这本《被讨厌的勇气》,你将得到启发。
· B2:你是否会过于在意他人的目光,常常责怪自己?回想过去的一些不幸的经历,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它、摆脱发现它?你是否常常会在学历甚至样貌等等方面,在与他人相对比中感到自卑?在我们成长的路上总会出现这许多烦恼的难题。通过学习这个拆页,学习者能够面对自己期待不合理的时候,识别出自己真实的现状,并尝试向更好的自己靠近。
那么接下来请大家花2分钟阅读第一个拆页。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这个片段:学习者能够面对自己期待不合理的时候,识别出自己真实的现状,并尝试向更好的自己靠近。
片段一《被讨厌的勇力》P145-146
哲人:首先从“自我接纳”开始说明。第一夜的时候,我曾经介绍了阿德勒“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句话,你还记得吧?
青年:当然。
哲人:我们既不能丢弃也不能更换“我”这个容器。但是,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来改变对“我”的看法和利用方法。
青年:这是指更加积极、获得更强的自我肯定感、凡事都朝前看吗?
哲人:没必要特别积极地肯定自己,不是自我肯定而是自我接纳。
青年:不是自我肯定而是自我接纳?
哲人:是的,这两者有明显差异。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
而另一方面,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说得更明白一些就是,对得了60分的自己说“这次只是运气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100分”,这就是自我肯定;与此相对,在诚实地接受60分的自己的基础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这就是自我接纳。
青年:您是说即使得了60分也不必悲观?
哲人:当然,毫无缺点的人根本没有,这在说明优越性追求的时候已经说过了吧?人都处于“想要进步的状态”。
反过来说也就是,根本没有满分的人。这一点必须积极地承认。
请阅读完的小伙伴们举手示意一下:谢谢,我们再给30秒稍等一下其它还没读完的小伙伴。
好的,还没读完也没关系,下面请随我一起拆解学习。
【I】【WHAT】看完原文片段里讲到一个关键词是“自我接纳”。没必要特别积极地肯定自己,不是自我肯定而是自我接纳,能接受“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努力,并且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是自我接纳。
【WHY】当我们面对自己期待不合理的时候,识别出自己真实的现状,并尝试向更好的自己靠近。
那么如何识别自己是自我肯定还是自我接纳呢?一起来看看可以怎么做呢?
【细化步骤】
1、收集内心的声音。
a、写好2-4预备表没有给师父看,然而我自信的说我2-4肯定能过。或者不过的时候又说:这次没过,下次肯定能过。这种肓目乐观的自信是自我肯定。
b、我这次2-4没过,我的原因在哪里?怎样做才能向过级靠近,这是自我接纳。
2、选择内心的声音。有意识的把自我肯定调整为自我接纳,在自我接纳的声音处“打勾”。
3、敲响自我接纳的声音(细化步骤)(前面两步都是为把第三步做好)
a、接受现在做不到的自己,但不过度否定自己而停滞不前。
b、面对自己、分析原因,收集多方面资源利用。我这次过级是哪些技能点没有达到?我可以怎么样做才能顺利过级?我是不是可以找教育长老一个一个技能点对照预备表修改呢?我是不是也可以把修改的预备表发给不同的三级拆书家,请求多方指出修改建议,呈现更好的2-4。
c、看见改变动态的自己。画一条“更好”成长线。每前进一步就记录一次,看见奔向更好、慢慢的向它靠近的自己。
【不这么做的坏处】
【一般做法】然而,我们做出改变的时候,或者别人委派我们任务的时候,我们通常直接说出这样一句话:我能做到,我能行。如果遇到意想不到的糟糕结果时候,又会说我这次是运气真不好,下次肯定能行。
【一般做法结果】看似对自己的乐观与自我肯定,或者抱怨运气不好,这只是对自己的撒谎而已,对“更好”的自己并没有发挥作用,后果只会逃避自己让自己停滞不前。
想要向更好的自己靠近,我们可以使用今天学习的拆页的“自我接纳”的方法。
【反例】例如小红加入拆书帮时说要半年成为三级拆书家,后来发现不是说成为就能成为那么一回事,一年多总是以忙为理由没有开始拆书过级。
【HOW】如果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做到更好的自己靠近,可以运用我们细化出来的步骤
a、接受现在做不到的自己,但不过度否定自己而停滞不前。
b、面对自己、分析原因,多方面收集资源利用。
c、画一条“更好”的成长线。每前进一步就记录一次,看见自己奔向更好、慢慢的向它靠近的自己
【正例】小红在拆书过级时舍去自我肯定,而是采用自我接纳。
a、接受过级重来的事实,依然对拆书保持着热爱。坚持每个月参加两场拆书活动。
b、面对自己分析原因,多方面收集资源利用。找师父一起分析是什么技能点没掌握,修改预备表各个环节的技能点。
c、画好过级成长线路图,每修改一次做一个标志。呈现出来前进的动态,就像导航一样每到达一段路给你一次提示,你会看到越来越接近目的地。(为了大家能更好的掌握成工线路图,我们看看小红的成长线路图)
A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拆书家提问设计
下面请各位小伙伴,想一想在你过去一周里,有没有发生过那些是不能“自我接纳”的事情?
