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真实的幸福》 所属活动: 如何宽容&培养孩子自主学习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如何宽容

开场:

自我介绍&拆解书籍介绍

伙伴们,大家晚上好,我是你们有趣有料的朋友姚金明,大家也可以叫我雪痕。 目前是拆书路上的新人,希望可以在这里激活学习促进者的能量,请大家多多指教。

今天要给大家拆解的书籍名为《真实的幸福》,该书是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的集大成之作,是央视《读书》栏目连续五天力荐的作品。——F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从“什么是幸福”,“幸福在哪里”,“让幸福充满人生”三个方面对幸福进行了解读。书中辅以大量的案例以及具体可行的方法,可读性很高。——A

这使得每一个读者都能对幸福有深层次的理解,并且可以在生活中实践,切切实实拥有幸福的人生。——B1

今天的片段提供了一种练习方法,能够帮助大家培养乐观的情绪,从而更从容应对生活中的重大挑战以及更好地面对挫折。——B2

推荐大家有时间了一定要读一读。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片段

现在正式开始我们今天的拆书之旅。今天拆解的片段为:培养乐观情绪的练习方法。

面对未来所表现出的积极情绪包括信心、信任、自信、希望以及乐观,我们对乐观和希望都很熟悉了,有无数的研究讨论过它们。共同的结论是我们可以培养乐观和希望。

乐观和希望可以帮我们在遭受打击时对抗沮丧,在面对有挑战性的工作时表现良好,在日常生活中让我们更加健康。

那我们又该如何培养乐观这种能力呢,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方法呢?

接下来就请大家花2分钟时间阅读拆页内容,我们来找寻答案,读完的小伙伴可以举手示意我一下。

一种培养乐观情绪的方法

现在已经有很好的方法来培养乐观情绪了,这个方法就是指认出自己悲观想法,并且反驳他。当我们工作上的对手或情人指责我们时,我们会用这个方法来反驳。如果对手指责你,“你不配做人事部门的经理,你自私自利,员工都不能忍受你了。”在反驳时,你可以指出他错在哪里,包括去年下属们给你打了很高的评分,你把营销部最难应付的三个人都说服了。但是当我们对自己说同样指责的话时,我们通常不会反驳自己,虽然这些话常常不对。所以反驳自己悲观想法的第一件事便是认识到这个想法不对,然后把它当做外人对你的指责来反驳,外人的目的就是要让你生活不幸福,你可不能让他得逞。

下面教你如何反驳自己,一旦你意识到有悲观的想法,就要用ABCDE模式去反驳它。A(adversity)代表不好的事情,B(belief)代表当事件发生时,自动浮现的念头、想法,C(consequence)代表这个想法所产生的后果,D(disputation)代表反驳,E(energization)代表你成功进行反驳后所受到的激发。如果在不幸的事件发生后,你有效的反驳了自己的悲观想法,你便可以改变自己受事件打击时的反应,使自己变得更有朝气。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便签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what】

一种培养乐观情绪的方法,通过反驳自己的悲观念头,让自己获得正面的“激活”,改变以往习以为常的悲观思路。

【why】

乐观和希望可以帮我们在遭受打击时对抗沮丧,在面对有挑战性的工作时表现良好,在日常生活中让我们更加健康。

【how】

第一步, 察觉不好的事情,这里的“不好”强调的是主观上的不好。

第二步, 认真体会这件事情让自己产生了什么念头或者想法。

第三步, 由于这种想法导致自己在后续做事时产生了什么不好的后果,或者有没有产生更恶劣的悲观的想法。

第四步,针对第二步中的念头或想法进行反驳—真如之前所想吗。

第五步,反驳之前不恰当的观念或想法后,心中激活的新的想法,新的念头。

【where】

任何时候脑子里面闪过悲观的想法都可以记录下来,安静下来之后去练习反驳。

【我的切身体会】——我在演讲时有人看手机

不好的事:今天我上台发表演讲的时候,我看到有人在下边玩手机,旁边还有两个人在那里窃窃私语。

想法:我是不是讲的很差?他们都没有兴趣听,是不是感觉到了厌烦。

后果:我变得越发不自信起来,说话的时候犹豫不决,不敢大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我越发的注意到了那个玩手机的人,这让我的心情很差,开始想我是不是不适合做演讲?下次再也不要上台来演讲了,真丢脸。

