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伙伴,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参加我们的拆书晋级活动。
为了便于稍后的分享讨论,现在我需要把现场的小伙伴分为两个小组,左手边的三位为一组,右手边的三位为另一组。
各位伙伴,大家好,我叫杜立军。我的三个标签是国家一级播音员、地产营销管理和培训工作者、第三书房联合创始人。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这个小片段源于一本《好好说话》的书,它是由马东、马薇薇、黄执中等人联合出品的。如果要细分我们日常说话的功能和应用场景的话,其中包含着沟通、说服、谈判、辩论、演讲等。这本书就是围绕说话这几大功能,启发我们在这些场景中如何更好地提升表达效果。今天和大家共同学习的就是这本书中的一个小方法。
片段主题:“第二节:信任是影响力的垫脚石之‘销售员常用的3个F’”
选自《好好说话》P28-P29,作者:马薇薇、黄执中等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很多时候,你的话之所以不能说服对方,是因为对方觉得你根本没能体会他的难处。最常见的错误,就是“否认对方的感受”———对方觉得贵,你说其实不算贵;对方觉得麻烦,你说其实不麻烦。这都是在指责对方:"你不该有这种感觉。
而这种潜台词,会让你站在对方的对立面。一旦对方觉得你并不了解他,只会否定他,那对他来说,你不管讲什么话,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又怎么会听得进去呢?
所以,要更好地说服对方,让对方相信你的话,你需要知道一个小技巧:销售员常用的三个“F”。
第一个F,是"Feel", “感觉”的意思。也就是说,要改变对方,你不能急于否定,反而得先承认“对方的感觉是真的",主动向他靠近一步。这会降低对方的防卫心理,让他觉得你是有诚意要跟他沟通的。
第二个F,是"Felt", “感觉过”的意思。说完对方的感觉是真的,要再往前走一步,说你“体验过同样的感觉”,让对方相信你跟他在同一条船上,这样你跟他的关系就会更近一步了。
第三个F,是"Found", “发现”的意思。当对方开始信任你,觉得你跟他站在同一边,是真心了解他的感受的,这时候你再话锋一转,去谈你现在发现的新感受、新体会,对方也就容易被你说动了。
以上这三个“F”的步骤,最妙的地方就在于,它会让你的话听上去不像在说教,而是一个有共同经历的过来人,在分享自己的经验。后者的说服力,是远远高过前者的。
这个片段告诉我们一个在说服对方时提高成功几率的“3F方法”,概括说就是在说服中,把习惯于否认对方的感受变为从认同对方感受开始,再来寻找说服的机会。需要强调的是它只是提高说服几率的一种方式,而不是绝对有效唯一的方式。
我们常常在沟通中为了说服对方,潜意识中的台词是:“你不该有这样的感觉或想法,而应该要有***样的想法”,而这样给对方潜意识造成的感受是:“我都是错的”,无形中与对方站在了对立面,不利于说服。
举个例子说明,比如:客户说:“呦,你这房价这么贵!”一般传统的应对说法是:“按我们楼盘各方面的条件,可不算贵啊,因为……”,这种惯用的说法,首先就开始否定对方了。
而更好的说法是:“的确,我们的价格是不低,要我自己买我也觉得贵,不过以我这么多年销售经验看,包括您自己肯定也有观察体会,配套越好的房子,当时买是贵点,但后期保值增值潜力还是比配套一般的房子好很多,房子既要买当下,更要买未来。”
从以上的例子中,我们来具体分解一下这个“3F法”是怎么来运用的呢?
