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崔丽霞。一样的惯例,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三个标签是:我是铁路的一名会计人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一个14岁、一个4岁,在育儿方面有一些心得;我是一名终身学习者。那么我今年的目标是能够完成二级拆书家的认证。
今天我们现场来了6位伙伴,为了便于我们接下来的分组讨论,我们分为2组,是左边是一组右边是一组。
原文拆页:容错机制:养育真正乖孩子的秘诀
《学习的格局》p28-29
作者:[中国]黄静洁
一个学校和家庭是否存在良好的容错机制,对孩子的性格养成非常重要。因为当一个孩子下意识里害怕犯错时,他就会放慢尝试新事物的速度大脑接受外界新事物的刺激也会越来越少。表面上看,家长为自己的“乖”孩子很少犯错而感到庆幸,但这样的“乖”却让孩子付出了成长的代价,让家长“收获”一个鲜少有勇气尝试挑战的人,一个在未来世界缺乏竞争力的人,因为没有犯错就没有人类的进步。
因此,在西方学校里,老师们会有意地制造一些学习项目让孩子们犯错,比如平时多出一些小测验让孩子们去试错,这样才能避免大考时犯下更大的错误。有些老师甚至把改错的红笔变成绿笔来修改学生的作业,因为他们认为红色代表错误和立即停止的信号,改用绿笔可以削弱孩子因为害怕犯错所带来的恐惧感。
你也可以参考红笔改绿笔的思路,在孩子犯错时做以下尝试:
1.尽量保持语气平静和情绪稳定,最忌讳的是强压怒火,因为这样会让你变得更面目狰狞。
2.在与孩子讨论问题时,减少或不用挖苦的语言,因为孩子的恐惧更多来自对大人负面态度的惧怕。想让孩子学会正确地对待错误,就要让他先放下对家长的恐惧,然后他才会有能力聆听家长的话,去反思自己所犯的错误。
3.只要不是什么影响孩子人生或损害孩子健康的错误,都应该放手让孩子去试错。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对自己的错误有所担当,而这样的认错过程恰恰就是在培养孩子对犯错的正向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好品格。
【自我介绍与分组】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崔丽霞。一样的惯例,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三个标签是:我是铁路的一名会计人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一个14岁、一个4岁,在育儿方面有一些心得;我是一名终身学习者。那么我今年的目标是能够完成二级拆书家的认证。
今天我们现场来了6位伙伴,为了便于我们接下来的分组讨论,我们分为2组,是左边是一组右边是一组。
【图书介绍】我今天要拆解的片段取自《学习的格局》这本书。相信大家对这本书一定不陌生,在拆书帮的拆书实录排行榜中,《学习的格局》名列前茅。为什么大家对这本书如此钟爱呢?因为这是一本特别实用的亲子教育工具书,书里提供了许多亲子教育引导孩子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可以系统性帮助父母提高自己在子女教育上的格局,从源头上激发孩子学习的真正动力,帮助父母刷新认知,改变错误观念,养育主动、有效、快乐学习的孩子。
【过渡语】
那么我今天带来的拆页主题是:容错机制:养育真正“乖”孩子的秘诀。首先我们先来阅读原文片段。
现在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阅读原文拆页,读完后请大家举手或者看向我并点头示意。
【过渡语】好的,我看大家已经都阅读完原文片段了。下面由我来带领大家一起看一下原文片段的内容。
【自己的理解复述原文中的核心知识点】
【WHY】
首先,请大家和我一起回想,在最近的某一次对待孩子犯错,你曾经,或者听过,父母做过这样的反应呢:
l 立马站出来纠正孩子的错误,生怕带来不好的影响。(孩子看到一个苹果,告诉你那是一朵花,你会不会这样说那是苹果不是花,你说错了)
l 无时无刻不绷着一根弦,希望堵死导致孩子犯错的源头。(经常和孩子说,你不能这样,你不能那样,孩子却好像无动于衷)
如果有,大家再回想一下存在以上的行为,在对待孩子犯错的问题上,孩子认账吗?有没有使孩子更理性、辩证地看待犯错?有没有让孩子不害怕与父母谈论他的错误?
