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心智突围》 所属活动: 拆书帮东莞乐享分舵第148期线下活动 20210704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学习的本质-触达与重复 20210704

开场:

1.自我介绍

大家好,首先感谢各位来参加我的拜师仪式和我的TF1-1的拆书。
我是山山,我的真实姓名叫孙秀云,大家可以叫我山山。

三个便签介绍我自己。

第一个标签:我是一位热爱学习的宝妈;

第二个标签:瑜伽老师,这是曾经的我;

第三个标签:未来我希望自己成为孩子成长路上合格的引导者。


我是2017年在福建的朋友家有缘遇到赵周老师的书:《这样读书就够了》,从书中了解到拆书法和拆书帮。

今天是我第一次过级,既兴奋又忐忑。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2.下面我介绍一下什么是拆书和拆书帮

什么是“拆书”呢?

拆书,不是把书拆散,而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成人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
拆书学习法,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
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
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已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那“拆书帮”是什么呢?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介绍书:

今天,我要分享的内容选自《心智突围》这本书,这是一本自我成长、自我管理方面的书籍,豆瓣评分9.0分,是评分比较高的一本书。

介绍主题:

今天我要分享的主题是:学习本质-触达与重复,选自这本书的P129-130。在学习任何知识或技能时遵循这个原则,形成针对某一领域的知识积累,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体的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弄清楚学习的本质,为我们的学习之路点亮一盏指路明灯。

(接下来请大家来阅读这个原文拆页,读完的伙伴请举手示意一下)
《聪明的世界》一书的作者理查德,奥格尔( Richard Ogle )把学习的过程总结为“触达”与“重复”。从一个领域的核心知识出发,向外探索并学习新事物,然后返回并重新整合已经了解的片段,再次外出探索然后返回。这样来来回回,一次又一次。这个过程就如下面这幅图,是一个反 复向上的价值累加过程(左图)。
根据脑神经科学家的研究,知识学习其实就是在构建大脑神经模式(神经元及其相互之间连接)(右图)


在这个构建过程中,触达新知会让我们的神经元形成新的突触,理解新知以及不断重复的练习实践,会刺激大脑不同区域的神经元之间产生连接,并且进一步固化已经建立的神经模式,而这就是知识获取和内化的过程。其中容易被大家忽视的“重复“过程,很关键的一点在于,它能够让我们的“短期记忆”转换为“长期记忆”,有助于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及时调取相关记忆来解决问题。

就像你刚开始学习开车的时候,你得有意识地了解每-一个步骤,启动、挂挡、踩油门、打方向盘。而当你把这些知识都了解了一遍之后,接下来就需要你对每个学习到的步骤进行整合,这个整合过程就需要我们反复练习,以达到能下意识自发地操作。

最终,经过几个月的反复练习,你就可以边开车边和别人聊天,根本不需要多想就知道什么时候该打方向盘。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What】

通过这个片段的阅读了解到,学习的本质就是通过三步骤构建大脑神经模式,也就是建立思维模式。为了方便理解和应用,我根据原文拆页整理、并称为“学习3步法”。

【How】

“学习3步法” 具体操作步骤是这样的:

1.触达新知:从一个领域的核心知识出发,向外探索并学习新事物,大脑神经元就会形成新的通道,学术上叫突触。

2.理解新知:有了第一步的学习,然后返回、并重新整合已经了解的片段。加强大脑神经元连接,形成“短期记忆”。

3.重复练习:为了达到知识的整合与内化,不断的重复练习实践,尽可能多的运用于各种不同的场景。刺激大脑不同区域的神经元之间产生连接,建立“长期记忆”。

举个例子:

比如我们的线上拆书法训练营,每天要学习的知识点,就是“第一步,触达新知”;

然后整合自己已了解的知识,加强关联、理解,是第二步;

最后联系自己的经验并规划运用,这就是不断在进行着第三步,重复练习。

【Why】

我们平时多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无论想要做什么、学什么,努力一段时间,就会停下来,设定好的目标永远留在空想中。这是因为人的潜意识影响着我们的思考和行为,让我们总是被自己习以为常的习惯所绑架。所以,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就是要不断的重塑自己的思维模式,只有思维的成长进化,才能够影响到行为习惯的改变。

“学习3步法”给我们指明了学习方向。步骤非常简单,并且容易记住,让人觉得毫无压力,也增强了我们目标达成的信心。只要我们锁定成长需要的核心知识,并遵循这3个步骤不断的学习,来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Where】

“学习三步法”的应用非常广泛,适合任何人用于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

比如:在生活中,做一道没有做过的新菜;

在工作中,PPT的使用;

在学习中,学习拆书法。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讲完I部分后,让我们一起进入A部分,即用新知识关联自己经验。A部分分为A1和A2,A1即回忆过去并对比新知识进行反思;A2即规划未来的行动目标和计划。

我来举一个自己的例子,是一个我在5月份线上拆书训练营中学习的经历: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背景】

在参加这次的训练营之前,看过赵周老师的书、也参加过线下活动和线上的主题训练营。我自以为对拆书法已经比较熟练了,信心满满的等待开营。

时间:

今年5月份

地点:

2021年5月份全国联合RIA训练营

人物:

泉水教练和我

起因:

随着训练营的进展,教练提出要求,并引导作业练习。我开始第一次的作业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自己完全不会自由运用拆书法的几个便签,一味的模仿格式,各个步骤的内容都根据自己的认知东拼本凑,凑成一份作业,耗时达到2小时,作业提交后,教练一针见血的指出我的问题。

经过:

泉水教练点:评对I部分原文信息的重述、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A2规划运用均符合要求,最大的洋葱是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对知识的理解停留在知识的层次上。

我:这个点评让我开始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怎么才能解决?经过我自己的分析后问题倒是找到不少:阅读量太少、思考方式、经历过于简单等等,最终觉得这没办法解决了。于是带着自己的分析结果向教练求助。

泉水教练说:RIA拆书法表面上是一个学习工具,但更是一个思考方式。

结果:

教练的话点醒了我,我又开始思考怎么使用这个思考方式提升自己的思维力?看到这个片段才突然发现,我对拆书法的几个步骤都没有完全掌握,又怎么能用的好呢!

【反思】

从“学习3步法”来分析,首先对应触达新知这一步,从教练的点评来分析我对拆书法三个便签的认识是没有问题的;那么问题在于第二步信息的整合理解。现在想想,从触达拆书法到现在,真的没有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思考过,只是在一味的模仿,所以思维逻辑就不清晰了;在第三步练习的过程中,因为欠缺自己对拆书法各知识点的整合与理解,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也就导致了作业的思考深度不够。

那么,我要吃掉这个洋葱,首先要先完全理解拆书法。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接下来的应用规划:

【A2: 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目标】刻意练习这个方法来学习拆书法,并记录一个月的使用心得。

【行动步骤】

第一步:有意识的学习拆书法的R/I/A各步骤使用方法和标准,并做好记录;

第二步:根据学习的内容整合已了解的信息,进行思考加强理解。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出一份完整的拆书便签,并和原文标准做对比。如果有出入进行修正;若没有出入证明已掌握使用方法,进入下一步的重复练习。

第三步:使用拆书法阅读《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重复练习实践拆书法R、I、A1、A2各个步骤,做出3份学习便签PPT,并教会孩子PPT的知识。

结束语: 大家发现了吗?遵循这三步真的可以让我们,学会任何想要学习的新知识、新技能。我们可以用于自己学习、也可以教会孩子。期待大家接下来继续练习使用,让它转化为我们的新技能。好了,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