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说话的力量》 所属活动: 2021年7月15日:蜀汉分舵线下晋级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3步说到对方心坎里

开场:

【自我介绍】尊敬的观察家和各位爱学习的小伙伴:大家晚上好!我是余盛莲。用三个标签介绍自己:财务管理,餐饮精细化管理,二级拆书家。

【分组】今天是我3-1拆书晋级,等一下会有分享环节,我们先来分一下组,今天我们人比较少,就分为一个组,请康雄担任组长,谢谢!

图书介绍

【事件场景】上周女儿回家一直嘟着小脸,她说同学们不喜欢她,不跟她一起玩游戏。老公脱口而出:“怎么可能,我女儿这么可爱,同学们不会不喜欢你的。爸爸最爱你了。”女儿什么也没说,继续生闷气……

【提问】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你们之前都是怎么处理的呢?效果怎么样?

【影响】如果我们没有用对方法,会让对方觉得我们根本不理解他们,不体会他们的感受,影响进一步沟通,甚至导致关系破裂!

【解决】《说话的力量》这本书教给我们一个技巧:迎合,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它教给我们一种“我们所说就是对方所想”的说话方式,让对方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从而认可我们的想法,更加地信任我们。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3步说到对方心坎里》

学习目标大家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能够运用【行为】“体会感受,分析逻辑,表达共情”3个步骤【澄清】,【界定】说出对方的感受和想法,让对方认可自己。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来阅读拆页,并勾出关键词。这个片段摘自《说话的力量》P164 第10章 迎合 里的第一个片段表达共情

迎合不是吹牛、拍马屁,也不是奉承,而是,获得对方认同。共情,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又叫做换位思考、移情、共情。迎合是快速将共情用说话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对方直接、快速、明了地感受到这个人跟他自己一样,跟他有一样的逻辑,有一样的经验和体会,什么都跟他一样,双方就容易相互接近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Y】: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只有投机了,话才能进行得下去。当我们走进对方的心里,在意对方的在意,理解对方的感受,让对方受用、顺耳,自然认可我们的思路,信任我们。

WHAT强化概念讲解

这个拆页中向我们提出迎合”不是拍马屁,也不是奉承,而是要快速将共情用说话的方式表达出来,但是我们在用得时候很容易混淆奉承和共情。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它们的区别:

奉承是指逢迎、谀媚,用好听的话恭维对方

而共情强调的是“共同”性,也就是拆页里的一样,一样的感受,一样的逻辑,一样的体会和经验;一样的感受是指五感受外部事物刺激的影响心理反应一致;一样的逻辑是两者间思维、表达、交流等的方式一致;一样的体会是对外部环境或事物的体验感一致;一样的经验是指对在实践基础上获得的对客观现实的感性认识一致;

举个例子:前几天我去买衣服,由于天气炎热,走得满头大汗。我刚进店,还没来得及看,忽然就来了一个洪亮的女高音:“哎呀,美女,你身材这么好。穿什么都好看。”这是奉承还是共情呢?学员答:“奉承”,是的,这就是奉承,很明显穿什么都好看是她的刻意恭维,她这样说我会觉得她很假,同时也信不过她推荐的衣服。

回到刚才这个例子,精明的导购会迎过来说:“这个天气逛街挺难受吧,快坐下来吹吹空调,喝点水。”然后问我:“你这个身材属于XX型,可以试试我们这几款衣服!”这就很符合我的感受了。

再举个例子:你到餐厅去吃饭,勺子掉地上了,于是你喊:“服务员帮我拿个勺子来。”服务员对你说“等一下”。这叫不叫共情呢?学员答:“不叫”是的,即使他马上拿来了勺子。但是你听到她让你“等一下”,心里仍然会不高兴。

优秀的服务员会立刻说:“我马上去拿。”虽然他拿的速度慢一点,但他嘴上先回答了你,这就符合你的心理了。

再举个例子:你到银行开了个账户,开通了网上银行功能,存了3万块钱,但是晚上你回到家里上网一查,账户里只剩30块了。你去找银行,营业员对你说:“你别着急,冷静一点。”这叫不叫共情呢?学员答:“也不叫”,是的,这个时候我钱都查不到了能冷静吗?

