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刘红艳,我们先分组,2人一组,接下来我们开始今天的拆解.允许我用FAB法向大家介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F(feature)特征《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被誉为启蒙中国现代管理的第一书,同时本书作者德鲁克呢也倡导实用,认为管理理念应该着重于最后结果,必须落实到实践上来,和我们拆书帮的拆为己用有异曲同工之处。
A(advantage)比较,其他管理类书籍更多的是告诉你怎么管理别人,此书讲的是怎么管理自己,进而做出决策,管理类书籍的首推就是这本书。
B(benefit)利益,有没有同学迷茫自己应该考研、考公务员、还是就业,本书的后两张告诉你如何做决策,有没有伙伴觉得自己每天要做的很多,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去本书中学习怎么掌握时间,若你想更好的管理自己,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都可以从书中得到启发。
记得小时候我的钢琴老师告诉我:“你弹莫扎特的曲子时,也许不可能像钢琴家施纳贝尔演奏的那样好,但是并没有理由说,你不必像施纳贝尔那样的练习音阶。”回想起来,我的钢琴老师显然少说了一句:最伟大的钢琴家,如果不肯辛勤演练,也一定无法演奏莫扎特的曲子。
也就是说,没有任何理由不让普通人通过练习来获得胜任某项工作的能力。当然若要把什么东西演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是很不容易的,那也许需要特殊的天赋。但卓有成效所要求的只是能够胜任,只是能演奏出音阶来。
下面两项是要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在思想上养成的习惯。
1、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他们所能控制的时间非常有限,他们会系统的工作,来善用这有限的时间。
2、有效的管理者重视对外界的贡献。他们并非为工作而工作,而是为成果而工作。他们不会一接到工作就一头钻进去,更不会一开头就探究工作的技术和手段,他们会首先自问:“别人期望我做出什么成果?”
【讲解】这个拆页德鲁克通过乘法口诀“六六三十六”以及钢琴练习这两个例子说明卓有成效需要刻意练习,紧接着就阐述了卓有成效管理者必须在思想上养成的2个习惯:1、where,及时间用到了哪,有人会说工作、生活,这太大了,我们要求具体到每一项,生活是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工作是开会?应酬?做设计?等,具体几点做什么。比如今晚7点我们开始拆书活动2、who,为谁工作,为成果工作,思考:“别人期望我怎么做” 。给大家举一个我自己的案例,
【案例】上周决定过2-2,周一各种纠结之后把要拆解的片段确定下来,想着还有一周准备,然而周二伙伴考试没考好,找我聊天,我说没事,明天开始准备,第二天剪辑了一些视频,时间就没了,周三开始想案例,什么样的案例会让大家收获更大,想了很多,觉得都不是很合适,又一天过去了,结果周四停电,就这样只剩两天时间,匆匆准备了预备表,结果可想而知,就是我今天还在过2-2,对自己而言,有两个错误,1是不知道自己的时间用在哪,下班后我需要完成拆书预备表的准备,需要学习,还有可能有突然的事情,自己的时间运用处于被动状态,想到哪就做到哪,没有系统的安排。2、就是为了过级而过级,一头扎进去开始准备,忘记思考我拆书是为了什么,为了自己的行动改变,为了一起的伙伴有所收获。
【预防学习者可能的异议】
听完之后,也许有伙伴会说,时间管理或者规划,我做过,但是发现现实中很难按计划来,那难得原因是什么?是自己根本就没有按计划来?还是突发事件比较多?还是自己意志力不够,失败后的反思,一样有收获。也可能有伙伴觉得为工作而工作没什么错,给多少钱干多少活,那你每天重复做着你觉得应该做的工作,能力会得到提升吗?最后你最关心的问题,工资自然不会上涨。
1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刚刚听了我的例子和对片段的理解,请大家想一下,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因为没有思考时间用在哪,导致事情没有做完,或者完成的质量不是自己期望的,或者为工作而工作,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比如:做了格式混乱的word,进而导致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失败的行动,比如: 工作重新返工,没有按时完成任务、上班时候总觉得不够用、该背的单词没有背完,忘记了好朋友的生日等,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讨论结束后请举手示意,我们请1个伙伴给大家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杨欢分享周一老师布置一篇文章,周天提交,周天晚自习开始着手写,时间紧急,参考同学的作业,匆匆提交,结果不是很好。
2.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我们刚刚学习了,5个思想习惯,上面也在小组内分享了自己的情境,请大家加工和规划出自己的具体运用,说明你今后怎么运用5个习惯,让自己在该情境下做出正确的决定。请在小组内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大庆分享,过级2-2,周二提交预备表,一直到周五,结果周五师傅身体不舒服,下午师傅给建议需要修改,时间仓促。今后的应用为周二准备预备表,周三发师傅,周四定稿,周五练习,周六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