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Emma,今天由我给大家做拆页分享。我的拆页选自《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
【学习目标】
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大家能够使用(行为)ABC四步法(澄清),识别影响情绪的真正原因(界定),从而帮助我们更好的控制不良情绪。
在开始拆页前,我给大家先介绍一下《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这本书
【事件场景】
一个风和日丽的周六,你和家人准备来一次美好的野炊,一切都准备好了。当你正准备出门时,你接到了一通电话,是你的上司,告诉你休假取消,需要来公司加班。
【提问】
各位小伙伴,试想当下这个事件发生在你的身上。
你的心情会如何?愤怒?沮丧?
你会有什么行为?拒绝上司?还是口头上答应,却满腹牢骚?
【影响】
遇到类似的问题,如果我们任由自己一直陷入在不良情绪当中,必然会对我们的生活或工作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
【解决】
如何能够赶走不良情绪,理性的看待发生的事情,而后去解决问题?
《为什么你的情绪总被他人左右》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书中ABC理论让我们认识到让我们产生不良情绪的罪魁祸首实际是我们自己的错误思维。
通过正确认识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控制情绪。通过长期的练习书中的方法,我们甚至可以养成积极乐观的遇事思维。
在我们开始今天的拆页前,请大家先分成两组,左右各一组,后面我们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分享。
下面请大家先阅读一下拆页原文。
原文:
好吧,如果A’s(诱发性事件)并不直接导致C’s(感受和行为),那是什么导致C’s行为的发生?在大多数情况下,是B’s导致了C’s的发生。B’s跟A’s相互作用,成了C’s的主要导火线。B’s才是杀手!如果我们将其放任自流,它们就会真的成为杀手B’s。
在这个拆页中我们学习了3个关键概念A’s, B’s和C’s。在原文里A’s指诱发性事件(特定情形和特定人), B’s指你对诱发性事件的信条,C’s指你的感受和行为。
在理解这些概念的基础上,我们还学习到了一个重要理论:ABC’s理论,即A’s导致B’s, B’s导致了C’s。
为了让大家正确理解A’s、B’s、C’s三个概念,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案例与概念相互参照]
例子1:你穿了一身新衣,出门被人泼了一盆水。你生气了。
拆书家讲解:
A’s是出门被人泼一盆水。
B’s是认为被人泼水是件很倒霉的事情。
C’s是生气。
例子2:你在泰国旅游,泼水节当天你被人泼了一盆水。你很开心。
拆书家讲解:
A’s是出门被人泼一盆水。
B’s是认为被人泼水是件很幸运的事情。
C’s是开心。
例子3:王新下岗了,他很难过。没了稳定的工作,他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小伙伴回答:
A’s是下岗。
B’s是认为下岗后生存问题无法解决。
C’s是难过
例子4: 李新下岗了,他很高兴。之前一直下不了决心放弃稳定的工作去创业,现在终于有理由去创业了。
小伙伴回答:
A’s是下岗。B’s是认为下岗后会有更多的机会,会过更好的生活。C’s是高兴。
通过上面的几个例子,我想大家现在对A’s, B’s, C’s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大家再对比一下例1和例2, 可以看出来,同样的A’s,却会有不一样的C’s, 这也印证了ABC‘s理论,即是B’s导致了C’s, 而非A’s.
【行动步骤】 通过这个拆页片段的学习,我们可以用ABC四步法去发现导致我们不良情绪的真正原因。
1. 察觉C’s: 发现自己的不良情绪或行为
2. 指出A’s: 指出触发自己不良情绪或行为的诱发事件
3. 说出B’s: 说出你对A’s的看法
4. 明确C’s的真正原因: 明确是B’s导致了C’s,即是我的原因,而非别人
举个自己的案例:
上周我上班迟到了,被领导批评了一顿,我很生气。对领导满腹怨气。
如果使用ABC法,我会这样做。
1. 察觉C‘s: 发现自己很生气。
2. 指出A’s: 领导批评我迟到诱发了我生气。
3. 说出B’s: 领导当众批评我,我觉得很丢人。
4. 明确C’s的真正原因: 我认为被当众批评是件丢人的事,所以我很生气。
然后我会意识如果我想不生气,我不能改变领导,我应该努力去改变我自己对迟到被批评这件事的想法。我会想我迟到了被批评是应该的,这样我记住了,下次就不会再迟到了。
【适用边界】
ABC四步法只能帮助我们去认识到是自己什么样的不正确想法导致了自己的不良情绪和行为。不能让我们不产生不良情绪和行为。
ABC四步法帮助我们认识到我们大多数不良情绪的产生是因为我们的错误思维模式。但要想根除不良情绪,还需要我们去用正确的思维模式取代错误的思维模式。
预防异议:有时候情绪上来了,很难静下来思考。
解答:你可以给自己手上带个橡皮圈,自己情绪上来的时候,弹自己一下,让自己先觉察,再完成后面几步的分析。经过多次反复的练习,等自己养成了习惯,就能很好的控制情绪了。
【A2: 编写剧本】
接下来,请大家设想下,未来一个月内,在生活中或工作中,大家可能会与什么人接触,遇到个事情,有了什么样的对话,然后就很生气,或很愤怒,或很郁闷,或很烦躁,也许后面你还会有一些什么不好的行为。在那种场景下,你将如何通过ABC‘s四步法帮助自己控制不良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
请大家自己编一段符合ABC’s四步法应用场景的小故事,在这个小故事里体现你如何应用ABC’s四步法。
编写要求:要设计出人物、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可采用对话形式。
给大家4分钟时间,之后我们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时间:下周
起因:领导找小王写一篇简报
地点:公司
经过:小王去上交简报,领导给了8点修改意见。
小王:领导,这是我写得简报,请您审阅。
领导:你这个简报,有一些点写得不妥当。我加了8点建议,你再改一改。
小王这是心里不太舒服了,他想自己花了那么多事件,写得挺好的,领导还让自己修改。
小王感觉到自己的不良情绪,他想到了自己新学习得ABC's四步法,决定对自己的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1. 察觉C‘s: 发现自己现在很生气
2. 指出A’s: 领导给自己辛苦写得简报提出了8点修改意见
3. 说出B’s: 领导提修改意见是在挑刺,吹毛求疵
4. 明确C’s的真正原因: 我认为领导给我的简报提意见是在挑刺,所以我很生气。
经过上面的分析,小王意识到是自己先入为主的认为领导提意见就是挑刺,自己这个想法是存在问题的。其实领导提意见也是在帮助自己提升,我应该好好阅读领导的意见,对与提的合理的要认真改正,不合理的也可以和领导沟通。
此时的小王也不觉得生气了。
小王诚恳的对领导说:谢谢您的修改意见,我会仔细阅读并进行改正。
领导:好的,小王。简报整体还是写得很不错的。经过修改,我想一定能有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