有经验的营业员就会说:“怎么会这样呢?太不正常了。我立刻帮你查一下,这件事是不应该发生的。”这就符合逻辑了。

预防异议大家可能会觉得片段中的共情,可能会与心理学或其它共情方式有部分偏差,我们持保留意见。这里我们学习的是用共情去迎合对方,让对方觉得我们什么都跟他一样的技巧。

适用边界这里的迎合适用于与人交谈时创造良好的交流氛围,拉近彼此的关系,让对方感受到我们什么都跟他一样,让对方认可自己,促进沟通。

HOW那我们应该怎么去迎合,才能让对方认可呢?我归纳为三个步骤

1、体会感受洞察对方真实的情绪,将心比心地体验对方的感受

2、分析逻辑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对方想要的是什么,想听的是什么。

3、:表达共情:用说话的方式把前两步体会到对方的感受和分析到对方的逻辑表达出来(这里要注意语气和语调)。

大家觉得分析对方的逻辑难不难?“难”,这里给大家分享3种方式技巧:

如果对方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你就按逻辑给对方提供一个事实;如果对方表达的是事实,你就帮对方总结出一个观点。如果看法和事实都有了,就补充自己的细节。

比如:对方说“今天太热了”,你跟一句:“是啊,38度呢”,反之亦然,如果对方都说了,你就说:“是啊,像蒸笼一样!”,如果全说了,你就补充一个自己的体会或者经历:“是啊,我家女儿都睡地上去了”。创造出你们什么都一样的感觉!

EXAMPLE总的来说用共情去迎合对方,比如刚刚就我家女儿说:“在学校同学不带她玩”这个例子,我是这样来回应孩子的:

1、体会感受:“宝贝,同学不跟你一起玩,所以你觉得有点伤心。”孩子点了点头

2、分析逻辑:女儿还小,除了撒撕娇,寻求安慰,可能还想寻求帮助。

3、表达共情“宝贝,我能体会你有多么伤心和失落,需要我跟你一起想办法解决吗?”

接下来,我就跟女儿就她在学校与同学相处的问题进行了交流……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通过以上的讲解,相信大家已经清楚了运用共情迎合对方的3个步骤“体会感受,分析逻辑,表达共情”,在大脑中过一遍,等于实际应用了一遍,下面我们来做个练习。请大家各自编写一个小剧本,设想在未来的一周或者一个月在工作、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场景需要用到体会感受,分析逻辑,表达共情”3个步骤得到对方的认可 ,剧本写到模板里,需要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背景、起因、经过、对话、结果等等。时间5分钟,请组长负责掌控小组的编写进程。谢谢!5分钟后我邀请1位小伙伴来分享!大家都清楚我的指令了吗?学员答:“清楚了”。好的,大家在编写过程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举手示意我,谢谢!

学员康雄分享

背景:平时的日常生活,我和老婆两个人住在一起,明天晚上家里要来客人

时间: 明天晚上

地点:家里

人物:我和老婆

起因晚饭后,需要洗碗, 老婆犯嘀咕:“那么多碗?”

经过这个时候我会用到今天学的方法去迎合老婆的心情

第一步、体会感受老婆,看到这么多碗很烦吧。”“嗯”

第二步、分析逻辑:老婆讨厌水,今天碗又多,又脏又累,心里肯定不爽

第三步、表达共情: “老婆,我知道你很烦,今天人多碗都20多个,你又不喜欢水,干脆不洗了”

结果:老婆听了我的话,笑了笑还是把碗洗了。

掌声感谢小伙伴的分享,运用共情迎合了老婆不想洗碗的心情,让老婆感受到了你的体贴,心情好了,碗也洗了,皆大欢喜。祝你家庭幸福!

OK,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学会了迎合对方的3个步骤体会感受,分析逻辑,表达共情”,希望大家在工作、生活中多多运用起来,得到对方的认可,走进对方的心里。祝大家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