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拆书帮武汉古琴台分舵第222期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犯错孩子的正面管教

开场:

自我介绍+分组:大家好!我是Lotus,大家也可以叫我克琼。

我是一个羽毛球运动爱好者,目前没有找到体力能跟我匹配的对手;我还是一个乐于通过启发引导与青少年开展对话的教育学学生,目前已帮助6个13-15岁的孩子进行自我认知。

考虑到后续会有小组讨论环节,咱们先分一下组,今天人数少,晓晓和红姐你们俩一组吧。

【图书介绍】包含图书简介

【场景】大家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明明跟孩子商量好每天分担一样家务,结果她不做。又或者先生因为工作性质没有时间照顾家里,你们商量好家里的事务根据这个情况来做协调和安排,结果过了一段时间你觉得这样的情况对你特别不公平,于是你天天微信跟先生抱怨,他回到家也不给他好脸色看,冷暴力对抗。

【提问】类似的场景大家熟悉么?大家当时是如何处理的?有尝试新的方法吗?

【影响】面对他人/孩子犯“错误”时,我们第一反应是责备孩子,惩罚孩子,成人之间普遍会怪罪他人,抱怨对方。这些行为对解决问题和加强关系并没有任何帮助,当孩子受到惩罚责备时,他们会把所有的能量用在抵抗父母上面,根本认识不到自己真正错在哪里;成人之间可能也是互相讥讽,冷语攻击,关系恶化,幸福感极低。

【解决 那么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吗?当然有,每一位热爱学习成年人,父母亲都可以从我手里这本书《正面管教》找到解决方法。这本书是儿童教育的畅销书,作者是简. 尼尔森。她是7个孩子的母亲,在养育过程中践行她的正面管教理念。书里介绍了很多实用的工具和方法,比如矫正错误的3R,和善与坚定并行,赢得合作,特殊时光,家庭会议等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在育儿路上的各种问题。另外,书本里的大部分方法都可以应用在家庭成员和职场上的问题解决。

【学习总目标】:今天为大家拆解书中的两个片段,两个片段都跟犯错误相关。学习完第一个拆页,当遇到自己犯错误时, 学习者通过矫正错误的3R( 澄清能够修复/加强(行为)与对方(界定)的关系,从而有效解决问题。学习完第二个拆页,在遇到他人(孩子)犯错时学习者能够运用(行为)和善而坚定-4步表达法((澄清)表达自己(界定),从而为后续更好地解决问题做好铺垫。两个片段是一个并列互补的关系。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一个拆页,

【分目标1】学习完这个拆页,当遇到自己犯错误时学习者通过矫正错误3步法(澄清)能够修复/加强(行为)与对方(界定)的关系,从而有效解决问题。

(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到拆页阅读环节,拆页已经发给大家,给大家1分钟时间,来阅读我们的拆页,看完的小伙伴举手示意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原文: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

我们自己要学会、而且也要教孩子学会把犯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要是我们能听见一个大人对孩子这样说话该有多好:“你犯了一个错误,太好了!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什么?”我说的确实是“我们”。在孩子犯的大多数错误中,我们都难辞其咎,孩子的很多错误是因为我们没有花时间训练并鼓励他们。我们常常激起孩子的反叛,而不是令人鼓舞的进步。我们要做勇于接受“不完美”的榜样,以便孩子从我们身上看到犯错误确实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

本书最重要的主题——你会反复看到的一个主题——就是学会怎样把管教中所遭遇的挑战作为你学习的机会。然而,大人首先需要改变自己对犯错误的任何负面观念,这样他们才能为鲁道夫・德雷克斯所说的“不完美”树立榜样。下面的“矫正错误的三个R”,是树立“勇于不完美”榜样的一个绝佳的方法。
矫正错误的三个R
1.承认( Recognize)——“啊哈!我犯了一个错误!”
2.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
3.解决( Resolve)——“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拆书家互动】

(拆书家提问)拆页里提到,我们常常激起孩子的反叛,大家思考一下,家长的哪些做法会激起孩子的反叛?

(学习者1)指责,说教

拆书家:是的,指责,说教,惩罚,吼叫等等这些行为特别容易激起孩子的反叛。

(拆书家提问)拆页里提到:“在孩子犯的大多数错误中,我们都难辞其咎”-大家看到这句话会联想到哪些经历?

(学习者)你是说孩子犯错误,大人存在的责任是吗?