【显像提问】
比如:
1、答应上司周日晚完成的分享课PPT没有完成。
2、减肥3个月还是失败了。
3、项目奖金被取消。
4、孩子不愿意去兴趣班了。
大家有没有发生过以上类似的事情吗?或者你有自己独特的不能自我接纳、或过于自我肯定的场景也可以。请大家花1分钟时间想想,把事件的关键词写在便签上
拆书家:如果给大家一台可以穿越的时光机,让你重来一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如何做到自我接纳的呢?又可以做出一些什么改变的事情向更好的自己靠近呢?运用我们刚刚学知识。步骤如下(一会邀请1位小伙伴来跟我们分享)
【HOW】
a、接受现在做不到的自己,但不过度否定自己而停滞不前。
b、面对自己、分析原因,多方面收集资源利用。
c、看见改变动态的自己。画一条“更好”成长线。记录向更好靠近的自己。
学习者龙珠的案例:不能再影响孩子的行为
学习者龙珠的分享:通过今天的学习:
第一:首先告诉自己,孩子已经长大了,她不受我的影响是正常的,先接纳这是正常的事情。
第二:孩子为什么不受我的影响呢?就是我希望影响孩子的行为我自己也做不到,比如我希望她们很好的规划自己的休息、学习、玩的时间,我可以找这方面的资料给她们参考,或者是给我自己参考是怎么样能做出来。
第三:画一条成长线,规划生活/学习,这个过程我是怎么样能做到的?把它们标记下来,能向能做到的目标靠近,互相的鼓励大家一起努力。
拆书家反馈:谢谢龙珠的分享,孩子长大了,一些行为也不受我们的影响了,我们首先要接纳这个现实,同时我们也要做出现状的分析,并且做出一些改变,第三是画一条成长线,如何做得到更好的线的画出来,影响孩子慢慢的做到,对吗?
谢谢你的分享
好,那我们来小结一下这个片段的学习:能够面对自己期待不合理的时候,能通过画出一条“成长线”向更好的自己靠近。现在我们学会了如何接纳自己,有了变得更好自己的基础,那么一下步,我们可以学习如何发现他人的自我价值,建立人际关系更好一点,让世界更好一点?接下来请大家用2分钟阅读第二个片段。
R原文片段:
片段二P135-136
青年:对于存在本身表示感谢?究竟是什么意思?
哲人:如果按照存在标准来考虑的话,我们仅仅因为“存在于这里”,就已经对他人有用、有价值了,这是不容怀疑的事实。
青年:不不,希望您开玩笑也得有个度啊!仅仅“存在于这里”就对别人有用,这到底是哪里的新兴宗教呀?!
哲人:例如,假设您母亲遇到了交通事故,而且陷入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险。这个时候,你根本不会考虑母亲“做了什么”之类的问题,你会感到只要母亲活下来就无比高兴,只要今天母亲还活着就谢天谢地。
青年:那……那是当然!
哲人:存在标准上的感谢就是这么回事。病危状态的母亲尽管什么都做不了,但仅仅她活着这件事本身就可以支撑你和家人的心,发挥巨大的作用。
你也是一样。如果你危在旦夕的时候,周围的人也会因为“你还存在着”这件事本身而感到无比高兴,也就是并不要求什么直接行为,仅仅是平安无事地存在着就非常难能可贵。至少没有不可以这样想的理由。对于自己,不要用“行为”标准去考虑,而要首先从“存在”标准上去接纳。
青年:那是极端状态下的情况,日常生活中完全不同!
哲人:不,也一样。
青年:哪里一样呢?请您举一个更加日常化的例子吧,否则我根本不能接受!
哲人:明白了。我们在看待他人的时候,往往会先任意虚构一个“对自己来说理想的形象”,然后再像做减法一样地去评价。
【案例】例如,父母全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运动样样满分,然后上好大学、进大公司。如果跟这种根本不存在的——理想的孩子形象相比,就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种种不满。从理想形象的100分中一点一点地扣分。这正是“评价”的想法。
不要这样,而应不将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起点出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能够对“存在”本身表示感谢了。
青年:嗯,这可真是理想论啊。那么,先生是说即使对既不去上学也不去工作、整天只知道闷在家里的孩子也要说“谢谢”吗?