有时候,这种父母立即纠错、指责打骂、杜绝犯错隐患的做法,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这会剥夺了孩子在错误中分析、改正的机会,父母能够容错,孩子就能从错误中受益。如果能够很好地容错,让孩子认识到无效的失败和有效的失败,则会让孩子更能接受挑战,在小错中积累处理问题的经验,避免犯大错。如果不这样做孩子就会下意识害怕犯错,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WHAT】
【过渡语】那回到我们的拆页片段,其中描述了父母有效的容错的三种方法。能帮助孩子克服犯错带来的恐惧,养育真正对社会有勇气挑战和具有真正竞争力和创造力的“乖”孩子。
【HOW】具体的做法,孩子犯错了,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步:稳定情绪。一定要避免强压怒火,尽量给自己时间平复情绪,这是家长所面临的挑战,如果这一步做不好,后面的步骤就无从谈起。孩子会以为恐惧而不敢说或者避重就轻。
第二步:讨论问题不评判不挖苦。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家长也一定要做到不评判,特别是不能带有人格方面的攻击语言,只针对事件,不针对人。引导分析哪些是有效地犯错,哪些是无效地犯错,重要的是如何处理,避免再犯。
第三步:放手试错。不怕犯错,就怕不知错,不改错。孩子在犯错中修正态度,有能力预知后果,预先纠正行为,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下面我分享一下我运用这个方法跟孩子谈话的案例。
[故事]上个星期五,老师给我发信息说孩子逃课去打篮球了。
因为提前预知了。孩子回家前,我已经平复了我的情绪。
我装作不在意的问今天在学校里发生什么事了吗。孩子说“今天,上地理课,去打球,被老师发现了,真倒霉。”我说:“奥,那确实挺倒霉的,这件事你是怎么想的?”
孩子说:,他第一次逃课,去打球就被抓住了,同学都逃了好几次都没有被老师发现。可这次因为打的太投入了,地理课都下课了,还在打球,老师找不到,还在全年级通报了,太丢脸了。真不该听同学的。以后再也不能这么做了。在接下来的运动会上得好好表现。”
一番交谈,我也没有批判他的错误行为,他自己反思并找到了解决的方法,以后我相信他不会再犯了。
[反思]那么我们回到原文的拆页,来反思一下我的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一呢,我平复了我的情绪,做好了第一步。
第二步,我针对这个问题,没有评判,认真听他说完,同时和老师说的做了一下比较,认为他自己可以解决好,一步步地做好了引导。
第三步,我没有说他不可以犯错,能够知错,改错,然后做好弥补的措施最重要,达到了容错。
无意中我用到了这个解决问题的秘诀。
【Where】当然这种容错要在不影响孩子人生和不损害孩子健康的前提下。
A1【激活学习者以往的经历】
接下来,请大家回想一下,近期你有没有遇到孩子犯错的经历?请在组内讨论,分享时要说明。讨论时间为2分钟,然后呢,请一位小伙伴进行分享,分享时要有明确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现在开始讨论吧。
好,时间到,哪位伙伴愿意分享一下自己过往的经历?
学习者案例记录:
上周六,她和的孩子的故事。老大去上辅导班,他和老二一起在超市等老大。老大时间到了应该去接她,老二却不让,妈妈就着急了,情绪急躁,批评了孩子一顿,拖着孩子离开了超市。
A2【催化学习者应用】
谢谢这位小伙伴的分享。接下来,请大家想一下,未来两周内,如果孩子发生了类似的事情,需要你跟他谈话,对应今天的学习方法,你会怎么做? 想一下你的规划,规划不仅要有决心,还要有具体的做法,明确的时限和可衡量地或可观测的预期结果。然后把你的规划写到便签纸上,要是有还有时间呢,我们再请一位伙伴进行分享,便签书写为2分钟,请大家开始。
下面请左边这位,给我们分享一下他的规划。
学习者案例记录:
未来两周,孩子写完作业后收拾好书桌。一、平复家长的情绪。看到书桌乱,家长不急躁。修炼家长情绪。二、分析问题。对事不对人,不评判他的人格。运用小伎俩。如果没收拾,把他常用的东西藏起来,让他找不到。多次反复,让他承担后果。如果收拾了,但收拾的不全。也要表扬。贴小花的形式。每次作业后的桌面拍照,两个星期以后把照片进行比较。三、做到容错。家长要有书桌乱着就乱着的想法。当做没看见,绝对不给他收拾。
【结束语】好的,关于我今天的拆书分享就正式结束啦,希望这个方法可以给大家带来启发,利用稳定情绪,不评判,放手试错的三步骤法,培养孩子对犯错的正向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好品格!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