拆书家:是的

学习者:哦,好像有呢,具体一下子想不起来。

拆书家:我来说一段我的经历:上周我姨妈电话跟我抱怨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的儿子(现在已经成年人哦)总是跟她说两句话就很不耐烦,有时候还在家里大声的凶她。 据我了解是之前我去我姨妈家玩的时候,我的表弟就这样对她说话的,我当时好奇问我姨妈:“表弟这么跟你说话你也没反应?”我姨妈说:“他可能最近学习压力大吧,由他去”,“他就是那性格,跟他爸一个样”于是姨妈就笑笑了之了。上周她打电话跟我抱怨这事,我回忆起来了。我表弟对家里人说话都这样的,但是他在外面工作上或跟我们,说话都很礼貌的。那么在我表弟对我姨妈说话出言不逊这件事上,她有没有责任?

学习者:有,她允许她儿子这么跟她说话。

拆书家:大家回答都很对,我的姨妈错在纵容了她儿子的说话习惯(骄纵)她有责任。我们自己在跟自己家人,朋友互动过程中应用错误的回应方式他人(孩子)的错误行为。 所以说当孩子/对方犯错时,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我们是否也有责任?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形就是纯粹自己犯了错误,对方/孩子没有过错,是自己误解了孩子,错误地回应了对方或孩子的正当行为,比如讽刺挖苦,责备,吼叫,控制。

拆书家:谢谢大家的反馈,看来大家已经完全理解了把错误看作学习机会的底层逻辑了。那具体怎么做呢?大家看看拆页第二段为我们提供了什么方法?

学习者:

拆书家:在拆页的第二段告诉我们矫正错误的3R,自我原谅,承认自己的错误是第一个R,前两个R_承认与和好,为第三个R(解决问题)营造了积极的氛围,这非常有利于问题的解决。第三步问题的解决:可以是一方提出解决办法,另外一方同意,对于一些复杂的情形,也可以是双方一起探讨解决办法。

【HOW】

1.承认( Recognize)——“啊哈!我犯了一个错误!”
2.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
3.解决( Resolve)——“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适用边界】进行到这里,我要跟大家强调一下:这个方法应用时需要满足一个前提:首先你要意识到自己是犯了一个错误,因为每个人对错误的认知观念是不一样。比如:有的人认为惩罚犯错的孩子或冷嘲热讽同事这种回应方式是对的,那这个方法就无法应用。

【预防异议】在这里请大家思考一下矫正问题3 R的应用场景?对一些无关紧要,在一些不太熟悉的人面前犯了错误也适用这个方法吗? 显然不是。这个方法主要应用在你在乎跟对方建立/加强关系的人,同时这个问题可能影响到你的家庭幸福感或自我成长了。比如跟老婆,孩子,上司,好兄弟等等。当你希望跟对方保持好的关系,同时也想解决问题时可以运用3R。 有时候可能问题不一定解决,但维护好关系总有利于解决问题。

举例解释

为了加强理解,现用一个案例来应用这3个步骤:

案例大人背景是:小两口最近因为一些家务事冷战了好几天。老婆昨天参加拆书帮活动学到了把错误看作学习机会这个片段,她意识到自己跟老公冷战不对,于是她运用矫正错误3R来跟老公聊这个事。对话展开如下:

老婆:老公,我发现我犯了个错误,我不应该跟你冷战。(承认)冷战也非常伤感情,还让两个孩子挺为难的,我在这里跟你陪个不是—(和好)。我们冷战的原因是…我们一起来商量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比较好,你看行不?—(解决)

老公:(…对话继续,此处省略。)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 催化应用】

在我们日常生活或工作中,自己在家人面前或同事朋友面前犯过一些错误,请先小组里产生一个相关的场景出来,然后大家根据这个场景编出一个小故事,故事内容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当时双方的对话、动作等,故事里的的对话一定要运用今天学习的矫正错误的3R。

给大家5分钟,大家写好以后先在小组内分享,5分钟以后,我会请小伙伴来分享自己的小故事。

【学习者案例】

学习者:我来分享一个我的案例吧,就发生在今天早上,现在学习这个片段,我意识到我真的是犯来一个错误,我没有帮她把学习资料提前买好,还指责她暑假时间不看点学习资料,就知道玩手机。下面运用矫正错误3R法来演练。