哲人:当然。例如,假设闲居在家的孩子吃完饭之后帮忙洗碗。如果说“这种事就算了,快去上学吧”,那就是按照理想的孩子的形象做减法运算的父母的话。如果这样做,那就会更加挫伤孩子的勇气。
但是,如果能够真诚地说声“谢谢”的话,孩子也许就可以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进而迈出新的一步。
I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这个拆页:当出现对他人期待过高的时候,放弃自我理想的标准,而是用从0开始计算的标准来表达对他人的感谢。
【I】我们一起回想一下原文中父母通常对待小孩,是拿心中理想的孩子形象相比,就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种种不满。从理想形象的100分中一点一点地扣分。这正是“评价”的想法。
【WHAT】俗话说的好:凡事存在即合理,存在便有它的价值。
【WHY】当肯定他人价值的时候,并且告诉他你此时此刻(喜悦)的心情,真诚说谢谢,建立他人关系更好一点。
【意译案例】
我希望天天晒做包子的朋友也教我做包子,就像“庆丰”牌的口感柔软,香而不腻,油水汪汪的包子。如果跟我理想中的“庆丰”牌包子相比,这是根本不存在的,庆丰牌是连锁加盟店,朋友是自学的,按照我理想中“庆丰”牌包子的水平来相比,就对会朋友产生不满感,朋友做的包子就会从我的理想标准一项一项的扣分,这是我对她的评价的一种想法。
不能这样,而不应将自己的朋友与连锁的牌子相比,换一个角度与从0开始计算标准,一点一点的加分,朋友是从自学的“手艺”分享给我这个朋友,朋友从不懂到懂,这种精神激励了我,还乐意教我,她陪伴的过程本身就已经是一件带给我乐趣的事情,我要真诚说声谢谢她。
有人可能会说你这完全是过于表面的理想论了,做的包子真的不好吃难道我还不能评价一下吗?
当然,假设按理想中“庆丰”包子的水平去做减法评价话。如果说算了,你做的包子都不好吃,以后不用你教我了。这样就会挫伤朋友的自尊心,她不会与我再有下次一起体验的想法了。
但是,如果我能真诚的说声谢谢朋友陪伴我做包子本身这件事情,比如开始做包子的时候有说有笑的心情,我也应该表达我的谢意吧,相信她还会有下次,下下次与我更多的体验。
小伙伴们,那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面对他人期待过高的时候如何做到不评价他人而是发现他人价值,建立关系更好一点呢?具体怎么做呢?
【HOW】
1、放弃自我理想的标准。放弃从100分开始计算一项一项扣分的评价想法。
2、重建从0开始计算的标准。不与其它人比较,而是换一个角度,他开始做这件事情从0开始为分他一点一点的加分。
3、真诚的说声谢谢。保持事情最初他带给我的心情,比如她陪伴我做包子的过程,我开心的心情。为此可以真诚的说声谢谢!
【一般做法的坏处】【负面对话一般做法】一般情况面对过高期望他人的时候,会直接用语言否定对方或者与人比较。这种做法是看不到对方的价值,这样只会引起对方情绪低落或关闭沟通,甚至语言上回击,破坏彼此的关系。
【反例】比如:
一、老公,你看我新买的衣服好看吗?
有什么好看的,还不是那样。
行,那你买件你觉得好看我也觉得好看的给我。
二、你看看,又考了60分,我闭着眼睛都能考100分。
那你去考啊,这么厉害。
【拆页的建议】看了到没,拿别人比较而看不到对方的价值,要不引起对方情绪封闭要不引起对方的攻击, 破坏彼此的关系,这样对谁都没有好处。根据我们的拆页的建议是面对他人期待过高的时候,放弃自我理想的标准,重建从0开始计算的标准,真诚的说声谢谢,促进他人的关系更好一点。
【预防异议】那请问如果我不具备发现他人价值的能力,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真的不具备,那么请先冷静一下,起码可以暂停评价他人的想法。
A学习者拆为己用:学习者拆为己用:
【A3】
那么下来我们一起练习一个情境吧,如何做到当出现对他人期待过高的时候,放弃自我理想的标准,而是用从0开始计算的标准来表达对他人的感谢。
情景:1、让老公帮忙做家务,都倒忙。
2、让下属去送项目合同,走得太急给漏了一份。
· 请两组各选一个情境演练
【HOW】
1、放弃自我理想的标准。放弃从100分开始计算一项一项扣分的评价想法。
2、重建从0开始计算的标准。不与其它人比较,他开始做这件事情从0开始为分他一点一点的加分。
3、真诚的说声谢谢。保持事情最初他带给我的心情,为此还可以真诚的说声谢谢!