反驳:虽然我确实没有做太多准备,但我可能讲的也没有那么差,我看到旁边好几个人都在向我点头致意,听得很入神的样子。是不是是玩手机的人正好遇到了急事需要回复消息,或者说他对我讲的这一部分内容恰好非常不感兴趣。

或许我真的不应该偷懒,应该做更详细的准备,要仔细的调查一下听众的需求,多花一点时间在讲解的内容上,以此来提升听众的兴趣。

激发:我不再感到很郁闷了,虽然我仍然因为玩手机的听众感到不开心,但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不要深陷其中。我可以把注意力放在下一次讲解时如何调整讲解内容,让大家更有兴趣上,我很期待下一次上台发表演讲。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组环节

根据现场人数进行分组,每组3-6人,进行小组讨论。

分组后下达明确的指令:请每个人想一想你最近一个月或者一个周,生活中经历的“不好的事情”,你因此而产生的想法,带来的后果,然后和小组伙伴进行讨论,说清楚这件事的时间、地点以及事件本身即可,限时两分钟。

然后反思如何对当时情景下的想法进行反驳(尝试想象这样做之后可能带来的感受——这一步不做硬性要求)。

A1——激活大家的经验

请每个人想一想你最近一个月或者一个周,生活中经历的“不好的事情”,你因此而产生的想法,带来的后果,然后和小组伙伴进行讨论,说清楚这件事的时间、地点以及事件本身即可,限时两分钟。

(进行适当引导,帮助大家激活自己的经历。下面的情况可能用得到。)

(1)一次没按计划跑步/没管住吃零食就觉得自己没有自制力;

(2)驾照一次没考过,职业测试,上学时没考好,“我是全班最差的”,“我有点笨”;

(3)今天和丈夫/妻子/爱人吵了一架,“我们感情越来越差,感情破灭了”;

(4)发消息/打电话给某个人,对方没回复,“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ta是不是生气了”;

【现场学习者反馈案例】

飘飘的游泳经历:

前两天在游泳馆游泳的时候,不小心在池子里面磕到了,生疼。——不好的事情

我游到那个地方的时候还会被磕到,好疼的感觉。——想法

这两天我都不想去游泳了。——后果

智慧妈妈和孩子的早起经历:

这周我和女儿约定每天七点起床锻炼,结果刚做了周一那次,第二天就没有起得来。——不好的事情

我的自律能力比较差。——想法

彻底放弃了,周三想到周二都没做到,索性也不坚持了。——后果

A2——催化未来应用

大家刚才的讨论很热烈,想必对于今后如何练习“通过反驳悲观念头培养乐观情绪”也有了一些体会。下面有1分钟时间给到大家,请大家写下最近几天或者未来一周、一个月将如何应用今天片段中的方法培养乐观的情绪。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切实落地,我们规划的行动一定要有具体的时间、触发场景、具体做法以及行动方案,过程要能够被观测且可以衡量。

(——提前将便签纸发到座位上——)

【现场学习者案例反馈】
飘飘的游泳经历:
那一次磕到只是不小心,当时走神了,下一次我游到那里的时候加倍小心,未必就会磕到。——反驳
在游泳馆9月份关闭前,我每周都会去练习3次。提醒自己克服内心的恐惧,之前“会磕到”的担心是不切实际的,这样一想我更愿意下水了。——激活

智慧妈妈和孩子早起的经历:
周二没有按时起床,只不过因为前一天晚上睡得比较晚,而且只是一次没有起得来,不代表我自律能力差。——反驳
我会继续之前的计划,和女儿坚持早起,如果没有做到就去找原因并克服。早起好处多多,这样一来,我更愿意去挑战这件事情了。——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