时间:今天早上

地点:在家里

人物:我跟我闺女

经过:我答应闺女这周五前给她买学习资料,结果因为这几天因为到处看价格,看实惠,结果这比较来比较去就把时间拖晚了。今天早上看到闺女一直在玩手机,玩来有一个多小时。 我看着很生气就指责她这么大的人了,暑假时间还不好好利用多看点学习资料。姑娘一听就抱怨我没有给她买学习资料,说我怎么怎么不关注她。

结果:两人互相指责,刚刚我出门前她都还在生我的气。

对话:(学员晓晓扮演女儿,红姐扮演妈妈应用矫正错误3R)

妈妈:丝丝,妈妈今天早上犯了一个错误,我觉得挺不舒服的。我没有帮你把学习资料提前买好,还指责你浪费时间玩手机。(承认)妈妈在这里跟你道个歉 (和好),我确实是在买,可能我考虑比较多把时间耽误了,看看我们能不能一起买又能找到性价比比较高的书籍。(解决)

回应:非常谢谢两位小伙伴的表演,我觉得非常顺畅,大家把矫正错误的3R运用得很顺畅。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过渡语】

在第一个拆页里我们学习了当我们自己犯错误时,应用矫正错误3R步骤,修复和加强与他人/孩子的关系,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二个拆页当他人/孩子犯错误时,如何通过和善而坚定的4步表达自己,为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分目标2】学习完这个拆页,在遇到他人(孩子)犯错时学习者能够运用(行为)和善而坚定-4步表达法((澄清)表达自己(界定),从而为后续更好地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A1自测量表】

在大家看片段之前,我先邀请大家一起来完成一个简单的小测试,这个测试是自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和善而坚定这个理念的,看看大家日常的情况怎么样。大家花1分钟左右的时间去完成,请大家为自己打分

【解释自测题】

好的,我看到很多小伙伴已经完成了。

现在我想了解大家的打分情况:

有总分10分或以下的伙伴吗?哦,没有,晓晓是12分,也不错哦, 这个分值的小伙伴平常比较会应用和善而坚定的理念。今天可以为我们分享你精彩的经历。

总分15-24分的呢?红红姐是15分,这部分的小伙伴会具体情况不一样,可能在外对同事或者朋友比较和善,对孩子比较严厉。今天通过我们的拆页学习可以让自己对不同人群的回应态度有新的认识。

没有,看下来没有总分25分以上的,今天现场的小伙伴对和善而坚定都是有一定认识的小伙伴,真是太好了,我们接下来的学习会产生很多共鸣哦。

好的,完成自测题后,现在请大家花1-2分钟阅读片段,读完的小伙伴举手示意我一下。

【R:阅读原文】

原文:和善与坚定并行

鲁道夫.德雷克斯把对待孩子时和善与坚定并行的重要性交给了我们。“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骄纵的方式则缺少坚定。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

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对孩子“和善”就是取悦孩子,或是不让孩子有任何失望。这不是“和善”,这是娇纵。“和善”意味着既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娇惯孩子并不是尊重孩子。不让孩子有任何失望也不是尊重孩子,它剥夺了孩子培养“抗挫折力”的机会。用语言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才是尊重孩子:“我看得出来你很失望(或者生气、心烦等等)。”然后,相信孩子能够经得起挫折并能由此培养出对自己的信心,也是尊重孩子。

我们假设孩子跟你顶嘴。“和善而坚定”的一种处理方式是你走开,到另一间屋里去。哈,我都能听见反驳我的声音:“那不就等于放过他啦?”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你虽然不能迫使别人以尊敬的态度对待你,但你可以自己以尊重的态度对待你自己。走开就是你以尊重的态度对待你自己;而且,这样做也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最好的榜样。你总可以在稍后再找孩子谈,这样每个人都有机会让情绪平静下来。心情好了,才能把事情做好。

你稍后可以跟孩子这么说:“宝贝儿,很抱歉你生这么大的气。我尊重你的感受,但不能接受你刚才的做法。今后,每当你不尊重我时,我都会暂时走开一下。我爱你,愿意和你在一起,因此,当你觉得你能够做到尊重我时,就来告诉我,我会很乐意和你一起找出处理你的怒气的其他方法。然后,我们可以把精力集中在找出对你我都尊重的解决办法上。”当你和孩子都平静下来的时候,最好让孩子预先知道你接下来会做什么。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正面管教强调和善而坚定,大家听到管教两个字一定想这本书是跟养育孩子相关的。但实际上,拆页里的概念和例子同样适用于我们成年人之间的交流。

除了最后的那个案例,其他段落里大家可以尝试把孩子两个字换成他人,你会发现和善而坚定在我们成年人之间的表达也非常合适。接下来我们学习和善而坚定的表达法不拘泥于孩子,可以应用在我们日常跟其他人的互动中。

拆书家互动-

刚刚看完这个片段,大家在原文里有没有找到

拆书家:和善与坚定并行的重要性是什么?