请大家开始讨论。(拆家在讨论过程中关注到两个小组的讨论中)
· 好的,时间到,现在有请做写好的小伙伴来为我们分享一下
情景1学习者山山的分享:请老公帮忙做家务
情景2学习者香香的分享:送合同的案例
学习者认为存在就是合理的,虽然我是想要送合同是顺利的,可是发生了这样的事肯定是双方都有职责,双方没有沟通好。我也不能只是单向的指责,希望下次做得更好。
拆书家回应:你刚才说发生已经是事实,可以通过查漏补缺让下次做得更好。那么请问一下通过今天学习的三个步骤可以促进与他人更好一点的关系呢?
在拆书家的提问回应中加工出来的步骤:
第一:就是先放弃原来的理想标准,再查潜心补缺的方法,让下次做的更好。
第二:下属很快就答应了去送合同,他的态度很好,回来也能诚实,这样也是从0为他一点点的加分吧。
第三:不管怎么样,希望以后他做得更好或者我们合作也更好,还是要真诚的谢谢她的。
好的,我们掌声给香香鼓励一下。谢谢香香的分享。
拆书家提问:请问第二组的小伙伴有请老公做家务了吗?(现声引来笑声)
学习者山山举手分享:老公每天起来洗衣服
我发现他晾出来的衣服永远都像咸菜一样,从洗衣机里拿出来是样子的挂上去就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我就批评他,我希望他能像我一样把衣服摆开,整齐的挂上去,我的要求标准是这样的,但是他一直不愿意改变,我挂起就很好了。但我坚持反对态度。通过今天的学习:第一步我要放弃我的标准了,他能把衣凉起来,能去做这件事情,这是一个很好的行为开始,我不该去评价。第二:他能为我去做这个事情,我就不用再花这个时间去洗衣服衣服,我就可以把这个时间去读书或者陪孩子,这减轻了我的压力,而且我能向他表示感谢,你分享一部他家务,谢谢你洗衣服的行为。
拆书家反馈:通过今天的学习,原来对老公的要求是完美的标准。但是今天能发现他洗衣服这件事情给你带来的好处,为他一点点加分,而不是你为什么不安我的标准减分,还能向他说声谢谢。
为了大家有更多的场景能学以至用,在未来的一周时间,你与同事、与家人,还可能会出现哪些场景?让你对他人期待过高的时候,放弃自我理想的标准,而是用从0开始计算的标准来表达对他人的感谢。
比如:
1、孩子兴趣班的比赛。
2、你负责的项目。
3、下属没有完成任
4、与家人的生活习惯
等等,请大家用一分钟的时间想一想,并把想到的场景写在便签上。
好,看到小伙伴都写好了,我们再回顾一下我们刚才所学:当出现对他人期待过高的时候,放弃自我理想的标准,而是用从0开始计算的标准来表达对他人感谢的操作步骤:
【HOW】
1、放弃自我理想的标准。放弃从100分开始计算一项一项扣分的评价想法。
2、重建从0开始计算的标准。不与其它人比较,而是换一个角度,他开始做这件事情从0开始为分他一点一点的加分。
3、真诚的说声谢谢。保持事情最初他带给我的心情,比如她陪伴我做包子的过程,我开心的心情。为此可以真诚的说声谢谢!
接下来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来规划一下你是怎么通过今天所学的知识做到的呢?
好,时间到,对未来一周规划好的小伙伴可以为我们分享一下吗?
拆书家观察到学习者山山做好的A2,并邀请山山分享(掌声)
学者习山山的分享:我儿子暑假的规划做好的一个很好的思维导图,希望他每周每天的规划按时完成,做作业的时间一定要专注。这是我的要求,但是他会做不到,妹妹看电视时他会去看电视,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按规划来完成,想着尽快完成每天的目标,想每天更好的时间去玩。
通过学习我会这样做:放弃我的目标任务,他能每天做好目标,并且他也会要求自己完成任务才出去玩,我可以从0开始为他加分,这是一个好的行为,是需要给予肯定的,最后他能做目标的这个行为是非常好的,虽然不能按原来规划好的标准去做,但是能这么做还要能要求每天完成任务,这是值得鼓励的,要谢谢他。
拆书反馈:好,谢谢山山的分享,掌声鼓励一下。山山能放弃原来的任务标准,从发现儿子每天能去做的这个行为为他从0开始加分,给你带来欣慰感并向他说声谢谢他。好的,谢谢你的分享,
好,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片段,现在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学习的第一个片段:学习者能够面对自己期待不合理的时候,能通过画出一条“成长线”向更好的自己靠近。
第二个片段是出现对他人期待过高的时候,能放弃自我理想的标准,而是用从0开始计算的标准来表达对他人的感谢。
所以阿德勒说: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向前。祝大家都有勇气改变,遇见更好的自己。我的拆书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