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徐佳敏!大家可以叫我佳儿。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来跟大家一起学习“看清沉没成本,敢于面对失败”。
首先,我将用FAB法来介绍这本书。
【F】就是feature,特征。《从行动开始》这本书的作者是石田淳。他是研究日本行为科学管理第一人。他将科学分析人类行为的行为分析学和行为心理学方法改进为“行为科学管理”。指导了600多家公司和上万名上班族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这本书比较简单,章节也很短,读起来很轻松,不会产生枯燥的感觉。 【A】就是advantage,优势。这本书通过简单的概念和例子告诉我们误导我们很久的道理,豆瓣上超过80%的人评分4星和5星。有想法,不如会行动。教你如何更好地自我管理。 【B】就是Benefit,利益。你是不是经常产生这样的想法,“我这个月要减肥”,“我明天要早起”,“我要摆脱消极的想法”,可就是从来没有实现过?你是不是经常觉得,“我想要学XXX,但时间不够;我工作很忙,但对XXX很感兴趣;有什么速成的方法吗?”那么,看这本书就够了,当然它不是要告诉你速成法,而是通过简单的“行动”两个字告诉你改变的本质。
人类之所以不愿意接受确定的损失,是因为“不愿承认自己失败”。
我们就是这样害怕失败。
为了证明这一点,让我们再来做一个测试。
某铁路公司投入了巨额资金,开展将铁道线路延长到相邻城镇的工程。但某一天,该公司忽然发现这条线路完工后根本无法收回成本。如果你是这家铁路公司的社长,你会做出什么样的指示呢?
1. 继续施工。
2. 停止施工。
作为一名读者,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你一定会选择 “停止施工”吧。但是,如果你真的是这家公司的社长,那么你大概会选择 “继续施工。如今,针对许多公共事业是否应该继续开展的讨论越来越多。对于国土面积有限的日本来说,修建太多的机场,很明显是亏本的。应该说,尽快出停止施工的决定才能够将损失控制在最低范围。但是,即便知道继续下去毫无意义,很多工程还是因为之前投入的资金太多而“骑虎难下”。因为前期投入的金额会全部浪费,再加上不愿承败,很多亏本的事业都在继续进行。
在行为经济学中,将“已经支出且无法收回的费用称为 “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不只出现在与公共事业相关的事例中,在一切境况中,它都会对我们的心理造成影响, 妨碍我们最终做出判断。
比如你的朋友对你说:“我有一个好项目,你给我5万元,到时候我还你6万元。”结果你相信了他并且给了他5万元。但这种事很明显是假的,到时候别说6万元,恐怕连5万元都拿不回来。
当你催促那个朋友快还钱的时候,对方这样说:“项目还差1万元就能完成。所以你能再借我1万元吗?”如果你继续借钱给他,那么损失就将增加到6万元,但很多人抱着取回那5万元(沉没成本)的想法,都会会继续借出钱。
“沉没成本” 的概念在时间方面同样适用。
假设你从20 多岁的时候就以结婚为目的开始和男友交往,虽然后来你隐约觉得他是一个满嘴谎言的花花公子,但直到35 岁时,你才认清他的真面目。你本应该尽快与他分手并开始新生活,却会因为“不想浪费之前交往的时间”而犹豫不决难以做出分手的决定。
人类的一切行动都是以 “尽可能避免失败” 为前提的。这种想法本身并没有错。毕竟带着“我不想失败”的意识采取行动,总比带着“反正我是一事无成的人,失败也无所谓” 的自暴自弃的想法去行动要好得多。
但这说的是失败之前,面对已经出现的失败还是应该看清现实比较好。
不要执着于 “我其实想这样”,面对未来采取行动才能够取得好的结果。
正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将失败看作是一种宝贵的经验才是最合理的做法。
大家看完了吗,是不是觉得好似当头棒喝,过去,有多少次,我们想放弃一件事,却因为投入太多而舍不得。
【举例】我大概在去年下半年的时候,加入了一个绘画群,群主很热心,给我们制定了每天坚持画画打卡的任务,只要我们发上去,他都会点评鼓励,我在坚持了一个多月后,有点坚持不下去了,因为自己的画画天赋和水平实在是,但因为几个原因一直拖着没有放弃,首先,自己不想说自己不行,其次,群主那么热心,不想让对方失望,于是就继续坚持,但是自己明显感觉自己已经觉得痛苦了,画画水平没有提高,反倒增加了每天的压力。就这样一直到自己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才决定告知群主自己要放弃。
【可能产生的异议及预防性讲解】所谓“沉没成本”,相信大家看了片段中的几个例子都有了一定的理解,可是也许我们会想,是啊,我知道我也经常因为舍不得放弃沉没成本而继续一件错误的事情,但不是有句话说的好嘛,“听过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大道理人人都懂,可一遇到真实情况,又有几个人能果断放弃呢?大家有没有想过一种情况,我们很多人都做不到放弃沉没成本,是因为我们害怕失败,我们害怕别人或者自己责备自己一事无成,付出了这么久还没有成果却要放弃,我们害怕承认自己的失败,但正因为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才更要及时放弃,把失败看作宝贵的经验,不让沉没成本变得更多。
拆书家提问设计:
(分步催化1)
那大家听了我自己的例子以及我对于片段的理解,请大家想一下,在你工作,生活中,你都会为哪些事情花时间,花金钱,花精力?比如兴趣爱好的培养,恋爱,炒股,学习某个技能,上司布置的工作,等等。请在小组内讨论,稍后我们请一两个小伙伴给大家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
A:追女生的过程中不愿放弃
大庆:在学校担任很多职务,又没办法取舍,所以花了很多时间。
(分步催化2)
那我们今天学习了放弃考虑沉没成本的知识,大家刚刚也讨论了自己最近遇到的情景,请大家加工出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你今后在这样的情境下你要怎么做?请在小组内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B:我的沉没成本是关于画画这块,因为我小时候就学过国画,后来自己学习素描什么的,技巧跟功底已经不是很好了,但是我还是没有放弃,毕竟画的不是很好,我现在的想法是,如果我真的喜欢这个,我就会找专业的老师去学习,听老师的指导,这样我就能有方向性。
拆书家引导:那这是你觉得自己如果真的喜欢这个,那如果你发现自己听了老师指导,还是不得要领,或者说没有激情在这个上面,你要怎么办?
B:那我就会及时撤回在这方面的精力投入,转而去做更喜欢的事情。
今天我们学习了放弃沉没成本的知识,相信大家也都是有收获的,我来举一个以后的例子,假如你买了一张电影票,付了钱且不能退票,你看了一半之后,觉得不好看,这个时候,你是继续看完呢,还是理智地离开去做别的事情呢?还有当股票跌落的时候,你是继续等待相信它会回升还是及时收回成本,寻找新的投资机会?这两个都是关于沉没成本具体的案例,大家可以根据这两个案例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沉没成本,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好地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