学习者:尊重。

拆书家:非常谢谢你们的回答,我稍微补充一下:和善与坚定并行的重要性是三个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情形,也就是说我们掌握了这三个重要性就理解了和善而坚定的概念。

(概念对比强化讲解)

【举出案例,匹配例子,引出知识点逻辑、步骤和适用边界

我来举几个例子,大家看看这些做法是和善而坚定吗?

例1: 孩子最近测量体重超标,跟孩子约定暑假里通过迈开腿管住嘴在两个月里要减重5斤。暑假头几天,孩子还每天坚持运动节食,结果3天后不肯坚持了,说减重太辛苦,宁愿自己长胖。看到孩子不遵守约定,妈妈非常生气的说:“看你这态度,我只能把你送到儿童军营里让教官好好收拾你了。” 大家觉得这是和善而坚定吗?

学习者:不是,这个妈妈好像有点太专横了。

拆书家:这个不是,在这个例子里妈妈的做法是专横,吓唬孩子。没有尊重孩子,没有去探究孩子不能坚持的原因。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样也给孩子树立了一个非常不好的榜样,他会模仿大人这样去对待弱小。类似的情形还有,当另外一方是弱势一方,比如下属,下级单位等,表现出种种专断或威胁,控制的行为,这些做法都不是和善而坚定并行的做法,这么做可能会让对方很不舒服,小孩子的话可能会对抗大人。 所以我们梳理出和善而坚定的第一个标准是:是否尊重孩子或他人,有没有去理解对方的情况,探究是什么原因。

例2: 最近好几天晚上婆婆拉着孩子一起拍抖音,已经很晚了还在玩!妈妈担心睡太晚明天孩子上课状态不好;可是想到婆婆平时上班还帮忙做家务很辛苦,拍个抖音放松一下,就忍忍吧。大家觉得这是和善而坚定吗?

学习者:嗯,对她婆婆太和善了,但是没有坚定自己的想法。

拆书家:这个也不是,是愚孝,拍抖音玩手机本来对孩子和老人都没有好处,这属于纵容(等同骄纵)。这个例子里的我没有做到尊重自己的内心和和尊重当时已经很晚了这个情形。 知道玩手机不好,而且很晚了影响到孩子的休息还纵容老人家这么做。我们得出和善而坚定的第二个和第三个标准:是否尊重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情形-当时的事态发展。

例3:跟你合作的同事小张最近把一个统计表格弄错了,影响到了你的工作进展。你心里对此很不满,你让自己稍微缓了一下走到小张面前对她说:小张,看到你这几天工作量很大,是不是压力山大啊。看到这个报表数据出错,咱们这表格明天上午10点前必须上交,我心里也挺着急的。咱今天三点钟一起坐下来把所有数据好好梳理一遍吧!

学习者:我觉得是,一方面“我”尊重理解同事的处境,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拆书家:谢谢红姐和晓晓的反馈,第三个例子是和善而坚定的表现,“我”的表达尊重了同事,尊重了自己,同事也尊重了情形-事态的发展(表格明天上午10点前需要上交)。

通过以上三个例子我们对和善而坚定这个知识点进行了梳理,我们总结出和善而坚定的三个标准,即三个尊重:尊重孩子/ 他人,尊重自己,尊重情形。

【HOW】

了解了和善而坚定的三个标准后,我们提炼归纳出以下四个步骤,这些步骤适用于当孩子或他人犯错时,我们如何和善而坚定地表达自己,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第一. 暂停一下 (尊重自己和情形),根据当时的情形你可以选择走开,可以选择先不作为或者让她体验一下自然后果。有时候这一步不需要, 这取决于你当时面临的情况是不是危急的,双方的情绪是否很激烈

第二. 表达理解对方,参考句式:我看到你…你可能感到… (尊重对方)

