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王乔阳,本周我的三个标签是。首先,我是一个教育从业者。然后是一个骑行爱好者。也是思维方式工具的爱好者。我的本职工作是做教育行业的,有句话叫做,读万卷书行千里路。我比较认可这种方式,所以现在本职工作是做游学访学这块。因为我是一个社群爱好者,我从14年10月份接触拆书,当时加入了总舵的一个主题学习群,当时是一直在写RIA便签,在这个过程中的我发现了自己对于拆书的热爱。所以现在也是在跟一群热爱看书的小伙伴在做南京分舵的事情。第三个,我在平时工作当中会尝试用一些。尝试用一些工具来,指导自己的工作,比如像思维导图,以及今天要介绍的六顶思考帽。今天来给大家介绍,这本书叫做《六顶思考帽》。作者爱德华.得。博诺。他曾经拿过,哲学,医学,博士学位。他在创新领域被世人称为创新思维之父。他发明的一个名词叫做水平思考法,现在被收录进牛津大词典中。他的这本《六顶思考毛》也就是水平思考法的具体应用,它已经被翻译成了,37种语言行销54个国家。我们看一般的畅销书其中的推荐语,是有一些牛人大咖来袭。我这本书的推荐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在于,有三位诺贝尔得主也是作者的粉丝。
I:
这个片段介绍了六顶思考帽的使用方法。它的用法有两种,一种是单独使用,一种是连续使用。那么大家首先会问,我们为什么要使用六顶思考帽?这六顶不同颜色的帽子有什么样的含义?从这个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六顶思考帽,它的意义价值在哪里。一方面,它可以转化我们的看法,让我们的想法更加聚焦。就像阳光经过放大镜,聚焦后的能量能够融化石头。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讨论,思维是很发散的。如果我们给出一个明确的方向,我们的思考会更加有条理,更加高效,更加节约时间。另外一个问题,片段中出现这么多帽子,它们都代表什么含义呢?各种颜色的帽子,它们的含义书上有明确的描述,我就不展开了。片段中给出了一个方法,我们怎么样高效的去与人对话讨论。我总结有3个步骤:
1. 对方是从什么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它带着什么颜色的帽子?
2. 对别人的想法做出一定的回应,按照一定的方向去做回应
3. 我们把所有的思考帽汇聚成完整的地图
【预防异议】
你可能会有疑问,按照这3个步骤来做,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我们之所以带上思考帽去思考,主要是识别和我们交流的人是从什么角度来看问题的,当我们注意力集中在对方思维上,我们更能客观看待整个事情,不会因为别人一句不中听的话而引发过多情绪。我们能够把讨论顺利进行到底。
A1:
现在我们有这样一个问题,在讨论一个方案是否可行,是否合理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别人是从某个特定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
姚小猴:我们在开质量会的时候,管生产的主管,程序化的工作,他们统统都是带的黑帽子,他们考虑的是这一点点改变带来的是整个工序的变化。而相比而言,我们市场部的领导,更多运用的是黄色的帽子。他们擅长寻找事情的积极意义,勾画一个美好的前景。
翁豆:这个和我们生活的感受很接近,比如今天早上我堵车。我一直在车上看书,天呐:路上车没怎么没动呢。当时心里很慌张:我不会迟到吧。如果这时我带上红帽,心里十分焦虑,此时若带上黄帽,可以想,反正已经堵上了,不如就静下心来好好看书。我想不同的帽子代表怎么转换自己的想法吧。
七公:平时情绪出现了烦躁,用红色的帽子来考虑,后面冷静下来,发现其实别人话语中是带着建议的。自己与自己思维的切换
乔阳:我们在会议中可以指定一个方向来思考,如果在会议中大家都带上黑色的帽子,就会互相攻击对方的观点,那么我们的会议也是推不下去的。反之,我们规定一个思考的方向,大家思考更加聚焦,就更容易产生方案。
【A2分步催化】:
我们马上快过国庆了,我们会与自己的家人,朋友讨论出行计划,如果说现在的计划和朋友家人发生分歧,你将如何运用思考帽的3个步骤来让你们的谈话达成共识?
翁豆:国庆出行,我的丈夫可能带上黑色的帽子,觉得哪里都是人,还不如待在家里。而我可能考虑回老家,也和丈夫想想老家那边有什么好玩的。
乔阳:豆姐的案列很好。她的想法其实有两步:一是有意识觉察自己丈夫的思维模式,带着黑色帽子;第二,主动把思考方向引导到黄色帽子上,着重考虑出行有什么样的收获。
总结:今天我们介绍了六顶思考帽如何单独使用的方法,希望大家可以经常有意识拿出来里练习,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们的大脑会变得更有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