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拆书法介绍:
拆书法是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RIA便签读书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就是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大家把知识拆为己用。
拆书帮介绍: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拆书帮分舵是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使命就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自我介绍:
第一个标签,拆书帮新人,两周前刚刚正式入会,这是我第一次拆书分享,希望大家多多提宝贵意见。
第二个标签,90后车间主任,2014年大学毕业,当时为了解决北京户口,就选择进入一家央企工作,从最基层岗位干起,用了4年时间做到车间主任,车间职工最多时有165人。
第三个标签,表达爱好者。我给自己规定,每天要进行1000字以上文字输出,通过这种形式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这样做的原因我会在后面介绍。
片段来源:《好好思考》
阅读片段:所谓“五星笔记法”,就是每次做笔记之前,先画出一个五角星,每个角代表一个问题,一共五个问题,我做笔记的过程就是回答这五个问题的过程。五个问题回答完,笔记才算做完了。这个方法背后的核心原理是,别人说出来的东西,你就算记下来,也还是别人的知识。我们只有对别人说出来的东西进行二次深加工,把别人的知识放在自己的知识体系里,把那些启发和收获与自己的经历、接下来的行动相联系,才能真正从别人的做法中提取精华。
而五星笔记法中的五个问题分别是:
1.预判对方要讲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这个内容值得讨论。
其实,无论是一本书的主题还是工作会议要讨论的议题,我们往往是提前知道的。因此,在读书或者开会之前,可以想想,如果我是作者或演讲人,我会如何讨论这个主题?等到打开书或者领导、同事开始讲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比较大家思路之间的差别。
2.记录对方讲解的逻辑是什么。
推理逻辑往往比具体结论更重要。因此,我在做笔记的时候,不仅留心他说了什么,而且关注他讲述的逻辑,在对方讲的时候,就尝试画出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图,推测对方的思考过程。
3.这次讨论中,我有什么疑问和启发?
对方讲的内容我有疑问吗?他的想法有什么局限性吗?有哪些观点给自己很大启发?在讨论中,我还联想到了哪些相关的案例和经验?
…………
这些灵光一现的启发点、疑问点,要及时记录下来,之后要再花时间加工分析。
4.对方的做法、想法或者给我的启发点,可以提炼为哪些有效策略(思维模型)?
顺着启发点继续追问:这个方法是解决什么问题的?这个策略为什么有效?这个策略的来源和依据是什么?我们要尽可能把获得的新启发点与自己过去学习过的其他原理联系起来,用新原理解释旧道理,这样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这个启发。当然,这份工作是要专门花时间的。
5.这次讨论中给我的启发,哪些可以立刻变成下一步的行动?我如何把它们运用到自己的生活里?
启发不能仅仅停留在想法中,还要变成自己日程表中的行动计划,改变自己的生活。
������Sm��
【I便签】
what:五星笔记法给出了一套具体行动步骤,帮助我们解决怎样把学到、看到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知识框架并践行下去的方法。
why: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个感觉,就是我们听了很多讲座,并且记了很多笔记,有些讲座很精彩,学习过程中直呼NB,恨不得拍断大腿,但是听完看过之后就没有然后了。之前有一句很火的话,听过了无数道理,仍旧过不好这一生。
how:片段中的“五星笔记法”就给出了一套方案,来帮助我们解决怎样把学到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知识框架,并制定出具体行动方案,一共分为5步。
第一步:预判核心内容。课程前根据演讲主题先设想核心内容,并情景代入,换成是自己去讲这个主题,应该怎样安排课程。
第二步:记录讲解逻辑。课程中认真记录讲授者讲授逻辑,并对照自己设想方案观察对比。
第三步:记录疑问和启发。在课程中有哪些疑问?受到了哪些启发?及时记录下来这些灵光一闪的点。
第四步:提炼方法。把引起我们启发的点认真思考,梳理出讲受者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把这个方法与自己的相关经历关联。
第五步:制定具体行动方案。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情境当中,去迭代优化。
【A1便签】
我还是一个非常主动学习的人,参加拆书帮也能看出来哈。但我也发现,大多数情况学完、看完就这件事就结束了,并没有对我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比如我去年学过一门投资学的课程,是一位投资家杨天南的讲授的。这门课我非常认可的,课程中我听得非常认真,笔记记得恨不得记下逐字稿,一共是32学时的课程,听完以后对我的投资方面的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反思:如果对照“五星笔记法”,我存在的问题还是非常多的。比如,我没有预判过老师要讲解的核心,课前从没有做过预习,每次都是带着脑袋去听,这就成了一种知识的灌输。其次,我记笔记恨不得记下了老师的逐字稿,却没有着重理解老师讲解的逻辑,只想着结论,却不顾论证推理的过程。最大的问题,也是没有给自己规划行动,学习只是为了学,学完以后没有任何行动。当时其实通过学习,我是知道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精力要更多的用在自己主业上,投资理财可以定投指数基金,但我也没有任何行动哈,如果那时候要是定投了沪深300,收益也能有十几个点。
【A2便签】
周六我参加了一场线下分享《普通人如何破圈成长》,这个主题我想大家都感兴趣,我学以致用的使用“五星笔记法”实践了一下。
第一步,在活动开始前预判核心内容,核心是破圈和成长。如果是我讲的话,我会围绕普通人怎样破圈,又怎样成长展开,分别介绍具体实施方法。
第二步,记录介绍者的逻辑。在分享过程中,出乎我预料的是,介绍者把破圈和成长结合起来了,我们的成长就是不断破圈的结果,如何破圈才是成长的中心。
第三步,给我的启发是,现在这个时代高阶输出能力是能够破圈的核武器。
第四步,回去以后,我认真思考演讲者的观点,的确是真理。互联网时代,能够输出优质内容就能让一个人破圈。一篇好文章获得好的传播,就能让你被很多人认识,拓展到更高的圈层。我刚工作的时候,因为参加单位举办的演讲比赛,获得了一个奖项,才被大领导认识,后面给我带来了很多想不到的锻炼机会,成长也非常快。
第五步,实践。今天站在这里也是我的一个实践,向大家输出内容和观点。同时我也决定每天要输出内容,形式包括朋友圈还有跟超哥一起写启发日记。边输出也要边强化。构成一个增强回路,强的内容输出能力,让自己获得更多表达机会和链接机会。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