第三. 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参考句式:我看到这个行为,我觉得/认为… (尊重自己)

第四. 表明共同解决问题的意愿(尊重双方)

【案例】为了更好地理解这4个步骤,现在我们回到例4那个情景,来对应一下这4个步骤的表达:

跟你合作的同事小张最近把一个统计表格弄错了,影响到了你的工作进展。你心里对此很不满,你让自己稍微缓了一下 (暂停一下)走到小张面前对她说:小张,看到你这几天工作量很多,是不是压力山大啊?(尊重对方)看到这个报表数据出错,咱们这表格明天上午10点前必须上交(尊重情形),我心里也挺着急的(尊重自己)。咱今天三点钟一起坐下来把所有数据好好梳理一遍吧? (表明共同解决问题的意愿)

【预防异议】说完这些步骤,大家可能会想这几步表达也太费事了。别人犯了错误,哪里还能这样去表达哦? 巴不得痛快地吼两句发泄一下。或者直接摔门啥也不说… 事实上的确不容易,别人犯错,我们习惯了以前的方式。但是如果我们继续用老方式,最后的结果可能是问题没有解决,关系还搞得很差,这个后果对于家庭,对个人发展代价会更高。因此,在我们的行动建议里,遇到心急上火的情形时,一定要先暂停一下,这也是尊重自己也是尊重情形的需要。 最后友情提醒大家一定要放松心态,即使你没有做到3个尊重,没有尊重他人或尊重自己或情形,你都可以运用第一个片段里矫正错误的3R来矫正自己。

【适用边界】和善而坚定的4步表达法对于成长型的父母和和家庭成员尤其适用,因为你在乎跟孩子的关系,家庭成员的关系,在意孩子未来的生活技能。如果是同事之间,朋友之间,看看你对对方的在乎程度。如果你看重那个同事,下属,这几步也非常适用。 如果你在意与对方的关系,不关心对方的发展,这4比表达法就没必要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微行动学习】

1.发现问题

拆书家提问: 在我们刚刚学习4步表达中,大家认为哪一步最难做到呢?也就是道理我懂了,但他人/孩子犯错时,还是没法应用这个方法,有吗?

学习者回答:说出自己的感受这一步特别难。

2.明确问题(共性问题)

拆书家提问:大家都觉得说出自己的感受比较难吗?

学习者回答: 是的。

3.引导组内讨论问题本质

(拆书家提问)好的,既然大家都觉得说出自己感受这一部分比较难,那我们来分析一下难的原因,首先我们小组里花三分钟来交流一下为什么说出自己的感受这一步最难。

学习者:

学习者1:我觉得是性格原因,已经习惯性地不会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习者2:首先我们考虑的是和善而坚定地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从和善的角度讲,这个交流是本着促进和改善关系为目标的,所以还要考虑站在对方的立场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这个话还要很委婉的,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表达呢。我是站在对方的立场理解了对方,可是现在我很生气,这样的表达也是一种感受的表达,但是这样表达肯定不行的。

(拆书家提问)大家觉得说出自己的感受需要站在对方的立场吗?

学习者1:肯定要啊,那不然在第二部为什么要理解对方呢?

学习者2:我觉得第二部已经表达理解对方,尊重对方了,这一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就是尊重自己的内心。

学习者1:那好,我来举个例子:现在下班了,已经5:30了,我手头上的事情都做完了。 但是我的领导走过来说:“不好意思,你今天得加个班吧,花个2小时把这个数据整出来。”但是在我看来,这个数据明天交没有问题。

我一时接受不了,可以暂停一下, 我也理解公司的安排,但是我内心真实的感受和想法是:我不能接受今晚加班,听到让我加班我很不爽。可是如果我这样表达我不够和善啊,问题是我的领导也比较强悍,这样表达是什么后果呢。而且感受本来就非常不好描述,是一个形容词呢还是一句话表达自己的观点呢?

(拆书家回应反馈)谢谢晓晓提供的这个情景和解释,我觉得咱们讨论得非常深入,刚刚也提到感受的形容词本来就很难描述,我们在这里可以采用第二种说法:但你找不到最恰当的形容词去描述感受时,可以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观点来代替;梳理一下大家的原因,刚才红姐说比较难是因为自己性格,习惯性不会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晓晓这边觉得不知道如何去表达。所以这里是两种不同的情况,我们一起来明确一下: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一步最难的本质是性格使然,还是不知道如何去表达感受?