1、认同对方感觉,也就是第一个F:Feel。当对方表达出和自己期望不一样的态度或感受时,先不急于否定对方,而是承认对方的感觉是合理的、真实的。事实上也确实是当下对方真实的感受。比如刚才的例子中:首先承认对方感受是合理的:“的确,我们价格是不低”。
2、经历过对方感觉,也就是第二个F:Felt。简单理解就叫:感受过。也就是说在第一个F的基础上,寻找更进一步与对方的共鸣:我自己也经历过同样场景有同样感受,或预想假如自己将要经历那个场景也会和对方有一样的感受。就是营造与对方是“一根绳上的蚂蚱”的话术氛围,更进一步拉近彼此的认同关系。还以刚才例子说明:“要我自己买,我也觉得贵”——就是在描述与对方有同样的经历和感受。
3、发现新感觉,也就是第三个F:Found。在前两个F的基础上,话题转折一下,谈你对所说服事件的新发现和新感受,为对方打通一条新的思考路径。但这个新发现和感受不能与前两个F形成巨大反差,否则让人感到你是“两面人、笑面虎”。比如刚才例子中:“不过,我这么多年销售经验看,包括您自己肯定也有观察体会,配套越好的房子,当时买是贵点,但后期保值增值潜力还是比配套一般的房子好很多,房子既要买当下,更要买未来。”——转折的新发现,始终是以大家都能认同的事实服人。
以上,就是用更好方式说服对方的“3F法”,这个方法可以运用在往往带有意见对立性质的沟通场景中,比如销售中、职场同事间工作沟通中、让孩子去做自己期望事情的说服中。
首先我跟大家分享一个我自己的故事,接下来,大家再进行分享。
我记得上周,要孩子写一篇周例作文,孩子表现的态度是不想写,并说:“我已经在学校写过了,老师批阅的评语说我写的很好,现在我不知道该写啥”。而当时,简单粗暴地凭着父亲的“淫威”还是坚持无论在学校写的多好,也应该再写一篇作为巩固练习。结果孩子为了满足我的需求,不情愿地“凑乎”了一篇。回想一下,我直接否定了孩子的“小成就感”的感受,与孩子的需求站在了对里面上。再遇到类似情况我就用“3F法”进行说服:“真替你感到高兴,说明你作文水平还是很好的,其实我上学的时候写作文也是我值得骄傲的地方,不过后来我又发现练习更多不同题材的作文,总能让老师发现我更多的意想不到的思想和能力,再遇到任何作文题目,我都能有信心对待并取得好成绩,所以我把这个经验分享给你,也希望你能更好!”
A1拆书家提问设计:
刚才分享了说服对方更好方式的“3F法”,大家也读过了这个拆页,相信你了解了遇到说服沟通时可以运用:先认同感觉,再经历过对方感觉,最后发现新的感觉的方法,来提升说服沟通的几率。下面请大家想想自己在最近经历的说服沟通中,有没有成功或留有遗憾的经历,无论是哪一种,请你只选一件,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经历中需要你描述一个带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的完整故事和从中得到的经验启示。每人给1-2分钟时间在小组内分享。最后,我们再请一名代表,当众分享。
A1学习者案例记录:
分享者田妮:我们幼儿园的一个孩子比较敏感,晚上睡觉爱哭,幼儿园的老师平时比较保护他,但家长因为熟悉孩子的敏感特点,所以就找到幼儿园,认为幼儿园老师肯定是批评了孩子,才会导致孩子哭闹。在与家长沟通中,无意识运用了这个方法。认同了家长保护孩子的愿望的感受,自己也感同身受,同时还是希望和建议为了孩子更好,也要锻炼一下受挫能力和适当的批评,让孩子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最终家长也欣然地接受了我们的意见。
在这个沟通过程中,无意识地运用了说服对方的“3F”法进行了成功的沟通, 首先,没有与家长进行直接的意见对抗,而是认同了家长此时此刻的感受;第二,能够以自身相同相近的感受与对方形成共鸣;最后,提出了在认同感受基础上新的意见和建议,使对方认同了自己的观点。
A2拆书家提问设计
刚才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为了让大家更加固化这个方法的运用,下面请大家用一分钟时间,在小便签上写下一条你学到了这个方法后的一个行动计划。注意,不能是决心式地概括,要求是计划里要有明确的时限(如在某某时间前完成这个计划)、具体的做法(结合刚才分享的步骤,你具体会怎么做)和明确的预期想要达到的结果(通过用了这个方法的计划,期望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下面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写出各自的计划,如果时间允许,每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一下。
A2学习者案例记录:
分享者袁晓丽:通过这个片段的拆解,我从今天开始,在和孩子沟通中运用3F法,改变过去与孩子一沟通就掰且束手无策的情况,来实现与孩子的顺畅沟通。
首先,改变过去不认同孩子感受的做法,当孩子表现出与自己期望相左的情况时,从认同孩子感受的感受开始,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和基础;
然后,把自己放在孩子的角度上,用自己的感受去理解孩子的感受,表达出如果换做是妈妈遇到同样的问题时,也可能会有相同的感受,另外在除语言外的行为上也体现出与孩子感同身受,让孩子觉得是和孩子站在一起的,不是对立的;
最后在良好沟通基础的前提下,把能让这个事情向更好方向发展的自己的新发现告诉孩子,使孩子能够自然地比较出更好的做法是什么,从而实现自己对孩子的期望。