学习者1:我觉得是不知道如何去表达。

学习者2:我觉得也是。

(拆书家回应反馈)那刚才晓晓这边提到两个维度:

维度一: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但是需要要照顾到他人的想法和后果。

维度二: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不用去顾及对方的想法和后果,只要自己爽就好了。

大家综合我们今天的拆页,我们来看看咋那么应该选择哪一个维度进行讨论?

学习者:维度一,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同时照顾到他人的想法和后果。

4.明确问题本质

(拆书家回应反馈)太好了,我们达成了一致的理解,那么我们再次明确一下问题的本质:

表达自己的感受这点最难是因为:如何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又能照顾到对方的想法和事态后果。

5.引导组内讨论解决方案

拆书家:基于这个界定:如何说出自己的感受,又能照顾到对方的想法和事态后果。那我们每一个人基于这个界定,

结合自己的相关经验,咱们就采用刚才晓晓提供的例子(领导要求加班)来讨论如何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现在我们花5分钟时间在小组内一起来讨论解决方案,解决方案里要包括具体的行动方案和步骤。

学习者1:刚才那个例子对方是领导,我直接说我不爽,明天再来提交数据肯定不行。

学习者2:嗯,我觉得需要评估一下这吗说了领导什么想法,后果是什么。

学习者1:领导肯定想-你是不是成年人啊,跟领导这样说话,后果肯定是对自己在公司的发展很不利。我觉得咱们第一步得去:评估情况。

学习者1:是的,先评估情况,然后换个思路来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因为知道不可能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但是我可以拉大格局去表达,给领导留个好印象,比如就刚刚那个例子,我会说:“您希望我今晚加班把表格做出来有公司的考虑,我服从安排。”如果今晚我确实不能加班,我可以找领导去商量,我会说:“领导,非常抱歉怕给您添乱,我跟你商量一下,我妈这几天状态不太好,我答应她今晚带她去医院的,你看我能不能明天早上10点前把表格交到您手上。

学习者2:我觉得这个很不错,既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也抬高了领导。

6.每组派代表分享成果

小组分享: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既能照顾到对方的想法又有利于事态后果,我们的解决方案是:

第一步:评估情况

第二步:分两种情况:接受的情况下,拉大格局表达;不接受的情况下放低姿态找领导商量。

7. 汇总解决方案:

(拆书家)谢谢大家产出的解决方案,非常明确实用。 我来汇总一下:

第一步:评估情况

第二步:拉大格局和放低姿态找领导商量。

【回应】我觉得这个讨论过程非常有意思,这样的深入探索让我们发现了很多细微的情景。在明确问题阶段,我们抽丝剥茧去找到了问题的本质,原来我们每个人对问题的解读都一样。非常荣幸我们最终达成了一致最终产出惊喜的解决办法。我们要综合考虑和善而坚定地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也非常和善而坚定地表达自己这个目标。

[A2:催化学习者应用](布置任务)

在第二个拆页里我们学习了在他人犯错时,运用和善而坚定的4步法表达自己。这些方法需要我们回去后不断练习才能熟能生巧。 这几天回去之后,大家刻意去留意当他人(孩子,家里其他人,同事朋友)跟你互动过程中犯错误时,运用和善而坚定的4步表达法来表达你自己。

学习者反馈作业

学习者作业反馈:

(背景)今天晚上拆书活动结束去了趟商场,回到家看到先生晚饭还没做,坐在沙发上耍手机,闺女在一边看电视,我一看到这情景,忍不住想说他两句: 今天刚刚学习的和善而坚定的4步表达法,我提醒了自己,缓了一会儿(暂停一下)

妻子:老公,我出去参加活动了,我不在家里,是不是觉得特放松。 (表达理解对方)

老公:(看着我笑笑)

妻子:我看到现在快8点了,饭还没烧,娃也还饿着肚子,挺不舒服的。(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咱们是一起出去吃饭还是点个外卖?(表明共同解决问题的意愿)

【结束语】非常谢谢大家今天的参与。我们都知道知易行难,回去后多多练习,我们一定都会熟能生巧。当你自己犯错误时,应用矫正错误3步法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也修复或加强与他人的关系。当别人/孩子犯错时,应用和善而坚定的4步表达法为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无论是很久以前的错误还是最近或将来的错误,和善而坚定地表达自己和矫正自己的错误永远都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